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厉兑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厉兑穴主治疾病

厉兑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厉兑穴主治疾病

厉兑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和胃,苏厥醒神的功效,适宜于昏迷,鼻出血,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痫等病治疗。通过按摩方法刺激该穴位还可以有效改善和缓解呕吐,但需要注意的是,妊娠反应引起的呕吐不要轻易按摩该穴位,以免引发意外。

璇玑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璇玑穴主治疾病

1.热邪侵袭,肺气不利之咳嗽,喉痹,气喘,胸痛,咽喉肿痛诸病症。

2.气机阻滞之胸闷,胸胁满痛诸症。

厉兑准确位置 厉兑穴穴名解析

厉,意思为危,病;兑为口。在中医里面,将胃称为水谷之海,我们的身体接受食物必须要使用口,而此处穴位主要治疗口噤不能食,口歪,以及肠胃方面的疾病。所以名叫“厉兑”。

厉兑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厉兑穴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角甲0.1寸。即足第2趾末节外侧缘与趾甲下缘各做一垂直线的交点处。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金,按照五行的理论,土生金,故本穴既是足阳明经的根穴,又是本经的子穴。子穴善泻实热火邪,具有引火下行之功,上可治疗胃火循经上扰的颜面五官热病,中可治疗胃腑实热的胃痛,脘腹胀满。胃之经别上通于心,该穴为根穴,善调阴阳气血,善泻火热郁闭,故可用于治疗痰火扰乱神明的梦魇,癫狂,通过泻其有余,调理脾胃,清火消痰而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厉兑的准确位置图 厉兑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条口,三阴交,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不得卧。

2.配隐白,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梦魇不宁。

3.配隐白,中冲,大墩,有豁痰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

4.配神门,中脘,解溪,隐白,消食导滞,和胃宁心,治疗胃腑不和,痰火扰心之梦魇不宁,满心烦闷。

5.配下关,颊车,合谷,内庭,清泻胃火,治疗胃火齿痛。

6.配中脘,内关,通腑和胃,治疗胃气失和之心腹胀满,胃痛等。

7.配百会,水沟,中冲,针刺泻法,中冲点刺出血,开窍醒神,以治疗邪气阻窍之中风昏厥,中暑不省人事等。

厉兑的位置和作用 厉兑的位置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有三个,分别叫厉兑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

厉兑穴在示指外侧,位于指甲生长处的边角向中指靠近2毫米的地方;第二厉兑穴在第二足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2毫米处;第三厉兑穴在右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

兑端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兑端穴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粘膜。皮肤由上颌神经颜面终支之上唇支左,右交织分布。

厉兑的位置在哪里

厉兑的位置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有三个,分别叫厉兑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

厉兑穴在示指外侧,位于指甲生长处的边角向中指靠近2毫米的地方;第二厉兑穴在第二足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2毫米处;第三厉兑穴在右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

厉兑的作用

1.当肠胃蠕动较慢,却暴饮暴食,增加胃部负担,使胃无法承受,就会感到恶心,这时可以刺激胃经终点的厉兑,调整其蠕动。胃经从头部通过胃到达脚尖,刺激厉兑,可传达到脑部的呕吐中枢,消除恶心的感觉。

2.长期按摩厉兑穴,能改善睡眠多梦,睡不安稳的症状;对腹胀,鼻衄,足冷,口肌麻痹及萎缩等疾患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厉兑保健按摩手法

1.用牙签圆头部分刺激厉兑穴,以有微痛感为宜,按压10次,可以缓解恶心的感觉。

2.正坐屈膝,把脚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将对侧手的四指放在脚底,拖着脚,拇指放在脚背,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垂直掐按在穴位处,以有刺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掐按一次,先左后右,每次1-3分钟。

相关推荐

命门的准确位置 艾灸命门穴主治疾病

艾灸命门有培元补肾,强健腰脊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腰脊神经痛,下肢痿痹,妇科疾病,男性肾阳不足,以及小腹冷痛,腹泻,耳鸣,头晕,泄泻,遗尿,尿频,耳鸣等。

