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的中医看法
截瘫的中医看法
1、对于骨折瘫痪者,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督脉、续筋接骨为主,用接骨散治疗;
2、对于弛缓性瘫痪者,治以补肾健脾、温通经络为主,药用地龙 骨碎补 自然铜 狗脊 红花 桃仁 当归等水煎服。冲三七粉6g 日二次服。加减:体虚气弱去自然铜 桃仁,加人参 麦冬 五味子 ;颈椎损伤者加葛根、焦神曲;便秘数日不解者加郁李仁 火麻仁。同时口服截瘫一号胶囊,方如下:炙马钱子 乌梢蛇 鹿角片 地鳖虫 蜂房等,研粉装胶囊,日三次口服;
3、痉挛性瘫痪者,以滋补肝肾、祛风通络为主。药用:蕲蛇 当归 地鳖虫 熟地 狗脊 川牛膝 鸡血藤 白芍 地龙 鹿角片,水煎服,每日一剂。同时口服截瘫二号胶囊,方如下:全蝎 蜈蚣等研粉装0.5胶囊,每服3粒,日两次口服。
喷门癌中医看法
贲门癌是脾胃疾病中难治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因七情郁结,气滞血瘀,三阳热结,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气血亏虚,津液枯竭所致,中药可采用:
方一:香豉、杏仁去皮尖、干姜、吴茱萸、川椒、建曲各等分。上药分炒去汗,共研为末,炼蜜为丸。用以擦胸,每日数次。
方二:胆南星、瓦楞子各5g,白矾2g,枯矾、雄黄、牛黄、琥珀、乳香、没药、珍珠、白降丹各1.5g,白砒2.5g,麝香0.3g,青鱼胆2个。
上方贵重药及剧毒药另研,一般药品烘干,研为细末过筛,混合调匀,再研一遍,装瓶备用。取药粉适量,青鱼胆汁为丸如芥菜籽大,贴于上脘、中脘、膻中穴,外用胶布固定。2日换药1次,半月为一疗程,治愈为止。
高位截瘫能活多久
照顾好的话和常人的寿命差不多,只是不大方便而已。
确切情况还的结合临床情况看,但是截瘫会导致各种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寿命。高位截瘫,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高位截瘫一般都会出现四肢瘫痪,预后多不良,其它方面跟下肢截瘫相同,脊柱椎骨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的骨片,可能性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脊髓横断平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的,称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有神经功能障碍者,为四肢瘫。
神经性肌肉萎缩重症肌无力
痉挛性截瘫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痉挛性肌无力,肌张力增高,发病随年龄增大症状加重,腿脚力量小腿脚不可以抬高,走下坡路不稳,腱反射活跃亢进,膝、踝阵挛,病理征阳性,呈剪刀样步态等
中医理论的经络学也在截瘫的治疗技术上积极努力研究,来通过经络与脏腑配合,气的运行,肢体的导引,等等的技术,达到提高治疗疗效。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神经性痉挛截瘫患者尽量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生育,病程中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早卧床而致残废,神经性痉挛截瘫发展缓慢,只要注意护理,治疗上用截瘫中医综合疗法可维持数十年生命。
截瘫患者如何治疗可以缓解肢体无力
截瘫患者如何治疗可以缓解肢体无力?任何疾病都是会出现症状的,而截瘫属于不易治疗的疾病,往往会出现肢体无力、肌肉萎缩以及无法自理的情况,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治疗很关键。如今,治疗截瘫的方法有很多,手术治疗、保守方法等等。那么,截瘫患者如何治疗可以缓解肢体无力?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截瘫患者如何治疗可以缓解肢体无力?截瘫是由于外力或者是内因造成的脊髓损伤而致。截瘫主要变现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需要有效的治疗和训练才能让患者更好的截瘫康复。很多人得了截瘫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造成了病情的加重。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1、康复训练:截瘫病人的锻炼原则是,能坐比躺着好,能站比坐着好,能走比站着好。注意功能恢复性锻炼,锻炼截瘫部位,也注意健肢的锻炼。锻炼可以促进截瘫部位的功能恢复,增强体能和体质,减少并发症,增加病截瘫患部位血循,有利于康复。
2、物理治疗:治疗截瘫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马桶等移动动作),以及理疗。
