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家中最该备这7味中药

夏季家中最该备这7味中药

小暑时节,白天较热,气温居高不下,午夜后又较凉,不开窗睡觉闷热难受,开窗睡觉老幼体弱者又很容易感冒。再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食,同时,食物又易腐败变质,很容易患胃肠道疾病。为了防病保健,家庭小药箱中最好备些常用中药。

荷叶:具有清暑利湿作用的荷叶,可治疗中暑头晕、痱毒、身痒等,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推荐阅读>>>药食同源常食“三笋”可防肝病

藿香:具有解暑化湿、理气和胃作用的藿香,可治疗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西瓜翠衣:具有清暑、止渴、利尿作用的西瓜翠衣,即西瓜的青色外皮,可治疗中暑心烦、燥热、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数次,多食西瓜亦有这些作用。

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作用的竹叶,可治疗夏日受热心烦、小便色深黄、量少不畅等,每次10克,分两次煎服。

佩兰:具有解暑、化湿、醒脾作用的佩兰,可治疗头晕昏闷、食少、恶心呕吐、腹泻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香薷: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作用的香薷,可治疗夏日受夜寒后发热无汗、腹痛腹泻等症,每次3~5克,平素体弱、汗出过多及中暑者慎用。

丝瓜皮:具有清暑热、止烦渴作用的丝瓜皮,可治疗中毒、心烦、口渴等,每次用鲜丝瓜皮20克,分两次煎服。

胃烧心吃什么能缓解 七物鸡汤

食材:党参15g、制半夏10g、生姜10g、黄连5g、干姜10g、甘草5g、大枣10g、肌肉500g、料酒10g、葱15g

功效:此食疗有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对为算过,胃烧心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做法:

1.将以上7味中药洗干净,放入盆内;肌肉洗净,切成4cm的块状。

1.将7味中药用纱布包好,扎紧口与鸡肉同时放锅内顿煮,加水适量,放入调味料,武火少飞,再用文火炖40分钟即可。每日食用1次,每日吃鸡肉50g,喝汤。

4款药膳食疗方帮你防暑

绿豆冬瓜茶可祛暑

饮食调养:夏季应该尽量多吃一些具有利湿和清热祛暑功效的食物,也可以多饮用西洋参茶或者是绿豆冬瓜茶等,都具有清热祛暑、利湿功效。

药膳可选择“夏枯草瘦肉汤”

夏枯草30克,猪瘦肉120克,法夏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夏枯草、法夏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1.5小时,加精盐、味精,再煮一沸即成。有清肝泻火、消暑利湿的功效。

“三豆鳅鱼汤”防暑湿最佳

饮食调养:多吃温软食物,避免饥饱失调,食物以健脾化湿、益气消暑的为宜,如小米绿豆粥、绿豆汤、春砂仁、法夏、扁豆、冬瓜、西洋参等。

药膳可选择“三豆鳅鱼汤”

泥鳅300克,红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绍酒10克,炮姜10克,生姜5片。将泥鳅放入清水内,吐净泥土,宰杀,去鳃及内脏,洗净。将红豆、黑豆、赤小豆洗净备用;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将泥鳅放入锅中煎至7分熟后盛起备用。将煎过的泥鳅与洗净的红豆、黑豆、赤小豆、炮姜、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小时,放入绍酒,调入适量精盐即成。有清暑祛湿,健脾的功效。

夏季预防中暑必备这几种药物

1.藿香正气水(丸、散)

具有理气和中、解表化湿等功效。对夏季感冒、中暑,或因感受暑湿所引起的四肢酸楚乏力、胸闷、心烦、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具有独特的疗效。

2.十滴水

具有健胃、驱风、清凉等功用。用于盛夏闷热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症,但孕妇忌用。

3.清凉油

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速用清水冲洗。

4.风油精

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5.人丹

含有薄荷脑、桂皮、冰片、砂仁、泡姜、人造麝香等,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儿童适当减少。因感冒引起恶心等症时,不要服用人丹。

6.六一散

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胃烧心吃什么能缓解

七物鸡汤

食材:党参15g、制半夏10g、生姜10g、黄连5g、干姜10g、甘草5g、大枣10g、肌肉500g、料酒10g、葱15g

功效:此食疗有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对为算过,胃烧心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做法:

1.将以上7味中药洗干净,放入盆内;肌肉洗净,切成4cm的块状。

1.将7味中药用纱布包好,扎紧口与鸡肉同时放锅内顿煮,加水适量,放入调味料,武火少飞,再用文火炖40分钟即可。每日食用1次,每日吃鸡肉50g,喝汤。

旋复花蒸鸡蛋

食材:旋复花15g、鸡蛋2ge、调味料适量

功效:此方具有下气化痰、止呕的功效,对于胃酸过多,嗳气呕吐有很好的疗效。

做法:

1.将旋复花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250g,煎煮15分钟,去渣留汁。

2.将鸡蛋打破,放入碗内加入调味料和药汁拌匀,加水适量,放入鸡油,并放入锅内蒸熟即可。每日1次,每次1碗,即可佐餐食用。

人参白术乌鸡汤

食材: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半夏15g、陈皮1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5g、无机1只

