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肥胖的危害
产后肥胖的危害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女性产后变胖似乎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事实上产后发胖对女性的健康危害很大,应当引起大家重视。
1.首先,日趋上升的体重,会给循环系统带来诸多负担,从而带来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还会使得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严重影响健康。
2.其次,体重超标,可能会使肺部受到巨大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工作;此外,肝脏和胆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发生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
3.再次,过重的身体让关节承受巨大负担。关节会时常疼痛,令人坐立不安。
4.最后,产后体态不复从前,很多女性会因此自卑不已,心理渐渐灰暗,甚至出现抑郁或焦虑症。
男士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肥胖症者的心脏病、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在心绞痛的发生率上,男性肥胖者高于一般人群15倍,心梗高出45-55倍;癌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肥胖还可引起如中风、高血脂、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
尤需提醒的是,男性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1倍。过于肥胖及糖尿病人中,约有5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脂肪变性,原因是当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量大干旰细胞的转运力时,则会在旰内沉积,形成脂肪肝。
胖在腹部危害大
有关研究证明:肥胖对腱康的危害,男性远远大于女性。同等肥胖的男女,男性都会不同程度地患上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而很多轻度肥胖的女性却依然健康。这与男女的生理结构有关。男人的肥胖主要在腹部,医学上称为腹形肥胖或“苹果形肥胖”。相对的,女性的肥胖大多是臀部肥胖,被称作“梨形肥胖”。相较于女性的“梨形肥胖”而言,男人的“苹果形肥胖”危害更大。因为腹腔积聚的大量脂肪压迫内在器官,容易导致器官功能的障碍。
肥胖危害大减肥方法有哪些
肥胖的危害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而且肥胖会导致血脂异常,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也通常与糖尿病并存。而糖尿病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肥胖已成为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胖都叫肥胖,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即拿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当数值不小于27.5时,即为肥胖。那么该如何减肥呢?
减肥饮食
减肥并不是节食,一天三餐少不了,甚至要加餐,不过是多餐少食,并且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饮食内容肯定要少油少脂少糖少盐,总之一切以清淡为主。多用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用藻类,以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的供给量,这样对增加饱腹感、维持正常代谢、降低血脂、防止合并症都有好处。少吃脂肪类食物,因其所含热量较高。
减肥运动
运动是燃烧脂肪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说到减肥运动,那可是数不胜数,游泳、跑步、呼啦圈、跳绳、哑铃、健美操、爬楼梯等等,只是每一样运动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效果。慢跑是最简单的运动,游泳是短时间即可消耗大能量的运动,跳绳不适合太胖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运动,坚持下去,肯定会有瘦的一天。
肥胖的危害
一、是健康长寿之大敌 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六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四~六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据报导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具日本统计资料表明标准死亡率为百分100%,肥胖者死亡率为127.9%。
二、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
三、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四、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五、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六、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七、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易感染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
八、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九、并发疝气 肥胖者可并发许多疝,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为常见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危害大
1、影响骨骼生长
胖宝宝因为不够灵活、身体太重,稍做运动就气喘吁吁,所以胖宝宝大多不爱运动,但这样不利于骨骼的生长,而且影响认知和运动的发育。
2、心肺功能差
肥胖所造成的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会促使红细胞增多,甚至发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
3、远期危害大
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问题,如肥胖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压,皮肤感染等,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肥胖也容易使宝宝的自尊心降低,缺乏自信。此外,肥胖儿童很可能长大后依旧保持肥胖。
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喂母乳的妈妈大量补充营养、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辅食添加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肥胖,而想要宝宝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身体,主要是要调整好喂养的心态和不良的习惯。
1、转变旧观念
不要担心宝宝营养不良,也不要担心宝宝过瘦,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宝宝的精神、运动、活力、免疫力这些方面。同时,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纠正家中老人认为“宝宝吃的越多越健康”的旧观念。
