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包粽子的糯米泡了三天还能吃吗

包粽子的糯米泡了三天还能吃吗

没有变质的话是可以的。

糯米在泡发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放置时间太长的话可能会被微生物污染,产生发酸、发霉等变质的现象,如果温度太高,需要将糯米置于冰箱内泡发,低温条件下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糯米的保质时间,这样保存的糯米没有变质是还可以吃的。

如果是不置于冰箱保存,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会迅速繁殖,引起糯米变质,这样的糯米就不能吃了。

包粽子泡米要放碱吗 包粽子泡米需要多长时间

3-5小时左右。

在包粽子之前将糯米按照水与米2:1的比例加入冷水对糯米浸泡3-5个小时左右即可,且浸泡期间最好能换2-3次水,以免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糯米泡发之后再去包粽子能让包出来的粽子更容易被蒸熟,吃起来口感也会更好。

包粽子用长糯米还是圆糯米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

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但其实,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是越久越好的。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建议最好3个小时以上。

粽子好不好吃的关键之一是糯米的浸泡时间,泡不够时间,米吸不够水,煮出来的粽子不够软;泡的时间过长的话煮出来的粽子又会太软烂,没有嚼劲,所以建议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可提前一晚将糯米浸泡在水里,水量要足,米水比例为1:2,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容易粉化,足够的浸泡时间可让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使粽子变得更加黏软。

包粽子的米能泡过夜吗

包粽子的米最好不要泡过夜,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米泡3—4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包粽子的米能泡过夜吗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包粽子可以放黑米吗 包粽子蜜枣要不要泡

包粽子的时候将糯米进行充分的浸泡是为了将糯米泡发,激发糯米中的黏性成分,蜜枣泡发之后不会让蜜枣粽子更可口,反而会稀释蜜枣中的糖分,降低蜜枣粽子的口感,因此,包蜜枣粽子的时候蜜枣不需要进行浸泡,包粽子的时候直接将蜜枣放在糯米中间然后用粽叶进行包裹即可。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5个小时以上。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是浸泡的时间越长,煮出来会越粘,包出来的粽子越好吃,因此包粽子糯米泡得越久越好,一般情况下最少浸泡5个小时,如果赶时间的话,可以用热水进行浸泡,热水可以加速糯米的浸泡效果,但是从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来说,用冷水浸泡糯米会更好一些。

小贴士:浸泡糯米的时候,为了避免糯米过久浸泡导致变质,最好每2-3个小时换一次清水。

包粽子蜜枣要不要泡

不需要。

包粽子的时候将糯米进行充分的浸泡是为了将糯米泡发,激发糯米中的黏性成分,蜜枣泡发之后不会让蜜枣粽子更可口,反而会稀释蜜枣中的糖分,降低蜜枣粽子的口感,因此,包蜜枣粽子的时候蜜枣不需要进行浸泡,包粽子的时候直接将蜜枣放在糯米中间然后用粽叶进行包裹即可。

包粽子的米用热水泡吗 包粽子的米可以不泡吗

不可以。

包粽子的米必需经过浸泡,因为米在水里会膨胀,如果你用干米把包好的粽子放锅里煮,叶子会裂开。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泡3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时浸泡糯米,能够使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将其中的黏性成分释放出来,这样包出的粽子软糯、粘软,且烹饪的时间也会缩短,但是糯米浸泡的时间需把握,一般泡3个小时左右即可,以免时间过长,营养成分流失过多,还有可能滋生细菌等有害物质,出现异味等变质情况。

包粽子糯米泡多长时间

最少浸泡3个小时左右;最多可以浸泡10-12个小时。

生活中常见的粽子都是糯米包的,糯米不泡的话不糯,而糯米充分浸泡后细胞会吸水膨胀,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比较沾粘,所以,包粽子前糯米都会提前进行浸泡,赶时间的话可以浸泡3小时左右,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浸泡10-12个小时,糯米经过充分浸泡后制成的粽子,会更易煮熟,而且泡了的糯米可以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从口感上来说,浸泡后煮熟的粽子口感会更软糯,吃起来会更好吃。

包粽子要放什么才会黄 包粽子米要放多少碱

2斤糯米放2克食用碱即可。

在粽子里面放碱是为了缩短粽子的加热时间,而且放了碱的粽子糯米更软滑、色泽更金黄,糯米先浸泡一段时间也能起到这个作用;用高压锅的话也可以不放碱,包粽前先将糯米浸泡半天,包完放高压锅里1个半小时粽子就熟透了。

普通大米可以做粽子吗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包粽子之前一般建议泡2-3小时,时间充裕的可以泡更久一些。