功效:此方有健脾胃、益气血的功效,对于胃酸过多,胃烧心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苏打馒头

食材:苏打6g、面粉500g、发酵面团50g,白豆蔻粉6g

做法:

1.将面粉放在面板上,加入水揉成面团,加入发酵面团,使其发酵,发酵后加入苏打、白豆蔻搅拌均匀,再搓成馒头生坯

2.将生馒头放入蒸笼用武火烧至大气时,再蒸15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日吃50-100g馒头

功效:此食疗有消积食,止酸水的作用,对于胃烧心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山药藕粉

食材:山药15g、藕粉100g、白糖20g

做法:

1.将山药打成细粉

2.将山药粉和藕粉、白糖放入锅内,加水400g,调匀,防止武火上煮沸,再用文火煎熬即成。

功效:此食疗每日1次,每次吃藕粉100g,此食疗有健脾胃,补虚损的功效,对于胃烧心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莲子粥

食材:莲子15g、粳米100g,白糖20g

做法:

1.将莲子洗干净,去皮心;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

2.将铝锅放置武火上少飞,再用文火煮沸40分钟,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此食疗有补脾胃,养心神,固肾精的功效,对于胃烧心、耳鸣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盛夏时节家中最该备这7味中药

荷叶:具有清暑利湿作用的荷叶,可治疗中暑头晕、痱毒、身痒等,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

藿香:具有解暑化湿、理气和胃作用的藿香,可治疗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西瓜翠衣:具有清暑、止渴、利尿作用的西瓜翠衣,即西瓜的青色外皮,可治疗中暑心烦、燥热、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数次,多食西瓜亦有这些作用。

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作用的竹叶,可治疗夏日受热心烦、小便色深黄、量少不畅等,每次10克,分两次煎服。

佩兰:具有解暑、化湿、醒脾作用的佩兰,可治疗头晕昏闷、食少、恶心呕吐、腹泻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香薷: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作用的香薷,可治疗夏日受夜寒后发热无汗、腹痛腹泻等症,每次3~5克,平素体弱、汗出过多及中暑者慎用。

丝瓜皮:具有清暑热、止烦渴作用的丝瓜皮,可治疗中毒、心烦、口渴等,每次用鲜丝瓜皮20克,分两次煎服。

解酒的五味中药

酒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的文化,逢年过节或亲友相聚,饮上几杯美酒无可非议。但酒也是有害人体健康的。如果长期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或急性酒精中毒。喝醉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医里面的几种非常有效的解救中药。

葛花

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桑葚

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解酒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

解酒中药方: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乌梅

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烦渴。

解酒中药方:取本品30克,水煎服即可。

高良姜

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 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

解酒中药方: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在这里提醒广大爱喝酒的朋友们,酒必然可喝,但不应多喝。

夏季预防中暑必备的中药

1、人丹:

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2、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

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3、暑症片:

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金银花和苦瓜可以一起泡吗

可以一起泡。

苦瓜是夏季常吃的一种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是一味中药材,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滋肝的功效,而金银花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两者所含成分不冲突,且药效相近,可以搭配泡水。

夏季该吃什么

最佳调味品——醋

醋在烹调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其一,醋能杀菌。夏天细菌繁殖活跃、肠道传染病增加,此时,醋能对各种病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二,醋能调节胃肠功能。醋味酸、微甜,带有香味,当你闻到醋香、尝到醋味时,消化液会自然分泌出来,让你保证有旺盛的食欲。

最佳蔬菜——苦味菜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碱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

中医学认为,夏季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机体功能平衡。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芥蓝等。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别吃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苦瓜 最佳肉食——鸭肉

鸭肉味甘、咸、性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症。此外,鸭肉与火腿、海参共炖,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

最佳饮料——热茶

夏日离不开饮料,首选不是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喝绿茶还可以减少1/3因日晒导致的皮肤晒伤、松弛和粗糙。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最佳水果——西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间又叫“寒瓜”,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首选。西瓜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补充夏天人体散失的大量水分。因此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西瓜皮也可用来凉拌、炒菜吃。

立夏如何养生 怎样祛湿

夏季湿气重,饮食不振常有发生,皮肤也会有过敏现象。那我们该如何祛除湿气呢?

夏季是梅雨的季节,天气的多变导致我们身体的不适,感冒、腹泻经常发生。其实,这是我们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

祛湿最好的方法是将薏仁和红豆一起煮成粥,常食用,有健脾胃、清热火的效果。

当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山药、茯苓、冬瓜皮、薏苡仁等食物。

这是夏季防暑必备品,夏季炎热,喜欢吃冷饮,吹空调,一不小心肠胃就会出现问题。

而藿香正气水对这类小毛病非常有效,当然,很多人不喜欢它的味道。那我们可以选择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

夏季流汗不止,准备一条干毛巾可以随时擦汗,保持身体干燥。而且常流汗会破坏我们皮肤。

导致病菌侵入身体,引发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尤其是孩子更要注意。因此,身边准备一条干毛巾非常必要。

