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用中医支招治痛经
内外兼用中医支招治痛经
中成药疗法
1.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痛经伴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者。服法是每次6克,每天两次。
2.元胡止痛片:元胡止痛片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行小腹胀痛、胸肋胀满者。服法是每次4片,每天三次。
3.妇女痛经丸:妇女痛经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行小腹刺痛、经行不畅、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减者。服法是每次30粒,每天三次。
4.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药物,为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之一,由川芎、冰片等组成,有芳香温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除冠心病心绞痛之外,其对痛经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痛经发作时,单纯使用本品即可达到止痛效果。
外治法
1.月经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调为糊状,分为两份。取胶布两块,将胡椒粉糊置于胶布中,贴双侧涌泉穴并按摩10分钟。
2.月经前3天开始,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作逆时针旋转揉摩10分钟,同时从小腹至脐部推摩30~50次。
3.艾叶50克、胡椒10克、陈皮20克,共焙黄为末,加白酒少许,纱布裹,睡前放于脐下3寸处(关元穴),上压热水袋,具暖肾、温经、止痛之效。
4.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药共研细末,用黄酒适量热敷于脐部。宜用胶布固定,冷后可再熨敷,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本法治寒湿凝滞型痛经。
5.川芎、草乌、香附各0.5克研末,绢包塞入两侧鼻腔10~20分钟,10分钟后将药取出即可止痛,一般需1~3次。6.用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共研极细末,加黄酒适量,炒热后纳入纱布袋中,在温度适宜时置脐部或小腹部,不停地熨敷。药冷却后,可再炒热熨敷,直至痛经消失为止。
茶疗法
1.姜糖水:用红糖、生姜、山楂各15克,水煎代茶饮,对痛经有一定的效果。
2.痛经茶:由香附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组成。凡因外受寒湿、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月经前或行经时小腹隐痛、时感胀满或时感小腹阴冷、遇热则舒者,可取上药研碎成末,以沸水冲泡代茶,每天两剂,连服3~5天。
中医支招调理宫寒
1、肾虚导致的宫寒怎么调
强肾的饮食补充,多吃黑色食品,例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还有坚果类的例如核桃等。根据12时辰养生说:在下午五点到七点,补充水分,和上述食品,也可以做日常养护排毒和暖宫用美闺媛暖宫型类的驱除宫寒。
2、节食导致的宫寒怎么调
饭前喝汤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汤,例如酸辣汤、辣鱼汤、胡辣汤等,可以有效占据胃容量,减少进食量。另外它们所具有的温热性质,也可以缓慢地帮你蓄积体内热能,防止宫寒发生。
中医支招女人排毒4食物
排毒食物一:木耳
木耳因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中医认为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是一款不错的排毒食物。
吃木耳排毒时注意:
1、木耳不宜与田螺同食。
2、从食物药性来说,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3、患有痔疮者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痔疮出血。
4、木耳不宜与野鸭同食,野鸭味甘性凉,同时易消化不良。
排毒食物二:猪红
猪血具有很强的滑肠作用,经常食用可将肠道内的大部分毒素带出体外,能够起到排毒的作用,不怕吃猪红的女性不妨选择这一款排毒食物。
吃猪红排毒时注意:
1、猪红不能与大葱、大豆、何首乌、黄豆、海带一起吃,否则会引起身体不适或消化不良。
排毒食物三:绿豆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是一款众所皆知的排毒食物。
吃绿豆排毒时注意:
1、属于寒凉体质的人。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适宜饮用绿豆汤,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绿豆汤他疾病。
2、空腹的时候不要喝,绿豆汤性寒,空腹喝对胃不好。
排毒食物四:蜂蜜
蜂蜜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可补中气,味道甜柔且具润肠、解毒、止痛等功能,也不不错的排毒食物。
吃蜂蜜排毒时注意:
1、不宜与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 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2、不宜与韭菜同食。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出汗多怎么治疗
白天动一动就大汗
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就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
中医支招:饮食上可选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体质。
手足心汗多
许多人的手心容易出汗。通常这样的人,脚汗、腋窝汗也出得厉害。支招: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肤色暗黄和脾胃不和、气血不足有关
肤色黯黄:脾胃不合、气血不足
肌肤出现黯黄、发灰的颜色,多因脾胃不合、气血不足等问题导致。尤其很多女性,在消化不良、气血两虚的情况下,再加上压力、焦虑,思虑伤脾,从而使肌肤也逐渐变得黯淡、发黄。
中医支招:调节脾胃,每天要多喝水,减少油腻和甜食。多吃青菜、水果的同时,可以适当吃一些瘦肉、坚果和豆类食品。另外,可以把当归、大枣放在汤里,调节脾胃效果非常好。或煲一些活血补肾的汤品,放入地黄、当归、枸杞、黑芝麻等,一周喝三四次,肤色会明显改善。日常护肤上,黯黄肤色要少用化妆品,尤其是粉底。要彻底清洁肌肤和补水。
