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治疗的中药方剂
脑膜炎治疗的中药方剂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发炎的疫症。细菌主要经由咳嗽,喷嚏或接吻传播。常见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后颈僵硬;亦会有嗜睡、呕吐、惧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此病可引致脑部受损甚至死亡。以下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
【治法】清营透热,清心开窍。
【方名】疫疠解毒清心汤。
【组成】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3.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治疗冻疮的中药方剂
温水加啤酒
冬季有些人生冻疮,如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左右,便可缓解因冻疮而带来的痛苦。
兔毛灰加芝麻油
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2次。
白萝卜
取白萝卜一个,洗净切成厚片,用火烤热,睡前蘸姜粉涂擦患处10-20分钟,每天一次,至痊愈为止。
尖辣椒
将尖辣椒10克切成细丝,以白酒浸泡十天,涂于局部红肿发痒处,每日2~3次;要轻轻涂擦防止将皮肤搓破。
仙人掌
将仙人掌去刺洗净,切成薄片捣烂,涂在患处,用干净纱布包好,隔2-3天更换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愈。
软膏
取白芨10克,凡士林100克,先将白芨研成细末,再将凡士林加入白芨粉中调成软膏,每天3次外涂患处,连用10天可治愈。(王先英)
羊油
冬季气温低,很多人常会生冻疮,手脚肿痛难忍,且奇痒令人难受,现有一法可以为你解除痛苦:拿羊油用火烤融,涂到冻疮处,会稍有痛感,这说明已有药效,坚持涂一个星期可痊愈。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冻疮处,以后就不会再生冻疮。
甘油
我在老家时,冬天常会冻伤手脚,后来尝试了一种简易的方法,效果还不错。在每晚临睡前用温开水泡3到5分钟冻伤处,然后涂上一层甘油,来回揉擦冻伤位置两三分钟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连续使用三四次就有效果。
萝卜叶
小时候一到冬天脚板就会生冻疮,又痒又痛,可难受了。后来家人去采了一把萝卜叶子回来煲水,然后把煲好的水连同萝卜叶一起泡脚,泡到水凉了为止,可以立刻止痒。这样多泡几次,冻疮就没了,很见效的。 萝卜叶可以先跟菜农预订,让他第二天带过来,因为要新鲜的萝卜叶子才见效的,一次大概要1公斤左右。要挑叶子比较老的那种,然后拿来煲水,煲开了就可以了,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外敷法:有冻伤病史者,往往每年都在同一部位发病,所以预防很重要。每年秋季开始,就用手掌搓热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此坚持到次年春天。若能连续控制两个冬季不发病,就说明基本治愈了。对于已有的冻伤处,没有溃烂的话可以用等量的冬瓜皮、茄子根煎水洗患处;或者用30克辣椒粉,加250毫升水煮沸,擦洗患处。如果冻伤处已溃烂,可将蜂蜜涂在消毒纱布上,贴敷患处。上述方法简单易行,不妨一试。
面瘫早期用药都有哪些
面瘫通常是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的。面瘫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进行控制病情。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此外面瘫也可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面瘫的中药方剂,希望让患者朋友有所参考。
中药方剂一、药物组成:羌活、防风、白附子、茯神水或黄松节,半夏、甘草、胆南星、木瓜、秦艽、僵蚕。以上中药水煎后,兑入黄酒服用。此方具有辛散风寒,温通筋络,化痰和血的功效,主要用于面神经麻痹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药物组成: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歪斜等症状。它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就是一些治疗面瘫的中药方剂。这些中药方对治疗面瘫都有很好的功效。面瘫马虎不得,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配合中医针灸进行同步治疗,这样效果更好。当然这些中药方剂仅供大家参考,患者在服用之前,应该咨询医师。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除了内服的中成药方剂之外,还可以采用中药外治病变的部位。由于中药副作用小,所以容易被患者接受。
(2)西药治疗:西药采用的主要是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这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炎症性滑膜炎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抗炎止痛效果好,毒副作用也小,但是不能抑制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进展。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采用的是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促进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患者脊柱发生畸形。
3.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尤为重要,患者除了采取药物治疗之外,平时还可采取体育锻炼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该方法可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还能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肺炎中药方剂
肺炎中药方剂
1、贝母瓜萎散
【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
【组成】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
【出自】《医学心悟》
2、清燥救肺汤
【适宜】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
【组成】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温燥伤肺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出自】《医门法律》
3、清气化痰丸
【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
【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出自】《医方考》
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适宜】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邪热壅肺,外邪未解者。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出自】《伤寒论》
肺炎的食疗方
1、蜂蜜蛋花羹:蜂蜜适量,鸭蛋1个。鸭蛋打散,将适量水烧开,待沸后冲入鸭蛋,再放蜂蜜即成,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补虚润肺,在肺炎恢复期服用,可促进早日痊愈。
2、银花芦根汤: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薄荷6克(后下)荆芥6克,杏仁10克,冬瓜仁12克,生苡仁12克,桃仁6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芦根20克,水煎服,每日1剂。热甚加石膏;口渴加花粉;气喘加桑皮;便秘加大黄;痰稠加桔梗、陈皮。
3、鸭梨杏仁清热饮:鸭梨150克,甜杏仁10克,冰糖10克,将鸭梨去皮、核,切片备用;甜杏仁去皮,尖,备用;将梨、杏仁、冰糖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取汁待凉饮用。起到通肺润肺的作用。
