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测定呼吸频率的意义是什么

测定呼吸频率的意义是什么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而异,一般测定呼吸频率要视年龄而定。在此以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例,介绍判断呼吸频率的方法,当然,小儿的呼吸频率视年龄和病情的情况而定。

一般认为,呼吸频率在12次/分以下为呼吸减慢,每分钟超过24次为呼吸增快。呼吸减慢常见于代谢率降低、麻醉过量、休克以及明显颅内压增高等;呼吸增快主要见于肺炎、肺栓塞、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谢亢进以及神经精神障碍等。

另外,情绪变化可影响呼吸频率。因此,测定呼吸频率时,要注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可以在摸脉搏的同时测定其呼吸频率。一般测15秒钟,再乘以4,每日应记录3~4次。发现呼吸频率异常,应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

什么是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

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

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婴儿可爱的呼吸隐藏健康信号

>>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这也属于呼吸异常。

>>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顺而有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即为呼吸异常。

呼吸的声音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没有声音,宝宝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的声音会变得很大、嘈杂,甚至可以听到喘鸣声、哮鸣声等。

2回顶部

通过呼吸判断宝宝是否有

1、宝宝的呼吸频率紊乱:通过一份参考数据,父母可以从宝宝的呼吸频率判断他们是否出现肺部感染,两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每分钟的呼吸频率是小于等于60次;2-12个月的婴儿每分钟呼吸小于等于50次。

2、婴儿呼吸困难:当宝宝患有肺炎,除了上述提到的呼吸加快之外,还有另一种现象:随宝宝吸气,他们的肋骨与肋骨之间、锁骨窝,以及胸骨窝出现明显的凹陷,事实上,这是宝宝严重缺氧,所以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呼吸肌肉,非常用力呼吸的一种表现,换言之,也是小儿肺炎的一类严重现象。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意义

1、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甲亢时患者BMR增高, 多数大于+15%,约2/3处于15%-60%之间。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病情控制, BMR逐步降至正常。 BMR增高也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嗜酪细胞瘤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以及发 热、贫血、心肺功能不全、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妊娠期和月经期等病理生理状况。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础代谢率多介于-20%--40%之间,下降程度 往往和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控制后基石代谢率逐渐恢复正 常。另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恶病质等也可出现基础 代谢率下降。

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呼吸困难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是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表现,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重则出现鼻翼扇动、紫绀、端坐呼吸,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

引起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为:

1.心脏疾病:几乎各种心脏病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难。不过,除了先心,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基本都出现在心力衰竭时。

2.肺脏疾病及肺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肺动脉栓塞等。

3.其他原因:如中毒、重度贫血、脑神经病变、肥胖等。

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特点为:首先,这类呼吸困难都伴随呼吸频率加快,就是通常所说的“喘”。假如感觉呼吸困难,却表现得很平静,就基本可排除心脏病的原因。其次,呼吸困难会随着体力活动而加重,随着休息而减轻,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很厉害,非得出去走走才能好”的情况。第三,呼吸困难在平躺时重,坐起来会好转。如果出现上述特点的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

怎样跑步才算正确注意什么

跑步的定义是指陆生动物使用足部,移动最快捷的方法。它在运动上的定义是一种步伐,双脚不会同一时间踫到地面。它亦可以是一种有氧的运动或厌氧的运动。

跑步锻炼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跑步技术要求简单,无需特殊的场地、服装或器械。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经下降到如同悬崖的边缘上了。肌蛋白的减少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于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体极度地虚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较常见的。研究表明:力量训练也能有效地减少老年人摔倒的频率及骨折。

不管什么年龄的跑步者,很少有人努力去锻炼腿部以外的肌肉。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有规律地安排一系列简单的上身力量练习,将有效地提高训练者的跑步能力。目的是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通过合理地利用双臂,跑步者的成绩可以提高近12%。不知道利用双臂的普通的跑步者就很不幸,跑步的距离越长,双臂就越疲劳。双臂能有效地维持步幅是因为,他们像一个节拍器一样有节律地带动着腿的节奏。

人在跑步时,人体所需氧气需要量随着跑步速度加大而相应增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加快呼吸频率和增加呼吸深度。但是,呼吸频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范围是每分钟35~40次。如每分钟最高达到60次,平均一秒钟就要进行一次呼气和吸气,这样势必使呼吸变浅,换气量减少,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浓度降低。

大家都了解了么?小编要告诉大家,一个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可能会给大家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以说会给大家带来疾病。大家都知道长期坚持一个小的错误总有一天也会酿成大错。到时候就不是简单的改正一个错误这么简单了。

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

正常成年人:没有肺部疾病的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与脉搏的比是1:4,即每呼吸1次,脉搏搏动4次。

儿童:儿童呼吸比成人快,每分钟可达20~30次。

新生儿:正常新生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后立即开始呼吸,其呼吸特点是主要以腹式呼吸,呼吸频率比较快,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呼吸时候腹部的运动来数呼吸次数。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急促

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乣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 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乣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 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乣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乣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这也属于呼吸异常。

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顺而有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即为呼吸异常。

