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要补充的维生素一览
孕期需要补充的维生素一览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也是胎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孕妇缺少维生素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维生素A
维生素A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骨骼发育也离不开维生素A。如果孕妇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妊娠期孕妇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以用于胎儿生长发育、胎儿肝脏储存及母体为泌乳而储存的需要。母体维生素A缺乏,与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及低出生体重儿可能相关。维生素A应主要依靠食物来补充,不要大量使用维生素A制剂。因为摄入过量维生素A,会产生不良后果。摄入标准为:孕早期800微克,中晚期为900微克,最高摄入量为2 400微克。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鱼肝油、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菠菜、辣椒、胡罗卜、苋菜、甘薯、橘、杏、柿、芹菜、小白菜、韭菜等。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在能量代谢和葡萄糖转变成脂肪过程中,作为一种辅酶发挥重要功能,它在末梢神经的传导方面起重要作用。维生素B1缺乏容易造成脚气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异常。孕妇缺乏B1的时候,自身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但是会导致胎儿的先天性脚气病。推荐孕妇维生素B1每天的摄入量为1.5毫克。
富含维生素B1(硫胺素) 的食物:米糠、麦麸、蔬菜、酵母、动物内脏、瘦肉、蛋类等。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怀孕期间孕妇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孕早期妊娠呕吐;还会引起孕中期口角炎、舌炎、眼部炎症;而且还会导致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同时,充足的维生素B2可以有利于铁的吸收。推荐孕妇每日摄入1.7毫克。
富含维生素B2(核黄素) 的食物:动物肝、肾、心以及蛋黄、鳝鱼、螃蟹、干豆类、花生、绿叶蔬菜、小米、面粉等。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缺乏可以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同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与无脑儿的发生。建议孕妇每日维生素B12的摄入量为2.6毫克。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动物肝脏、奶、肉、鱼、蛋。
维生素D
妊娠期间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也能导致新生儿低钙血症、婴儿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良及母体骨质软化症的发生。与维生素A一样,如果孕妇过多摄入维生素D会导致中毒。因此推荐孕妇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孕早期为5微克;中期和晚期为10微克。
维生素作用一览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让我们来看看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营养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功能。
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
维生素B1:保持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功能,参加糖的代谢,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黄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必需的物质。核黄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保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
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
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机体组织的氧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肌醇:B族维生素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的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叶酸(维生素M):抗贫血,有维护细胞正常生长的功能。
维生素T:有助于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维生素U:在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补充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维生素的一种。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素。由嘧啶环和噻唑环结合而成的一种B族维生素。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特臭,味苦。
维生素B1它广泛存在于肉类和蔬菜中。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
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粮谷类、豆类、干果、酵母、硬壳果类,尤其在粮谷类的表皮部分含量更高,故碾磨精度不宜过度。动物内脏、蛋类及绿叶菜中含量也较高,芹菜叶、莴笋叶中含量也较丰富,应当充分利用。
补充维生素b1的禁忌
1、忌饮酒:因为酒精可损伤胃肠道黏膜,妨碍肠黏膜的运转机能,进而减少维生素B1的吸收利用。
