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现肠癌
怎样发现肠癌
1.肠癌症状:
早期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
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2.肠癌的初期表现
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
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大肠癌确诊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大肠癌的诊断要结合患者的症状,比如说便秘、腹痛、腹泻、或者是便血,或者是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结合一些检查,比如说肿瘤标志物,抽血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会有升高,然后做腹部的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会发现肠壁的增厚或者肠腔变狭窄,而且增强后会有强化。最主要的确诊方法,是肠镜检查,在肠镜下取活检,经病理确诊,这是确诊大肠癌的一个金标准。
肠癌扩散了有什么症状 肠癌ct能检查出来吗
肠癌在临床上的症状一般是大便习惯的改变,或者是大便的形状改变,比如说大便变细,或者是便血、腹痛等这些,当有这些临床症状的时候,患者一般会去消化内科就诊,CT不是特别敏感,做腹部的增强CT,可能会发现肠壁的增厚,做了增强会有强化,如果是肿瘤很明显,它会出现肠腔的狭窄,这是在CT上会有一定的改变。
但是肠癌的确诊最主要的还是要做肠镜的检查,或者是肛门指诊发现,尤其是直肠癌肛门指诊可以发现直肠肿瘤,然后再做肠镜检查,在肠镜下取活检。这是检查出肠癌最常用的一个检查方法,主要就是肠镜,而后在肠镜下取活检,这是确诊肠癌的一个金标准。
一天排便几次是恶癌先兆
虽然大肠癌很可怕,但是,其实还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早期发现,肠道是我们的出口,其实只要认真的观察我们每天排便的情况,就可以更早的发现肠癌,进行早期治疗。那一天排便几次才是肠癌的前兆呢?
1、排便出现不规律的增多。如果一个人原来排便是很规律的,每天1次,但是,近期却发现排便没有什么规律,要么就是每天排便的次数增多,变成3—4次,要么可能出现便秘好多天都不排便,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2、排便的形状的观察。观察自己排便的形状,如果之前排便的形状是很正常的,是软便而且成形,而近期排便突然像水一样,而且,里面好像还有血有浓,那一定要重视,一定是肠道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3、越年轻越要警惕。现在的肠癌瞄准年轻人,是因为压力,还有生活和饮食的不规律,经常的熬夜,导致年轻人的肠道问题更大,要么腹泻要么便秘,这些都会成为肠癌的温床。因此,如果没有因为旅行或者服用某种药物而常常发生便秘、腹泻等肠功能紊乱,并且也经过一些正规治疗两周以上,仍然不见好转的,那么就应当引起注意,很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征兆。一位19岁的男孩,连续3年熬夜和便秘,最后被查出来是肠癌。
还有一些症状的出现也是癌症的前兆。比如便血,如果平时大便很正常没有痔疮,但是出现了大便带血的情况,而且有粘液,一定要及时就诊。还会出现腹痛的症状,如果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考虑是肠癌。男性如果出现贫血,也要考虑是肠癌,因为男性相对来讲不容易贫血,如果贫血一定是身体某个部位出血,如果没有外场或者内脏损伤的时候,贫血就可能是肠癌的前兆。
如何发现肠癌
大肠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由于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奏效,美国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现处于下降阶段;而中国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则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可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肠道的健康检查尤显重要。
而早期的大肠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应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呢?
