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10克黄芪大概有多少片

10克黄芪大概有多少片

10克黄芪的片数大概在10-40片之间都是有可能的,因为不同的黄芪规格可能会存在差别。

一次用10克黄芪也是比较适合日常泡水饮用的,虽说补益作用小,但是有协助补气、行血、强身保健的功效。

肺气肿怎么治疗

1.风寒外感 :患者咳喘并作 ,痰白而稀 ,恶寒头痛 ,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则 :散寒宣肺 ,化痰平喘。处方 :杏仁、半夏各 10克 ,细辛 3克 ,炙麻黄、甘草各 6克。水煎分 3次服。

2.痰浊壅肺 :患者气喘咳嗽 ,痰多粘稠 ,咳而不爽 ,胸闷痛 ,苔白腻 ,脉滑。

治则 :祛痰平喘。处方 :陈皮 5克 ,半夏、茯苓各 12克 ,甘草 6克 ,杏仁、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 10克 ,川朴 9克。水煎分 3次服。

3.肺喘 :患者喘促气短 ,语言无力 ,咳声低弱 ,自汗畏风 ,咽喉不利 ,面红口干 ,舌质淡红 ,脉细软而弱。

治则 :益气养阴定喘。处方 :人参 9克 ,五味子 4克 ,沙参 12克 ,麦冬、紫苑、黄芪、桑白皮各 10克 ,黄芩、炙甘草各 6克。水煎分 3次服。

4.肾喘 :患者喘咳日久 ,动则喘甚 ,形疲神惫 ,汗出面青 ,肢冷腰酸 ,舌质淡 ,脉沉细。

治则 :补肾纳气。处方 :泽泻、熟附子各 9克 ,肉桂 (另焗水 ) 3克 ,熟地 12克 ,人参、山萸肉、丹皮、故纸、茯苓各 10克 ,五味子 4克。水煎分 3次服。

虽然很多疾病都能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大家发现疾病也不能自行诊断、自行治疗,还是应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选择专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够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快的治愈疾病。

“心悸”了中医如何用药

药物组成及用法:制附子10克(另包),红参

10克,黄芪鲍,克;炙麻黄6克,细辛6克,桂枝10

克,川芎15克,丹参20克,黄精幼克,麦冬15

克,五味子10克,灸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30天为了疗程。方中附子先煎1小时。

方解:方中附子温经劝阻,红参大补元气,合而振奋心阳,益气复脉为君;灸麻黄、细辛以助附子温经散寒,宣通寒凝,并用麦冬、五味于,黄精以助红参益气生津,滋阴敛气复脉为臣药;黄芪、桂枝、川芎、丹参益气活血以促血行为佐药;炙甘草制徊药之燥,且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以防伤阴为使药。诸药配合,具有功阳散柬不伤阴,滋阴生津不碍阳之特点,兵奏灌阳散皋、益气复脉之效。

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可增加窦房结自律性,同时使窦房传导改善,从而使心率增加。细辛除提高窦房结频率外,还可提高交接区频率,并有加速房室传导的功能。黄精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肄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黄芪有强心、扩血管、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等作用。川芎可通过交毒神经而间接兴奋心脏受体。五味子可调节心血管系统生理机能,玫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

阿胶怎样吃效果最好 补益气血——阿胶糯米粥

6克阿胶,10克黄芪,50克糯米。

将糯米、黄芪洗净之后备用,将砸碎的阿胶碎块,加入热水中搅拌均匀,待其化开之后,可以将阿胶倒入锅中,将黄芪、糯米也加入进去,大火煮开之后转小火煮至粥状。

阿胶和黄芪有补气养血的作用,而糯米可以滋补肠胃,因此食用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尿失禁患者吃什么恢复好

尿失禁患者的饮食主要如下

1、山药甲鱼汤:山药15克,枸杞10克,甲鱼一只,生姜、盐、黄酒适量。甲鱼宰杀清洗干净后与山药、枸杞一同炖煮,熟后加入生姜、盐、黄酒调味即可。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阴虚体弱的尿失禁患者。

2、羊肉粳米粥:羊肉50克,豌豆100克,粳米200克,盐、味精、胡椒适量。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加豌豆、粳米及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煮至熟烂,放入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功效:补中益气,预防及治疗中气虚弱的尿失禁。

3、黄芪乌鸡汤:黄芪50克,乌鸡一只,小葱、姜、酒、盐适量。上述原料煮熟后加小葱、盐调味即可。功效:补脾益肾,适合久病、年老体虚的尿失禁患者。加粳米即为黄芪乌鸡粥,功效相同。实验研究证明,黄芪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绝经期妇女因缺乏雌激素而引起的尿失禁。

