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增高别错过关键时期
小儿增高别错过关键时期
增高治疗应在青春期前进行
人身高的增长主要经过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四个阶段,其中出生后29天至3岁的婴幼儿期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至完全成熟的青春期两个阶段尤为明显。
3岁至12岁的青春前期是生长比较缓慢的阶段,每年体重增加约2kg、身高增长5~7cm。此阶段如果身高每年增长少于4cm,则表示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第二性征刚开始发育或者之前的一两年为解决身高问题较理想的时间。女孩一般在8~13岁,平均为11岁;男孩稍晚两年左右。青春期的少年身高每年可增加 8~12cm,体重两年约增加8~11kg,这一现象被称为青春期猛长。青少年在性成熟后生长明显减慢,18~20岁时骨骺完全闭合,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 的增高治疗机会。
身高的增长程度与骨龄有很大的关系。骨龄不依赖于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代表人生长的成熟程度。如果骨龄大于身高龄,不论孩子年龄有多小,都意味着骨骼的生长时间较短,预示着将来身材矮小。
乱用补药适得其反
体重反映了身体的营养状态,在一定的身高标准下,如果体重超过了标准体重,则意味着身体并不缺乏营养,即使补充营养也不会对身高有影响;如果体重低于标 准体重,则意味着缺乏营养,此时可通过补充营养来促进身高。但切忌盲目用药或用补品,以防误服类固醇激素。此类药物虽然短期内可使儿童身高有所增加,但由 于同时促进了骨骺闭合,会造成儿童最终身材矮小。
特殊营养素的缺乏会妨碍特定组织的生长。如缺锌会造成生长障碍,缺乏维生素A会使骨变短变厚,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缺乏维生素D则会造成骨矿化不足、骨软化。因此,要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饮食结构必须均衡。
增高治疗有办法
对于营养并不缺乏的儿童进行增高治疗主要通过激素调节来实现。激素调节包括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因子的调节等。
胰岛素可直接通过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信息途径转导或者间接地对其他促生长调节物质发生作用来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对骨和软骨均有作用,甲状腺激素缺乏时 骨成熟延缓,生长速度降低,导致身材矮小;而甲状腺激素过剩时则会造成骨转换及生长速度加快,促进骨成熟提前,也会导致最终身材矮小。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 会促进生长激素急速合成,但长期超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生长。
由于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熟睡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占全天分泌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孩子必须养成早睡的习惯。
身材矮小的儿童应首先到正规大医院诊治,明确是属于正常的矮身材儿童还是由于慢性疾病、生长激素缺乏或营养不良等原因所致。对于正常的矮身材儿童可通过适当增加运动来促进长高,跳绳、跳高等跳跃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缺钙会影响长高吗 成年后还会长高吗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才醒悟错过了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想长高了,可是成年了还能长高吗?人体的主要生长时期实在1~18岁,18~24岁还会生长,但是长的高度不过是几厘米,在主要是因为人体发育完全后骨骼的成长基本结束,骨骺闭合,生长的内在条件已基本消失,所以长不了多少。
骨骼发育关键时期
1、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极度消瘦小儿。
2、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出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较下肢快,1岁以后则落后于下肢的增长。
3个月会抬头,脊柱形成第一个弯曲(颈前凸);6个月会坐,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胸后凸);1岁会走,脊柱形成第三个弯曲(腰前凸)。至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些弯曲才固定。坐、立、行姿势不正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畸形。
骨化中心的发育:一般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部骨化中心情况以了解骨骼发育情况:正常婴儿在出生4—6个月出现2 个骨化中心(头骨及钩骨),3岁时出现4个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桡骨骺);6岁时7个(月骨、大、小多角骨);8岁时9个(舟骨,下尺骨骺);10岁时出齐10个(豆状骨)。所以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患呆小病、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等时骨龄明显落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枢性性早熟时骨骼发育过快,出现早熟。
塑头型的关键时期
1-3个月的宝宝处于头型塑造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宝宝的头颅骨质地比较软,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如果在3个月以内发现宝宝的头睡得有点偏,赶快及早纠正还不算晚。
一周岁半后再想纠正就比较难,一般来说,宝宝在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囟门会闭合,意味着宝宝的头型定形了,很难再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妈妈如果在一周岁半以后才想起来给宝宝纠正头形,那就比较困难了。
弱视治疗
如果在孩子两三岁以前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遇到阻碍,譬如存在屈光不正或一些眼病的发生,使外界的光线和物体对眼睛的刺激受阻,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视觉的成熟,从而造成弱视。
另外,弱视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弱视,孩子患病的机率就大些。作为家长,应尽早地检查儿童的视力,如有怀疑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不要错过眼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孩子三岁左右这一阶段,弱视是可以治疗的。
治疗弱视,一般都要戴上合适的眼镜,然后进行弱视训练,方法是定期遮住视力好的眼睛,强迫使用弱视眼,以使它的功能得到锻炼。进行弱视训练关键是持之以恒,家长切不可嫌麻烦或存有“树大自然直”的侥幸心理。目前,医院一般采用后像法、红色眼刺激法等治疗弱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弱视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三四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训练最适宜,如果错过了这时机,到了12岁,由于视觉发育趋于成熟,治疗起来就困难了,如果进入成年,治疗弱视则基本无望。
