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排寒气的感觉
艾灸排寒气的感觉
寒湿重的人会出现四肢冰凉、肌肉酸疼僵硬、关节酸痛、头重脚轻、脸色暗沉、便秘、体乏无力、口干口苦口臭、困乏嗜睡、食欲不振等现象,而艾灸后排出寒气的话,人会感觉温热、身体轻松、食欲消化变好、精神抖擞、排便顺畅等。
体寒的人艾灸多久是一个疗程 艾灸后寒气从哪里排出
艾灸后体内的正气会慢慢增加,当体内的正气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被将体内的寒气通过汗液和排泄物的方式排出体外。每个人排出寒气的症状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出现排汗增多、皮肤红疹、放屁增多、拉屎臭等都是排寒气的表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后排寒气所出现的症状都是比较轻微的,并不是出现身体严重不适的情况,而且持续艾灸后会有所缓解,如果症状长期没有缓解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以排查原因。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1、口渴
艾灸后会出现上火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速度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容易上火。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
2、出现灸疱
灸疱是艾灸时出水汽是因为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
3、皮肤痒
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4、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
皮 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 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5、失眠或嗜睡
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
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6、尿多
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
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7、拉稀
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8、肚脐出水
艾灸肚脐出水了,并且比较多的话,也可能是艾灸的排湿反应,这也说明身体内部有寒湿之气。建议平时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寒,饮食注意清淡细软温热易消化,忌生冷的食物,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和热汤粥。
9、月经提前或推后
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话,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
10、寒感
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有的人艾灸时手心脚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种,需要继续艾灸。
11、热感
艾灸后会有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2、沉感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还包括沉感,感觉身体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艾灸激发人体的正气,在冲击经脉。
艾灸哪里可以排出体内寒气 艾灸体内湿气从哪里排出
一般通过自身排泄系统排出,主要表现为:
艾炙肚脐后的排湿反应,首先就是肚脐眼出水,如艾灸出水表示身体寒湿过重,有於堵;另一方面也说明你的身体灸感还不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以早晚灸两次,好转后每周2-3次即可。
这也是身体排湿的一种反应,在艾灸的时候,为了避免上火,通常是由上往下灸,而制成艾条的主要成分是艾草,艾草性辛温,有通经络、逐寒湿的功效,在艾灸的过程中能够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促进体内湿气从膀胱中排出。
一些人在艾灸肚脐之后还会很想大便,并且排的比较顺畅,而大肠也是身体的排湿器官,如大便增多这也说明身体在排出湿气。
艾灸后会有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是体内寒气排出,人阳气增加的表现。
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一般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已有问题出现好转。
艾灸排寒气的感觉 腿上有寒气艾灸哪个部位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艾灸足三里具有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功效,除此以外还能扶正祛邪,补中益气,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阴陵泉是太阴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是脾经经气注入的地方,脾经经气在这里最为盛大,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的作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湿利水要穴。
位置: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中。
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悬于施灸部位即可进行艾灸,每日熏烤30分钟,每次艾灸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时间太长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不适感。
做完艾灸后老放屁怎么回事 艾灸后放臭屁是排寒气吗
艾灸后放屁是排寒气。
艾灸是通过在相应的穴位上燃烧艾绒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艾条,起到一个排湿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之后,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使体内的湿气与寒气通过放屁的方式排出体外。
女性艾灸有什么好处
女性艾灸有什么好处?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8、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0、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女人如何排出体内寒气
1、食疗排寒法:用美味可口的药膳,来增加体能,补益血气,排出寒气。
2、针灸排寒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激发经气,或用艾条、艾绒直接温灸某些穴位,驱散寒气。
3、推拿按摩排寒法:与针灸原理一样,通过推、拿、揉、搓、点、按等手法,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排出寒气。
4、刮痧排寒法:用刮痧板在人体某些表面按照一定方向进行反复刮,使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淤血斑块,以此来舒经活络,活血化淤,祛寒排毒,激发正气。这是打开寒气排出通路的有效方法。
5、拔罐排寒法:以罐为工具,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然后将其吸附于俞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从而产生吸力,使局部皮肤充血,以达到舒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目的。
6、熏蒸排寒法:通过体表的熏蒸,使毛孔开放,肌表温煦,血气循环加快,从而排出寒气。
7、运动排寒法: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可以使气血畅通,汗孔开放,直接祛除寒气。
8、音乐排寒法:音乐既可以调节情绪,稳定心境,又可以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而且,音乐透入人体后,可以激发潜能,增加能量,促使寒气的排出。
艾灸多久能排出体内寒气,艾灸后寒气从哪里排出 艾灸后寒气从哪里排出
艾灸是有利于人体排出寒气的,而艾灸之后人体体内的寒气会通过皮肤排出,当人体体内的阳气被激活时,身体会自我调节,让寒气脱离身体,这时候人体会感到寒冷,并且开始出冷汗,当人体的皮肤萎缩时,人体会出汗并且感觉非常粘稠。
因此艾灸出汗后,可以用毛巾擦干,但不建议进行洗澡,这样会导致寒气再吃入侵体内,加重寒气,一般建议艾灸之后30-60分钟之后再进行洗澡比较好。
其次要避免感冒和在有风的进行艾灸,这样不仅不利与祛除寒气,反而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艾灸后不同人群的反应
这里先引用两位古人的养生箴言:药王孙思邈有言:欲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明代著名儒医李梴说: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 下面言归正传 1、经络窜感就是“灸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2、感觉热能窜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这是打通任脉、督脉、冲脉的现象。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等不同感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4、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6、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易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需要用红毛刺五加15克北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红参1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煮水,每次饮150~200毫升,频频慢饮。7、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寒感,甚至于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这种属于经络通畅,效果好。9、有的人会出现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种现象说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15、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18、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21、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26、出水泡,出红诊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大家在做艾灸的同时,可以根据以上内容作为参考。虽不是很全,不过大部分人群的灸后反应都是与上述相仿。而艾灸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半途而废。以上内容摘自网络,欢迎大家指导交流。
艾灸出汗多好还是出汗少好 艾灸部位出水要擦掉吗
建议艾灸后擦掉。
艾灸排出的水中既有皮肤上的汗液,也有人身体中的湿气,所以这部分水中含有无机盐、软酸、尿酸等多种人体代谢的废物,如果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可能会对人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引起不适。
而且艾灸过程会将皮肤上的毛孔张开,如果过后不及时擦去排出的水汽,容易使寒气入侵毛孔,从而诱发人体的不适症状出现。
艾灸后不同人群的反应
1、经络窜感就是“灸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2、感觉热能窜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这是打通任脉、督脉、冲脉的现象。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等不同感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4、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6、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易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需要用红毛刺五加15克北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红参1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煮水,每次饮150~200毫升,频频慢饮。7、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寒感,甚至于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8、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这种属于经络通畅,效果好。9、有的人会出现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种现象说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15、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18、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21、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25、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26、出水泡,出红诊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大家在做艾灸的同时,可以根据以上内容作为参考。虽不是很全,不过大部分人群的灸后反应都是与上述相仿。而艾灸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半途而废。以上内容摘自网络,欢迎大家指导交流。
女性艾灸有什么好处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