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哪里治头痛 艾灸治疗头痛要灸多久

艾灸哪里治头痛 艾灸治疗头痛要灸多久

一般来说,症状较轻的患者只需治疗一到两次,症状较重及缠绵不愈者,艾灸3-5次,直至头痛症状有所好转。

头痛怎么艾灸

头疼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全身性的原因,也许是鼻炎所致,也许是失眠导致,也许是精神紧张,也许是发烧或肿瘤导致。这里又分风寒头疼和风热头疼、偏头痛、丛集性头疼、紧张性头痛、经络受阻性头疼。头疼的类型分很多,

取穴:百会,大椎,风府,列缺。后脑勺头疼配灸昆仑穴。百会、大椎穴是诸阳之气用于疏通阳气,表散寒邪;风府祛风;列缺宣肺气;昆仑疏泄足太阳经气,驱寒散风,活络止痛。艾灸方法:因百会有头发,所以这个部位施灸的时候如果用艾条,最好是他人帮助手持艾条,扒开头发施灸,10-15分钟。如果使用艾灸罐,用单罐艾灸罐,里面点燃艾柱后,再包上一层毛巾或手绢,免得太烫,绑在百会艾灸20分钟。大椎可以使用双罐艾灸罐艾灸大椎15-20分钟,列缺和昆仑使用单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艾灸15-20分钟。

另外需要注意,有的时候头痛可能并不代表身体有病,而是一些精神或者是内环境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女性朋友在月经期就可能莫名其妙的头痛,还有的朋友因为精神长期紧张而头痛。所以说,为了更好的治疗头痛,必须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简单艾灸化解胃痛

老中医提示:胃脘痛灸治当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奇穴辅助。灸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足三里穴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期门穴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落枕可以艾灸吗

落枕是可以艾灸的。

艾灸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艾灸还能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祛风止痛,主治颈肩部位疾病;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落枕艾灸部位

风池穴

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侧,两条大筋外缘,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耳垂处。

肩井穴

该穴位位于肩上,大椎穴(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时低头,取后颈部最高点与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即可。

大椎穴

正坐低头时,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点,即第七颈椎棘突,其下凹陷处。

落枕穴

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天柱穴

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的发际凹陷中,取穴时摸到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脖子处那块突起的肌肉,即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为此穴。

落枕艾灸治疗方法

气滞血淤型落枕

主要症状:晨起颈项酸痛,活动不利,头部歪向患侧,活动室疼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硬结,舌暗。

艾灸疗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阳陵泉,三阴交,大椎穴及患部阿是穴施灸。

艾灸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风寒阻络型落枕

主要症状:颈项背肩酸痛,拘紧麻木,可见头痛,恶风怕冷等风寒表证,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风门,列缺,患侧凤池,肩井,大椎,落枕及患部阿是穴施灸。如疼痛牵及肩胛,腋后者,与俯卧位加灸天宗,后溪穴,牵及肩头,上臂者,加灸外关,中渚穴施灸。2.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天柱,大椎,风池,阿是穴。3.患者取坐位,取双侧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艾灸吗 腰椎间盘突出艾灸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艾灸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乳头、以及大的血管处等都不宜直接采用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施灸时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孕妇在进行艾灸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刺激的部位。

艾灸疗法只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腰腿痛症状的一种辅助手段,想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还是需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斑秃可以艾灸吗

斑秃可以艾灸。

中医认为,人之毛发主要与五脏中的肝,肾有着密切联系。肝藏血,肾藏精,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肝肾精血同源,血由精所化。精血充足则毛发光泽。由此可见斑秃发病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阻毛窍。艾灸有活血通络,祛风邪,固本生发之功,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斑秃应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肝肾不足型斑秃艾灸方法

肝藏血,精血不足,则毛发生长无源;症见患者病程时间较长,久而不愈,头发无光泽,枯黄,发病时头发大片脱落,严重时可全部脱落,同时伴随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潮热,盗汗遗精等临床表现。

治则:滋养肝肾。

施灸取穴:肾俞,肝俞,太溪。失眠加灸神门,内关。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5-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2天灸1次,5次为1个疗程。

气血亏虚型斑秃艾灸方法

发为血之余,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虚则血液难生,毛根失去濡养,故发落成片。症见患者多在大病,久病或产后,气血耗损过多,或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缘,脱发范围由小到大,在脱发范围内存有零星少量头发,但容易拭去,头发枯黄,同时伴随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等表现。

治则:益气生血。

施灸穴位:主穴取百会,足三里,上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甚者加脾俞,膈俞。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艾炷灸:选用标准艾炷,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各穴依次施灸。

痰阻毛窍型斑秃艾灸方法

头发骤然成片脱落,同时伴随有头痛或头皮刺痛,烦躁易怒,或胸闷,胸痛胁胀,失眠多梦。

治则:祛瘀通络。

施灸穴位:主穴取百会,天柱,风池,合谷。烦躁易怒,胸痛胁胀,失眠多梦甚者加太冲,三阴交。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艾炷灸,选用标准艾炷,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 各穴依次施灸。

夏季感冒艾灸什么穴

1、夏季感冒艾灸什么穴呢

在感冒早期,使用艾灸治疗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方法,熟练使用艾灸的市民甚至可以在家独立完成治疗。如果感到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可灸大椎穴。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可灸风池穴。头痛、眩晕,可灸风府穴。此外,灸合谷穴(俗称虎口)主治鼻塞、流清涕,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专家提醒,应注意避免皮肤烫伤。

2、有些情况不宜施灸

2.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

2.2、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2.3、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4、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也忌灸。

2.5、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以及没有自制能力期间都忌灸。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将艾条放进艾灸棒,或者直接用艾灸条悬放放在疼痛部位,

