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高尿酸血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尿酸、血尿酸
【病因学】
(一)高尿酸血症 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属内源性。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同位素示踪研究正常2 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排出500~1000mg,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在正常人体内,在血循环中99%以上以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形式存在,血清尿酸盐波动于较窄的范围,据国内资料,男性平均为5.7mg/dl,女性4.3mg/dl。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标志,当尿酸生成增多或/和尿酸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血尿酸盐浓度和嘌呤代谢密切相关。
嘌呤代谢的第一步及其反馈抑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氨酰胺→氨基磷酸核糖+谷氨酸)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PRPPAT)所催化。有几种可能机制使嘌呤合成增加:①底物PRPP或/和谷胺酰胺增多;②酶的量或活性增加或对嘌呤核苷的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降低;③腺苷酸或鸟苷酸减少从而对酶的抑制降低时,均可使嘌呤合成增加而异致尿酸生成增多。在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引起,此酶能促使次黄嘌呤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转换成鸟苷酸,当HGPRT缺少时,PRPP消耗减少,PRPP积聚而使嘌呤合成加速和尿酸生成增多。
有一小部分原发性痛风患者,尿酸的生成并不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主要是由肾脏的清除减退所致。肾脏对尿酸盐的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尿酸盐可自由透过肾小球,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所吸收(分泌前再吸收),而后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分泌后的尿酸盐又有部分被吸收(分泌后再吸收)。当肾小球的滤过减少,或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排泌尿酸盐减少时,均可引起尿酸盐的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除由于血液病及化疗放疗时细胞核破坏过多,核酸分解加速使尿酸来源增加外,大多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尤其是各种肾脏疾病及高血压性肾血管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致使尿酸滞留体内,有时可达很高水平。此外,当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药物如双氢克尿塞、利尿酸、速尿、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慢性铅中毒亦能使尿酸排泄受抑制,结果均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二)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尿酸盐的溶解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即pH7.4,温度37℃时为6.4mg/dl,当体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时,在某些诱发条件下,如损伤、局部?芭降低、局部pH降低,或全身疲劳、酗酒等则易结晶析出。尿酸盐结晶可趋化白细胞。白细胞和关节囊滑膜内层细胞吞噬尿酸盐后,在数分钟内可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体外试验也表明单核细胞亦可受尿酸盐结晶刺激,并释放白细胞介素Ⅰ(IL-1),能引发痛风炎症并使之加剧。这些因子的产生能被秋水仙碱所抑制,因此秋水仙碱能有效地制止痛风发作,尿酸盐结晶被细胞吞噬后,很快使吞噬溶酶体膜破坏,释放水解酶,引起白细胞坏死,释出激肽等多种炎症因子,导致急性炎症发作。细胞器的磷脂膜如含有胆固醇和睾丸酮则对尿酸盐导致的胞浆溶解反应敏感,如含β雌二醇则有抗拒性,这可解释痛风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下肢关节尤其脚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底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
(三)痛风石(tophi)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病变,尿酸盐沉积为细小针状结晶,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所谓痛风石,常发生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症状。关节软骨是最常见的有时是惟一的尿酸盐沉积的部位,引起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软骨下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可发展为关节强硬和关节畸形。
(四)痛风的肾脏病变 痛风患者常有肾脏损害,主要有三种变化:
1.痛风性肾病 痛风肾的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肾髓质或乳头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型细胞和巨大细胞反应。痛风病人尸检中有较高的上述痛风肾表现,并常伴有急性和慢性间质炎症性改变、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一般认为痛风性肾病属轻度缓慢进行性病变,但常因掺杂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等因素,而使痛风的肾脏改变无论在发生、发展、病理和预后上都变得非常复杂。
2.急性梗阻性肾病 由于尿酸(非尿酸盐)结晶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而使尿流阻塞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血尿酸盐重度增高的患者如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或放疗时尿酸盐大量生成所致。
3.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200倍,约为35%~40%,84%为单纯性尿酸(非尿酸盐)结石,4%为尿酸和草酸钙结石,余为草酸或磷酸钙结石,结石的发生率随血尿酸盐浓度的增高、尿尿酸排出量的增多而增加,当血尿酸盐>12mg/dl或尿酸排出>1100mg/d时,半数病人有肾结石。尿酸的pKa为5.75,在血浆pH7.4时,99%以上呈离子状态(尿酸钠盐),而在尿pH5.0时,85%为非离子状态(尿酸),每100ml尿中仅溶解15mg尿酸,持续性的酸性尿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碱化尿液至pH7.0时,尿酸溶解度可增加10倍。
(五)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类型 尿酸代谢紊乱 遗传特性 原发性
(一)原因未明
1。尿尿酸排产生过多和/或肾清除减少多基因性
2。尿尿酸排出增多产生地多:有或无肾清除减少多基因性
(二)伴有酶及代谢缺陷
1。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产生过多;PRPP合成增加X-伴性
2。HGPRT部分缺少产生过多;PRPP浓度增加X-伴性继发性
(一)伴有嘌呤合成增多
1。HGPRT完全缺乏产生过多;LeschNyhan综合征X-伴性
2。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产生过多和肾清除减少;糖原累积病Ⅰ型(VonGierke病)常染色体隐性
(二)伴有核酸转换增加产生过多;如慢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时或放疗时
(三)伴有肾清除尿酸减少肾功能减退;由于药物、中毒、或内源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和/或再吸收增加。
高尿酸血症看哪个科比较好