一般包粽子的糯米泡到用手可以掐断米粒即可,大约需要2-3个小时。需要注意浸泡的水量要足,米水比例1:2最适宜,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在空气中,米粒会粉化。期间最好搅拌几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由于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所以时间充裕可以泡久一些,泡2-3天都是可以的,只是期间要注意换水。

相关推荐

包粽子的米要多久 包粽子江米多长时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粽子的口感是会收糯米的浸时间影响的,如果想劲道一点的粽子可以1个小时,想软糯的粽子可以浸24小时以上,所以,包粽子江米多长时间要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尝试,选择最佳的浸时间。

包粽子为什么要

包粽子之前将糯米用水浸能让糯米吸饱水分,且糯米在浸过程中里面的黏性成分可以更好释放出来,不仅让粽子更容易煮熟,还会使煮出来的粽子更加黏软,起来口感也更佳。 糯米吸饱水分之后会发胀,这样糯米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在包粽子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糯米因为摩擦力小而包不紧的情况,将糯米一下包的粽子会更加紧实,包的时候也更加顺手。 在煮粽子之前里面的糯米就吸饱了水分,这样在煮的过程中就能减少因为吸水而把粽叶胀开使糯米露出来,这样煮好的粽子会更加的完整。

碱水粽怎么做才有弹性

选择圆糯米 想要做出来的碱水粽口感更加有弹性的加,在选择糯米的时候要选择圆糯米,因为圆糯米的黏性和甜度都要高于长糯米,口感也更加软糯,而且放凉了以后不容易返生,这样做出来的粽子黏性十足且富含弹性。 浸糯米包粽子之前要将糯米用水上3-5小时左右,糯米吸收水分之后会更好的释放黏性成分,将好的糯米与碱水混合再去包粽子,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口感十分Q弹可口。 冷水煮粽子 在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将粽子冷水下锅,且水要一次加好,不宜中途添加生水,一般以水完全盖过粽子表面2-3cm左右即可,且煮好之后不要急着捞出粽

怎样使粽子又糯又黏

1、提前糯米:事先将糯米用水好,能使糯米不那么硬,而如果糯米过硬,那么包出来的粽子也会不够黏、不够糯,味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包粽子的时候建议提前一天就开始糯米,这样制作出来的粽子才会软糯。 2、煮的时间:完全熟透的糯米才会更加软糯,因此在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煮的久一点,一般建议煮的时间不少于三个小时。

包粽子糯米几个小时 糯米一般多久

一般糯米煮饭1—2小时即可。 糯米如果和普通大米一样直接淘洗就煮饭的,其吸水性会不足,煮出来的糯米饭不够黏,口感不大好,建议煮糯米饭之前最好是1—2小时为宜,如想要快速糯米的,可以用温度为60度左右的水浸,比凉水更快,然后在浸过程中盖上盖子,通常只需10分钟就能将糯米至轻易捏断米粒的状态。

粽子可以用大米包吗 粽子糯米怎么

材料:糯米、清水。 1、糯米用盆子装好。 2、用清洗淘洗两遍。 3、第三遍的时候加入刚好淹没糯米的水量。 4、浸12个小时。 5、第二天准备包粽子的时候将糯米捞起来沥干。 6、用沥干水分的糯米包粽子

粽子要煮多长时间能熟

粽子煮的时间和米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正常情况下,我们做粽子,糯米都需要提前很久,若是了10小时以上,这样的糯米比较容易熟,一般煮2小时就能熟透;若是米的时间很短,那么就要煮3个多小时才能确保熟透。

糯米了两天还能包粽子糯米几个小时

一般3—4小时即可。 糯米用于包粽子对其黏性要求较大,需要通过长久的浸糯米的吸水性变强,保证糯米煮出来口感粘稠,通常这个浸过程大约在3—4小时左右,如果想要快速好的,可以用温水浸,一般1小时就好了,浸时水的高度要记得没过糯米,如果的时间过长的,要及时更换清水,避免水质污染。

包粽子的米要多久最好

包粽子糯米需要提前用冷水浸一下,大概浸三个小时,可以放到温水里面浸40分钟,水一定要没过米,这样出来的米口感会变得更好,也可以更好的散发出米香。 注意:糯米如果想要更长的时间,中间一定要勤换水,每一天需要换清水2到3次,糯米以后用水洗以后需要立刻包粽子,否则糯米就不会变糯。

包粽子糯米一般情况要几个小时

最好是冷水浸三个小时左右。 糯米用水浸以后,会吸收水分而发胀,这样糯米之间的摩擦力会更大,包粽子也更紧致,不易松散,同时包好的粽子已经吸足水分,就不会在煮的时候因为大量吸水而把粽叶胀开,另外充分浸过的糯米,更容易煮熟,并且更加黏软,一般三个小时,直到用手能轻松将糯米粒碾碎为止即可,但不宜浸过久,否则浸时间太长会导致糯米粉化,营养素流失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