2、忌饭前服:要知道,饭后服用维生素B1最有利于其吸收。因为维生素B1是水溶性的,倘若空腹服用后就会被快速吸收而进入血液,在人体利用之前便经肾脏等排出体外,这样一来就使药物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忌与阿司匹林合用:由于阿司匹林在胃中水解为水杨酸,维生素B1可使胃液pH值降低,从而使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加剧。故两者不可同时服用。
4、忌与口服避孕药并用:口服避孕药能够加速维生素B1的代谢,降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长期口服避孕药者应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B1。
5、忌与含鞣质的中成药合用:中成药四季青片、感冒宁、复方千日红片、紫金粉、舒痔丸、七厘散、虎杖浸膏片、肠风槐角丸等含鞣质,
6、忌与氨茶碱(碱性药物)合用: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并会很快分解,使之遭受破坏,药力降低甚至失效。
7、忌与药用炭合用:维生素B1可被药用炭吸附而降低药效。倘若必须合并应用,可先口服维生素B1,2~3小时后再服药用炭。
温馨提示:可与维生素B1结合产生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可使维生素B1变质而降低药效。
补充维生素的误区
误区1:空腹吃维生素最合适
由于维生素的分子小、吸收快,如果在空腹时吃,其血液浓度升高很快,水溶性维生素便很容易经过肾脏从小便中排出。所以,选择餐后服用水溶性维生素,不仅不会影响其吸收率,还可以避免从体内流失。
误区2:凡是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只有柑橘类水果如柠檬、橙、橘、柑橘、山楂、鲜枣、柚子和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平时常吃的苹果、梨、香蕉、桃、西瓜所含的维生素C并不多,每100克中大多在10毫克以下,远低于苜蓿(102)、香蕉(93)、荠菜(68)、辣椒(50)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
误区3:经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就不会缺少维生素
新鲜的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定数量的β-胡罗卜素,后者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但是蔬菜和水果中缺少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因此单吃蔬菜和水果是远远不够的。要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能保证维生素的全面吸收。
误区4:不肯吃蔬菜,多吃一些水果就行了
蔬菜含有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成分,如葱里的辣椒素、姜里的姜油酮、大蒜里的蒜素、萝卜里的淀粉酶等等,水果则含有较多的果糖、有机酸以及可溶性纤维如果胶等,所以水果和蔬菜不能相互代替。
误区5:可以用果汁来代替新鲜水果
果汁饮用方便、口味诱人而且久藏不坏,所以很受欢迎,但其所含的营养素与新鲜水果相比则相去甚远。因为果汁中只有少部分真正来自于天然水果,其余大部分是由糖分、香精和色素所组成的,即使添加了少量的维生素C,也因为溶解在水里而极易被氧化破坏,因此果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误区6: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代替多元维生素
每种维生素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维生素C不能代替多元维生素。而且随着维生素C摄入量的增加,其吸收率会逐渐降低,未被吸收的维生素C便可刺激肠道引起腹痛、腹泻。即使吸收较多,进入血液循环后也会很快从小便排出,因此不宜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误区7:多吃维生素C会促进癌症的发生
确实有人在细胞培养中发现过量的维生素C有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可能,但是所需要的浓度很大(体内完全达不到这个水平),同时也有结果完全相反的报道。至于人体试验,迄今只有维生素C能够抑制亚硝胺(一种具有强烈致癌性的物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癌作用的报道,迄今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表明维生素C有致癌性。
误区8:常吃维生素C会引起肾结石
维生素C可以在体内转变成草酸,因此有人推测多吃维生素C有引起肾结石的可能。但是大量的人体试验(有的试验者每天维生素C摄入量高达5000毫克)发现,大量吃维生素C仅仅可使每天的尿中增加6~13毫克的草酸排泄量,并无增加肾结石发生率的报道。
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一旦摄入过多,将会很快从小便中排出,体内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浓度。
误区9:维生素是补品,多吃一点没有关系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每日仅数十微克到数十毫克。摄入过量的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则会引起中毒。如维生素A过多可引起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检查可以了解机体中维生素的种类和总量,维生素缺乏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因此维生素检查可以起到疾病诊断和预防的作用。
异常结果维生素A,视黄醇,不在0.5~2.1μmol/L范围。
维生素B1,硫胺,不存在血清 0.0~75.4nmol/L 全血 41.5~108.9nmol/L范围。
维生素B6 不在14.6~72.8nmol/L范围。
维生素B12,氰钴胺,不存在新生儿 118~959pmol/L 成人 162~694pmol/L范围。
叶酸,叶酸盐 不存在新生儿 15.9~72.5nmol/L 成人 4.1~20.4nmol/L >60岁 4.5~27.2nmol/L范围。
维生素C,抗坏血酸 不在34~114μmol/L。范围。
维生素D,不存在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0~11.8nmo11.6~46.4μmol/L范围。
维生素K检测,不在2.88±l/L 儿童3.1~10.8nmol/L 25-羟维生素D 夏季38~200nmol/L 冬季35~105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8~108pmol/L >60岁41~77pmol/L范围。
维生素E,生育酚, 不在1.4nmol/L(X±ISD)范围。
