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畏寒怕冷怎么饮食
男人畏寒怕冷怎么饮食
⒈姜蒜炒羊肉丝:
原料:净羊肉250g、嫩生姜50g、青蒜苗50g、甜椒30g、黄酒、精盐、酱油、湿淀粉、甜面酱、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成粗丝,放入碗中,加黄酒精盐拌匀,嫩生姜、甜椒切丝用,湿淀粉、酱油放入碗内调成芡汁,炒锅置大火上,油热后煸炒甜椒丝至熟,盛入碗内,锅内在放入油烧至七成熟,加入羊肉丝炒熟,在加嫩姜丝,甜椒丝及切段的青蒜苗炒数下,加甜面酱炒熟,放入芡汁,颠翻数下及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温胃散寒,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等亚健康状态,既经济又实用,正好适合此症的人吃。
⒉虫草桂枣鸡汤:
原料:鸡一只冬虫夏草3g、桂圆6g、红枣8枚、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鸡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后剁去脚爪,冬虫夏草用温水洗净,红枣去核,将冬虫夏草桂圆红枣一并放入鸡腹内,然后将鸡放入锅内加清水10碗,煮约3小时,加味精、精盐调味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散寒壮阳,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等亚健康状态尤其是腰膝酸痛的人。
中医治疗畏寒怕冷的方法
畏寒怕冷是种病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充足,能够抵御寒冷,维持正常体温,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
从本质上说,肾是阳气产生的根源。肾是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也叫肾阴、肾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所有类型的畏寒都要涉及温补肾阳。甭说冬季,夏季怕冷的人,更要注重肾的保养。
中医治疗畏寒怕冷的方法
1.合谷
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说的虎口,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像天寒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治疗。按摩时以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得气”现象)为好。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2.神阙
神阙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3.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4.气冲穴
女人畏寒怕冷怎么办呢?按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穴下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宜。
5.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心,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待手心发热,换另一只手。如此反复10次。
畏寒怕冷的原因
1、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
2、低血压的人也会表现出怕冷的情况,是由于人体的组织得不到能量与氧气所造成的;
3、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
4、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5、对西医来讲,还有可能是运动少,使血液循环减弱,或者是营养物质吸收不够引起。
6、还可能使由于先天的体质问题决定的,先天体质偏寒,四肢发凉就会出现怕冷的情况。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故而怕冷。究其原因,一部分女性是先天体质,
清代医家在《医理辑要》一书中指出:“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说明女性阳气一向虚弱,容易出现怕冷畏寒或感受寒邪。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病久病,如长期月经过多,或宫外孕失血,或胃肠疾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所致。因为中医认为,气血是相互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必导致气的虚弱,而气属阳,因此,气虚也会出现怕冷畏寒,常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懒于说话。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源于阳虚,应该及时进补或治疗,尤其是发育过程中的女孩子,冬天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及时治疗则可改善其体质。
肾虚的分类有哪些
肾阳虚的病人畏寒怕冷浮肿,腰腿冷痛、尿频、慢性腹泻伴有性功能失常的表现,阳萎、遗精、早泄。肾阴虚的病人主要是面容憔悴、腰背酸痛、下肢无力,经常感到无名低热,脸颊泛红,并且经常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可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方剂治疗。