3、保守治疗:如果截瘫患者病情较轻,脊髓和神经有恢复的希望,最好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利用一些神经营养因子来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通过中西医治疗增强改善神经局部血液循环,来实现截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4、中医康复治疗:利用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截瘫,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患上了截瘫后,大家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否则截瘫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截瘫的危害。希望大家对于“截瘫患者如何治疗可以缓解肢体无力”的内容有所了解,截瘫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
高位截瘫患者做哪些常规诊断检查呢
截瘫有很多并发症,我们在对截瘫的知识进行了解的同时,也应注意预防截瘫的并发症产生。那么,高位截瘫患者做哪些常规诊断检查呢 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高位截瘫的检查
脊髓的主要功能是大脑皮层对运动、感觉和括约肌三种功能控制,感觉的传人和大小便的控制,截瘫是以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一些学者将截瘫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分为四级,便于观察治疗中高位截瘫的发展和治疗后的效果。具体判断如下:
1级:病人步行正常、自觉下肢有力、检查有或无踢阵挛,跖伸病理性反射阳性。
2级:病人行走时肌肉紧张痉挛、无力、动作不协调。需要或不需要扶拐能行走,检查肢体有痉挛性轻瘫。
3级:下肢肌无力不能行走,病人被迫卧床。检查呈现伸直型截瘫,约50%病例知觉障碍。
4级:病人出现屈曲型痉挛截瘫,50%以上病人知觉障碍,常有褥疮,或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将软瘫也包括在内。
在对高位截瘫的检查的了解之后,要做全面的治疗。神经组织修复疗法作为医学领域最新的发展技术之一,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受到医学界的高度赞赏和患者的认可,并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肝内胆管结石中医看法
(1)中药汤剂:疏肝溶石汤加减。
方解: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用柴胡、白芍疏肝敛阴,柔肝以安脾;枳壳、香附行气解郁,开滞而调中;鸡内金、金钱草消食化积,利胆以溶石;木香、川芎、郁金行气活血,化瘀而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解郁,利胆溶石之功。
加减:反酸加牡蛎助白芍平肝制酸;纳呆加山楂助鸡内金开胃消食。亦可选用消石汤I、消石汤Ⅱ、金钱开郁散加减治疗。
(2)其他药物:①肝胆结石片,每次6片,每日3次。②胆乐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⑧丹栀逍遥丸,每次6g,每日2次。
(3)溶石药物。
(4)针灸:取足临泣、日月、三阴交以疏肝郁,利胸胁,调气血,通经络,健脾利胆,降逆和中。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5)耳穴贴压:取胰胆、肝、十二指肠,脾胃、三焦、耳迷根以疏肝利胆,行气解郁,健脾和胃,解痉止痛。先压一耳,每日按压3次,3天后换另一耳,10次为1疗程。
(6)推按运经仪:以平板电极进行程序治疗为主。取肩井、期门、肝俞,结石在右肝者取右侧穴位,结石在左肝者取左侧穴位,公共电极取胆囊穴(右)。诸穴合用有疏肝解郁,降逆和中,通经络,调气血,消炎利胆之作用。若结石存在于左、右肝管或2级肝管者,亦可用手柄电极进行推按排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要根据结石之部位,选择适当之体位。
(7)总攻排石疗法:总攻疗法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只适用于左、右肝管之结石或二级肝管中的小结石;更小肝管内之结石较难排出,总攻所形成的胆道内压增高,也增加对肝细胞的损害,因而要慎重选择适应证。
5.转归预后此型症状较轻,预后良好,但结石多在小肝管中,难以排出,溶石药物起效较慢,必须坚持较长时间(半年以上)的治疗方能取效。
肌肉萎缩的中医看法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则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导致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无力。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研究出“免疫方剂”系列,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采用纯中医方剂的解毒作用疗法治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疗效远远胜于中西医常规方法的治疗。
截瘫的中医辩证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损伤平面上(1~2个棘突)和下(1~2个棘突)的督脉穴和夹脊穴,膈俞。