高尿酸血症做为痛风的前奏,也是痛风的病理基础。高尿酸血症本身没有症状,只有当患处发生了红肿热痛等现象,才可称之为痛风。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当挂痛风科。另外,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到痛风专科医院就诊,以便更好的治疗条件。
所以说高尿酸血症一般都是挂风湿免疫科的。
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10%~15%的患者会引起痛风,高尿酸不仅能引起关节疼痛,还会损害肾功、增加心梗风险等,随着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高”之外的第四高。
从门诊情况来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逐步年轻化。很多因为痛风来就诊的患者是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年轻化已经成为临床专家的一个共识。
高尿酸血症的高发年龄是30~50岁,这些人应酬比较多,这也有效印证了饮食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而且运动越来越少,肥胖、‘三高’等都可能成为高尿酸血症的一些诱因。
总而言之,患上高尿酸血症的朋友在平时要多注意饮食的均衡,及时的去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去检查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在平时有时间也要多做一些运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保持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能和病魔做斗争。
高尿酸血症的检查
血清尿酸盐测定
不同的检测方法结果不一,国外男性正常值尿酸酶法一般为7mg/dl,女性比男性约低1mg/dl左右。痛风患者都伴有血尿酸盐的增高,但由于尿酸本身的波动性(如急性发作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利尿酸作用加强),及进水利尿和药物等因素影响,有时检测血尿酸盐可以正常,须反复检查才能免于漏诊。
尿液尿酸测定
对诊断急性关节炎帮助不大,因有半数以上痛风患者小便尿酸排出正常,但通过尿液检查了解尿酸排泄情况,对选择药物及鉴别尿路结石是否由于尿酸增高引起有所帮助。正常饮食24小时尿酸排出在600mg以下。
滑囊液检查
急性期如踝、膝等较大关节肿胀时可抽取滑囊液进行旋光显微镜检查,于白细胞内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结晶,有诊断意义 。光学显微镜检查的阳性率仅及旋光显微镜的半数。滑囊液分析也有帮助,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000~7000之间,可达50000,主要是分叶核粒细胞。
X线检查
早期急性关节炎除软组织肿胀外,关节显影正常,反复发作后才有骨质改变,首先为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病变发展则在软骨下骨质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骨质呈凿孔样缺损,无率缺损范围大小,其边缘均锐利,缺损呈半圆形或连续弧形的形态,骨质边缘可有增生反应
痛风石特殊检查
对痛风结节可作活组织检查,或特殊化学试验(Murexide)鉴定,还可作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及尿酸酶分解测定。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嘌呤合成增多所导致的尿酸产生过多和肾清除尿酸减少,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别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
然而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上面多介绍到的就是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了,接下来笔者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分型,具体如下:
1. 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大于0.51 mg/(kg.h),尿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6.2ml/min。
2.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少于0.48mg/(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3.混合型:尿酸排泄超过0.51 mg/(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由于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校正,根据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比值对高尿酸血症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
高尿酸血症分型有哪些
高尿酸血症通常可以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两种,第一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的嘌呤代谢障碍,导致体内的尿酸产生过多,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引起,比如常见的有慢性肾衰竭,还有血液肿瘤等等。
尿酸和血尿酸有什么区别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也可使体内血尿酸升高.正常人血中尿酸浓度男性介于178-416微摩尔/ 升女性介于148.5-356微摩尔/升.正常成人男女之间血尿酸浓度有一些差别.但女性到了绝经期后血尿酸值和男性之间的差别即消失.血中尿酸超过 360微摩尔/升视为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体内尿酸浓度很高时尿酸会形成结晶就如同一杯盐水开始杯中的盐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不断地往杯中加盐将会看到析出盐的结晶沉在杯底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蹭.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
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蹭.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原因
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其中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是因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产生过多,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时间延长即可导致痛风的风险大大增加。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是指一些常见的疾病导致了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障碍引起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比如慢性肾衰竭或者一些肿瘤等等。
肾炎患者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进行确诊吗
肾炎检查项目之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早饭,另外在检查前至少三天应饮食清淡,不要饮酒、暴饮暴食或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肾炎检查项目之肾病类尿常规:肾病类尿常规是一项用于检查是否患有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的情况,因此,经常做尿常规检查,对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除剧烈体力活动、严重受寒等可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性蛋白尿外,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肿瘤等肾脏疾病,也可见于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等肾外疾病。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出相应的病征。
