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巨细胞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
妊娠期巨细胞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特性,多为潜伏感染,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传播途径:
1、成人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亦可经唾液、精液、血液、尿液传播。
2、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给胎儿,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①宫内感染:②产道感染;③出生后感染。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诊断常用方法有: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gM;
(2)孕妇宫颈脱落细胞或尿液涂片行Giemsa染色后,在光镜下检测脱落细胞核内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见到巨大细胞包涵体,这种特异细胞称猫头鹰眼细胞,具有诊断价值;
(3)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此法简便、快速、敏感;
(4)PCR技术扩增巨细胞病毒DNA,短时间内获满意结果。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除根据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史和患儿的临床表现外。主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若为宫内感染,出生时从新生儿尿液或脑脊液中能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从脐血或新生儿血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IgM,具有诊断价值。若为产道感染,至少于生后2周方能从新生儿尿液中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此外,新生儿尿液、胃洗出液、脑脊液沉渣作涂片并染色后,在光镜下查到巨大细胞内含典型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处理
1.于妊娠早期确诊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或立即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时抽取羊水或脐静脉血检查特异性IgM,若为阳性应中断妊娠进行引产,以免出生先天缺陷儿。
2.于妊娠晚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或从宫颈管分离出病毒,无需特殊处理,妊娠足月临产后,可经阴道分娩,因胎儿可能已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由于新生儿尿液中可能有CMV,故应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用过的尿布做消毒处理。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发病率为0.4%~2.4%,严重者引起胎儿、婴儿严重损害,甚至死亡。感染的存活新生儿巨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近约10%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大、视力障碍、小头症等。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周内死亡,幸存者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优生五项检查是什么 优生五项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弓形虫IgG用于弓形虫的既往感染诊断,弓形虫IgM主要用于弓形虫急性感染的诊断。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会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脑积水、神经发育障碍等。
风疹病毒IgG主要用于诊断风疹病毒的既往感染诊断,风疹病毒IgM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的急性感染。成人及儿童感染风疹病毒会引起皮疹、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妊娠期妇女感染风疹病会造成胎儿损伤,如新生儿畸形、肝脾变大、神经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
巨细胞病毒IgG主要用于诊断巨细胞病毒的既往感染诊断,巨细胞病毒IgM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的急性感染。孕妇感染后会造成胎儿受损,最终导致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感染会造成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脑损伤。
单纯疱疹病毒IgG主要用于诊断单纯疱疹病毒的既往感染诊断,单纯疱疹病毒IgM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的急性感染。而单纯疱疹病毒又分为I型和II型。它们能引起多种感染,如粘膜皮肤表面感染、生殖器和肛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偶见内脏感染。孕妇感染HSV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感染,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等,幸存者常有后遗症。
怀二胎妈妈需防巨细胞病毒感染
对于CMV感染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多,都不能彻底消灭病毒而治愈,所以预防是关键。目前,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首先要加强卫生宣教工作,积极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1、育龄妇女加强围婚期及围生期的知识宣传;
2、阻断母婴间垂直传播,妊娠早期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应终止妊娠;
3、宫颈分泌出巨细胞病毒的孕妇,最好做剖腹产手术;
4、乳汁中含有巨细胞病毒的母亲,应停止母乳喂养采用人工喂养;
5、一般常用巨细胞病毒高效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浆对早产儿、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进行被动免疫以预防巨细胞病毒的感染;
6、对于孩子要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儿童玩具应定期消毒。
优生四项是什么
1. 弓形虫病毒普通人群中有六成至八成人感染过弓形虫病毒,家里养了猫狗的人,感染率更高。如果女性感染后没有治疗就怀孕,反复流产的几率就比常人高。上世纪80年代,国内一项调查发现,怀孕期感染弓形虫病毒的妇女流产率为10%左右,并有可能使胎儿出现脑积水、小脑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问题。这是优生四项是什么中最典型的。
2.风疹病毒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大人感染风疹病毒,往往不会表现感觉不适,如果胎儿被感染,可能导致先天白内障、眼部缺损、耳朵缺损、耳聋、小头畸形等先天发育畸形。
