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护理原则
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护理原则
我们了解了高尿酸血症的症状,紧接着我们说说如何治疗尿酸高。其实治疗尿酸高主要注意的就是关于饮食方面的问题,因为导致尿酸高的主要的因素就是饮食,而尿酸高最主要的就是要降低体内的尿酸.所以说我们就要从饮食方面多注意一些。
一、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原则。
(1)在饮食方面要禁止吃那些嘌呤高的也就是能导致尿酸增高的食物比如说像一些鱼类,像一些动物的内脏类,像一些海鲜类,还有菠菜以及一些豆类的食物。
(2)还有就是要多喝一些白开水能利尿并且有助于尿酸的排泄,不要喝饮料更不要喝酒。
(3)不要因为知道自己有了尿酸高的情况了,也不要太着急了,更不要自己去买一些降低尿酸的药物来服,因为这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而治疗本病的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好的治疗药物,像通风清圣茶在治疗尿酸高和痛风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4)同时我们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不影响尿酸的饮食。
二、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宜忌
1.可吃的低嘌呤食物
(1)主食类:米(大米、玉米、小米、糯米等)、麦(大麦、小麦、燕麦、荠麦、麦片等)、面类制品(精白粉、富强粉、面条、玉米面、馒头、面包、饼干、蛋 糕)、苏打饼干、黄油小点心、淀粉、高粱、通心粉、马铃薯(土豆)、甘薯、山芋、冬粉、荸荠等。
(2)奶类:鲜奶、炼乳、奶酪、酸奶、麦乳精、奶粉、冰淇淋等。
(3)肉类与蛋类:鸡蛋、鸭蛋、皮蛋、猪血、鸭血、鸡血、鹅血等。
(4)蔬菜类:白菜、卷心菜、莴苣菜(莴笋)、苋菜、雪里红、茼蒿菜、芹菜、芥菜叶、水瓮菜、韭菜、韭黄、蕃茄、茄子、瓜类(黄瓜、冬瓜、丝瓜、番瓜、胡瓜、苦瓜等)、萝卜(包括胡萝卜、萝卜干等)、甘蓝、甘蓝菜、葫芦、青椒、洋葱、葱、蒜、蒜头、姜、木耳、榨菜、辣椒、泡菜、咸菜等。
2.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
(1)豆类及其制品:豆制品(豆腐、豆腐干、乳豆腐、豆奶、豆浆)、干豆类(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豆苗、黄豆芽。
(2)肉类:鸡肉、野鸡、火鸡、斑鸡、石鸡、鸭肉、鹅肉、鸽肉、鹌鹑、猪肉、猪皮、牛肉、羊肉、狗肉、鹿肉、兔肉。
3.宜大量喝水。
4.禁忌的高嘌呤食物
(1)豆类及蔬菜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
(2)肉类:肝(猪肝、牛肝、鸡肝、鸭肝、鹅肝)、肠(猪肠、牛肠、鸡肠、鸭肠、鹅肠)、心(猪心、牛心、鸡心、鸭心、鹅心)、肚与胃(猪肝、牛肝、鸡胃、鸭胃、鹅胃)、肾(猪肾、牛肾)、肺、脑、胰、肉脯、浓肉汁、肉馅等。
(3)水产类:鱼类(鱼皮、鱼卵、鱼干、沙丁鱼、风尾鱼、鲭鱼、鲢鱼、乌鱼、鲨鱼、带鱼、吻仔鱼、海鳗、扁鱼干、鲳鱼)、贝壳类(蛤蜊、牡蛎、蛤子、蚝、 淡菜、干贝)、虾类(草虾、金勾虾、小虾、虾米)、海参。
(4)其它:酵母粉、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
尿酸高的预防方法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该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4、平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5、适量食盐 避免辛辣。
中老年人尿酸水平有随嗜盐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故提倡适量食盐(≤6克/天)。另外,过分嗜好辛辣食物者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不食辛辣食物者,故应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 其它高尿酸血症者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最后,高尿酸血症病人应多饮水,稀释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
如果检查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它的诊断标准,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微摩尔/升,女性高于360微摩尔/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通常将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绝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尿酸高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该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应从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入手。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酒、饮料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4、补充水分:平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5、注意饮食:适量食盐 避免辛辣。
骨髓瘤如何护理
1、休息:一般病人可适当活动,过度限制身体能促进病人继发感染和骨质疏松,但绝不可剧烈活动,应避免负载过重,防止跌、碰伤,视具体情况使用腰围、夹板,但要防止由此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如病人因久病消耗,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合并症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有骨质破坏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引起病理性骨折。
2、为防止病理性骨折:应给病人睡硬板床,忌用弹性床。保持病人有舒适的卧位,避免受伤,特别是坠床受伤。
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低钠、低蛋白或麦淀粉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如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4、预防感染:本病以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为多见,其次是泌尿道感染,故应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温湿度适宜,避免受凉和防止交叉感染,协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及时排痰;鼓励水化利尿。
高尿酸血症的介绍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本病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根据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报道,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1]。
高尿酸血症饮食注意
特别注意饮食,不能吃豆制品、特别是啤酒。做到:
1.控制总热能摄入:少吃碳水化合物。此外,还要少吃蔗糖、蜂蜜,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蚕豆、鲜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2.限制蛋白质摄入: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尽量别吃肉、禽、鱼类,豆制品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因为含嘌呤成分较高,例如:黄豆、豆腐、豆干等都是禁止食用的。
3. 限制嘌呤摄入: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要避免或禁食动物内脏、虾蟹、浓肉汤、食用菌类、海藻类、凤尾鱼、沙丁鱼、蛤类、豆类及啤酒等高嘌呤类食物。
4.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马铃薯、水果(青梅、柠檬)等,西瓜和冬瓜不但是碱性食品,对痛风患者更有利。
5、多饮水保障尿量充沛:平时应多喝白开水、矿泉水、和果汁等。
6、 减少脂肪摄入: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