直肠指检
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直肠肛门指检可以发现,对肛周疾病与大肠癌做出初步判断。
成年人的直肠一般长15厘米,距离肛门口7-8厘米以下的直肠肠壁可以用手直接触诊,可发现直肠黏膜上有稍隆起的结节。中国的大肠癌患者中,一半以上是直肠癌,而在直肠癌患者中,又有约60-70%是中低位直肠癌。换句话说,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医生在做该项检查时若发现指套上粘有黏液,说明该患者的直肠内有脓血性分泌物,如果沾有暗红色血液可提示肠道出血,鲜红色则可能是痔疮出血。 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
为什么要做隐血试验筛查大肠癌:当消化道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有便血、黑便等表现,粪便外观肉眼没有异常,但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对消化道内极少量的出血做出判断。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们,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那么就需要警惕了,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结肠、十二指肠,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在消化道溃疡性出血时呈间断性阳性;而消化道肿瘤时往往呈持续性阳性,因此可作为良、恶性出血的一种鉴别。)
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首先粪便隐血试验比肠镜和肛门检查指诊来得更为方便,也更容易做到筛查,一次检查花费大约十元。
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目前,很少人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民众对大肠癌缺乏认识,二是民众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难于接受,甚至恐惧。这种恐惧心理使很多患者耽误了病情,致使临床上很多的大肠癌病例得不到早期诊治,错失治疗良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师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为降低,检查时间也大大缩短,完成一次肠镜检查约需一刻钟。此外,也可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能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处理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以阻断了其向癌转变的机会。
如何预防直肠癌
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2.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
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始终注意:
1.在你父母或兄弟姐妹这些直系亲属中发现肠癌,你必须定期做肠镜检查。
2.不到50岁的非直系亲属发现肠癌,你可以让医生决定是否做肠镜检查。
3.如果以下这些症状持续2周或2周以上,你就得去医院检查了。①排便习惯改变,例如最近经常腹泻或便秘;大便中带有黏液;与以前相比,粪便形状变细。②出血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③里急后重总是感觉大便没有排泄完。④腹部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⑤贫血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
老年人肛门指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肠癌
在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上,肛肠外科专家再次呼吁,应把肛门指检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55岁以上人群,必须每年做1次指检和肠镜检查。
天津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马东旺教授介绍说,尽管指检对早期发现肠癌很有帮助,但临床主动接受肛门指检的人很少,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失去了早期干预的机会,多数患者一经确诊都是中晚期。
天津市人民医院每年做大肠癌手术600余例,其中80%是中晚期癌,90%~95%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恶变而来。而大肠腺瘤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肠梗阻、血便、消瘦时,说明病情已发展到晚期。阻断大肠腺瘤癌变的惟一方法,就是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因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
另外,有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癌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的高危人群,检查时间则要提前10年,即从45岁开始每年必须坚持做指检。
肠癌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一: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粪便在此较稀,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故结肠癌患在临床表现以中毒症状为主。但在结肠癌的病情加重时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二:由于结肠癌的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结肠癌的危害表现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三:腹部包块也是由于结肠癌的危害所致。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结肠癌患者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结肠癌的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四:左半结肠癌的出现也是属于结肠癌的危害所致,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常为环状狭窄,故临床上结肠癌患者会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的结肠癌患者甚至可出现急性梗阻。
一天排便几次是恶癌先兆
都市人的大肠癌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占到癌症发病的第二位,虽然大肠癌早期发现可以延长生命10—20年,但是一旦患上大肠癌,从此,生命的质量就会直线下降,一般患了大肠癌都是需要手术的,而手术大都是切除大肠和肛门,术后需要一个人工的排便带,因为没有肛门,大便可能随时会出来,根本无法受到人为的控制。因此,患了大肠癌的人不再喜欢社交,不再喜欢参加朋友的聚会,也会很大程度影响自信心,从此的生活变成了很单调。也只是维持生命而已,但是最终还是会因为癌症的转移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大肠癌很可怕,但是,其实还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早期发现,肠道是我们的出口,其实只要认真的观察我们每天排便的情况,就可以更早的发现肠癌,进行早期治疗。那一天排便几次才是肠癌的前兆呢?
1、排便出现不规律的增多。如果一个人原来排便是很规律的,每天1次,但是,近期却发现排便没有什么规律,要么就是每天排便的次数增多,变成3—4次,要么可能出现便秘好多天都不排便,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2、排便的形状的观察。观察自己排便的形状,如果之前排便的形状是很正常的,是软便而且成形,而近期排便突然像水一样,而且,里面好像还有血有浓,那一定要重视,一定是肠道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3、越年轻越要警惕。现在的肠癌瞄准年轻人,是因为压力,还有生活和饮食的不规律,经常的熬夜,导致年轻人的肠道问题更大,要么腹泻要么便秘,这些都会成为肠癌的温床。因此,如果没有因为旅行或者服用某种药物而常常发生便秘、腹泻等肠功能紊乱,并且也经过一些正规治疗两周以上,仍然不见好转的,那么就应当引起注意,很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征兆。一位19岁的男孩,连续3年熬夜和便秘,最后被查出来是肠癌。
还有一些症状的出现也是癌症的前兆。比如便血,如果平时大便很正常没有痔疮,但是出现了大便带血的情况,而且有粘液,一定要及时就诊。还会出现腹痛的症状,如果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考虑是肠癌。男性如果出现贫血,也要考虑是肠癌,因为男性相对来讲不容易贫血,如果贫血一定是身体某个部位出血,如果没有外场或者内脏损伤的时候,贫血就可能是肠癌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