足疗的养生穴位

1涌泉穴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胀痛明显,有时可向下肢发散。 2厉兑位置:在第二趾外侧端,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常用于面肿、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黄涕、胸腹胀满、多梦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3昆仑穴 位置: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 主治:常用于腰骶部疼痛、足跟肿痛、头痛、头项强痛、落枕、坐骨神经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膻中的准确位置作用 膻中主治疾病

1.由于膻中有清肺降气之功,故可用于治疗肺气壅滞,痰气交阻,闭塞气道的胸闷胸痛,咳嗽气喘,及膈气不利,胃气上逆的呕吐,噎膈之症。 2.膻中有通络化瘀之功,可用于治疗心脉瘀阻的心痛,胸闷,心神不宁的心悸,心烦。 3.该穴可疏通乳络,用于治疗乳络不畅的乳少,湿热壅遏的乳痈,及气滞血瘀凝滞的乳癖等症。

曲泽的准确位置作用 曲泽穴主治疾病

1.曲泽穴为心包经的合穴,不但具有心包经穴位治疗心脏疾病的共性,而且对于伴随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的心脏病患者尤为适宜。 2.本穴为合穴,“合主逆气而泄”,“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说明合穴对胃病及上逆性病症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该穴还可治疗胃疼,呕吐,呕血等胃病。 3.曲泽穴在肱二头肌腱尺侧缘,故刺激该穴可影响该处肌腱的作用,治疗肘臂挛痛,肘窝,腘窝处富含血液,该处的穴位对于热证,血证多由疗效。还善于治疗暑热病。

悬枢准确位置作用 悬枢穴主治疾病

本穴可疏通督脉经气而治疗腰脊强痛,升阳举陷而治疗脱肛;其温肾健脾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的慢性腹胀,腹痛,泄泻。

厉兑是什么经

厉兑穴,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出《灵枢。本输》。井(金)穴。 厉兑穴:厉,危岸也。兑,口也,八卦之中以兑为口。厉兑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回流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内庭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胃经体内经脉相通,因此体表经水从本穴的地部通道回流体内,经水的运行如从高处落入危险的深井一般,故名厉兑。 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的经水,其运行是从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由于受地之地部的高热作用,流入的经水快速气化而成为气态物并由本穴上行天部,气

缓解眼睛疲劳的穴位竟是它

缓解眼睛疲劳的穴位 太溪穴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是肝经等都是联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间的通道中。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推荐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这个穴位,不宜过于酸胀,3分钟即可。 太冲穴 拇指按揉太冲穴1~2分钟,此穴是肝经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摩能够养肝益肾,治疗视疲劳及其引起的头痛、心情烦闷等症状。 眼保健穴 眼保健穴位分为近端和远端穴位,在眼睛周围和近处的穴位称为近端穴位;在躯体、四肢等部位的穴位称为远

承泣的准确位置作用 承泣主治疾病

承泣紧邻眼球,可以治疗很多眼疾,如眼睛供血不足导致的夜盲,老花眼,白内障;或小儿饮食不注意营养,加之脏腑器官没有发育成熟,用眼不卫生导致近视,迎风流泪等疾病。总之,各种眼睛都可以通过按揉承泣得以缓解。 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动,口眼歪斜,急慢性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色盲,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症。

兑端的准确位置作用 兑端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取穴。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3-5分钟。 功能:清热散风,开窍醒神。 主治:口喎,鼻衄,齿龈肿痛,癫病,鼻炎,面神经麻痹,晕厥。

廉泉准确位置作用 廉泉穴主治疾病

廉泉具有消肿止痛,清咽利喉的功效,主治设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口舌生疮,暴喑,咽喉肿痛,中风失语症,声音嘶哑,慢性咽炎,哮喘等症。 此外本穴还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