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药误区
小儿感冒药误区
1.有的家长可能从自身经验的角度出发,认为感冒是小事,不用着急上火,也不用吃药,自己就可以痊愈,事实上,很多人是不药而愈的,但是儿童这个年龄段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因为儿童身体尚且发育的不是很健全,自身免疫系统还比较薄弱,所以抵抗感冒的能力比成人要差很多,所以儿童患上感冒的几率远远高于成人,成人能够抵抗的感冒病毒,儿童可能就抵抗不了,如果患上了感冒不加以治疗的话,可能会转为其他的疾病,比如: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所以儿童患上了感冒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
2.很多家长认为抗生素就是速效药,孩子一感冒就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这是不对的。感冒往往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是能够起到抑制与杀死细菌的作用,不能够对病毒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滥用抗生素还会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加,体内菌群失调等,所以孩子感冒了一定要慎重使用抗生素。
3.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不是很在意药品的成分,胡乱的配药使用,这是非常不对的。很多药品的成分具有相同的成分,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叠加使用。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症状配合使用,使得药品的成分能够互相补充。
4.有很多家长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口服药的效果不如打针。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过度治疗只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对于疾病本身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5.另外还有几个误区:有很多家长认为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更好;一样治疗感冒,成分一样的药物不用买贵的;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一定不会再得感冒;中药没有任何副作用等。事实上这些都是感冒用药的误区,都是不正确的,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这些误区中栽跟头。
宝宝鼻塞一定是感冒吗
大人们如果遇到鼻塞感冒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何况是对于宝宝而言,他们的身体情况比较的特殊,因为各种身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说当受到这种疾病困扰的时候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你有了解过如果宝宝鼻塞就一定是感冒吗?
新生儿鼻塞,并不一定是感冒。新生儿感冒往往不表现为鼻塞,而是精神差,奶量减少,睡眠增多或减少,哭闹不安等非特异症状。新生儿打喷嚏,也不是感冒。新生儿刚刚来到大自然中,对环境还不适应,外界刺激使鼻黏膜发痒,引发喷嚏。新生儿鼻塞,打喷嚏,都不一定是感冒,不要贸然服用感冒药。误服感冒药,会造成宝宝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对外界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微生物趁势侵袭,引发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八个月宝宝流鼻子烂嘴怎么办
目前还在感冒,建议给孩子多喝水,配合给孩子口服小儿感冒药,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抗感颗粒,解感颗粒等。注意饮食易清淡。
儿童感冒安全用药避开3误区
儿童感冒 合理用药有必要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7天可以退热,而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大部分在10~14天得到缓解。既然已有报道感冒药误服和过量使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那么,不使用药物岂不更安全?
此言过于极端。普通感冒的某些症状,如发热、严重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影响吸乳和进食,也会令家长焦虑不安。提倡完全不用药,而仅仅让儿童多休息、多喝水,在我国可能是不现实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也不会同意。也更有可能因此而导致过多使用抗生素、使用成人感冒药给小儿服用、使用镇痛剂等处方药,凡此必将更增加用药的不安全性。所以,合理使用感冒药进行对症治疗,并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剂量增加 不良反应会“叠加”
通常,在推荐治疗剂量范围之内,常用的感冒药是安全的,可以有效地减轻和缓解感冒症状。据统计,感冒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例仅为1/2000万用药次数,不良反应大多数发生在超剂量情况下,是我们常用治疗剂量的10倍乃至30倍,死亡约5/10万。国外报道的不良反应个案都是使用剂量不当、意外过量摄入以及重复用药所致。
感冒药往往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每种组分,各有功效,也各有不良反应,而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常含有相同成分。因此,如果同时使用含有同一种成分而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就有可能造成重复用药、超常剂量,引致叠加的不良反应。
巧用药 避开用药误区
目前,我国感冒药尚未大规模进入超市开架销售,而是由医院和药店管理。建议家长正确看待使用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这个问题,避开误区:
2岁以下婴幼儿 大部分感冒药没有2岁以下儿童服用的推荐剂量,在药物上市前的研究中也缺乏这部分人群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所以原则上不用。家长决不能擅自购买,随意给儿童服用。
2~6岁儿童 2~6岁儿童使用感冒药也需谨慎,只有在有明确的确认剂量前提下,才可以作为非处方药使用。不提倡使用成人感冒药代替。
建议家长在使用感冒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严格遵照推荐剂量服用。如果对感冒药服用方法存在疑问,最好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小儿感冒可以使用抗生素吗
勿迷信抗生素与输液的疗效
我们做过一项调查,参与调查家长的宝宝们,67.9%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在选择小儿感冒药的依据上,37.61%家长更偏重于疗效,22.02%更偏重于副作用小,专家指出,一些家长在应对小儿感冒时偏重“疗效”,孩子一感冒即给孩子用抗生素,认为用了抗生素,两三天孩子的感冒即可痊愈。事实上,小儿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而非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目前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只对特定的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盲目使用抗生素则有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引起种种不良反应。为此,专家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切勿在小儿感冒早期就使用抗生素。
此外,专家还指出,很多家长都相信打吊针疗效更好。事实上,静脉输液是在孩子无法进行口服营治时才采取的治疗手段,比如当孩子病情严重时,通过静脉输液给他输进液体,维持孩子体内循环,同时带入药物。专家提醒家长们,其实大多数早期感冒都是自限性疾病,即不需特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比如多喝水、多休息等,靠自身免疫就可以痊愈的。
小儿感冒家庭备药有学问