配穴:分4组。1、关元、中极、天枢;2、秩边、殷门、委中、昆仑;3、髀关、伏兔、足三里、冲阳;4、环跳、阳陵泉、绝骨、丘墟。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第一组每次取2~3穴,余每次取一组。督脉穴刺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所要针刺穴位的上、下两个棘突点间的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垂直刺入,缓慢均匀提插,以测知针尖所遇之阻力,并体会指下感觉。如因骨折或脱位使棘突间发生改变时,可按照损伤平面上下选取督脉穴的原则,加用其他督脉穴。进针深度一般为1.5~2.5寸,当手下感到弹性阻力(为刺中黄韧带),局部胀、重、酸感时,仍可继续针刺。一旦指下有空虚感,且病人自觉针感向双侧下肢或会阴部放射,则不得深刺,稍将针外提。施平补平泻手法。配穴,应尽量使之得气,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电针
(一)取穴
主穴:扶突(臂从神经)、曲池(挠神经)、冲门(股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腰俞(马尾神经)、阿是穴。
配穴:中极、关元、会阴。
阿是穴位置:脊柱正中线,损伤平面两端棘突间。
(二)治法
本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干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刺时务求刺中神经干。主穴可根据瘫痪部位选取,阿是穴每次均取。大小便障碍者加取2~3个配穴。具体刺法如下:扶突穴针刺2~3厘米,使上肢有触电感,由池深刺3~4厘米,使前臂有触电感。以上两穴为上肢亦瘫痪者选用。下肢截瘫用下述穴:冲门,刺入2~3厘米,肌四头肌出现收缩;阳陵泉进针2~3厘米,小腿外侧有触电感;腰俞,针尖向上,在骶椎与尾椎间向上深刺入6~8厘米,针感放射至会阴;阿是穴由上、下棘突间刺入,深约4~6厘米,法同体针部分所述。配穴,任脉穴针感向会阴放射,天枢穴传至腹股沟。然后均通以电针,电针时,正脉冲不小于25V,负脉冲不小于45V,用连续脉冲波,每次通电5~10分钟,每日2次(背部和腹部穴各1次),每周12次,3个月为一疗程。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百会、前顶、夹脊(从受伤脊柱上2椎体至第5骶椎,旁开2寸)、环跳、肾俞、承扶、殷门、承山、昆仑;2、百会、前顶、肩、曲池、外关、合谷、大肠俞、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八风。
配穴:小便失禁加关元、气海、八髎,大便失禁加天枢、支沟。
(二)治法
以电针为主,每次取主穴一组,据症加配穴,分别在头部、四肢、背部穴通连续波,频率60~80次/分,刺激量以可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灸法:电针腹部时取关元、气海;针背部时取肾俞、大肠俞。在电针留针时用灸盒施灸3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穴位注射:腰及下肢穴,每次取3~4穴,交替应用。药物为维生素B1、B12以及硝酸一叶荻碱,每穴0.5毫升。以上方法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高位截瘫怎么延长生命方法
下面是关于高位截瘫能活多久的咨询问答:
问:高位截瘫能活多久?
答:做好预防及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高位截瘫能活多久与患者的治疗心态也有关系,如患者对治疗有信心,保持积极的态度,对治疗是有益的,会使患者的康复的希望增加。患者家属做好护理工作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高位截瘫是指横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在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北京304医院的专家指出:对于高位截瘫患者来说,找到正确的方法治疗,才能更好的延长寿命。高位截瘫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将时刻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据统计,高位截瘫患者的死亡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并发症的出现和无法控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积极的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才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产后脱发的中医看法
中医将产后脱发分为三型
阴血亏虚型 治疗以益气养血、生发为主。方药:当归15克,白芍18克,熟地20克,制首乌18克,阿胶10克(烊化),天麻9克,菟丝子18克,丹参18克,木瓜9克,羌活5克。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中成药可用神应养真丹。
脾虚血亏型 治疗以健脾养血生发为主。方药:党参12克,黄芪18克,炒白术10克,云苓18克,陈皮9克,桂圆肉10克,炒枣仁18克,制首乌18克,桑葚9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中成药可用归脾丸。
肾虚型 治疗以补肾生发为主。方药:制首乌20克,菟丝子2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云苓18克,当归15克,山药30克,丹参18克,黑豆10克。中成药可用七宝美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