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晚期的发病率为什么会上升
肝癌中晚期的发病率为什么会上升
我国北部地区,在饮食上,多喜欢吃腌制的菜,东北人对于食盐的含量要求较大。
这无疑会增加患肝癌的可能。
一些地区居高不降,甚至还有增高的趋势。我国部分地区肝癌中晚期的发病率之所以呈上升,最大的原因在于,各地的饮食,都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沿海地带的人,喜欢吃咸鱼。而其他地方的人,则不是很喜欢吃咸鱼。最大的原因在于,其他地方的人,由于当地产鱼较少,所以,吃鱼的可能性就不大。沿海的人,之所以会患肝癌,最大的趋势,医生认为:
第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中晚期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高盐份的食物,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很多,这种癌前病变的基数很大。曾患过肝炎和现有肝炎的部分病人正在陆续转变为肝癌中晚期。
第二,除了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会有新的致癌因素产生。
第三,现在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患癌症的概率也在增加。
第四,过去由于条件所限,一些病人未能明确诊断出肝癌中晚期就已经死亡。近些年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查手段日益增多,病变的检出率也相对增加。
第五,其他肿瘤像乳腺癌、宫颈癌、食道癌死亡率明显下降,而肝癌中晚期由于恶性程度大,治疗效果差,死亡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比例就相对增加了。
肝癌患者,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远离肝癌晚期,这样就能活的更健康,更久。
肿瘤发病率哪个最高
我国每年逾59万人死于肺癌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于2月4日介绍,根据2016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恶性肿瘤登记资料,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发布《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全国2013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68.2 万例,死亡病例222.9万例。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约占全部肿瘤新发病例的66%;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70%。
肺癌可谓肿瘤中的第一杀手。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3.3万,其中男性48.9万;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的也是肺癌,每年死亡病例约59.1万,其中男性约40.2万。
2013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2012年基本持平,男性发病相对高于女性;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则是农村高于城市。此外,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约为10.8万,上升趋势明显,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5位,近10年来每年发病增幅接近20%;男性前列腺癌发病上升较快,每年发病约6万人。
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增长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球每年死亡总人数近1/6。陈万青介绍,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呈增长趋势。在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而言位居中等偏上水平,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21.8%。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肿瘤防控形势严峻。
2017年,由国际抗癌联盟推动的世界癌症日主题是“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世界癌症日官网给出了6个癌症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环境、不健康饮食、不运动和致癌因子。
肝癌晩期各项正常有奇迹吗
肝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危害性比较大,被称为“癌中之王”,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癌晚期的治疗难度相对更大。
但是临床上还是有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得到了长期带瘤生存的机会,有的患者已经长期带瘤生存十多年,那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肝癌晩期各项正常有奇迹吗?
肝癌发展到晚期治疗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癌症是一种消耗病,特别是晚期患者身体也是比较虚弱的,并发症比较多,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往往是比较痛苦的。但是患者也不要害怕,晚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依然有康复的希望。
肝癌晩期各项正常有奇迹吗?肝癌发展到晚期如果身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话,这是比较好的情况,患者也没有必要过于害怕,积极的治疗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在临床上,很多中晚期患者通过中医药的长期调理,患者的生存期可达3-10年,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晚期肝癌放化疗虽然能杀伤癌细胞,控制病情,但是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大,很多患者往往难以承受,所以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中医保守治疗肝癌晚期患者安全、无任何的副作用、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哪些因素会造成卵巢癌产生
1、年龄。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老年患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20岁以下发病较少。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岁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龄为50-60岁,到70岁以后逐渐下降,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
2、是否生育。这也是卵巢癌的原因之一,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后的妇女,临床研究表明,不孕妇女易患卵巢癌,而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多,患卵巢癌的几率会逐渐降低。
3、血型。有人分析发现A型血者卵巢癌发病率高,O型血者的发病率较低。可能这是大家联想不到卵巢癌的原因。
4、是否结婚。独身妇女的卵巢癌发病率高。
5、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性格急躁,长期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机体免疫监视系统受损,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
6、吸烟。卵巢对香烟也很敏感,每天吸20支香烟的妇女,闭经早,卵巢癌发病率高。
7、地区差异。在全世界,卵巢癌高发地区挪威,而发生率最低的是日本左贺县及大阪,我国卵巢癌的发病率略高于日本,但造成这一现象的确切原因不明,可能与人种,地区生活习惯有关。
8、激素的滥用。卵巢内分泌激素的使用或滥用也可能是造成卵巢癌的原因之一。
这些癌症与饮食有关
经调查研究,已发现以下几个要点: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致癌物质亚硝胺可引发多种癌症,其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类与鱼类、粗制的鱼露中发现。此外,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甚至香肠、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④喝酒加吸烟则食管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
癌症病因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这里只谈与饮食的关系。
食管癌
经调查研究,已发现以下几个要点: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致癌物质亚硝胺可引发多种癌症,其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类与鱼类、粗制的鱼露中发现。此外,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甚至香肠、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④喝酒加吸烟则食管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
胃癌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胃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好吃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它可渗透至整个食品。熏烤过程中,蛋白质在高温下,尤其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的成分。②饮水及粮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而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能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③喜吃腌制食品。④吃霉变食物,发现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与食品受霉菌污染严重,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也检出霉菌及其毒素。⑤饮酒:酗酒可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酒精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损害和减弱肝的解毒功能。
肝癌