相关推荐

单味中药与中成药

单味中药与中成药 天王补心丸 天王补心丸具有补血安神、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心肾不交、阴亏血少引起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多梦健忘、大便干燥、口舌生疮等。更年期女人若出现阴虚阳旺之证,天王补心丸正好可以滋阴降火,平调阴阳,故对有心烦失眠、潮热盗汗等,有明显疗效。 用法:每次取天王补心丸(大蜜丸)1个,每日服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有气血双补及调经止带作用,内有乌鸡、鹿角胶、当归、白芍、人参等药,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所致忧郁、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烦躁易怒,伴有面、颈部皮肤潮红

四季待产包

春季待产包准需注意的细节: 1、春季气候转暖、潮湿,衣服不容易干,建议准妈妈多买几套睡衣以不时之需。另外,春季多雨,在出院时记得准雨具,有无患。 2、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要防止病毒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在春季待产包中要多放些针对春季多发病类的药物,如感冒药等。 3、春季因为气候比较潮湿,人也比较容易过敏,妈妈需要注意皮肤过敏和病毒感染的一些问题。而湿疹则最容易找上免疫力不强的新生儿。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好婴儿专用的润肤霜和小棉签。 夏季待产包准需注意的

家庭生活中应常的几味中药

枸杞子:老人夜间口干症 属性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等功效。 防病保健:若家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取枸杞子适量,用清水洗净、烘干、打碎、分装,每天取20克,分2次于空腹时服,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若家中老人有夜间口干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净,于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见效;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来说,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净,于每晚嚼细咽下,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适当戒房事。 玉米须:慢性肾炎患者 属性功效: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清热、平肝利胆的

夏季养生保健五大原则

1起居静养养心 夏季养阳贵在养心,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中医也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通”,所以养生要“静养”,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大汗淋漓。汗液流多了,易伤阳。 天气转热后,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等,人的心神也很容易受到影响,那么要如何避免出现心神不宁呢?首先,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保持愉快的情绪;其次,切忌暴喜伤心,要保持神清气和的状态。 中医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所以夏季起居养生方面要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2饮食防上火 高温的天气,会导致人们烦躁上火,失眠等一系列

儿童开胃生津养心安神六食谱

一、儿童夏季补钙汤饮 黄豆眉豆煲鱼骨 夏季孩子的发育最为迅速,在饮食上更要注重补钙,喝鱼骨汤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有助于去除孩子的脚气,而且这款汤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材料:眉豆、黄豆各40克,鱼骨5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清补凉煲鸭 老鸭性味甘寒,滋阴降火尤甚,且营养丰富。清补凉共八味中药中,以沙参、玉竹、枸杞子洋阴为主,配以润肺之百合,健脾之淮山、莲子、大枣,祛温之薏米,组方合理,不粘不腻,不温不燥。 材料:准1只老鸭、沙参、玉竹和枸杞子、百合、淮山、莲子、大枣、薏米各10克。 二、夏

夏季中药讲究

随着炎炎夏日到来,对于一些正在服用中药的人来说,又到了一个值得提醒的季节。有关专家指出,夏季中药要从饮食、储存等方面加以注意。 据河北省中医院肝胆科主任苏春芝介绍,夏季中药最好在饮食上有所节制,最好不要在吃中药期间吃烧烤、冷饮和海鲜。因为,烧烤的食物容易上火,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冷饮也要少喝,这些东西都会损伤胃气,影响脾胃功能。建议清淡温和饮食为好;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但可以喝水,如果觉得口味较苦,非糖尿病

牛蒡根喝多久有效果 牛蒡根什么季节吃好

夏季。 牛蒡根是一味中药材,中医认为:牛蒡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饮用牛蒡根泡水具有疏风散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上火期间可以适量饮用牛蒡根泡水,不过,由于牛蒡根性寒的特质,脾胃虚寒、体寒、经期、孕期、哺乳期人群则要慎食牛蒡根泡水,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夏季中暑怎么办

送医院急诊。 对于严重中暑的人群,应马上送医院急诊,若是路上遇到有人中暑晕倒,必须第一时间打120电话,然后请求有经验的路人支援。 转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 如果中暑不是很严重,必须赶紧将其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在其太阳穴、额头擦一些凉水或者风油精之类的可以帮助散热。 加快散热。 可以在中暑者的额头或者腋下,擦拭一些冰水,或者医用酒精擦拭身体,可以加快蒸发,带走身体过多的热量,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慢慢扇,再喝一些清凉饮料或者凉开水即可。 喝一些清凉的东西。 如果中暑不是很严重,只

吃香瓜会长胖吗 香瓜一天可以吃几个

1~2个即可。 香瓜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是一味中药材,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等功效,尤其适合炎热夏季食用,常吃香瓜还可以缓解心烦、口渴、便秘等情况,但要注意,香瓜吃多了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白领夏季养生不妨多吃苦

多吃苦味食物 大家都不喜欢苦味食物,但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平常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也属于苦味食物范畴。三伏天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保持正常饮食 很多女生都将夏季当作减肥季,每天吃水果来敷衍肚子,其实这对身体健康及其不利。因为夏天天气热人体出汗比较多,体内不仅容易缺水,盐分丢失得也快,若不及时补充体内盐分,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夏季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