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熬的剩一点水了还能喝吗 熬中药应该分几次熬

中药熬的剩一点水了还能喝吗 熬中药应该分几次熬

熬中药分头煎和二煎

因为这样可以使药物之间充分作用,有效成分彻底溶解出来,增强疗效。通常把这两次煎出的药汤混在一起服用。

隔夜熬的中药能喝吗 中药能隔夜熬第二遍吗

如果没有变质的话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中药都是需要连续熬两遍的,这样才能发挥中药的最大药效,所以中药即使是隔夜了,只要没有出现变质情况的话是可以再熬第二遍的。

但放置时间过长的话毕竟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最好还是不要隔夜熬,尤其是在夏天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以免破坏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中药熬到一半能加水吗

中药熬到一半可以加水。

不同的中药其熬制的要求不一样,有些对水的量有严格的要求,如根茎类、叶类等,若是熬药的中途发现水不够,可以加适量的开水,防止药物煎糊,对于水多的可以适当延长熬的时间,但是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从浸泡到煎好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中药熬糊了从新加水还能熬吗 中药熬糊了有什么危害

中药熬糊了,除了药效发生变化,有的药物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碳化,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甚至包含致癌物质。还有的可能会分泌出一些对脾胃造成损伤的成分,引起脾胃滑泄。

怎么熬中药 药材泡一泡

药材在熬煮之前泡一泡,可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药效会更佳。浸泡不够的话,药不容易煮透。夏天一般浸泡30分钟效果较好。

中药熬的剩一点水了还能喝吗 熬中药应该用什么器皿

以砂锅最好,不宜使用铝锅和铁锅。因为熬药与金属易起化学反应,改变药性。

熬中药的熬多长时间

全部时间加起来是一个半小时是最好的,对于很多的中药来说,时间稍微久一点就会有很好的药效,要时刻注意中药的很多注意事项。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砂锅熬中药是最理想的。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中药在熬得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这一点很重要,熬中药时一定记好时间,应该有人专门在旁边看着。

熬中药熬的越久越好吗

中药不是熬越久越好,一般解表的熬20分钟, 以免熬的太久药性挥发,药效降低。有补药成分的熬40分钟,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一般中药就是半个小时,大火开锅后转小火,让药的成分发挥出来就行。
熬中药之前可以先浸泡,首次熬中药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第二次熬中药时,不用再浸泡。首次熬中药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再次熬中药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熬两次就差不多了,一次熬中药熬的久并不能代替两次分开的熬。

熬中药熬干了还能喝吗

中药熬干了不宜再喝。

中药熬干了,其挥发物质必将丧失干净,服用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剩余的汤液有焦糊味,服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中药熬干锅了加水又熬的还能喝吗

建议不要喝了。

煎中药的过程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于水中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之后,若是再继续煎,不仅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反而会使有效成分减少,而且中药熬干后其药理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再继续加水熬也是不能达到其药效的,服用后甚至还可能会有副作用。

中药熬的剩一点水了还能喝吗 熬中药应该用多久时间

头煎从沸后算起1小时,二煎沸后三十分钟左右,以消灭白芯为度(煎药时,取出药片掰开观之,如无白芯,证明药已煎透;反之,尚未煎透)。

头煎沸后十至十五分钟,二煎沸后五至十分钟即可。

大约沸后煎三十分钟就可取头汁,二汁再煎20分钟就行了。

中药渣过夜了还能熬吗 如何熬中药

1.将药物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材,浸泡半小时左右。

2.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如果是感冒药等治外感药一般熬10~15分钟,如果是治慢性病或者是滋补类药物,熬40分钟左右。

3.在第一道熬过后的药渣中加水,再同样方式先煮开后小火熬。

4.将两次熬出的药汤混合,分早晚两次喝完。

1.某些药物因为本身药物性质等原因可能需要先煎、后下或者另煎等,一般医生或者药房都会提前告知。

2.先煎的药物是在其它药物之间先煎15分钟左右再加入其它药物。

3.后下的药物不需要浸泡,在第一次煎的最后5分钟左右加入。

4.另煎的药物应该单独煎熬,熬过之后的汤药再加入其它汤药中。

中药熬的剩一点水了还能喝吗 熬中药应该用多少水

据统计,平均每1克药物,约需要加水10毫升。遇到吸水量大的药物占多数时,可适当的加水。反之则少加些水。

头煎700~900ml,二煎400~450ml。

头煎400~600ml,二煎280~300ml。

头煎500~700ml,二煎300~350ml。

相关推荐

中药干锅了加的还能中药糊了如何解救

一般中药煎糊了就失去了原本想要达到的药效了,对于现有的病症是没什么作用了,但是有些中药糊了后可能会有其他的效果,如生蒲黄善于行血,原本没有止血的效果,将其炒成蒲黄炭还有止血的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中药煎糊了还是不要了。

中药糊了还能中药糊了是怎么回事

中药的时候,放太多,导致药时间延长,一些不宜久的药物就会失效。 药汁太多,患者难以完,太少则药物中的有效成不易出,太少则药物成不易出,而且任意糊。 再者药的时候,时间太长,或火力太大,容易导致药糊。

隔夜中药

建议冰箱冷藏。 好的中药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在常温下放置的话很容易滋生细菌而发生变质的情况,而且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细菌繁殖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如果中药是置于常温下隔夜保存的话,那么建议最好是不要再了,如果要隔夜的话,建议可以将其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这样在第二天是可以继续的。

为什么中药煎两次就可以了

因为煎两次就差不多把药物里边的活性化学成出来了。 在中药时,溶质指的是中药饮片所含的有效成。当饮片中可析出的有效成与煎药的(溶液)中的有效成达到饱和时,余的有效成就不再析出。

中药干了能加

不可以,倒掉吧!这副药最好不要再了。因为的过久,已经没有什么治疗的作用了,并且还会使一些有毒物质释放出来。建议重新药,以后药掌握一点火候。

中药糊了还能

中草药糊了,特别是碳化后,其药性会发生变化,有的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果继续服用,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比如,荆芥有解表、散风、透疹等作用,煎得太久其有效成就会挥发掉,如果煎糊了变成荆芥炭,就失去了解表作用,而产生了止血效能。又如,蒲黄常用于活血,而糊后的蒲黄炭却能够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一般来说,淀粉含量多的草药以及富含蛋白质和黏液的种子类中草药在煎煮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们相对更容易糊一些,如:生地、熟地、山药、玄参、车前子等。 中药糊除了药物本身的原因外,还有下

中药怎么效果最佳 砂锅

中药最理想的器具是砂锅,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成发生化学反应。其次是搪瓷锅和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一定不能用铁锅、或含金属元素的锅中药

怎样中药药效最好

煮药需用白开 现在人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直接用,其实药最好是把烧开的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先煎后煎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此类药应先煎10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 有些药方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0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降低药效,如

中药怎么煎 中药注意事项

中药时,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煎第二剂,取药汁保存。药渣则不宜留存太久,否则药性将大打折扣。

中药之前要不要洗一下 中药之前要不要洗

中药之前不要用洗。 煎煮中药之前用清中药是不正确的,容易人为的造成药物有效成的流失,最好用泡一下就可以了,不能用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