4、黄芪蜂蜜饮:黄芪30克,蜂蜜10克。黄芪用开水冲泡放凉后兑入蜂蜜即可。功效:防治年老体弱、充盈性尿失禁及老年妇女尿失禁。

尿失禁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给患者朋友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要对尿失禁疾病进行了解,同时生活当中也是应该进行预防工作,当然生活当中积极调节饮食也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喝什么药酒对身体好 参芪补酒

材料:人参60克,黄芪250克,白酒3000毫升。

做法:将人参,黄芪切成薄片,放入布袋,置于酒坛中,加入优质白酒,密封好酒坛,放置在阴凉处,每日振摇3次,10天后开封饮用。每日两次,早晚各服15到30毫升。

功效:人参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两药相结合,不起立极佳。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食滞,湿阻,肝火旺盛者慎服,正常人也不宜久服过量,有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均不宜服用。

产后体虚怎么调理 气血虚弱型

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并伴心悸,无腹痛或腹痛喜按。恶露量少,颜色淡红,质稀无块。产后乳少,乳汁清稀甚或全无。治法:益气养血。

材料:小母鸡1只(约1000克),黄芪50克,当归10克,精盐5克,胡椒0.5克。

做法:活鸡宰杀后用清水洗净。沙罐洗净,加清水后放入全鸡。烧开后撇去浮沫,加黄芪、当归、胡椒,用小火炖2小时左右。加入精盐,再炖2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本方有利产后子宫复旧及恶露排除,较之单食小母鸡作用要强,能够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同时还可用于产后腹痛、恶露不止等症。

注意:黄芪有升高血压作用,有高血压的产妇应小心食用。

材料:莲藕300克,猪蹄2只,章鱼60克,赤小豆30克,大枣5枚。

做法: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佐膳。

功效:健脾养血。治产后血虚、乳汁稀少。

慢支肺气肿中医治疗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 ,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 ,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多为慢支的早期并发症。本病属中医“喘证”范畴。现分型论治如下

1.风寒外感 :患者咳喘并作 ,痰白而稀 ,恶寒头痛 ,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则 :散寒宣肺 ,化痰平喘。处方 :杏仁、半夏各 10克 ,细辛 3克 ,炙麻黄、甘草各 6克。水煎分 3次服。

2.痰浊壅肺 :患者气喘咳嗽 ,痰多粘稠 ,咳而不爽 ,胸闷痛 ,苔白腻 ,脉滑。

治则 :祛痰平喘。处方 :陈皮 5克 ,半夏、茯苓各 12克 ,甘草 6克 ,杏仁、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 10克 ,川朴 9克。水煎分 3次服。

3.肺喘 :患者喘促气短 ,语言无力 ,咳声低弱 ,自汗畏风 ,咽喉不利 ,面红口干 ,舌质淡红 ,脉细软而弱。

治则 :益气养阴定喘。处方 :人参 9克 ,五味子 4克 ,沙参 12克 ,麦冬、紫苑、黄芪、桑白皮各 10克 ,黄芩、炙甘草各 6克。水煎分 3次服。

4.肾喘 :患者喘咳日久 ,动则喘甚 ,形疲神惫 ,汗出面青 ,肢冷腰酸 ,舌质淡 ,脉沉细。

治则 :补肾纳气。处方 :泽泻、熟附子各 9克 ,肉桂 (另焗水 ) 3克 ,熟地 12克 ,人参、山萸肉、丹皮、故纸、茯苓各 10克 ,五味子 4克。水煎分 3次服。

相关推荐

黄芪粉什么时候喝最好

黄芪粉早上喝好。 喝黄芪促进气血旺盛的作用,食用之后会出现精神兴奋,早上饮用可以促进大脑清醒,为一天的作用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因此早餐的时候食用3克黄芪粉泡水比较好。 黄芪粉天气寒冷的时候喝好。 黄芪粉性温,味甘,食用可以去除寒凉之气,预防着凉感冒的作用,因此在天气寒冷的时候饮用一些黄芪粉泡水,可以预防感冒症状的出现。 黄芪粉气虚乏力的时候喝好。 气虚常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阳虚等,容易出现多汗、乏力、眩晕、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畏寒等情况,而黄芪补气的作用,入肺、肾、脾、肝经,因

肺气肿治疗药哪些

此病没特效药的,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才痊愈的可能,常用的药物头孢菌素,氨茶碱,维生素K1以及配合吸氧等方法。平时是需要注意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使用丙种球蛋白,和用冷水洗脸。 中医中药常见方法以下几点: 1、风寒外感:患者咳喘并作 ,痰白而稀 ,恶寒头痛 ,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则:散寒宣肺,化痰平喘。处方 :杏仁、半夏各 10克 ,细辛 3克 ,炙麻黄、甘草各 6克。水煎分 3次服。 2、痰浊壅肺:患者气喘咳嗽 ,痰多粘稠 ,咳而不爽 ,胸闷痛 ,苔白腻 ,脉滑。 治则:祛痰平喘。处