长斑:痰淤积滞、脾虚湿盛
从中医的角度讲,色斑缘于以下几种情况:精血不足、气血痰淤积滞皮下,色素沉着而致;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脾虚生湿,上蒸于颜面所致。此外,一些慢性病、精神刺激、紫外线照射、化妆品使用过度等也可导致此病。
中医支招:如为气血淤滞引起,可将杏仁、桃仁、白果仁研磨后,与粳米同煮,可以活血,常吃能减少色斑。如因脾虚湿盛,红豆薏米汤就是很好的祛湿美容食物。
痘痘:肺胃湿热
痘痘的形成多因体热、食肥腻食物,或因情绪不良导致肺经热盛、脾胃湿热。时间长了,就会灼伤阴液,使阴虚火旺,湿热淤积于脸部,才会长痘,严重的会形成痤疮,严重的痤疮会有结节和囊肿,这种情况多因痰湿凝聚引起。久治难愈或常复发的痤疮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中医支招:痘痘早期应以清肺为主。可多吃清肺的食物,如梨、蜂蜜、猪肝等。形成痤疮的,可选用陈皮、半夏煮水。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及热性肉类,如羊肉。可多吃果蔬,但葡萄、荔枝等热性水果少吃。
通过对于以上材料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脾胃不和的一些主要的症状以及注意的事项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对于出现有以上症状的朋友,小编建议要及时的就医,以免耽误了病情。
中医支招帮你排清毒素
1、皮肤排毒:运动出汗
适应征:肌肤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粗糙、黯沉、油腻等问题,脸上总是起一些发红的皮疹或是小疖子。
排毒方式:可以进行必要的按摩,方法是以锁骨、脸部与耳际交界处为重点,先从鼻翼两侧按摩,一直到耳际,最后再由额头沿着脸庞两侧慢慢按摩到锁骨;然后再用相同的手势由鼻翼往上到大太阳穴,再由下巴往面颊处画圈,最后以手掌包覆整个下巴,来回滑动至耳根处轻压。
此外,每天保持30分钟运动量就能达到让肌肤排毒的效果。除了去健身房出汗,每天跑步等有氧运动也是出汗内容之一。或者可以选择每周洗一次蒸汽浴或桑拿浴,能加快新陈代谢、排毒养颜。蒸桑拿时要注意饮水,可以帮助加速排毒,浴后再喝一杯水补充水分,同时排出剩下的毒素。
2、肺部排毒——做深呼吸
适应征:人每天呼吸将约8000升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脏。由此经常出现咳嗽或痰多、咽喉不适等。
排毒方式: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在嗓子并不痒时,主动咳嗽几声,将有助于肺脏的排毒;然后用鼻子平稳地深深吸气,此时指尖可感觉到稳步鼓起,直到整个胃部充满气体,让气体在胃部停顿4秒钟,再用嘴慢慢将气呼出。
此外,平时可食用些清肺排毒的食物,如将生柚子留皮去核,加上杏仁、贝母以及未经漂白的雪耳各30克,加入蜂蜜炖成蜜羹,每周服用一次;或多食用黑木耳,因为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经常食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污染物质。
3、肝脏排毒:在熟睡中
适应征:肝脏虽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但是如果平时经常熬夜或大量酗酒,会使肝脏也不堪重负,导致脂肪肝等。
排毒方法:生活作息对于肝脏及一些负责解毒排毒工作的器官影响很大。每天晚上11时至凌晨3时,依照中医经脉循行理论,是肝经运行的时间,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因此,此时安然入睡,可让肝脏有效排毒,有利身体的健康。
此外,用柠檬草、迷迭香、朝鲜蓟和马鞭草各3克混合泡成草药凉茶,每天喝两大杯(约500毫升),有利于肝脏新陈代谢;多食胡萝卜、大蒜、葡萄、无花果等也有助肝脏排毒。
为夜猫子量身定制的保健大法
酸枣仁PK失眠
熬夜症状:终于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脑却一片清醒,失眠了……
中医支招:酸枣仁
虽说熬夜很累,可由于压力、兴奋,常会使得人体循环紊乱,反而失眠。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镇静助眠的功效,非常适合因熬夜导致的虚烦不眠,如果能事先煮好酸枣仁粥及百合酸枣仁,等到工作完喝上一些,对于安眠极有帮助。
酸枣仁粥味美、方便,无任何副作用。制作方法:将炒酸枣仁30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粳米1~2两洗净后放入药液中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服用。
另外,还可用新鲜百合300克,清水泡24小时,取出洗净,然后将酸枣仁10克煎水去渣,加入百合,煮熟食用,治失眠疗效很好。
五禽戏PK腰背疼
熬夜症状:端坐数个小时后,手腕疼、颈肩疼再加上腰背疼,熬夜一族怎一个疼字了得。
中医支招:五禽戏
五禽戏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对于熬夜者来说,倒也无需专门去学习,只需试着像大熊般四肢着地走一走、像鸟般展展手臂、像虎般伸展身躯……身体在经过活动、释放后,自会缓解各处的酸痛。
老人春节安全注意事项
1、雾霾危害,减少外出护举措
2016新年来临之际,恶劣的雾霾天气亦随之而至!各大医院中,就诊者多为呼吸道感染所致,尤以老年人患病居多,而这种情况与恶劣的雾霾天气是不无关联的!老年人一旦患上“雾霾”病,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会诱发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中医支招:春节期间,难免会走亲访友,而一旦出现雾霾天气,老年人应尽量减少晨练和不必要的外出!有些老年人习惯每日晨练,但是遇到雾霾天气,中老年人还是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在公共场所久留。若非要出门,则建议佩戴上医疗口罩等防护措施。以防呼吸道感染疾病不约而至!
2、合理作息,勿情绪激动
众所周知,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同一个人的自身情绪脱不开关联。春节期间,丰富的饮食结构让老年人血压飙升,尤其是原本就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一旦休息不好、过分激动、大喜大悲,都可能造成中风(即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中医支招:要避免各种老年性疾病的不约而至,不可过悲过喜,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老年人节假日期间需避免寒冷、饱食、情绪激动、负重。此外,患冠心病的老人还应做到:一勿忘记按时服药。二注意居室通风换气。三保持大便规律、通畅、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