小儿增高别错过关键时期
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一个满意的身高,首先要了解儿童的生长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身材的高矮主要受制于多基因遗传因素,营养、疾病、 心理等后天因素也会对身高产生影响。遗传无法改变,不过在骨骺没有闭合前进行激素调节、营养调节以及合理的运动都会对身高增长有促进作用。
增高治疗应在青春期前进行
人身高的增长主要经过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四个阶段,其中出生后29天至3岁的婴幼儿期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至完全成熟的青春期两个阶段尤为明显。
3岁至12岁的青春前期是生长比较缓慢的阶段,每年体重增加约2kg、身高增长5~7cm。此阶段如果身高每年增长少于4cm,则表示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第二性征刚开始发育或者之前的一两年为解决身高问题较理想的时间。女孩一般在8~13岁,平均为11岁;男孩稍晚两年左右。青春期的少年身高每年可增加 8~12cm,体重两年约增加8~11kg,这一现象被称为青春期猛长。青少年在性成熟后生长明显减慢,18~20岁时骨骺完全闭合,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 的增高治疗机会。
身高的增长程度与骨龄有很大的关系。骨龄不依赖于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代表人生长的成熟程度。如果骨龄大于身高龄,不论孩子年龄有多小,都意味着骨骼的生长时间较短,预示着将来身材矮小。
乱用补药适得其反
体重反映了身体的营养状态,在一定的身高标准下,如果体重超过了标准体重,则意味着身体并不缺乏营养,即使补充营养也不会对身高有影响;如果体重低于标 准体重,则意味着缺乏营养,此时可通过补充营养来促进身高。但切忌盲目用药或用补品,以防误服类固醇激素。此类药物虽然短期内可使儿童身高有所增加,但由 于同时促进了骨骺闭合,会造成儿童最终身材矮小。
特殊营养素的缺乏会妨碍特定组织的生长。如缺锌会造成生长障碍,缺乏维生素A会使骨变短变厚,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缺乏维生素D则会造成骨矿化不足、骨软化。因此,要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饮食结构必须均衡。
预防肥胖的关键时期 减肥时期
减肥时期没有寻求专业的营养指导,盲目的听信各种流行减肥方法,急功近利,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减肥到不到理想效果,还可能导致反弹致肥,甚至严重影响到生育能力和孕育质量。
中医推拿助小儿增高
中医里说,肾主骨,儿童的长高首先需要骨骼健康发育,而骨骼的健康发育取决于肾气是否旺盛;骨骼的精华在骨髓,而脑为髓海,是骨髓汇集的大海,养肾就能养骨骼,滋养骨髓,最终滋养大脑。也就是说,肾主智,孩子聪不聪明取决于他的肾气是否旺盛,推拿养肾同样也能助长。
1、头面部: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20~50次。
2、上肢: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推三关(三关在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根直线,操作时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补脾经、肺经、肾经或泻肝经、心经各100~200次。
3、腹部:家长每天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
4、背部:家长每天对孩子的背部从下向上搓背,以皮肤微红发热为度。从上到下按揉膀胱经(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脊旁肌肉处)各穴位。向上捏脊(又称为“蚂蚁上树”)和揉双脚底的涌泉穴各30~50次,再重点按摩背部的命门穴、肾腧穴各4~5分钟。
捏脊可以激活全身的生长机能,涌泉穴则是肾的井穴,按摩这个穴,就是让生命的泉水涌出来,滋养全身,命门穴中则藏着真火,可以生发全身的阳气。
把握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在过去的10年到15年间,神经科学家在大脑怎么发育和何时发育问题上,已经有了深化的认识。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婴儿的大脑发育情况非常令人惊奇,在孩子生命最初的3年里,是其大脑迅速生长变化的时期。神经科学家发现,树突和神经键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能量。婴幼儿的大脑将使用相当于成年人两倍的能量。并且,人类的脑细胞与其他细胞相互神经接点发生在婴儿出生前,但大量的神经接点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大脑神经接点决定了一个孩子怎样在世界上活动。通过建立神经接点并消灭不用的脑细胞,在3岁时孩子的大脑将比出生时掌握更多先进的能力。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3岁之后大脑发育速度明显转慢,趋于停止。这一时期是儿童在形成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婴儿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多。因此,把握好孩子3岁前的早教,意义十分重大。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就会错过教育孩子的重要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在此期间,父母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
没怀孕可以吃叶酸吗
没怀孕可以吃叶酸。
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细胞生长,器官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叶酸缺乏则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的情况等,如果要确定怀孕再吃叶酸往往容易错过开始一个月的时间,所以一般是建议从孕前三个月就开始吃叶酸的。
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
0—2岁,训练动作发展
训练方法:
1.宝宝3个月时,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2.宝宝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FDPageBreak}
1—3岁,训练口语发展
训练方法:
1.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2.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自然地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
2—4岁,锻炼计数能力
训练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宝宝听,如给宝宝糖果时、上下楼梯时。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3.利用生动的形象,教宝宝认识数字符号,如1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等。
4.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做,如让宝宝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
5.运用具体实例,教宝宝加减法,如用苹果、积木等演示。
6.提供足够的实物材料,让宝宝自己动手,寻找数字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