2、注意肠胃平衡,控制进食量
肠胃工作效率低是导致宝宝超重的重要原因,爸爸妈妈要改变过量喂宝宝的习惯,杜绝宝宝暴饮暴食,防止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不要看到宝宝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宝宝吃,以免宝宝的胃容量增加,习惯性的吃得更多。
3、营养均衡是关键
宝宝超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偏食。有很多的宝宝爱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欢吃蔬菜,摄入的食品热量密度很高,而营养素缺乏严重。爸爸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平衡膳食,尽量让宝宝可以均衡获取:蛋、奶、果、谷、脂、蔬,这6大营养,逐渐培养宝宝均衡进食的好习惯。
4、适当增加宝宝得运动量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是不爱活动。因此,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与活动量的平衡,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时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些亲子游戏。
中心型肥胖危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Giovannucci及其他研究人员曾对40~7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n=47732)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发现,腰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腰围≥109cm较<89cm者大肠癌危险增高2.56倍。也就是说,腰腹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得大肠癌。除了大肠癌,中心型肥胖还会增加子宫癌、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中心型肥胖增大患心脏病可能性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个报告表示,腹部肥胖可能会引起突发的致命心脏病。腹部肥胖会影响心脏功能,影响体内供血,其中包括大脑供血。
肥胖的原因 化学品处处皆是审慎检视避免危害
环境荷尔蒙大部分是来自人工合成的化学品或生活用品,例如塑料、个人保养品、化妆品等。这些用品含有塑化剂、防腐剂、双酚A、重金属、阻燃剂等,都属于环境荷尔蒙。食安问题近年不断发生,环境荷尔蒙早已全面入侵你我的生活,对国人的肥胖危害造成重大影响。
减肥最重要的是瘦腰
全身肥胖危害大
使用简易的人体测量学指标预测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的积极作用,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均为评估肥胖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然而人们往往通过BMI来衡量肥胖的程度,从而忽略了腰围的增加对健康危险的指示作用。近来苏州大学医学部在研究中发现,以BMI为判定指标的全身性肥胖和以腰围为判定指标的腹型肥胖,在一些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不等同,其中腹型肥胖者患并发症的危险要比全身肥胖者大得多,这在他们升高血压和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几率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专家在对2778名对象的追踪观察中发现,部分个体BMI降低的同时,其腰围可能并没有显著下降,甚至会升高;而BMI在升高的同时其腰围也可能降低,因此,仅仅通过体重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是误区,容易将BMI正常但腰围高出正常范围的人划入低风险人群,但事实上这部分人的疾病风险依旧很高。腹型肥胖反而比全身性肥胖危害更大,尤其应引起重视。
肥胖的危害
心脏
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大部分肥胖症患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脏问题,人体内多余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心脏必须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
此外,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与健康人群相比,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高10倍。
大脑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人相比,胖人大脑组织平均少8%,大脑早衰16年。
一般超重者的脑部组织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越胖的人所反映出的大脑认知功能越差。科学家认为,这与大脑神经纤维周围白质恶化有关。这会影响神经纤维传递信号。
皮肤
其实肥胖对皮肤也会损害。肥胖症会导致体内激素变化,进而导致黑棘皮症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等和瘀滞性皮炎皮肤红肿发炎等,也会导致静脉功能减退,血流不畅,增加脚部溃疡危险。
孩子过于肥胖危害大吗
儿童肥胖的危害
1.肺泡低换气综合症
因脂肪过度堆积,使膈肌抬高,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制,影响肺容量及血液循环,出现呼吸浅速,发生co2滞留和低氧血症。由于肥胖儿经常处于缺氧和co2滞留状态,呈现倦怠状,不愿活动。
2.儿童智力减退
虽然肥胖儿童智力偏低的原因尚不清楚,在某些肥胖儿,可能由于肥胖导致的呼吸困难、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及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脑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儿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3.降低儿童肺活量
肥胖可导致儿童的肺活量降低,出现肺换气不足,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使孩子的感到疲乏、无力、困倦、嗜睡等。
4.糖尿病
肥胖儿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又有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功能障碍)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或伴糖尿病。
5.痛风
脂肪积累过多,血浆总脂量、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都增加易出现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而血浆氨基酸增加,嘌呤代谢可能出现异常,尿酸增高,年长后易发生痛风。
6.呼吸问题
睡眠障碍肥胖儿童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为正常体重者的4-6倍。
7.儿童肥胖影响发育
肥胖儿童易出现性发育略提早,使最终身高矮于正常同龄儿童。
8.内脏疾病
肝异常与肥胖相关的疾病,称为非酒精脂肪肝疾病。大部分儿童是相对无症状的,某些个体可能有右上部位疼痛、腹部不适、虚弱、疲劳。有时可能出现肝肿大和肝脏疾病的皮肤特征,例如手掌红疹,血管蜘蛛痣等。
9.皮肤病问题
在年幼肥胖个体常见的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以颈后表面、腋下、体褶和关节部位出现色素沉淀过度、过度角化和柔软斑块为特征。普遍的其它的皮肤问题包括皮赘和毛发角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