在我国沿海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发病率最高。肝癌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如下 ①食物的黄曲霉菌污染:我国肝癌的地域分布与黄曲霉菌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率也高。②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我国人群中,约有10%的人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由于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不好,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和未消毒的餐具传染给健康人的。-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会发生肝癌。③水源的污染:饮水污染的程度与肝癌发病呈正相关,提示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质,例如蓝绿藻毒素、腐植酸等。④酗酒:酗酒明显损伤肝脏,可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变,在这基础上可发展成肝癌。
结肠、直肠癌
①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这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②膳食纤维不足:饮食中植物纤维素多的国家如非洲、芬兰、日本、我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③其他因素:多吃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多喝啤酒或既喝啤酒又喝其他酒的人群,其大肠癌发病率较高。
其他癌
很多资料证明,高脂肪与高热最的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有报告认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基化含物(如亚硝胺)污染有关。
吸烟是肺癌的首要高危因素
过去30年内,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目前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迅速上升。自2000年至2005年间,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估计增加了12万人。
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首要高危因素。
有明确证据显示吸烟导致的癌症有13种,包括肺癌、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白血病、肾癌、膀胱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被动吸烟导致的癌症有肺癌和白血病。
目前,我国男性吸烟率集中在25岁-44岁和45岁-64岁人群。国际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到底有多高
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是低发病率地区。1993-1997年美国黑人的标化发病率达到了185.7/10万,是同期上海市民的60倍。虽然绝对数差别很大,但是近3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大部分国家都有明显的升高。1978年至1997年美国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了92.8%,同期新加坡华人的发病率增加了88.4%。
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高明显受到了PSA筛查的影响:1986年随着PSA检查技术的广泛使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使得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在1992年达到高峰,随后由于早期筛查的缘故发病率出现下降,1995年以来保持缓慢增长。
同期上海、台湾和新加坡三个亚洲发达地区的肿瘤发病率资料显示:近20年时间,三个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分别增加了3.3倍、8.5倍和4.8倍。目前新加坡和台湾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都在15/10万以上,位列男性常见肿瘤的前6位。
戒烟对防治肺癌的重要意义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戒烟可导致肺癌发病率的下降。研究报告指出,男性在75岁前戒烟,死于肺癌的“累计风险”为16%,而在30岁前戒烟的“累计风险”不足2%,即使人到中年才戒烟,同样能减少患肺癌的风险,可见戒烟还是越早越好的。近些年来美国、英国、荷兰等一些欧美国家,随着限制吸烟的法律和条例的实施,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处于稳定或下降状态。其中美国近30年来男性人群的吸烟率有明显降低,其结果是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曲线已表现有下降趋势,但相反女性肺癌发生率则有所上升,这显然与近年女性人群吸烟率的上升有关。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均建议肺癌患者接受戒烟治疗。相关研究提示65岁早期肺癌患者继续吸烟和戒烟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70%,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分别为29%和63%。显然,戒烟永远不会太迟,即使已患了肺癌,戒烟后依然会对预后有很大影响。
由于不吸烟者所患的肺癌有一些全新的病理特征,在对一些疗法的反应上,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些靶向治疗药物,他们的治疗效果更好。
据一项对戒烟的追踪随访调查:戒烟后,肺癌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戒烟1~3年内,肺癌发病率下降约为1/10;戒烟6年后,肺癌发病率下降一半以上;戒烟15年后,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相近。重度吸烟者(每日15支香烟以上)在减少一半吸烟量后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明显下降,终止吸烟后则肺癌的死亡率会下降,戒烟10年以上肺癌的发生率大致会下降到和不吸烟者相同。而停止吸烟则可能延长生存期并降低肺癌的复发率。
癌症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1)食管癌:经调查研究,已发现以下几个要点: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致癌物质亚硝胺可引发多种癌症,其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类与鱼类、粗制的鱼露中发现。此外,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甚至香肠、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④喝酒加吸烟则食管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
(2)胃癌: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胃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好吃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它可渗透至整个食品。熏烤过程中,蛋白质在高温下,尤其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的成分。②饮水及粮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而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能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③喜吃腌制食品。④吃霉变食物,发现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与食品受霉菌污染严重,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也检出霉菌及其毒素。⑤饮酒:酗酒可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酒精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损害和减弱肝的解毒功能。
(3)肝癌:在我国沿海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发病率最高。肝癌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如下 ①食物的黄曲霉菌污染:我国肝癌的地域分布与黄曲霉菌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率也高。②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我国人群中,约有10%的人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由于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不好,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和未消毒的餐具传染给健康人的。-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会发生肝癌。③水源的污染:饮水污染的程度与肝癌发病呈正相关,提示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质,例如蓝绿藻毒素、腐植酸等。④酗酒:酗酒明显损伤肝脏,可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变,在这基础上可发展成肝癌。
(4)结肠、直肠癌: ①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这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②膳食纤维不足:饮食中植物纤维素多的国家如非洲、芬兰、日本、我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③其他因素:多吃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多喝啤酒或既喝啤酒又喝其他酒的人群,其大肠癌发病率较高。
(5)其他癌:很多资料证明,高脂肪与高热最的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有报告认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基化含物(如亚硝胺)污染有关。
吸烟是肺癌的首要高危因素
目前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迅速上升。自2000年至2005年间,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估计增加了12万人。
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首要高危因素。
有明确证据显示吸烟导致的癌症有13种,包括肺癌、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白血病、肾癌、膀胱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被动吸烟导致的癌症有肺癌和白血病。
目前,我国男性吸烟率集中在25岁-44岁和45岁-64岁人群。国际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