肾炎检查项目之尿常规:尿液分析仪又称为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最快10s内可完成11种尿液成分的检测)。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肾炎检查项目之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血浆尿酸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或降低(低尿酸血症)。目前认为,尿酸测定是诊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痛风的最佳生化标志。痛风的主要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由此而引起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尿酸肾结石等肾脏病变,对健康危害很大。尿酸测定还有助于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
痛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1)常规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项目,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五项、b超、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目的是全面了解人体基本健康状况,同时也是针对药物副作用必须做的检查,因在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时有些痛风药物不能服用。有条件者应尽量进行检查。
(2)必要检查:血尿酸(是诊断痛风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24小时尿酸测定、尿ph测定、肌酐清除率、关节病变部位的x线检查(了解关节病变是否痛风所致)、肾图和肾活检(了解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情况)、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为排除泌尿系统尿酸盐结石)。
(3)鉴别检查:鉴别诊断所需的检查,如有发热时应做血培养排除感染,关节腔穿刺抽液做培养既可与其它关节炎鉴别,同时又可明确是否痛风。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等项目的检查目的也是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的鉴别。
尿酸和血尿酸区别有哪些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也可使体内血尿酸升高.正常人血中尿酸浓度男性介于178—416微摩尔/升,女性介于148.5—356微摩尔/升.正常成人男女之间血尿酸浓度有一些差别.但女性到了绝经期后,血尿酸值和男性之间的差别即消失.血中尿酸超过360微摩尔/升,视为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体内尿酸浓度很高时,尿酸会形成结晶。就如同一杯盐水,开始杯中的盐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不断地往杯中加盐,将会看到析出盐的结晶沉在杯底。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
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
希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更加注重这些问题的了解,只要我们对这些常识有了,科学的认识,才可以有效的降低这些疾病造成的危害,而且对身体出现的疾病,要对症治疗不能够自己盲目用药。
如果检查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它的诊断标准,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微摩尔/升,女性高于360微摩尔/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通常将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绝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尿毒症治疗费用大概多少
尿毒症治疗费用大概多少呢,一检查出尿毒症常常吓得人魂飞魄散,尿毒症属于恶性的肾脏疾病,一般治疗不及时或是选择疗法上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患者丧,对于尿毒症一般是早治疗效果更好,但是由于早期尿毒症症状隐匿很难发现,只有通过专业的检查才能知晓是否患病,但由于患者错误的认为尿毒症的检查需要很多钱,所以犹豫不决,尿毒症检查费用真的很高昂吗,专家介绍如下:
肾病专家指出:要确诊尿毒症一般要做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肾穿刺检查,这些检查前三项只需要较少的数额,肾穿刺所需费用稍微多一点,但也并不是让人不能承受。具体如下:
1、检查项目:尿毒症检查所需的费用与临床中进行的检查项目有关。尿毒症检查项目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几种。血肌酐、尿素氮是直接主要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尿胆酸是间接反应肾功能的指标,尿常规主要是看是否有尿蛋白、细胞管型等肾功能损害的现象。这几个检查项目所需的费用都不是很高。
2、所选医院:检查费用与医院的规模、仪器设备、医疗水平、较权威性有关。
尿酸易造成痛风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产物,平常吃的肉类、动物内脏及海鲜等含有的嘌呤成分较高。嘌呤会在肝脏中合成为尿酸,大部分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进食过多高嘌呤食物,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都会使体内尿酸过多。如果在软组织如关节膜里的尿酸结晶释出,就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而造成痛风。
痛风属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另外,急慢性白血病、肾功能减退、中毒性肝病等引起的尿酸高,称为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区分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主要指标就是尿尿酸值,如果尿尿酸值增高,则代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反之则代表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另外,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嘌呤饮食后,也会使尿酸值增高。因此,尿酸值偏高,要先排除以上三点原因。
高嘌呤食物可以使尿酸值增高,因此在检查肾功能尤其是重点检查尿酸时,最好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血送检,尤其要避免上述高嘌呤食物后抽血。严格来讲,病人在抽血的前一天就应避免吃高嘌呤食物,并禁止饮酒和剧烈运动。此外,如果以尿酸值诊断痛风,一些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降压药,利尿药等药物最好在抽血前几日停用。血尿酸浓度有时呈波动性,一次增高并不代表患有痛风症。一般至少间隔3日复查1次即可。
痛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脂检查:包括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有条件者尚可做载脂蛋白测定。
(2)血糖:应做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耐量度试验,以早期发现葡萄糖代谢紊乱和隐性糖尿病。
(3)肝肾功能检查:以确立有无痛风性肾病及肝脏病变。
(4)心血管及脑血管功能检查:可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脑血流图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行头颅CT或冠状动脉造影术以观察有无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病变。此外,眼底检查观察有无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亦可作为发现动脉硬化的简便方法之一。
(5)关节X线摄片:对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病人,应做关节X线摄片。以了解关节病变的程度,并为痛风的诊断提供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