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大家都知道测量体温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0到37度,一种口腔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到0.4度,再一种是肛门测体温,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到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有哪些呢?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 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低烧怎么办,煲姜水泡脚 ,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烧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高烧和低烧的区别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5度以下是低热,38.5℃~39是中度发热,39℃以上是高热。 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度至38.5度之间,对身体伤害不大,对于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38.5度~39度)及高度发热(39度以上)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时治理,细心护理。

人低烧怎么办呢

对于发烧生病,一般分为高烧和低烧。高烧呢,顾名思义就是体温达到很高的地步,而低烧呢,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发烧,但是温度却不是很高,但是呢?不管是高烧还是低烧,生病总是不好的。现在我们主要的涉及的问题是低烧,那么问题来了,低烧是如何引起的呢?低烧又该如何解决呢?具体内容如下。

1.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2.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3.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看了上面的内容,对于低烧,我们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因为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低烧,所以如果出现低烧问题,我们需要有专业的检查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比较身体是自己的。生病了受苦的也是自己。所以大家要好好锻炼身体哦。

得了肺炎是高烧还是低烧

肺炎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除了高热之外,还有咳嗽、咳痰,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患者除了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吸氧、积极排痰外,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抗感染,治疗有效的临床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

治疗重症肺炎首选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足量、联合用药,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选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或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身体的危害

一、皮肤红斑:该疾病会致使患者的面部及臀部皮肤出现红斑,手指末端发生水肿,面部蝴蝶状红斑不超过鼻唇沟部位。另外,患者手掌手背、指节、脚部及头上其他位置均可出现蝴蝶形、环形、水肿形等不同形状的红斑。

二、身体高烧:高烧为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危害,少数患者则表现为低烧现象。一些患者甚至会发生高中烧互相交替进行,高热患者留热较为多。长时间发热或者高中烧交替患者,一般无规律,不利于身体病症的治疗。

三、光敏感现象:大多数红斑狼疮患者存在光线敏感造成的怕光现象,经太阳直射后脸部出现红斑,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当阳光辐射到患者裸露皮肤,会马上发红,严重者在辐射之后立即发生过敏性的皮疹,带来严重的皮肤损伤。

四、大脑损害:为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危害,不同病情其损害程度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病症可导致头昏眼花、失眠多梦、妄想强迫症等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严重者可造成大脑出血及脑疝等可能致使患者死亡的症状。

两个月宝宝肺炎症状

1)发烧。肺炎多有发烧,低烧高烧都有可能性。

2)咳嗽。这种症状较为频繁,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恢复后还会有痰液出现。

3)气促。发烧咳嗽后就会呼吸急促,还伴有精神萎靡、坐立不安、轻度腹泻和呕吐的症状。

4)呼吸困难。口周、鼻唇沟发紫,呼吸快到60-80/min,鼻翼煽动。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一般来说,低烧和高烧最本质的却别是体温的不同了,低烧的温度是要比正常体温略低一些的,而高烧是比正常体温高。并且低烧的分类要比高烧要复杂一些,引起的因素也会有多种的。

发热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形式,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醒机体的抵抗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人体有发烧情况表明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有抵抗力和反应性。

幼儿夜晚突然发高烧,家庭内可采取以下降温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狂犬疫苗副作用

由于人用狂犬疫苗是灭活的,只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没有其遗传物质,病毒进入体内后不会自我复制,因此,打疫苗的不良反应=异种蛋白质进入血液的反应,后者相当于一堆感冒病毒进入人体,这些感冒病毒不会自我复制,比如进入了N个,那么就是这N个,不会变多,因此,通常情况下,不良反应只有一种:低烧,之所以发生这种反应,是因为人体以为病毒进入了,就像感冒一样,人体会激活自己的免疫反应,抵抗病毒入侵,因此会发热,但是由于疫苗中的病毒不会自我复制,因此很快就被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了,并促使人体产生抗体,以便在下次出现相同的蛋白质外壳时,能够迅速中和掉这些蛋白质(也就是真正的狂犬病毒),由于疫苗中的病毒不自我复制,所以只会“低烧”,不会“高烧”(感冒后可能高烧,是因为感冒病毒不断自我复制,人体认为其威胁很大,所以使体温急剧上升,目的是使体内环境变的更不适于感冒病毒实现自我复制)。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有哪些呢?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 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低烧怎么办,煲姜水泡脚 ,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烧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发热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形式,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醒机体的抵抗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人体有发烧情况表明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有抵抗力和反应性。

