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腹泻如何防治

小儿腹泻如何防治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依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以前者较多见,感染性腹泻又可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等)。肠道内感染以病毒、细菌为主。

腹泻的防治:①强调母乳喂养,注意辅食和断乳的方法,注意饮食卫生。②增强小儿的抵抗力,注意锻炼身体及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避免着凉和受热。③积极治疗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肠道外感染。④治疗要去除病因,调整饮食,选用恰当抗菌毒控制感染,用药应根据病情,避免滥用,腹泻患儿,应继续喂养,如果有失水,能口服者尽量采用口服补液盐(ORS),市面药店有出售。

小儿秋季腹泻的防治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腹泻应多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起病急,多有发烧,可以持续1-4天,并可有咳嗽、流涕症状。起病当日即有呕吐,并排水样便,为白色或浅黄色,每日10-20次,并伴有脱水症状。病程一般4-7天,长的可达3周。如及时治疗后大多数较快治愈。

那么得了秋季腹泻如何治疗呢?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但我院专家有言,防病在先,为了孩子免遭痛苦.家长看着心疼.重点在于好好预防.专家总结了关于预防儿童秋季家庭预防的小窍门.

预防脱水。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汤加盐溶液或口服补液盐(ORS)给孩子服用。

调整饮食。病情轻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励其进食。急性期可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汤等。病情较重伴脱水者应到医院及时就诊。患儿营养好转后,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地循序渐进。

不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小儿腹泻的治疗

1.首先如果想要预防小儿腹泻的出现,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能够提供给孩子足够的营养。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品,母乳中含有大量小儿所需要的消化酶与抗体。

各种营养成分最适合小孩子,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所以孩子吃母乳可以防治小儿腹泻。

2.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碗勺代替奶瓶对孩子进行喂养,这样也可以非常有效预防小儿腹泻的出现。

因为奶瓶难以消毒,容易造成污染,所以用碗勺喂养,小儿不容易出现腹泻。

3.腹泻的孩子需要及时的补充体液,防止孩子脱水。家长可以自己制成补充液体,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

孩子腹泻了会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所以补偿体液对孩子脱水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对于腹泻的婴儿饮食上有什么特殊要求

1、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 大部分的植物纤维均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因此在儿童腹泻时,小儿腹泻患者应避免食用纤维较多的食物,如叶菜类、笋类、瓜类、全谷类等。若为轻微的腹泻,则可选择叶菜较细嫩、纤维较少的食物,而且分量不宜过多。

2、供给主食类食物 要给儿童提供热量,宜补充米饭等五谷食物,如婴幼儿营养米粉、粥、白吐司等,但仍须视儿童的年龄及腹泻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婴幼儿营养米粉容易消化,可防治小儿腹泻。

对于已经会咀嚼的儿童,可喂粥及骨头汤,除可补充热量外,亦可提供流失的电解质。较大的儿童则可去皮的白吐司当作点心食用。

3、注意蛋白质的摄取 建议选择瘦肉、去皮的鸡肉、鱼类、蛋、豆腐等较不油腻且又含蛋白质的食物。海鲜类的油脂含量虽然很低,但若要食用,须确保新鲜、卫生、以免因储存不当,食用后造成有害菌侵入体内,再度引起小儿腹泻。

4、调整婴儿奶粉浓度 轻微的小儿腹泻,可以将牛奶冲淡一些,如果儿童喝配方奶,应让儿童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儿童不适应。如要为儿童选择另一种品牌的奶粉,则要注意换奶粉过程中儿童是否有不适的肠胃反应,若有不适情形,暂时停止换奶粉。

5、小儿腹泻的饮食需注意烹调方式 烹调方式应选择清蒸、水煮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制作。

乳酸菌素片可用于治疗便秘吗

乳酸菌素片能促进胃液分泌, 增强胃肠蠕动, 促进食物消化。固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泻也有明显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乳酸菌素片含活乳酸杆菌,适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它可扶植肠道有益菌群,抑制肠道有害菌,消除有害物质,维护微生态平衡,防治泻药引起轻度腹泻,又可促进消化,减轻腹胀。防止再次发生便秘。

让孩子轻松远离肚子疼

随着夏季的到来,小儿腹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大多数都是孩子饮食不当或是着凉诱发出现的,腹泻让孩子们十分痛苦,肚子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表示小儿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其治疗方法选择不一,那么,小儿腹泻中医治疗怎么样?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中医把小儿腹泻分为寒湿型、湿热型、食滞型、脾虚型、脾肾阳虚型。罗爱武医师认为,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于不同的腹泻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其中小儿腹泻调整饮食非常重要,饮食调整得好,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或止泻,促使脾胃肠道早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有利于机体较快康复。

一、辩证治疗:

1、湿热型小儿腹泻

湿热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天数次或达10 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烦燥等症状。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饮食应忌刺激性食品、乳食及助湿生热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 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2、寒湿型小儿腹泻

寒湿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色淡,清浠有泡沫,臭气不重,或伴有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此症多因腹部受寒或食后吹风、或过食生冷,或食物属性过寒引起。饮食上应避免再进食属性寒凉的食品和难消化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二、暖脐止泻:

由白胡椒10克,肉桂6克,茴香9克,干姜6克,公丁香6克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属于虚寒或风寒留中而致腹泻者。小儿腹泻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用法为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混均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以热醋调成糊状,将药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日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的疾病,家长们不必担心,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患者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治疗,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

小孩子腹泻饮食上有什么禁忌

1、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 大部分的植物纤维均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因此在儿童腹泻时,小儿腹泻患者应避免食用纤维较多的食物,如叶菜类、笋类、瓜类、全谷类等。若为轻微的腹泻,则可选择叶菜较细嫩、纤维较少的食物,而且分量不宜过多。

