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抗体阳性咋回事
糖尿病抗体阳性咋回事
糖尿病是用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或随机血糖结合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在标准化校正的前提下也有一定诊断意义。这位读者目前这方面各项指标均正常,因此可以排除糖尿病的诊断。但三项糖尿病自身抗体均阳性,如果测定方法可靠,须警惕以后患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可能。今后就需要定期复查,同时注意定期检查空腹血糖等其他相关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抗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抗胰岛素抗体都是阴性的。这三项阳性,表明体内存在可以破坏胰岛β细胞的抗体,长期发展可能会对胰岛功能造成损伤。
目前针对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有很多研究,并发现,这三项抗体阳性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未来会发展为迟发型1型糖尿病。尽管目前有关这一类型糖尿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迄今并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来预防其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这也许是这位读者的姐姐也有同样问题的原因。这三项抗体阳性即提示胰岛β细胞可能正在逐渐被破坏,破坏到一定程度,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就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就会发生糖尿病。
今后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保持体形,则可维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建议这位读者定期检查血糖,如果出现血糖异常或可疑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请尽早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诊治。
艾滋病潜伏期多久
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年,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不同,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不等。要确定是否被传染了艾滋病,一定要做艾滋病的抗体检测才行。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才能确诊。
丙型肝炎与糖尿病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据日本研究人员报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阳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31例病人抗-hcv抗体检测为阳性。与无抗-hcv抗体者(0.94mm)相比,其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更大,为1.03mm(p=0.040)。在hcv抗体阳性病人中各种斑块也更易于出现。
抗-hcv阳性的病人中平均斑块分数明显增高,并且在控制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后仍然是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hcv可能通过增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介素-6来调节其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他们总结认为,“目前还需要进行前瞻性、大范围研究来评定hcv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丙型肝炎与糖尿病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据日本研究人员报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阳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博士及其同事对进行颈动脉超声波筛查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评价。31例病人抗-hcv抗体检测为阳性。与无抗-hcv抗体者(0.94mm)相比,其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更大,为1.03mm(p=0.040)。在hcv抗体阳性病人中各种斑块也更易于出现。
抗-hcv阳性的病人中平均斑块分数明显增高,并且在控制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后仍然是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小组提示,hcv可能通过增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介素-6来调节其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他们总结认为,“目前还需要进行前瞻性、大范围研究来评定hcv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的检查
1、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基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
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怎么防止得糖尿病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HIV抗体阴性范围是多少
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则艾滋病抗体结果为阳性,正常孕妇HIV抗体为阴性。
1、无症状HIV感染:无任何临床表现,HIV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CD4/CD8比值>1,血清p24抗原阴性应诊断为无症状HIV感染。
2、实验室检查:抗HIV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总数〈200/mm3,或200-500/mm3。CD4/CD8比值〈1。血清p24抗原阳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合并机会性感染病原学或肿瘤病理依据均可协助诊断。
HIV抗体检测定量的正常值范围是0—1。超过1就是阳性。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则需进一步检查。如果是呈阴性,一是受检者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二是虽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能检测出的抗体,仍处窗口期内。如果确实有过高危行为,要随访3-6个月。
临床上一般都是怎么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之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糖尿病的诊断之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诊断之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糖尿病的诊断之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的诊断之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之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尿病的诊断之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糖尿病的诊断之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糖尿病的诊断之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艾滋病潜伏期
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6周,只有极个别人的窗口期长达3-6个月(但这种机会万分之一都不到)。如果高危行为过了6周仍无法检测出来,基本上没有感染的可能了。
要确定是否被传染了艾滋病,一定要做艾滋病的抗体检测才行。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才能确诊。
如果现在进行HIV抗体检测阴性,可以排除感染的情况。因为,常见的艾滋病感染窗口期为4周至3个月,超过6个月的极少。
你现在说的只是查过血,但检测的项目是否有艾滋病抗体的检测没有说,为此,建议到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明确说做这个项目检测,那样,根据结果自己可以判断了。
什么是抗体阳性
抗体阳性表示有此病的感染。一般是感染后,体内会因免疫作用,产生抗体。在诊断中,测抗原较难,常以检测到该病抗体作为感染指示。检测抗体常检测IgG和IgM两种,而两种抗体出现的时间和维持时间不同,可用来作近期和远期感染指标,如诊断某疾病感染,当IgM阳性,表示是近期感染,反之是远期感染。预防接种后,检测IgG,是看是否接种成功的表现。如狂犬苗注射后,就是检测此值是否转阳性。
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都有哪几种
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一、自我诊断:对于糖尿病这种疾病的诊断来说不困难,临床可以出现的就是多饮多食和多尿,但是体重下降,对于这种疾病来说一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毫摩尔每升的时候,或者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多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到时候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采用静脉血的检查方式。
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性知识宣教,告知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的基本性知识都有什么,告知患者建立战胜疾病治疗的信心,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都有哪几种?控制好血糖对于疾病的治疗很关键,控制好血糖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疾病治疗的方案,及时的处理好血糖问题。
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三、自我监测血糖: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自己监测血糖的变化,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都有哪几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使用调整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有时候患者需要在三餐前后测量血糖,但是稳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测量血糖的次数,观察血糖数值波动情况,及时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动态变化情况。
自我检查糖尿病的方法四、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糖尿病检查判断方法有哪些
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干燥综合征容易哪些疾病相混淆
1.系统性红斑狼疮 虽然该病与SS的共同之处是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但通过检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临床表现不难鉴别。应注意60%的病人两病重叠。
2.类风湿关节炎 两病的共同特点是均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一种侵蚀性关节炎,与SS鉴别较易,但应注意有60%~7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与SS重叠。
3.肾小管酸中毒 对于不明原因的肾小管酸中毒,应高度警惕SS继发的可能。
4.流行性腮腺炎 多见于儿童,呈流行性,与感染源接触经2~3周潜伏期才发病,病情不反复。症状在1周左右减轻,有时也可伴有关节炎,关节炎也可在数周内减轻。
5.化脓性腮腺炎 多见于成人及糖尿病患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大部分为一侧性,有发热、白细胞增加及局部明显的炎症表现。
6.腮腺恶性肿瘤 单侧性缓慢增大,如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7.慢性肉芽肿 由结核、结节病、霉菌引起的腮腺慢性肉芽肿,鉴别较困难,有时需依靠病原学及病理检查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