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与川芎配伍之妙用
茯苓与川芎配伍之妙用
茯苓和川芎常见于一个方剂中,一般不为人注意,而两者实为一难得之药对。其临床适应证为脾虚痰湿重者,茯苓与川芎共用,有行气化痰除湿之妙,且有醒脾之功。但对于阴虚火旺者应慎用或配伍滋阴清热药物。
常见方剂如:当归芍药散、侯氏黑散、酸枣仁汤等。当归芍药散治疗“妇人怀妊,腹中急痛”者,是血不足、水反侵之故。川芎不但养血,配合茯苓以行气血而化水湿,并有安胎之效(如白术散、保产无忧散之用川芎)。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此方寒热并用,祛风达邪兼扶正。茯苓与川芎和与其间各得其用而不失行气化湿下痰之妙。酸枣仁汤是用来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者,《金匮要略心典》曰:“茯苓、川芎行气除痰。”
医案举例:《静香楼医案》第203案:脾虚生湿,气为之滞,血为之不守。此与血热经多者不同。处方:白术,泽泻,白芍,广皮,炙草,茯苓,牛角鳃灰,川芎 。
《静香楼医案》第204案:腹满、足肿、泄泻。此属胎水,得之脾虚有湿。处方:白术,茯苓,泽泻,广皮,厚朴,川芎,苏叶,姜皮,黄芩。
吃什么中药去黄褐斑
当归白芍丹参方
配伍:女贞子20克,墨旱莲15克,淮山药15克,熟地黄10克,山茱萸10克,益母草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川芎6克,松壳6克。
用法: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二次服下。
功效:补肾填精,养血疏肝,主治脾虚肝郁型黄褐斑,主要分布于两颊颧骨及嘴唇四周。
当归川芎赤芍方
配伍: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白芷10克,女贞子15克,紫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煎2遍和匀,早,晚分服,连用1-2个月。若出现内分泌失调,小腹胀痛的症状,加入制香附10克,红花10克,以理气活血。
功效:补肝养肾,养血活血,祛风消斑。
当归白芍柴胡方
配伍:醋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
用法: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疏肝解郁,适宜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
酸枣仁炖汤治疗失眠
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组成,具有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临床可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等症。
本方证皆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治宜补血调肝、养心安神、清热除烦,使肝血足、心神宁、虚烦除,诸证得解。中医认为,肝藏魂,内寄相火,肝血虚则魂不安,虚火扰心则神不宁,故出现虚烦不得眠、心悸;虚阳上扰,故头目眩晕;虚热迫津外泄,故夜间盗汗;咽干口燥,脉细弦或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方中重用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为君药;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清热,共为臣药;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调畅气机,与君药相配,酸收与辛散并用,相反相成,养血调肝安神;甘草生用,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与茯苓相伍可健脾和中,与酸枣仁酸甘合化以养肝阴,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可使阴血得补、心神得养、虚热得清,虚烦不眠、心悸等症可除。酸枣仁汤以酸收为主,辛散为辅,兼以甘缓,体现了《素问·脏气法时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和“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配伍理论和治疗法则。
土茯苓的相关配伍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失眠用什么中药能调理
琥珀镇惊安神
琥珀味甘,性平,归心,肝,膀胱经。所含的琥珀酸具中枢抑制,镇静,抗惊厥,降体温,镇痛功效。
琥珀配伍朱砂,远志,石菖蒲,男星,茯神,茯苓,党参,可起镇心安神之功效,治心神所伤,神不守舍所致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配伍羚羊角,党参,茯神,远志,甘草,金箔,用于治疗肝阳上扰之心悸失眠症。
酸枣仁养肝安神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
酸枣仁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两种甾醇,两种三萜化合物,酸枣仁皂甙,多量维生素C,能镇静催眠,降温镇痛。