需要检查的人群: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人群,其中包括视力模糊,夜盲症等病征的人群。
补充维生素很重要
相对于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极易溶于水,过量摄入后会随尿液排出,不会在体内蓄积,并且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往往在食材加工处理过程中就被损失大半,因此极易摄入不足而导致缺乏。而水溶性维生素绝大多数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是人体代谢必不可少的关键成分,如果缺乏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乏症和危害。
一、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是一个大家族,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B7、B9、B12。它们均参与机体的各种重要代谢环节,并且多与神经系统功能相关,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但不同来源含量差异较大。
便秘、食欲差可多补充Vb1
Vb1,又名硫胺素、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参与能量代谢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还会促进肠胃蠕动,Vb1的缺乏会导致肠胃蠕动减慢,食欲变差,长期缺乏会导致脚气病(脚气病并非香港脚),**脚气病会使得四肢无力,婴儿脚气病表现出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心力衰竭,1-2天内即可导致婴儿死亡。
Vb1丰富的来源有葵花籽仁(1.89 mg/100g)、花生仁(0.72 mg/100g)、大豆(0.41 mg/100g)、瘦猪肉(0.54 mg/100g)以及玉米面(0.34 mg/100g)、小米(0.33 mg/100g)、小麦粉(0.28 mg/100g)等谷物中,其中小米是我们补充Vb1非常常用的食材,它的含量是大米平均含量的三倍。此外,要注意的是,谷物加工越精细,损失的Vb1越多,例如标准小麦粉Vb1含量为0.28 mg/100g,而小麦富强粉仅含0.17 mg/100g;标准粳米Vb1含量为0.14-0.33 mg/100g,而特等粳米含量仅为0.08 mg/100g。
患缺铁性贫血和常发口腔溃疡者注意补充Vb2
Vb2,又名核黄素,有参与损伤后细胞的再生的功能,还与红细胞生成和铁的吸收、储存及动员有关,补充核黄素对防治缺铁性贫血有重要作用。它的缺乏会使皮肤小损伤都难以愈合,还会导致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等。常患口腔溃疡以及皮炎等要注意是否是Vb2缺乏。
Vb2在动物内脏如肝、肾、心肌中含量最高(如猪肝含2.08 5mg/100g,鸡肝含1.10 mg/100g),蛋(鸡蛋0.31 mg/100g)、奶(牛奶0.14 mg/100g)、大豆(0.22 mg/100g)、绿色蔬菜(芹菜0.19 mg/100g)中也含有一定量。Vb2对热较稳定,耐酸,但是碱性条件下加热容易被破坏,多数食物中的Vb2是与磷酸、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对光比较稳定,而牛奶中核黄素大部分为游离型,对日光尤其是紫外线敏感,瓶装牛奶日光照射2h可破坏一半以上。
心血管疾病、三高人群可以多吃富含烟酸的食物
烟酸(Vb3)有保护心血管的功能,服用烟酸能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浓度,还可以扩张血管,它对于复发性非致命的心肌梗死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烟酸还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烟酸缺乏则可引起癞皮病,初期体重减轻、疲劳乏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严重的会引起癞皮病“3D”症状,即皮炎、腹泻和痴呆。
烟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香菇(含28.4 mgNE/100g)、花生仁(21.9 mgNE/100g))、黄豆(10.0 mgNE/100g)、**(5.0 mgNE/100g)),动物性食物主要含有烟酰胺,如猪肝、瘦肉、鱼类等,它是烟酸的氨基化合物,而烟酰胺没被发现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烟酸和烟酰胺性质比较稳定,耐酸、碱、氧、光和热,烹调损失很小,但会随水流失。
Vb6缺乏也可能导致贫血
Vb6,又名吡哆素、抗皮炎维生素,参与氨基酸、糖原、脂肪酸代谢,参与脑组织代谢并维持神经系统功能,还参与血红素合成和抗体合成,研究还发现Vb6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它的缺乏会导致小细胞性贫血,甚至癫痫样惊厥、抑郁、精神错乱等精神疾病。
Vb6在坚果(葵花籽仁1.25 mg/100g、核桃仁0.73 mg/100g、花生)、豆类(黄豆0.82 mg/100g)、肝脏(鸡肝0.72 mg/100g)、蘑菇(0.53 mg/100g)、畜禽肉、鱼类、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等食物中含量较丰富,乳类、油脂中含量低。
叶酸对于胎儿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叶酸大家都耳熟能详,它也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VB9),又称为抗贫血因子、维生素M、维生素U等,它参与人体遗传物质、血红蛋白、肾上腺素、胆碱等多种重要物质的合成,对于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酸还有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的功能。叶酸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精神萎靡、健忘、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孕妇叶酸摄入不足会严重营养胎儿发育,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自发流产、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体重儿等。
叶酸虽然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品中(如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但由于叶酸对热不稳定,在烹调加工后,食物中的叶酸损失可达50~90%,而叶酸补充剂与膳食混合时生物利用率可达85%。所以,备孕妇女应至少提前3个月-6个月服用叶酸补充剂,防止因体内叶酸不足给胎儿造成影响。