7、限制盐的摄入:吃盐量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8、避免饮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长期少量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
9、少吃辣椒等调料: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应尽量少吃。
10、忌食火锅: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
高尿酸血症就是痛风吗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引起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也可由尿酸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般认为,男性血尿酸值超过420微摩尔/升,女性超过357微摩尔/升,被称为相对性高尿酸血症。
众所周知,血中尿酸的增高,可以帮助诊断痛风。痛风患者也会在其病程中的某一阶段必将有高尿酸血症的存在。且血尿酸值越高,出现痛风症状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高尿酸血症并非就是痛风。
这是因为,影响血尿酸增高具有很多因素,如进食高热量、高嘌呤的饮食、饥饿及饮酒、应用噻嗪类及氨苯蝶啶等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药物等,都有可能使血中尿酸增高,故不能仅凭一次血尿酸值增高就诊断为痛风。
另外,即使血尿酸增高,也可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这种情况在痛风发作之前可长期持续存在,且绝大多数患者可终身不发作。这类无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很可能是各种药物和饮食因素造成的暂时性高尿酸血症,只要清除掉这些因素患者就可以恢复正常。由此可见,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一定都会发展为痛风。
所以,血尿酸检测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关节滑液检查尿酸盐结晶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痛风的准确诊断。
痛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为了降低其产生的危害,在患病之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并且做好平时的保健护理措施,由于是慢性疾病,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调整好心态,应对每次的发作,争取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什么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当病人的血尿酸值为430微摩尔/升就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了。此时的血尿酸很容易在组织内沉积从而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变成急性关节炎、痛风、肾结石及尿酸肾病。
同时,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与肾病三者关系紧密,很多高血压病人都有高尿酸血症,这可能和肾血流量减少及尿酸重吸收增加有关。对于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如今已经有行之有效、十分有效的方法。早期预防高尿酸血症,对于其引起的很多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对于高尿酸血症有哪些预防措施呢?下面是几种可行的方法: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血脂异常,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应限量: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含量,故应限量食用。
3、碳水化合物要保证: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
此外,由于高尿酸血症是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膳食治疗方面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如肉馅、凤尾鱼、动物内脏、小虾等),限制嘌呤食物(如牛肉、猪肉、鸭等),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1、休息一般病人可适当活动,过度限制身体能促进病人继发感染和骨质疏松,但绝不可剧烈活动,应避免负载过重,防止跌、碰伤,视具体情况使用腰围、夹板,但要防止由此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如病人因久病消耗,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合并症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有骨质破坏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引起病理性骨折。
2、为防止病理性骨折应给病人睡硬板床,忌用弹性床。保持病人有舒适的卧位,避免受伤,特别是坠床受伤。
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低钠、低蛋白或麦淀粉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如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4、对肢体活动不便的老年卧床病人,应定时协助翻身,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骨折。受压处皮肤应给予温热毛巾按摩或理疗,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防止褥疮发生。[4]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嘌呤合成增多所导致的尿酸产生过多和肾清除尿酸减少,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别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
然而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上面多介绍到的就是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了,接下来笔者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分型,具体如下:
1. 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大于0.51 mg/(kg.h),尿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6.2ml/min。
2.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少于0.48mg/(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3.混合型:尿酸排泄超过0.51 mg/(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由于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校正,根据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比值对高尿酸血症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
尿酸高预防方法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4、平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5、适量食盐 避免辛辣。
中老年人尿酸水平有随嗜盐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故提倡适量食盐(≤6克/天)。另外,过分嗜好辛辣食物者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不食辛辣食物者,故应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 其它高尿酸血症者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最后,高尿酸血症病人应多饮水,稀释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