幼儿夜晚突然发高烧,家庭内可采取以下降温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红斑狼疮早期症状 发热

多数红斑狼疮患者早期会有发热,其热型是长期低热(37℃-38℃),或者间断低热;也可能是弛张型高烧;还有的是稽留型高烧,高达39℃以上,数日不退。

持续低烧的原因有哪些

【多少度算低烧?】

低烧并不是说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偶的一直来的错误),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一般不会超过,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

【导致低烧的原因有哪些?】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相关推荐

成人发烧一般来说多少度算发烧

37.4~38度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妇科炎症低烧的原因

妇科炎症的表现主要是白带异常,瘙痒,下腹部不适,腰酸,性生活不适,疼痛,出血等,而一般发烧的表现不明显,但是也是会出现的.常见的妇科炎症发烧,表现为低烧,高烧的现象,主要是附件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容易患有,而常见的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炎并不会出现. 阴道炎很容易复发:部份病人经治疗后由于阴部瘙痒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而自己停止用药,结果使病菌受到抑制,而疾病尚未彻底治愈,当阴道的PH值发生改变时,阴道炎就会再次复发.有的是夫妻双方未同时接受治疗,女方通过性交将病原体传给丈夫,使丈夫成为带菌者,但男性方

儿童高烧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孩子发烧时一定要保护眼睛 孩子发烧时,体内消耗很大,如维生素A供应不足,加上细菌感染,白眼球就会因营养障碍而发生干燥,继续发展,黑眼球就会变白而混浊,甚至软化穿孔失明。 所以,孩子发高热时,家长要经常用干净毛巾擦眼屎,滴些眼药水,以免角膜引起感染。同时,给小孩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增加眼睛的营养,如鸡蛋、牛奶、猪肝、胡萝卜、鱼等。并随时注意孩子的眼睛,发现有不正常的变化,应尽快送医院诊治,千万不要耽误治疗时机,防止角膜软化穿孔而致失明的不良后果。 小贴士:高烧低烧的区别 低烧:体温38.5℃以下为

手足口病发烧代表病情严重吗

一般手足口病的患者一开始可能是低热状态,发烧38.5度以下为主,采用一些物理退烧的方式,如:温水擦浴、多喝水、推拿等即可退烧,但若是患者持续高烧不退,发烧38.5度以上的话,说明这时病情可能开始走向重症方向了,看护人要密切观察患者状态,留意是否有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四肢发凉、出冷汗、嗜睡、惊厥等重症表现。

低烧的分类

低烧可分为功能性低烧与器质性低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

持续低烧

低烧可分为功能性低烧与器质性低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

宝宝37.5度算发烧吗 测腋下:37.5度算低烧

如果家长们给宝宝测体温测得是腋下的话,那么腋下温度正常范围36度—37度之间,而测出温度37.5度则属于低烧范围。 1、低烧:指体温37.5℃~38℃; 2、中等度发烧:体温38.1℃~39℃; 3、高烧:指体温39.1℃~40.4℃; 4、超高烧:体温40.5℃以上。

小儿肝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专家指出: 一.全身症状:肝炎早期一般全身症状较明显,如患者可明显感觉到疲乏、倦怠、无力、头晕、头痛,少数患者还可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且活动后症状会明显加重。 二.胃肠道症状:肝炎早期也会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腻、服部涨满不适,且进食后症状会明显加重。 三.黄疸:部分肝炎患者早期还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如巩膜发黄、全身皮肤黄染、尿黄或呈深黄色等等,其中巩膜黄染发病最早,继而周身皮肤,但此类症状通常要比消化道症状出现的晚。 四.出血:部分肝炎患者早期还可出现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牙

腋下体温37.5度算发烧吗

普遍来说,37.4~38度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37.5度属于低烧,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自己冰敷物理降温。如果持续低烧超过24小时,则应该就医治疗。

治疗低烧偏方 小儿低烧针刺退烧

适应症:小儿低烧,体温37-38度之间,服用各种退烧药物效果欠佳。 选择穴位:四缝穴,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此外,如果是成人退烧,可选择耳尖处点刺放血,退烧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功效作用:针刺四缝穴能够清心火,泻肝热、健脾胃,消食积,可以起到消炎解毒,降低体温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使之体温恢复正常温度的效果。 操作方法: 医者用手固定小儿一手指的末端,取四缝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并快速拔针,见有黄白色由珠样液体流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