2、供给主食类食物 要给儿童提供热量,宜补充米饭等五谷食物,如婴幼儿营养米粉、粥、白吐司等,但仍须视儿童的年龄及腹泻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婴幼儿营养米粉容易消化,可防治小儿腹泻。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是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它适合半岁到7岁的宝宝,它可以帮助宝宝房子防治多种疾病,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小儿捏脊治疗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小儿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小儿捏脊的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患儿俯卧,医生以两手拇指、食指顶住病儿皮肤,自长强穴(尾骨部)沿脊柱两侧至大椎穴(平肩处)提拿皮肉,中间不要脱手,连捏3~5遍,每日1次。

此外,调整饮食对防治婴幼儿腹泻也很重要。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稍大的幼儿,应给易于消化的粥类。腹泻重者,应暂时禁食6~8小时,使胃肠道得到很好的休息。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捏脊的方法及腹泻的捏脊方法,捏脊对宝宝很有好处,爸爸妈妈们可以学一学,睡前给宝宝捏一捏,宝宝会很舒服的。

相关推荐

婴幼儿腹泻饮食禁忌

1.小儿腹泻不能吃生冷和刺激类食物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类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对肠道有刺激,腹泻时不宜吃。 2.小儿腹泻不能吃导致腹胀的食物 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某些小孩因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致泻,所以腹泻时可暂停用含乳糖的乳制品,待病愈后缓量摄取,直到逐渐适应。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且无乳糖,可以食用。3、小儿腹泻不能吃高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4、小儿腹泻不能吃高脂食物 因腹泻时消化能力降低,奶

小儿腹泻的表现

小儿腹泻的症状初期表现往往不是腹泻,而是呕吐。而这种呕吐带有一种代表小儿腹泻症状的呕吐特点。那就是无论给宝宝吃什么喝什么,他都会在几分钟之内突然间全部呕吐出来。出现这种症状,家长就要细心观察,宝宝是不是要发生腹泻了。 小儿腹泻的症状常有一些通性表现,如: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一天多于3次以上;大便稀薄或水样;感染性腹泻,宝宝常常有发烧的表现,一般在37-38度;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表达,就会哭闹不止,不吃奶,宝宝大些,会表达自己的小肚肚疼,情绪也比较低落。 当然,除了以上小儿腹泻的普遍症状外,小儿腹泻的症状又可

秋季腹泻防治知识有哪些

幼儿秋天腹泻较为多见,以2-3岁的儿童患者较多,主要是由于秋天天气凉爽,婴儿的消化道不易适应高温气候而减少消化酶的分泌,进一步降低了消化功能,气温下降后利于肠腔内病毒生存,儿童秋季腹泻大多是以感染肠道轮状病毒为主,临床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感冒。幼儿与成人发生秋季腹泻的病因和处理方案也有差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高度重视,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 对于预防秋季腹泻发生,主要措施有: 1. 食用的动物性食品或海产品,在食用前必须煮熟、煮透。海鱼、海虾、海蟹、海蛰等海产品中常存有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人们吃了

怎样预防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为高,是造成小儿的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儿腹泻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泻。其中各种感染性腹泻占小儿腹泻的绝大多数。有人统计,约80%的小儿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因此,要使孩子不得病或少得病,小儿家长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易消化

秋季宝宝腹泻防治全攻略

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宝宝的手——口行为特别多,除了吃东西,还吮吸手指,只要病毒沾在手上,就很容易被送进肚子。防止“病从口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宝宝“手的清洁”。 教宝宝正确洗手法 教宝宝洗手,要强调程序,最终习惯成自然,达到有效洗手的目的。固定的程序是: 用流动水,接水;擦肥皂或洗手液;反复搓洗手指、手心、手背;接水冲洗;用自己的干净毛巾把手擦干。 巧干预,纠正吮吸手指习惯 对有吮吸手指习惯的宝宝要巧干预,以转移宝宝注意力。尽量别让宝宝小手闲着,多给予温暖呵护,慢慢帮助宝宝改掉这个习惯。 早就医,好

晚上睡之前吃苹果好吗

睡前吃苹果不好。 苹果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还能够起到防治腹泻、防治便秘、防治高血压等作用。但是晚上睡觉前吃苹果会影响消化和吸收,尤其是肠胃功能比较薄弱的人,是不建议晚上睡觉前食用苹果的。

如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1、秋季气候渐渐转凉,寒冷会加强肠蠕动,加重患儿腹泻,家长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多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工作,及时添加衣被。 2、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3、房间内空气要新鲜流通,温度要调节至适宜。 4、家长要注意尽量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去,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2岁以内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儿童保健 小儿腹泻三大误区家长要避开

小儿腹泻是常见症状,尤其是在夏季、秋季,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很容易发生腹泻。对于小儿腹泻,家长朋友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孩子身体比较脆弱,需要好好呵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有哪些,顺便检查自己有没有走进误区,或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功课。 误区1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

小儿腹泻的治疗注意事项

1、补足液体很重要 脱水是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必须及时预防和纠正脱水,以免发展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循环衰竭。对急性小儿腹泻患者,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具体的做法,可以配制米汤盐溶液(米汤1000ml加食盐3.5g)或糖盐水(白开水1000ml加蔗糖20g,食盐35g),先在四小时内按每公斤体重20-40ml口服,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就给多少。如果患儿病情不见好转或三天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增加,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以及发热、大便带血等任何一种症状,就应该找医生诊治。静脉输液适用于中、重

如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1、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 2、给宝宝吃隔夜的或不新鲜的食物。 3、对宝宝的饮食用具,如奶瓶、汤勺等,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4、处在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减少宝宝感染病毒的机会。 5、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 6、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 7、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8、要使宝宝远离有急性腹泻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