3.巨细胞病毒中国人的感染发生率高达95%,临床发现孕期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比例在5%左右。通过呼吸道传播,尿液、粪便均可传播,至今还没有相应的疫苗预防,临床发现孕妇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比例在5%左右,其中1/3会造成新生儿感染,被感染的新生儿中又有1/3会出现脑部、中枢神经、视网膜等部位发育不良的情况。
4.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分为I型和II型,七、八成的成年人曾经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大部分人感染的都是I型,受影响部位在生殖器官以外,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很小;生殖器官感染的II型单纯疱疹病毒对胎儿可能造成的影响则大得多,可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往往有后遗症。看来知道优生四项是什么非常重要,家长忽视了这个问题,可能导致孩子未来的遗憾。
优生四项是什么
1.弓形虫病毒 普通人群中有六成至八成人感染过弓形虫病毒,家里养了猫狗的人,感染率更高。如果女性感染后没有治疗就怀孕,反复流产的几率就比常人高。上世纪80年代,国内一项调查发现,怀孕期感染弓形虫病毒的妇女流产率为10%左右,并有可能使胎儿出现脑积水、小脑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问题。这是优生四项是什么中最典型的。
2.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大人感染风疹病毒,往往不会表现感觉不适,如果胎儿被感染,可能导致先天白内障、眼部缺损、耳朵缺损、耳聋、小头畸形等先天发育畸形。
3.巨细胞病毒 中国人的感染发生率高达95%,临床发现孕期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比例在5%左右。通过呼吸道传播,尿液、粪便均可传播,至今还没有相应的疫苗预防,临床发现孕妇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比例在5%左右,其中1/3会造成新生儿感染,被感染的新生儿中又有1/3会出现脑部、中枢神经、视网膜等部位发育不良的情况。
4.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分为I型和II型,七、八成的成年人曾经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大部分人感染的都是I型,受影响部位在生殖器官以外,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很小;生殖器官感染的II型单纯疱疹病毒对胎儿可能造成的影响则大得多,可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往往有后遗症。看来知道优生四项是什么非常重要,家长忽视了这个问题,可能导致孩子未来的遗憾。
妊娠期病毒感染
随着人们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由40年代的仅仅知道约30余种病毒能引起人类疾病,到90年代已发现有200多种病毒类型与人类疾病有关。
其中有些病毒性疾病妊娠期妇女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对妊娠期妇女尤其胎儿造成严重危害,以普通的流行性感冒为例,重型流感,流产率10%,母体死亡率达80%。
妊娠期感染病毒可致胚胎发育异常、流产、早产、死胎、宫内发育迟缓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先天性畸形多系妊娠期病毒感染所致。
妊娠期感染病毒的径路:病毒可由呼吸道、肠道或直接接触而感染孕妇: 1、呼吸道传染的病毒有:鼻病毒、风疹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
2、消化道传染的病毒有:肠道病毒、中型肝炎病毒及狂人病毒。
3、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传染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及人兔疫缺陷病毒。
4、吸毒(注射)传染的病毒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引起艾兹病)。
5、昆虫或动物传染的病毒有:乙型脑炎病毒及狂人病毒。
病毒性感染的传播多数是在患者与易感人群之间进行的,称为水平传播;而胎儿是在子宫、胎盘或母亲产道中感染的,称为垂直传播。
风疹、巨细胞包涵体病、单纯疤疹、水痘-带状疱疹及肝炎病毒,均可引起垂直传播。
妊娠期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比正常女性要高,几乎大部分病毒都能传染给胎儿。
其中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对胎儿有严重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乙型肝炎病毒等对新生儿有严重影响。
妊娠期感染病毒后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宫内发育迟缓及低体重儿,对存活的胎儿可导致先天畸形及其它系统改变。
主要先天畸形有: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白内障,小头,小眼,四肢发育不全,短指趾,皮肤藤痕,皮质萎缩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其它异常,如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智力低下,骨骼病变,脑钙化,发育落后,肝炎,视网膜炎,新生儿肺炎及心肌炎等。
优生五项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啊
有以下这些项目
弓形虫
弓形虫IgG用于弓形虫的既往感染诊断,弓形虫IgM主要用于弓形虫急性感染的诊断。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会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脑积水、神经发育障碍等。
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IgG主要用于诊断风疹病毒的既往感染诊断,风疹病毒IgM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的急性感染。成人及儿童感染风疹病毒会引起皮疹、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妊娠期妇女感染风疹病会造成胎儿损伤,如新生儿畸形、肝脾变大、神经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IgG主要用于诊断巨细胞病毒的既往感染诊断,巨细胞病毒IgM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的急性感染。孕妇感染后会造成胎儿受损,最终导致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感染会造成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脑损伤。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IgG主要用于诊断单纯疱疹病毒的既往感染诊断,单纯疱疹病毒IgM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的急性感染。而单纯疱疹病毒又分为I型和II型。它们能引起多种感染,如粘膜皮肤表面感染、生殖器和肛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偶见内脏感染。孕妇感染HSV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感染,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等,幸存者常有后遗症。
妊娠子宫内感染该怎么办
妊娠子宫内感染
妊娠子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途径是胎盘传播,使胎儿感染病毒,导致分娩时发生危险。在妊娠期,常见宫内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细胞病毒等。其中,风疹病毒感染几率最高,会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肝脾肿大、黄疸、智力迟钝等。巨细胞感染危险性大,容易导致失明、癫痫、耳聋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则会使新生儿变成小头、小眼、短指的怪胎,严重时更会引起精神障碍,影响终生。所以,妊娠子宫内感染并非小事,值得高度关注。