调查显示,家长最常给孩子服用的小儿感冒药是:葵花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42.20%)、999牌小儿氨酚那敏颗粒(41.28%)、护彤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39.45%)、复方板蓝根颗粒(27.52%)、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22.94%)、小柴胡颗粒(22.02%)以及强生美林(11.01%)。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小儿感冒药,如美林、护彤、佐儿百咳静糖浆、999儿童感冒灵等;较小的婴儿可以准备艾畅;大一些的婴儿可以准备惠菲林等,以备不时之需,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孩子服药。
此外,专家还特别提醒广西、广东的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一种特殊情况——蚕豆病,也就是G6PD缺乏症,是因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很多感冒药、退烧药都是不能吃的,否则将会出现急性溶血症状。
小儿感冒用药需对症
调查还显示,在小儿感冒药的选择上,44.04%家长偏向于使用中成药,30.28%选择了西药,12.84%则比较信赖中药。对于儿童用药,很多人都认为中药、中成药比西药毒副作用少,儿童服用更安全,调查数据也显示出家长们对中成药更为信赖的倾向。
对此,专家表示,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宝宝感冒选择中药还是西药,还是得根据宝宝的体质和病情,对症治疗。如果孩子病情比较急,可以使用西药快速制止病情蔓延,例如退烧的药品有氨酚黄那敏、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如果选用中成药时,则要特别慎重。如果孩子是风热感冒,要选清凉解表的药,例如热毒清、银翘散等;如果是风寒感冒,这时就不能使用清凉的药物,可以让孩子多吃姜、葱等热物,多喝点热姜水或者用姜水泡脚。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越使用抗生素,其对宝宝的免疫力危害越严重。以上是关于小儿感冒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相关讲解,您在阅读之后,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吗?专家提醒,对于小孩子感冒,还是尽量少使用抗生素。
小儿感冒要按年龄选药
一、治疗小儿感冒一定要分年龄段
因为不同年龄小儿感冒所表现的症状不同,药物选择也应区别对待。
1、婴儿: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生病的几率较少,症状表现以鼻塞为主,大多不发热,所以药物的选择以滴鼻剂为主;
2、幼儿:6个月至3岁的儿童是感冒的高发人群,高热和卡他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咳嗽症状明显,在高热时,先退高热,待热度降至39℃以下后,及时使用感冒药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防止单纯退热,使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加重而延误病情;
3、少儿:3岁以上的小儿感冒,其他症状相对明显,有发热但多为中度发热,药物选择也以感冒药为主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
二、小儿发热有高低,选药各不同
小儿感冒39度以上高热,应退高热,待体温降至39度以下,即换用感冒药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对症治疗。
小儿感冒39度以下中、低度发热,小儿感冒药---小白是您正确的选择。
三、小儿感冒、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是小儿感冒治疗的原则。
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选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急性呼吸道感染(ART)委员会推荐首选。
咳嗽可以选择氢溴酸右美沙酚和可待因,但可待因有成瘾性,而右美沙酚为非麻醉性镇咳药,被WHO和美国FDA推崇使用。
针对常见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卡他症状,常用的药物有伪麻黄碱和扑尔敏。
如果小儿感冒具有以上一种或几种组合症状,则具有通鼻、止咳、镇痛、退热作用的小儿感冒药是正确的选择。
四、警惕扑尔敏,选药要当心
因为扑尔敏作为抗过敏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抑制作用:头晕、嗜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儿童感冒服药有禁忌
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药物有很多,比如通宣理肺丸、小儿四症丸、保婴丹、小柴胡、清宣止咳颗粒等。每个小儿感冒的病因不同,因此所用药物也不一样。有的小儿得风寒感冒,有的小儿得风热感冒,两者不能用同一种药。症状不同,所用药物也不一样。
1、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
2、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保婴丹;
3、感冒、咳嗽: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
4、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
5、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0.5%麻黄素滴鼻(禁用滴鼻净)。
专家:小儿感冒能不用药就不用
使用感冒药过程中,有些家长为追求尽快达到疗效,可能会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的药等多种药物给小孩一起服用,但由于对药物成分不了解,若同时服用的话,就会导致剂量的加大,因此也会造成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普通感冒有一定的自愈期,药物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若不是很严重的感冒,建议患儿多休息、多喝水,尽量避免吃药;若是重感冒的患儿,在服用感冒药的时候,应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用量用法、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再进行服用,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小儿感冒该不该用抗生素
勿迷信抗生素与输液的疗效
这项由家庭医生在线育儿频道设计的调查,参与调查家长的宝宝们,67.9%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在选择小儿感冒药的依据上,37.61%家长更偏重于疗效,22.02%更偏重于副作用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李宏教授指出,一些家长在应对小儿感冒时偏重“疗效”,孩子一感冒即给孩子用抗生素,认为用了抗生素,两三天孩子的感冒即可痊愈。事实上,小儿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而非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目前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只对特定的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盲目使用抗生素则有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引起种种不良反应。为此,李主任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切勿在小儿感冒早期就使用抗生素。
怎样缓解婴儿鼻塞 宝宝鼻塞是感冒了吗
新生儿鼻塞,并不一定是感冒。新生儿感冒往往不表现为鼻塞,而是精神差,奶量减少,睡眠增多或减少,哭闹不安等非特异症状。新生儿打喷嚏,也不是感冒。新生儿刚刚来到大自然中,对环境还不适应,外界刺激使鼻黏膜发痒,引发喷嚏。新生儿鼻塞,打喷嚏,都不一定是感冒,不要贸然服用感冒药。误服感冒药,会造成宝宝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对外界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微生物趁势侵袭,引发新生儿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