有目的的选择食物首先要进行中医的辩证,肾阴虚的病人如果服用了补肾阳虚药的食品肯定适得其反。服鹿鞭、牛鞭、羊肉的时候要观察有没有上火的表现,如果自己内热特别重就不要吃这些大热之品,往往会造成很多不好的情况。同时要看看自己的消化功能,如果消化功能不好也不要吃。肉类难消化,增加自己的腹满腹胀表现在舌苔有黏腻感。
我建议肾阳虚的病人不要吃寒性食品,像螃蟹、柿子、黄瓜、莲藕。肾阳虚的病人代表着人体的机能比较低下,会老觉得怕冷,再吃凉性食物使得本身的阳性更不足。这类人冷饮也要少吃。
阴虚和阳虚有什么区别 怎么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
阴虚的人手心、脚心、胸口等五个部位会出现烦热的症状,所以多表现为怕热;而阳虚的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所以表现为怕冷。
阴虚多表现为盗汗,也就是睡觉时出汗;而阳虚多表现为自汗,不自觉的出汗,不会因为天气炎热或者是劳累后出现,如果稍微劳累或者运动后又会出很多虚寒。
阴虚多表现为腰膝酸软、腰膝无力;而阳虚多表现为腰膝酸冷或是疼痛。
女性畏寒怕冷怎么调理呢
肉类:
代表食物:狗肉、羊肉、牛肉、獐肉、公鸡肉、鸭肉、鹌鹑肉、鲫鱼肉、章鱼肉、草鱼肉的御寒效果为最佳。
调养原理:它们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产热量多,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之功效。
根茎类:
代表食物: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调养原理:据研究,女性尤其是老年人怕冷与机体内无机盐缺乏有关。可将它们与肉类御寒食物掺杂食用。
含铁食物:
代表食物:动物血、蛋黄、驴肉、猪肝、牛肾、羊舌、黄豆、芝麻、腐竹、黑木耳等。
调养原理:缺铁性贫血的女性容易怕冷,因此应多食一些含铁的食物。
含碘食物:
代表食物:海带、紫菜、贝壳类、牡蛎、沙丁鱼、菠菜、鱼虾等食物含碘丰富,不妨选择食用。
上面内容中介绍的这些食物都是可以用来改善女人畏寒怕冷的这个症状,如果女孩子畏寒怕冷的话,那么必须要从保暖方面来开始着手护理,冬季的时候要经常用热水敷自己的局部,让自己保持温暖的状态,而如果太冷的话,还要经常给自己喝温水,让自己保暖。
女人畏寒怕冷煲什么汤喝
1.黄芪牛肉汤
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盐10克,味精2克。将黄芪、党参洗净,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葱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2.鸡丝阿胶汤
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
3.莲藕排骨汤
排骨400g、藕300g、盐、生姜、红枣。首先排骨入开水锅焯水后捞出;排骨清洗掉浮沫后放入砂锅,放入生姜片,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煨炖。红枣用清水淘洗干净。藕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排骨炖30分钟过后放入藕块,红枣(红枣用刀子划几道口,汤水更入味)继续用小火炖30分钟。炖至藕绵软后调入精盐,炖10分钟。
4.山药炖鸡汤
农家鸡一只、山药一根、枸杞一小把、葱姜、料酒、盐。鸡宰杀后,清理干净腹腔,剁成小块,葱姜洗净,姜切片,葱打成葱结。切好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入足量冷水,烧开。撇去浮沫。加入一汤匙料酒。放入姜片葱结。煮开后转小火,加盖,慢炖大约30分钟。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锅中,继续加盖炖10分钟。枸杞用清水冲洗下,开盖加入,继续加盖炖10分钟,开盖加盐调味即可。
5.三红汤
红豆250克,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把红豆洗净,挑出杂质,浸泡两小时。红枣洗净,去核。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600毫升左右水,倒入红糖。大火煮开,保持沸腾状态约半分钟左右,香味散出开小火。焖到红豆熟烂,就可以喝了。
冬季女人畏寒怕冷怎么办
1.补充铁剂
铁剂可以有效的补充铁元素,提高血红蛋白的浓度,血液中的携氧量增多,组织能量代谢旺盛,就能产生热量来抵御寒冷。体恒健的铁之缘片是很好的补铁剂,能够补铁生血补充蛋白质,对提高血红蛋白有很大的效果,能有效改善畏寒怕冷的现象。
2.脚部保暖
所谓“寒从脚下起”,脚部寒则全身寒,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便乘虚而入。所以我们应穿长裤和裤袜。
3.肚脐保暖
肚脐比较薄弱,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小孩易受寒邪侵袭,引起腹痛腹泻。而女性下腹受凉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故平日应做足腹部保暖,睡觉时用毛巾盖着腹部。
女人喝捻子酒有什么用 驱寒止痛
驱寒止痛也是女人喝捻子酒的一大功效,因为女人喝捻子酒后能加快身体内血液循环,并能加快人体内含毒代谢,它能让女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症状尽快减轻。另外女人来月经时,如果因受寒导致经期腹痛,适量喝一些捻子酒还能尽快止痛,它对维持女人生理期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女人怕冷可能是病