素食者易缺乏Vb12
Vb12,又称钴胺素,是维生素中分子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种,也是最晚被发现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氨基酸、有机酸的转化代谢。它的缺乏可能会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多见于素食者因摄入过少而缺乏,而老年人及胃切除患者因胃酸过少引起吸收不良。Vb12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芹贝壳、蛋类,乳制品含量较少。
二、维生素中的明星——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抗坏血病维生素,具有有机酸的性质,在酸性环境中稳定,但在有氧、热、光和碱性环境下不稳定,尤其是氧化酶、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促进其氧化破坏,生物类黄酮能保护食物中Vc的稳定性。Vc通过参与生化反应中的羟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Vc通过羟化反应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肝内蓄积,还有促进药物的解毒作用;通过还原反应,Vc可促进抗体形成、促进铁的吸收等。此外,Vc还有预防癌症、清除自由基等生理功能。Vc缺乏时可引起坏血病,出现牙龈炎,婴儿全身任何部位都可出现出血、血肿或瘀斑,Vc缺乏造成胶原合成障碍也可导致骨质疏松。
植物及绝大多数动物(除人、灵长类及豚鼠以外)均可在自身体内合成维生素C。其食物来源主要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枣、沙棘、红辣椒、猕猴桃、灯笼椒、柑、菜花、茼蒿、苦瓜、草莓等。
怎么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维生素D的来源与其他营养素略有不同,除了食物来源之外,还可来源于自身的合成制造,但这需要多晒太阳,接受更多的紫外线照射。
经常晒太阳,以保证足够的紫外线照射,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经常晒太阳,以保证足够的紫外线照射,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要记住晒阳光可不是中午去晒,要在早上10点之前下午3点之后才可以晒啊,因为中午的有害光线太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不可过量补充,如果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使体内维生素D蓄积过多,出现中毒的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等。
帮您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很多,目前己知的有30余种,按照溶解性能可分类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PP等。那各类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分别是什么呢?
维生素A: 胡萝卜、西红柿、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等。
水溶性 硫胺(维生素B1) 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
食物来源: 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水溶性 核黄素(维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
食物来源: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水溶性 烟酸(维生素B3)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P、维生素PP、菸硷酸、尼古丁酸
食物来源: 酵母、谷物、肝脏、米糠
水溶性 泛酸(维生素B5)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
食物来源: 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补充维生素八粥品
小米蛋奶粥
材料:小米100克,牛奶30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片刻,沥水备用。
2、锅内加入适量水,加入小米,先用大火煮至小米开花,加入牛奶继续煮至米粒松软烂透。
3、鸡蛋打撒,淋入奶粥煮成蛋花,加白糖煞化即可
猪血鱼片粥
材料:猪血,草鱼肉,大米各100克,干贝15克,姜丝,料酒,酱油,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猪血洗净,切成小方块;草鱼肉冲洗干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料酒,酱油,酱丝拌匀;干贝用温水浸软切碎;大米淘洗干净。
2、取锅放入清水,大米,干贝,熬煮至粥成时,加入猪血。草鱼片,待完全煮熟时加入盐,胡椒粉拌匀即可。
葡萄干粥
材料:大米100克,葡萄干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葡萄干拣去杂质,用清水略泡,冲洗干净;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片刻,捞出,沥干水分。
2、锅内加入适量水,倒入葡萄干,大米,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下入白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即可。
海味疏果粥
材料:大米,蜜桃各100克,黄瓜,苹果各200克,虾仁30克,奶油,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
1、将蜜桃,苹果洗净,去核,切成丁;黄瓜洗净,切成丁;虾仁去沙线洗净,备用。
2、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片刻,放入锅中,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成稀粥;将其余材料全部放入锅中,煮至虾仁熟透,加入奶油,盐,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芹菜牛肉粥
材料:芹菜120克,大米100克,牛肉25克,盐适量。
做法:
1、芹菜洗净切末;牛肉洗净放入碗中入笼蒸熟,取出切成末。
2、芹菜与大米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先以大火煮成稀粥,再转小火熬至粘稠。
3、待粥熟时加入熟牛肉和少许盐,稍煮即成。
花生红枣粥
