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和黄芪的补气功效区别
人参和黄芪的补气功效区别
人参与黄芪补气各有侧重,如果不区别使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再则,用之不当,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造成药物之浪费。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黄芪味甘,性温,两者虽然都能补气之作用,但前者更强。此外,人参尚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之作用,这是黄芪所不具备的。黄芪的补气作用,远不及人参,然而,黄芪其补偏于走表,其升阳、固表、内托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却为人参所无。鉴于它们之功效同中有异所以必须区别使用。
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品,以其能益气固脱,所以,临床上多用来治疗大病或久病,或血脱致气脱而出现短气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脉微欲绝等。本品可单用,也可与附子或黄芪同用,且效果非常满意。大补元气还表现在补益肺肾而平喘方面,如人参配胡桃肉,或人参配蛤蚧治肺肾气虚喘息,或短气不足以息,声音低微,脉虚弱等,皆是其例。人参之补还在于善走中焦,也表现在健脾止泻方面。如人参配白术、茯苓、砂仁、莲米、山药、苡仁等,可治脾胃气虚引起的精神不振,四肢倦怠,食少便溏,或久泻不止等,就是明证。
止渴生津,乃人参之又一功效。因此,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下述诸种病证:
1.热病伤津而见高热,口渴,大汗,气伤液耗,脉大而乏力,可用清热养阴药同用,如人参配石膏、知母等即是。
2.温病或暑热伤及气液而见汗出而多,口渴神疲,或津气不足引起心烦失眠,短气自汗,心慌心悸,脉细而弱等,用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等治之,即是其例。
因为人参还具有安神镇静之功效,所以,它又可用来治疗心肾不交所致之惊悸、恍惚,入睡不安等,且常与酸枣仁、远志等同用。心脾两虚而证见神疲健忘,心悸怔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短气乏力者,用人参配黄芪、当归、白术、龙眼肉等治之,甚为效验。
此外,人参尚有壮阳作用,故随症配伍,可用来治疗阳痿之病。所以然者,以人参能补益肾之元气也。
黄芪之功效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补气升阳,长于升举之力。常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崩漏及眩晕乏力,或短气不足以息等,并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多应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若卫气不固,汗出,又复加外感风邪者,可与防风、白术,以固表逐邪;
三是托疮排脓。常应用于疮痈久不溃破,或疮疡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又可用于疮疡溃破之后,气血虚弱,久不收口之患者,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伍金银花、皂角刺、蒲公英等用之;
四是利水消肿。常应用于阳气不运所致之虚性水肿。通过黄芪补气健脾,使脾阳得运而水利肿消。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而兼有气虚的,亦可用之,且常与防己、茯苓、白术等同用。
综上说明,人参与黄芪之功效,有同有异,故不可一见气虚就即用之,而应详加辨别。否则,容易弄巧成拙,酿成误治。如邪热伤及气津者,用人参则宜,用黄芪则不妥。因此,应区别使用。
吃黄芪期间可以吃萝卜吗
不建议吃。
黄芪和人参均是药材中补气功效良好的药材,只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而黄芪则是以补虚为主,在中医看来,萝卜具有下气、宽中、消积、化痰的功效,吃的时候就要避开和人参等参类药材,如果萝卜和补气的黄芪一起吃的话,二者一补一泄可能会削弱黄芪药材的补气功效,因此建议两者最好不要同时吃。
黄芪的最佳搭配 人参党参黄芪哪个补气好
人参补气效果最好。
人参、党参、黄芪三药皆有补气、生津、生血之功,且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但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固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党参补气之力较为平和,专于补益脾肺之气。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症。如需服用应根据自身情况谨遵医嘱使用。
黄芪和西洋参哪个补气效果好
两者皆有补气功效,功能主治上稍有区别。
黄芪为多年草本植物,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西洋参性属寒,有养阴补气、降压、解热作用,西洋参补气养胃、滋阴养阴,主要用于阴虚内热、久病后气虚,烦渴,肺阴虚咳嗽、咯血等。而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为补气升阳药,兼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利水消肿,又能补气以托毒生肌。
有效治疗肌无力的偏方
1.首乌肝片:制首乌60克,枸杞子15克,猪肝200克。制首乌、枸杞子煎水取浓汁;猪肝切 片,用豆粉、盐、醋、白糖、酱油拌匀,用植物油炒熟,放入前汁及葱、姜。分2次服。本方以制首乌、枸杞子补益肝肾,猪肝补肝益血。
2.参芪胎盘液:人参30克,黄芪100克,胎盘粉20克,枸杞子60克。人参、黄芪、枸杞子加 水煎取浓汁,下胎盘粉搅匀。每次服10毫升。本方以有参培补元气,黄芪补中益气,枸杞子 滋补肝肾,胎盘补气养血、温肾益精。
3.人参山药茯苓粥:人参6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人参、山药、茯苓研为细末,与粳米加水煮粥。一次吃完。本方以人参补气益脾,山药滋养补脾,茯苓健脾利湿。
4.参芪大枣饮:黄芪30克,人参6克,大枣50克。煎水,分2~3次饮。本方以黄芪、人参补 脾益气,大枣补脾益血。
黄芪每次放多少泡水 黄芪与什么一起泡水效果好
黄芪是使用较频繁的补气药,在食材搭配上,将黄芪和补气的药材一起搭配泡水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增强黄芪补气的效果,常见的补气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白术等都有很好的补气功效。
此外,如果想黄芪泡水喝有气血双补的效果,可以配当归、红枣、阿胶等补血药材,或者将黄芪与平和滋补的枸杞一起泡水喝也不错,由此看出黄芪和不同药材搭配喝会发挥不同的效果,可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正确搭配。
女性气虚体质的表现
气虚体质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气虚的主要症状是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这些症状怎么进行调理呢?