​瘦身养颜汤做法

材料:冬瓜200克,银耳5克,红萝卜100克,薏仁50克,去核红枣15克,生姜3片,白芷15克,黄芪15克。 做法 1、薏仁洗净泡1小时,银耳、白芷、黄芪和去核红枣皆先冲洗后备用。 2、将5杯的清水先煮开,放入泡过的薏仁,再转小火煮20分钟。 3、冬瓜莲皮洗净切块后一起放入,再用小火煮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肤色灰暗、毛孔粗大或油脂过多及肥胖。每日1次,常食。黄芪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芳香升散;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

严重肺气肿怎么治疗

肺气肿中医治疗 1.风寒外感 :患者咳喘并作 ,痰白而稀 ,恶寒头痛 ,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则 :散寒宣肺 ,化痰平喘。处方 :杏仁、半夏各 10克 ,细辛 3克 ,炙麻黄、甘草各 6克。水煎分 3次服。 2.痰浊壅肺 :患者气喘咳嗽 ,痰多粘稠 ,咳而不爽 ,胸闷痛 ,苔白腻 ,脉滑。 治则 :祛痰平喘。处方 :陈皮 5克 ,半夏、茯苓各 12克 ,甘草 6克 ,杏仁、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 10克 ,川朴 9克。水煎分 3次服。 3.肺喘 :患者喘促气短 ,语言无力 ,咳声低弱 ,自汗畏风

尿失禁病人的饮食宜忌

以下是几个治疗尿失禁的食疗方: 山药甲鱼汤:山药15克,枸杞10克,甲鱼一只,生姜、盐、黄酒适量。甲鱼宰杀清洗干净后与山药、枸杞一同炖煮,熟后加入生姜、盐、黄酒调味即可。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阴虚体弱的尿失禁患者。 羊肉粳米粥:羊肉50克,豌豆100克,粳米200克,盐、味精、胡椒适量。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加豌豆、粳米及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煮至熟烂,放入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功效:补中益气,预防及治疗中气虚弱的尿失禁。 黄芪乌鸡汤:黄芪50克,乌鸡一只,小葱、姜、酒、盐适量。上述原

黄芪和枸杞泡水喝一次各放多少

枸杞10克黄芪10克为宜。 黄芪味甘,性微温,泡水喝具益卫固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的作用;枸杞子味甘,性平,,泡水喝具补肾保肝、益精明目的好处,两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可起到生津利尿、补肾益气等益处,但放的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导致内热旺盛,出现上火等身体不适现象,建议泡水的比例控制在1:1为好,一次放枸杞10克黄芪10克的用量为佳。

黄芪可以除口臭吗 黄芪哪些功效

黄芪较好的补气养血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退肿生肌,因此黄芪美容生肌的功效,常食用黄芪能够缓解皮肤衰老,预防色素沉着。 黄芪补气益中、补血养血的功效,对于气虚不足引起的失眠较好的疗效,常食用黄芪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的症状,还能效缓解疲劳和提高记忆力。 黄芪多糖可以双向调节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食用黄芪可以辅助降血糖,还能缓解糖尿病多饮多尿的症状。

黄芪头晕是什么原因 10克黄芪大概多少片

并没准确的数量,因为不同的黄芪规格都存在差别, 比如说大的黄芪瓜子片,10克大约只8-12片,而小一些的黄芪小圆片,10克大约要20片以上了。 建议使用精确的称来称黄芪,这样会更加准确。

孕妇保胎食谱之八珍鸡

固胎八珍鸡益气补血,固肾安胎;汤味可口,汁浓味香,营养丰富;气血两虚的先兆流产者服用此菜,大裨益;习惯性流产在怀孕时期还未出现先兆流产症状之前服用此菜,很好的预防作用。 材料 主料: 母鸡 1500克 猪肉(瘦) 250克 辅料: 党参 15克 茯苓 12克 甘草 5克 熟地黄 10克 当归 10克 白芍药 10克 白术 10克 杜仲 15克 调料: 大葱 10克10克 盐 8克 料酒 10克 制作工艺 1. 将党参(或人参3克)、茯苓、炙甘草、熟地、当归身、白芍、白术、川杜仲,以上8种药配齐,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哪些

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黄芪是补气的,比如说话没劲,走路没劲,脸色比较白等都是脾肺气虚的表现。 生用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蜜炙黄芪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黄芪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