4、黑芝麻杏仁茶:黑芝麻10克,甜杏仁8克,冰糖5克。将黑芝麻去杂洗净,烘干备用;将杏仁洗净晾干,杏仁与黑芝麻一同捣烂,用开水冲泡,加入冰糖即成。有润肺止咳之功效,适于肺阴不足之久咳少痰者食用。
肺炎的病因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治疗胃癌的中药方剂
方名
健脾补肾汤。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补肾。主治胃癌。
处方组成
党参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白术9 克、菟丝子9克、补骨脂9克,水煎服。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化疗治疗72例双期胃癌患者,其中大部切除44例,次全切除18例,姑息切除5例,根除3例,切端阳性2例,所有病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生存1~3年72例,3~5年36例,占70%;5年以上16例,占48.5%。
方名
和胃化结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和胃,养血消肿。主治胃癌。
处方组成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黄芪15克、熟地12克、黄精12克、大枣6枚、沙参10克、羊肚枣10克、杞子9克、芡实15克、建莲肉15克、田三七1.5克(研冲)、白毛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脾胃虚寒加砂仁、寇仁、附子,重用三七,酌减白毛藤、沙参、白花蛇舌草;气血两虚、白细胞下降加鸡血藤、女贞子、当归,重用生黄茂。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320例胃癌,其中根除术76例,占23.5%;姑息切除177例,占55.3%;临床分期Ⅲ、Ⅳ期259例,占81%。根除术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5%、47.4%、18.4%;姑息性手术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3.2%、5%。
手足口病治疗护理
该病一般1~2周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它也不是终身免疫,即以后还可以感染发病。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一、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二、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三、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四、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五、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六、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七、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八、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预防方:金银花6g,大青叶6g,绵茵陈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分两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治疗方:
1、对付皮肤疱疹:苦参、野菊花、紫草、地肤子各30g,加水3000ml,煎至2000ml,凉至35℃~38℃,泡洗手足臀部10~15分钟。
2、对付口咽部疱疹:西瓜霜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
3、对付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介绍有关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相信很多人婴幼儿妈妈也在期待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在这里,我们将会给你推出中药西药两种治疗方法,现在就让小编给你逐一展示给你看吧。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3.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4.中成药
1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
2治疗口咽部疱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口腔炎喷雾剂对扁桃体炎效果最为明显;对小儿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雾化剂型易吸收。
3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 合并治疗
手足口病严重时,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住院进行治疗。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手足口病如何治疗好得比较快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一、西医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二、中医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2、中成药
(1)玉屏风口服液和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
(2)治疗口咽部疱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口腔炎喷雾剂对扁桃体炎效果最为明显;对小儿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雾化剂型易吸收。
(3)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患者
中药方剂一、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中药方剂二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中医拔罐是怎样治疗糖尿病的
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中药方剂三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中药方剂四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适应症:糖尿病
中药方剂五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剂,患者是否应该采取这些药方,或者有何禁忌,患者是需要向医生咨询清楚的,切记不可胡乱的用药治疗。
接触性皮炎治疗方法盘点
一,西药治疗。如果皮炎的症状比较轻,患者朋友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抗组胺药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需要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细菌感染,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一般治疗。这种疗法仅限于处理症状很轻的接触性皮炎。患者可以用热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调理饮食来治疗接触性皮炎。
三,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接触性皮炎是湿热引起的。我们可以选用一些清热、凉血、利湿、解毒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中药方剂有龙胆泻肝汤,白虎汤,化斑解毒汤。等到皮炎症状减轻后,可以采用龙胆泻肝丸、清解片、清热消炎片、三黄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