呼吸的声音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没有声音,宝宝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的声音会变得很大、嘈杂,甚至可以听到喘鸣声、哮鸣声等。

TIPS:宝宝呼吸异常不同于打鼾

1. 宝宝仰睡(面向上)时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向后倒,半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

2. 宝宝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较狭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肿胀就易阻塞。故半岁内的宝宝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咙有杂痰音。

3. 当宝宝感冒造成喉咙部位肿胀、扁桃腺发炎、分泌物增多时,更易造成气流不顺而鼾声加重。

相关推荐

宝宝呼吸异常需要细心观察

什么呼吸异常? 呼吸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乣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 至超过80次/分,这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乣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 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乣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乣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

五味子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机制: 五味子有小毒,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作用。 五味子的不良反应: (1)口服生药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偶有过敏反应。 (2)中毒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口干舌燥、有异昧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 (3)五味子有小毒,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作用 建议: 药三分毒,长期服用五味子会有副作用,建议适量服用。

新生儿呼吸30次每分钟正常吗

新生儿的呼吸有两种类型,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呼吸时表现为胸廓起伏的称胸式呼吸呼吸时表现为腹部起伏的称腹式呼吸。成人以胸式呼吸为主,新生儿呈现腹式呼吸。当新生儿呼吸急促时,常表现为小肚子起伏加快。足月新生儿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0~45次。睡眠中呼吸快慢、深浅不均。正常未成熟儿呼吸频率可达60次/分,呼吸快慢、深浅不均更为明显。新生儿呼吸过快或过慢都不正常现象,应找儿科医生诊治。 新生儿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较少,但他们机体所需的氧气量并不少,所以只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弥补每次吸入气量的

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

注意隔离 1.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一样的,尤其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的; 2. 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4.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观察病情 1. 注意观察患儿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或

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类

呼吸衰竭这一种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危险性的一种疾病,病情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出现生命的危险。前些日子和老妈聊到养生的话题,她跟我说到,他们居委会那里一个小姑娘才二十多岁,平时身体看起来也好好的,可不知道怎么了就突然检查有了肺炎,又因为出现了呼吸衰竭的情况就走了,让人感到很可惜,告诉我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身体,不过对于呼吸衰竭她不很明白,让我帮她找一找呼吸衰竭的定义有哪些,具体有什么。 一、定义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

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怎样才算正常

新生儿出生后头两周呼吸频率波动较大,这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妈妈不要紧张。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新生儿胸腔小,气体交换量少,主要靠呼吸次数的增加,维持气体交换。新生儿呼吸运动比较浅表,但呼吸频率较快,正常的呼吸频率每分钟约40—50次。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呼吸节奏不规则,特别睡梦中,会出现呼吸快慢不均、屏气等现象,这些都正常的。但如果新生儿宝宝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了80次,或者少于20次,就应引起重视,要及时看医生。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 (1) 出生后24

平衡呼吸有什么作用 跑步呼吸正确方法

学会使用腹腔呼吸,而不用胸腔呼吸呼吸时,去感受到收腹和挺腹的过程。如果你呼吸的时候肚子没有动,很可能你没有做到足够深的呼吸。 这样可以保证吸入足够多的氧气,同时也防止肌肉和肺部疲劳的最佳方式。深呼吸为肌肉的氧气代谢循环提供了合适的条件,可以提高你的耐力。 调整呼吸和步频,找到一个呼吸频率和步调协调的节奏。比如,每次抬左脚的时候,吸一口气,抬右脚的时候就呼气。这样可以让你在整个跑步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呼吸频率。 尝试不同的呼吸模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这取决于你的跑步速度。

宝宝睡觉呼吸急促怎么回事 生理现象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睡觉后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大部分正常的,因为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属于生理现象,在出生后的前两周,呼吸频率1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都很常见。

呼吸困难怎么办

呼吸主要人体的呼吸频率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之下,很多疾病都会产生一些呼吸困难以及呼吸无力的状态所以呢,主要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常见症状,出现一些常常见的病因,主要的病因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一些支气管炎症或者一些肺部的感染以及胸膜的疾病很多疾病都会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的需要到正规的医院的先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在要保持气道通畅就肿呼吸清理下的分泌物,主要观察由于疾病及然后进行治疗,在针对不同的病因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的。呼吸困难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当患者

新生儿睡觉呼吸急促判断方法有哪些

利用数宝宝呼吸次数的方法进行判断。以一分钟的时间为限,数出宝宝的呼吸频率,之后再结合宝宝月份以及宝宝正常的呼吸频率进行比较,就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宝宝否出现呼吸急促现象。 另一方面,妈妈们也可以听听宝宝否有听喉喘鸣的声音。可以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听喉喘鸣比较不容易听到,需要妈妈俯身倾听才能听到。可以掀开宝宝的衣物,看宝宝的呼吸频率否平稳,另外还要看胸部两边起伏否有对称。这样能够帮助妈妈更加准确的判断宝宝的呼吸情况。 以上这些常识相信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解决婴儿呼吸急促的问题。赶紧掌握不同类型的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