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大家都知道测量体温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0到37度,一种口腔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到0.4度,再一种是肛门测体温,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到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有哪些呢?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 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低烧怎么办,煲姜水泡脚 ,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烧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高烧和低烧的区别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5度以下是低热,38.5℃~39是中度发热,39℃以上是高热。 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度至38.5度之间,对身体伤害不大,对于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38.5度~39度)及高度发热(39度以上)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时治理,细心护理。
人低烧怎么办呢
对于发烧生病,一般分为高烧和低烧。高烧呢,顾名思义就是体温达到很高的地步,而低烧呢,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发烧,但是温度却不是很高,但是呢?不管是高烧还是低烧,生病总是不好的。现在我们主要的涉及的问题是低烧,那么问题来了,低烧是如何引起的呢?低烧又该如何解决呢?具体内容如下。
1.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2.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3.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看了上面的内容,对于低烧,我们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因为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低烧,所以如果出现低烧问题,我们需要有专业的检查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比较身体是自己的。生病了受苦的也是自己。所以大家要好好锻炼身体哦。
得了肺炎是高烧还是低烧
肺炎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除了高热之外,还有咳嗽、咳痰,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患者除了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吸氧、积极排痰外,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抗感染,治疗有效的临床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
治疗重症肺炎首选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足量、联合用药,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选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或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身体的危害
一、皮肤红斑:该疾病会致使患者的面部及臀部皮肤出现红斑,手指末端发生水肿,面部蝴蝶状红斑不超过鼻唇沟部位。另外,患者手掌手背、指节、脚部及头上其他位置均可出现蝴蝶形、环形、水肿形等不同形状的红斑。
二、身体高烧:高烧为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危害,少数患者则表现为低烧现象。一些患者甚至会发生高中烧互相交替进行,高热患者留热较为多。长时间发热或者高中烧交替患者,一般无规律,不利于身体病症的治疗。
三、光敏感现象:大多数红斑狼疮患者存在光线敏感造成的怕光现象,经太阳直射后脸部出现红斑,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当阳光辐射到患者裸露皮肤,会马上发红,严重者在辐射之后立即发生过敏性的皮疹,带来严重的皮肤损伤。
四、大脑损害:为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危害,不同病情其损害程度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病症可导致头昏眼花、失眠多梦、妄想强迫症等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严重者可造成大脑出血及脑疝等可能致使患者死亡的症状。
两个月宝宝肺炎症状
1)发烧。肺炎多有发烧,低烧高烧都有可能性。
2)咳嗽。这种症状较为频繁,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恢复后还会有痰液出现。
3)气促。发烧咳嗽后就会呼吸急促,还伴有精神萎靡、坐立不安、轻度腹泻和呕吐的症状。
4)呼吸困难。口周、鼻唇沟发紫,呼吸快到60-80/min,鼻翼煽动。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一般来说,低烧和高烧最本质的却别是体温的不同了,低烧的温度是要比正常体温略低一些的,而高烧是比正常体温高。并且低烧的分类要比高烧要复杂一些,引起的因素也会有多种的。
发热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形式,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醒机体的抵抗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人体有发烧情况表明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有抵抗力和反应性。
幼儿夜晚突然发高烧,家庭内可采取以下降温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狂犬疫苗副作用
由于人用狂犬疫苗是灭活的,只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没有其遗传物质,病毒进入体内后不会自我复制,因此,打疫苗的不良反应=异种蛋白质进入血液的反应,后者相当于一堆感冒病毒进入人体,这些感冒病毒不会自我复制,比如进入了N个,那么就是这N个,不会变多,因此,通常情况下,不良反应只有一种:低烧,之所以发生这种反应,是因为人体以为病毒进入了,就像感冒一样,人体会激活自己的免疫反应,抵抗病毒入侵,因此会发热,但是由于疫苗中的病毒不会自我复制,因此很快就被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了,并促使人体产生抗体,以便在下次出现相同的蛋白质外壳时,能够迅速中和掉这些蛋白质(也就是真正的狂犬病毒),由于疫苗中的病毒不自我复制,所以只会“低烧”,不会“高烧”(感冒后可能高烧,是因为感冒病毒不断自我复制,人体认为其威胁很大,所以使体温急剧上升,目的是使体内环境变的更不适于感冒病毒实现自我复制)。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有哪些呢?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 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低烧怎么办,煲姜水泡脚 ,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烧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发热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形式,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醒机体的抵抗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人体有发烧情况表明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有抵抗力和反应性。
幼儿夜晚突然发高烧,家庭内可采取以下降温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红斑狼疮早期症状 发热
多数红斑狼疮患者早期会有发热,其热型是长期低热(37℃-38℃),或者间断低热;也可能是弛张型高烧;还有的是稽留型高烧,高达39℃以上,数日不退。
持续低烧的原因有哪些
【多少度算低烧?】
低烧并不是说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偶的一直来的错误),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一般不会超过,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
【导致低烧的原因有哪些?】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