材料:耨米200克,花生仁100克,红枣5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糯米淘洗干净,放清水中浸泡2小时;花生仁红枣分别洗净待用。
2、将花生仁入沸水煮烂,然后加入洗净的糯米,用大火煮沸。
3、锅中加入红枣,改用小火煮成粥,食用时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木耳红枣粥
材料:大米100克,水发黑木耳15克,红枣8颗,冰糖适量。
做法:
1、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片刻,捞出沥水;黑木耳洗净,撕成小朵;红枣洗净去核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水,将大米放入用大火煮沸,下入黑木耳,红枣,改用小火熬煮约45分钟,成粥后,加入冰糖调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银耳樱桃粥
材料:水发银耳,大米各50克,罐头樱桃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
1、大米淘洗干净;银耳洗净去蒂;樱桃切碎。
2、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加入冰糖溶化,加入木耳,中火煮10分钟。
3、加入樱桃,桂花糖调味,煮沸后即成。
如何补充维生素e
本经验和大家分享维生素E的相关知识
作用:维生素E的主要作用是抗氧化,预防衰老,提高抗感染能力,改善伤口回复平滑,有助于降低血压
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红血球受到破坏,神经受到损坏,手脚皴裂,肌肉受损,机能衰退
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E:冷榨植物油,深绿色蔬菜,蛋,牛奶,肝,麦,果仁
以上就关于维生素E的相关经验.
熬夜补充什么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A
长时间熬夜的人群离不开电脑,手机,看电脑看手机的时间过长,或精神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维生素A缺乏,从而出现干眼症,角膜炎,近视,眼疲劳,对黑暗环境适应能力差等不适。
熬夜一族可以通过吃梨子,苹果,樱桃,马齿苋,番茄,大白菜,胡萝卜等新鲜蔬果,绿豆,大米,猪肉, 鸡肉,鸡蛋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
运动补充维生素
运动是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一种最好的办法,他不仅强健身体,而且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
早在2008年底,维生素D的健康益处已被列为十大医学发现之一。最新研究认为,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将有助于规避糖尿病、牙龈疾病、多发性硬化症,乃至癌症,有助于延长人类期望寿命等等。
维生素D经肝脏,然后经肾脏、血细胞、前列腺、乳腺等两次羟化成为1,25双羟维生素D活性物质,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起着骨骼健康效应和非骨骼健康效应。
骨骼健康效应主要是,维生素D能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跌倒;能帮助人体吸收钙,减少钙排出,帮助钙停留在骨骼中,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积极效用。
非骨骼健康效应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受体在人体的广泛分布,维生素D能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以及降低细胞增殖、分化和程序性死亡的癌症风险等等,补充维生素D可以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全球约10亿人维生素D缺乏,全球超过50%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缺乏,上海市绝经后女性和孕妇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为69%;57.1%成都孕妇和44.2%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肝脏和脂肪组织内蓄积。2010年美国国立医学科学院(NIH)建议,每日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如下:0月-12月为400IU;1岁-70岁为600IU;71岁及以上为800IU。
获得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途径——(1)皮肤自行合成:经常到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每天坚持15分钟至半小时;(2)摄入食物:维生素D强化食品;维生素D补充剂。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波长290-315nm的紫外线B才能有效合成维生素D;纬度35°以上冬季太阳光照射皮肤不能制造维生素D,上海的纬度是北纬31°;隔着玻璃窗晒太阳产生不了维生素D。多数人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只要坚持户外活动。
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女性和老年人由于生理需要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大于正常成年人。一部分整天在办公室内忙于案头工作,很少能与阳光亲密接触的人;偶尔外出还不忘穿长袖、涂防晒霜、打遮阳伞的女性,就有必要从餐桌上把维生素D补回来。维生素D在鱼肝油、牛奶、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丰富。
那么,维生素D是否充足如何测定呢?测量血清25(OH)D水平,可以作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已引进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液相色谱-质谱仪检测维生素D3和D2,能准确评估皮肤制造和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量,为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提供保证
运动可以补充维生素D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补充方法,所以建议大家要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