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1、 后天感染
新生儿在出生时吸入宫颈、阴道分泌物,或产后因哺乳、护理时发生的感染都属于后天感染。后天感染大多没有症状。但如果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9个月内发生肺炎,就要考虑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这种肺炎病死率高。
早产儿出现后天感染时症状比较重,常出现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呼吸功能不良等症状,虽然大多可以自行痊愈,但病死率还是高达到20%以上。
2、 先天感染
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儿中,大约有25%的病儿是先天性感染,病情有轻有重。其中50%的病儿在出生时就会出现典型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肝脾肿大、黄疸、瘀点状皮疹、小头畸形,其次为脉络膜视网膜炎、男孩腹股沟疝、脑积水、溶血性贫血、肺炎等。黄疸、肝脾肿大和出血现象,可在之后不同的时间里自行消失,但神经系统后遗症稍后才明显,且不易消失。
严重感染的病儿死亡率可达30%,主要是由于多器官损伤、严重肝功能不良、出血、并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死亡,大多发生在新生儿时期。存活下来的病儿,90%会留有各种伤残,包括精神、运动落后,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视力异常,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学习困难和瘫痪。
也有一些病儿在出生时没有症状,这种预后比较好,其中也有10~15%的病儿在出生后2年内才出现上述后遗症,但程度较轻。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根据监床表现如黄疸、肝脾肿大、瘀点,以及母亲在怀孕时感染了巨细胞病毒确诊。确诊有困难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化验帮助诊断,如培养尿液、唾液中的病毒、检验血清中巨细胞病毒的抗体等。
其中检验血清中抗体的方法最常用,如果婴儿体内的IgG抗体持续6个月以上,提示为宫内或出生后不久感染的,而如果母亲并没有感染病毒,就可确定是出生后才感染的。如果出生后两周内检测发现血清中IgM抗体为阳性,就可断定是先天性感染。
宝宝咳嗽为何长期不愈?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它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存在于人体所有的体液中,如血液、泪液、唾液、乳汁、宫颈分泌物、尿液等,一旦侵入人体将可长期或终身存在于体内,只是它在免疫正常的健康人体中多呈无症状感染,一般无须治疗。但是在胎儿、婴幼儿和其他一些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中却往往容易引起单一器官损害,甚至多系统播散性疾病而导致病情危重、治疗困难,其中对肺脏、肝脏的损害是最常见的。
巨细胞病毒在肺内主要影响的是细支气管,尤其是导致毛细支气管周围炎,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哮鸣音等,这些症状与其他病毒性感染所致的肺炎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所以往往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和治疗上的延误,一开始就误以为是其他病毒性感染所致的肺炎而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但一般病毒性感染所致的肺炎在抗感染治疗2周内可见好转,而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孩子却是效果欠佳。由于延误治疗,部分患儿还可伴有吐奶、腹泻、黄疸、肝脾肿大和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害的表现,影响了患儿的健康,严重的甚至可危及患儿生命。
因此,如果临床上遇到有长期咳嗽的患儿,尤其是婴幼儿,在常规抗感染疗效欠佳,伴有或不伴有黄疸、肝脾肿大及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害时,应考虑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可能,还可做电子气管镜协助诊断,一旦确诊后,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抗巨细胞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等进行治疗。
此外,由于巨细胞病毒污染的乳汁、尿液等是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确定是巨细胞病毒感染且仍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同时对其乳母的乳汁也进行检测,如果母乳中也能检测到巨细胞病毒的话,则通常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以中断小婴儿进一步的病毒传播。另外,由于巨细胞病毒主要在免疫低下时会发病,因此,爸爸妈妈在平时也应该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与适当的运动,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发病。
胎儿畸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感染所致
在妊娠期间(主要指头3个月),侵入母体的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易通过胎盘侵袭胚胎、胎儿,其中比较明确有致畸作用的病原体是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弓形体等。以风疹病毒和弓形体致畸作用最大。
子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与感染时的胎龄,孕妇的免疫状态、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一般认为妊娠早期的感染较为严重,因为这一时期是胎儿器官发育的敏感阶段。因此,孕妇在妊娠早期预防感染对保护后代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从总的影响看,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先天性畸形(含先天性残疾)、死产等。但不同的致病微生物感染对胎儿的损伤各有不同特点:疱疹病毒感染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为主,引起小头畸形、大脑发育不全等;先天性白内障是风疹病毒感染的典型特征;柯萨奇病毒感染常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种后果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在孕早期发现宫内感染是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是这一类感染常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难于诊断。因此,宫内感染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实验室诊断技术。目前,国内已有诊断风疹、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的试剂出售。一些地区已逐步把宫内感染和筛查做为孕检的内容,这对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