配伍当归,何首乌,龙眼肉用能补血安神,治心肝血虚之心悸怔忡;配伍茯苓,知母,川芎,甘草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因阴虚内热所致虚烦不免,头晕目眩,咽干口燥;配伍龙眼肉,当归,党参,黄芪,茯神,远志等,以改善心脾气虚之心悸失眠症;配柏子仁,麦冬,茯苓,丹参,远志,生地,党参等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多用于心肾两虚,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心悸失眠,虚烦神疲症。
柏子仁养心安神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
柏子仁含少量挥发油,皂甙,植物甾醇,维生素A,蛋白质等,具有镇静催眠,润肠通便,改善记忆障碍,降低心率等作用。
柏子仁配伍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灸甘草,党参,当归,黄芪,川芎,肉桂,半夏曲,具有益气安神功效,多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
天麻的医用价值
1.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2.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酸枣仁抗衰益寿的4种最佳吃法
用酸枣仁15克(微炒捣碎先煎20分钟),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水煎20分钟,取汁200毫升,睡前一小时左右服用。也可用此方配伍适量百合、大枣熬粥,日常食用,有助睡眠。中医认为“昼不精而夜不寐”,因此,失眠的人白天还应该适当运动,有助于夜晚安眠。
原方中的川芎素有“头痛要药”之称,可配伍白芷、枸杞各10克,白菊花5克,水煎服,尤其适于肝血亏虚、肝经失养所致的头顶疼痛,伴情绪不稳、烦躁易怒者。日常以此方煎煮,取热药汤冲泡少量茶叶,时时饮用,效果更佳。
心肝血虚则心神失养,可表现为记忆力衰减、神色恍惚,酸枣仁汤原方配伍远志、夜交藤各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能够宁心益智、改善记忆力减退。
酸枣仁甘酸质润,为药食同源之佳品,不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还有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脏、美容以及增强免疫的作用。
日常可根据需要配伍枸杞、菊花、玫瑰花、蜂蜜、果蔬汁等制作成药茶,具有较好的健脑益智、生津止渴和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党参怎么吃补气补血好
党参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养血生津、健脾益肺的作用,想让其补血效果好,那么可以将其用来泡水喝或者是和中药配伍应用,可以炖汤喝,具体如下:
用黄芪、党参和鸡肉一起清炖;黄芪具有升阳补气、利水、消肿等作用;而党参具有养血生津放在一起和鸡肉清炖,对于气血虚、失眠多梦的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党参还可以和白术、甘草、熟地、白芍、川芎、茯苓等配伍应用,对于气血虚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党参是中药材,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避免加重自身肠胃负担。
补气血的药酒配方大全 十全大补酒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茯苓,黄芪各60克,甘草,肉桂各30克,白酒3000毫升。
做法:将所有药材研为粗末,纱布装袋,扎口,置于酒坛中,加白酒浸泡,密封容器,14日后开封,取出纱布袋,压榨取汁,将榨得的要药液与药酒混合,药酒过滤后装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日两次,早,晚各15毫升。
功效:本方温补气血,其中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是养血调血要药,四者配伍称“四物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是助阳补气之药。黄芪,肉桂温阳固卫,诸药合用,除了气血双补以外,还能温里固卫,是温补能力较强的保健酒。
适宜人群:用于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精神倦怠,脚膝无力,崩漏等人群服用。
人参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 人参茯苓酒
材料:人参,生地,白茯苓,白术,白芍,当归,川芎,红曲面各7克,桂圆肉30克,冰糖50克,高粱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所有药材研制成碎末,放入纱布袋中,扎紧口袋,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然后倒入高粱白酒浸泡4到5天,最后去渣,加入冰糖饮用,每日服用一到两次。
功效 :人参补元气,固脱生津,益智安神,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益胃,宁心安神,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桂圆肉益心脾,补气血,白术与白茯苓配伍同用,能健脾胃,补虚损,所有药材与高粱白酒配伍泡酒,有补气血,益脾胃,宽膈进食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