猩红热后遗症
猩红热后遗症
治疗方法:
1.抗生素疗法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2.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等。
3.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4.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5.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6.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GBenzathine),儿童60~90万,成人120万,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猩红热后遗症治疗方法,我相信大家现在对于猩红热后遗症又有了一个自己主观的认识,认识对错放在一边,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在以后得生活中如鱼得水。
面瘫有什么后遗症
要搞清楚面瘫有什么后遗症,我们首先要先知道面瘫的病因,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面瘫。面瘫这个疾病,不单止难治,还容易引发后遗症,那么面瘫都有哪些后遗症呢?在了解面瘫的后遗症的同时,也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面瘫都是因为什么患得的吧。
面瘫的病因一、外伤和中毒。会引发面神经炎的原因主要有颅底骨折,面部脑部的外伤等,中毒有几种情况,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酒精中毒。
二、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血管机能不全,也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原因之一。
三、面部受寒。在生活中不要直面空调、风扇,避免冷风刺激面部神经,注意保暖。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四、病毒感染。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在发病前可能有感染病史,比如说感冒等等。
五、一些疾病造成的感染性病变,这类疾病多是侵害耳部,面部脑部的。常见的有脑膜炎,猩红热等引起的病变。
后遗症:
1、面肌纤维性痉挛,患侧出现小而快速的、部位不恒定的肌肉抽搐性收缩,常伴有瞬目运动增多。
2、面肌痉挛,是一种无痛性、有规则的阵孪性面部肌肉抽动,常局限于眼睑或口角,痉挛可因说话、吃饭、精神紧张、疲劳而加重,每次痉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3、面肌联合运动,有的患者出现张口、示齿、鼓腮、吸吮时眼也跟着闭合变小,相反闭眼 时,口角也牵拉闭合,这就是面肌联合运动,是面神经受损后,其髓鞘恢复不良所致。通过使用特效药面瘫透宝丹后,神经完全修复后,症状可以消失。
4、鳄鱼泪症候群,此现象多出现在数周或数月,患者吃食物时,患侧即有眼泪流下,甚至只是看到或想到可口的食物时,也会泪水汪汪。
面瘫的后遗症就是上述说的,相信大家都有些了解了吧!面瘫的后遗症要特别的注意,在生活中要注意细节,不要因为就仅仅是忽略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引发了面瘫的后遗症,这样真的是很不值得啊!所以,在这里特地向大家强调,生活要处处留心啊!
猩红热多久能好
猩红热一般两周后痊愈。
一旦妈妈在发现孩子出现猩红热症状后,需要马上带孩子就医治疗。猩红热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法,配合家庭护理,患儿一般两周内即可痊愈。
猩红热通过治疗后,痊愈后三周,通过复查,没有复发的可能性就可以上学了。
猩红热吃什么食物好 四汁饮
组成:梨汁、荸荠汁、甘蔗汁、藕汁。
制法:将上4味药合匀。
服法:作饮凉服。
按语:本方具有滋养阴液,清热润喉之功,用于猩红热后期高热虽退,但仍有余热,咽喉糜烂减轻,但唇千口燥,或伴有干咳,舌红少津。
猩红热如何鉴别?
1.猩红热咽峡炎与其他咽峡炎鉴别 在出皮疹前咽峡炎与一般急性咽喉炎无法区别,但须注意,猩红热与白喉有合并存在的可能,应仔细进行细菌学检查。白喉患者的咽峡炎比猩红热患者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而猩红热患者咽部脓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
2.猩红热皮疹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
(1)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又称“风痧”,痧子等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患。中医《备急千金要方》指出风疹又名风痧。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毒饮风疹应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脱屑。咽部无炎症。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2)麻疹: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在发热第4天出现,有科氏斑,无草莓舌、杨梅舌,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为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多于躯干部。
(3)其他细菌感染
金葡菌、C群链球菌:也有能产生红斑毒素的菌株,其毒素的生物特性虽与A群链球菌的红斑毒素不相同,但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则无明显区别,鉴别主要依据细菌培养。
缓症链球菌: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发生过暴发流行,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与中毒性猩红热类似的临床表现,已研究得知此由与A群的毒素不相同的一种外毒素引起。
(4)药疹:有用药史;病原菌培养阴性,停药后皮疹减轻。皮疹有时可呈多样化表现,既有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疹。皮疹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也不像猩红热那样由上而下,由躯干到四肢。无草莓舌和杨梅舌,除因患者咽峡炎而服药引起药疹者外,一般无咽峡炎症状。
川崎病临床表现中的主要表现 皮疹
川崎病患者在发热后不久会出现多形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无水疱或结痂,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等部位。
猩红热有什么后遗症吗
猩红热是没有后遗症的,一旦痊愈了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通常会终身免疫这种病。但若是在感染猩红热期间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得当就会引起并发症,比如急性肾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时候引起的并发症比猩红热更加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引起注意。
儿童猩红热后会有哪些表现
儿童猩红热后表现为: (1)发热、咽炎、扁桃体炎、草莓舌、全身红色鸡皮样皮疹伴瘙痒。 (2)疹退后片状脱皮。 (3)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