中草药里边人参、黄芪是最主要的补气药。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众所周知的补气食物,也是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医书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可见人参能大补元气,气虚的人食用人参补气效果很好。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与人参相同的作用,但功效较缓较弱,适合亚健康气虚体质的人食用。
黄芪性微温,味甘,医书上称“黄芪补一身之气”。黄芪与党参、太子参或人参同服,补气的作用更佳,更适合气虚体质的人食用。黄芪煨老母鸡也有温中、益气、养血的功效。
吃白萝卜的好处和坏处 白萝卜的食用禁忌
1、白萝卜性偏寒凉而利肠,脾虚泄泻者慎食或少食;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等患者忌吃。
2、白萝卜最好不要和党参黄芪等补气药物同时服用,党参黄芪补气,萝卜泄气。
气虚体质的表现
表现症状:
气虚的主要症状是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调理方法:
中草药里边人参、黄芪是最主要的补气药。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众所周知的补气食物,也是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医书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可见人参能大补元气,气虚的人食用人参补气效果很好。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与人参相同的作用,但功效较缓较弱,适合亚健康气虚体质的人食用。
黄芪性微温,味甘,医书上称“黄芪补一身之气”。黄芪与党参、太子参或人参同服,补气的作用更佳,更适合气虚体质的人食用。黄芪煨老母鸡也有温中、益气、养血的功效。
黄芪煨老母鸡:
材料:老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红枣l0克。
做法:将母鸡下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洗净;将红枣洗净、去核;将党参、黄芪用清水洗净、切段。把鸡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放入党参、黄芪、红枣、料酒、盐、姜片,煨至鸡肉熟烂入味即成。
治疗肾炎的偏方 胎盘参芪膏
材料:胎盘1具,人参50克,黄芪250克,冰糖1000克。
做法:将胎盘漂洗干净,和人参、黄芪一同加水适量浸泡半天,文火煎煮,2个小时后过滤取汁,渣中再加水煎,取汁,先后取汁3次,合并滤液,文火浓缩至500毫升左右,放入冰糖溶化收膏,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用法:每次2汤匙,日3次,空腹温开水冲服。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胎盘,功能益气、养精、补血。胎盘有免疫增强机体抵抗力、抗感染及抗过敏作用,人参大补元气,为补虚扶正的要药;黄芪补气升阳;冰糖养肺益脾。胎盘参芪膏,用于慢性肾炎,有大补气血、扶正祛邪、促进康复的作用。
党参和黄芪可以泡酒吗 党参和黄芪泡酒的功效
党参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黄芪能够益气固表,党参黄芪酒有补气固表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下陷、脾虚脏垂、气血亏虚者,党参黄芪酒能补气升阳,中气下陷者也可适量食用。
党参归脾、肺经,黄芪归脾、肺、肝、肾经,党参黄芪就能健脾益肺,适用于肺虚咳嗽、气短自汗者。党参配伍黄芪,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适用于脾虚便溏、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党参为补益药材,有养血生津、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而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两者配伍,既有较好的补气功效,又有利水渗湿的作用,黄芪党参酒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生津的功效。
党参有养血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内热消渴者,党参黄芪酒能利水消肿、补气健脾、生津养胃,脾肺虚弱、食少便溏、内热消渴、水肿胀满、中气下陷、气血不足者可适量食用。
党参黄芪酒里面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能为机体补充营养,党参黄芪酒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够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党参黄芪酒里面含有多糖、皂苷、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能够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党参黄芪酒有养血生津、益气固表的功效,气血不足者可以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