女人畏寒怕冷的原因一:女性怕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铁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美国重量学家和营养学家试验结果表明:对寒冷耐受力低的人,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并常有伴有血浆中甲状腺素降低,而女性主要因为月经导致铁的损失。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另外,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营养学家指出,妇女应每日摄入18毫克的铁,但是大多数妇女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因而怕冷。甲状腺素有”生热”的作用,能使人体基础代谢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增加热量。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由于产热少,所以怕冷。
女人怕冷的原因二: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的含量高,体内的热量容易转化成脂肪储存在皮下,新陈代谢较慢,热量的合成作用大于分解作用,从而使体内热量释放较少。而且女性一般不太喜欢活动,热量的产生就会更少。由于运动量不足,往往会造成全身或局部循环不良,导致全身发冷,特别是手、足等末稍部位更觉冷。
中医则认为:畏寒怕冷是因为肾阳虚、贫血等造成的。气血两虚、温煦不足,还有就是肾阳虚弱是导致畏寒怕冷的主要原因。
中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也就是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可能与气虚、气滞、阳气不足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怕冷的人大多属于寒性体质。
三伏天可以煲什么汤呢 伏天不同体质饮食指南
这类人群身体肥胖,甚至行动不便,适宜疏肝理气,多吃些健脾活血之物,比如山楂、陈皮、茉莉花等。
1,阳虚体质的人,这类人畏寒怕冷,适宜通过运动健身、温补脾胃来调养,可食用荔枝、羊肉等。
2,气虚体质的人,这类人体乏无力,适宜补益脾肺,饮食上则要以性质平和的食物为主,比如山药、莲子等。
3,阴虚体质的人,这类人体格瘦小,出汗较多,怕热,饮食上要以清润的果蔬为主,如葡萄、苦瓜、梨等。
1,湿热体质的人,这类人肤色暗黄,调理应以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为主。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比如多吃冬瓜、绿豆、海带等。
2,阳热体质的人,这类人面色红润、体格强壮,调理应以养阴生津为主,可多吃苹果、西瓜、黄瓜等。
老年人畏寒怕冷怎么办
在寒冷的冬季,有些老年人由于身体阳气不足,因而表现出特别畏寒怕冷,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如果在饮食上选用一些补气助阳的食物,可使代谢加快,分泌功能增强,可有效地改善畏寒现象。
肉类:肉类中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獐肉、公鸡肉、鸭肉、鹌鹑肉、鲫鱼肉、乌龟肉、章鱼肉、草鱼肉的御寒效果为最佳。它们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产热量多,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之功。
根茎类:据研究,老年人怕冷与机体内无机盐缺乏有关。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将它们与肉类御寒食物掺杂食用。
含碘食物:人体的甲状腺可分泌一种叫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而甲状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组成。酪氨酸可由体内"生产",碘却得靠外界补充。海带、紫菜、贝壳类、牡蛎、沙丁鱼、菠菜、鱼虾等食物含碘丰富,不妨选择食用。
其实小孩和老人畏寒怕冷和自身的身体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很多老人的身体体质本身就比较怕冷,所以穿的衣服也就格外多。而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可以通过饮食来改善的,有很多食物对人的身体是非常好的。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平时饮食不要吃冷的。
关于老年人畏寒怕冷怎么办,上文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了。补充各种营养成分满足人体所需,多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都能起到驱寒的作用。当然了平时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女人畏寒怕冷是寒气重按摩四个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是在脚底中央的位置,用手掌快速的揉搓,直到有热感为止,两只脚都需要。每天早晚各都100下,每次在揉搓完涌泉穴之后,可以继续揉搓双脚的脚趾。
2、劳宫穴
劳宫穴的位置是在手心,一手握紧拳头,然后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等到手心发热的时候,再换另一只手,这样反复揉搓10次。
3、气冲穴
气冲穴的位置是在大腿根的内侧,在穴位下面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动脉,动作要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冒出来为止。
4、肾俞穴
肾俞穴的位置是在两边的腰眼,每天慢慢用力打牌肾俞穴差不多100次。
按摩这四个穴位之外,可以每天吃一些蜂蜜芝麻糊。把芝麻和核桃按相同的分量一起研成粉末,每次要冲泡的话就舀出2大汤匙,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温开水,一起搅拌均匀后服用,每天吃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