取穴:类风湿局部施灸以阿是穴(即疼痛点)或者红肿变形部位为主。

让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施灸者手持艾灸棒,将艾灸棒的火头慢慢移近患者疼痛部位,围着疼痛部位寻找疼痛点。当火头烤到某一点时,患者感到很舒适,感到热气迅速向深处传导,或有其他异常感觉,这就是最好的治疗点。然后在疼痛点周围滚动艾灸棒,或者移动艾条熏灸。

也可以围着疼痛部位慢慢移动着灸。施灸者应时时用左手放在灸穴的附近,感知热度,以免烫伤患者皮肤。

治疗时间:每次治疗至少在40分钟以上。

手腕部,膝部、都可以这么灸。

治疗类风湿必求其本。在治疗局部的同时,要重灸以下几个部位:

一、肾俞区(腰眼)

灸肾俞区有强肾的功效。对肾脏、内分泌、骨头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都有治疗作用。是治疗类风湿的首要选择。每次灸治应在30-40分钟以上,最好能灸到两个肾发烫。

二、神阕穴

经常灸此穴,可以治疗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内脏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神阕穴在补虚损、壮元阳的功效方面,是比较明显的。每次灸到腹中热烫才有效果。

三、中脘区

经常灸此区位,能提高人的新陈代谢能力,然后病变组织得到显著的修复,还能使患者的吸收消化功能旺盛。刚开始灸的一段时间内,只灸病患局部和肾俞区,每日一次;待局部症状明显缓解后,这几个部位酌情轮流施灸。坚持就一定会有效果。

斑秃可以艾灸吗 痰阻毛窍型斑秃艾灸方法

头发骤然成片脱落,同时伴随有头痛或头皮刺痛,烦躁易怒,或胸闷,胸痛胁胀,失眠多梦。

治则:祛瘀通络。

施灸穴位:主穴取百会,天柱,风池,合谷。烦躁易怒,胸痛胁胀,失眠多梦甚者加太冲,三阴交。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艾炷灸,选用标准艾炷,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 各穴依次施灸。

头痛做艾灸的哪个穴位

艾灸是可以治疗头痛的,但是艾灸不求空穴,就是艾灸的穴位不是很重要,因为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您一定要知道疾病位置在哪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艾灸会有痛点,有些人可能是偏头痛,偏头痛就是头部局部地区痛,那么这里就是我们艾灸的重点,也叫作患处艾灸。

艾灸中经常会提到阿是穴,阿是穴就是没有固定名称和位置,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缓解点为腧穴。

还有治疗头疼的穴位,应该取穴,大椎,痛点,阿是穴,合谷,太冲。痛点是施灸的重点。

另外如果是给自己艾灸的话,那么建议用好的艾条吧,好的艾条效果比较好的,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劣质的艾条,两三块一盒的有很多,这种艾条笔者一般不建议使用的,劣质的艾条容易伤经络,如果你想用好的艾条建议用“香怡艾条”,可以去掏宝上面直接搜索他家店铺号:5161718 即可直达,因为很多人模仿他家标题并且盗用他们家名字出售的却不是香怡艾条,选择的时候认准他家唯一旺旺名字:香怡艾条灸,他家质量很好,比国内某名人单家的好很多,但是却很实惠,适合经常艾灸的朋友的。记得搜索店铺号哦。我现在和很多朋友都在用他家的艾条。

艾灸哪里治头痛 血虚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舌淡苔薄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补益心脾,养血止痛。

艾灸哪里治感冒 暑湿型感冒艾灸

主证: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多发生在夏季。

治疗原则:清暑,祛湿,解表为主。

施灸穴位:

主穴:风池,大椎,合谷。

配穴:咽痛加少商。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灸,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风热之效,每穴灸5分钟,各穴依次施灸。

2.艾炷灸:选用标准艾炷,吹或使之较快燃烧,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炷,一般连续灸3-5壮,各穴依次施灸。

常见的经络养生法

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艾灸法

灸疗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根据艾灸的操作方法不同,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而间接灸又可分为隔物灸和悬灸。从效果来说,直接灸效果最好,较之扎针(针灸)效果更佳。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直接接触皮肤施行灸法,患者非常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艾灸的操作方法上做了大量改进。首先就是隔上一层东西的艾灸,如隔上生姜片的隔姜灸。但由于这种灸法还是有痛苦,之后就干脆将艾条悬空,离开皮肤一定距离施灸。这就是现在的悬灸。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和往返灸。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相关推荐

偏头痛哪里最好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是疗偏头痛,头晕的特效穴,该穴位具有清热息风之功,可以起到缓解偏头痛的作用。 小海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 常用腧穴之一,为小肠经合穴,该穴位具有散风邪,通经络,定神志的功效,主头痛,风眩头痛,耳鸣,齿龈疼痛,尺神经痛,肘关节炎等症。 百会穴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因头为诸阳之会,穴居颠顶,是调节大脑功能的穴,同时本穴为百脉之争,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连贯周身经脉,对于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作用,该穴位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之功效,主头痛目眩,头风等头部症状。 中渚穴是三

​如何采用疗痛经

相关专家介绍,疗痛经很常用的一种方法,痛经原理为:艾叶具有特殊的气味与温热,这种特殊的气味与温热能起到调整人体体内机能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起到缓解女性子宫肌肉反射性痉挛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达到帮助女性朋友月经期间缓痉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即人们常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痛经原理。需女性朋友们注意的是,想通常疗痛经达到更好的疗效果,在选择艾条时一定注意,最好选择疗好的,但是,现如今,市面上的劣质艾条非常多,因此,痛经患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小心。 有很多痛经的女性朋友会

疗法有哪些禁忌

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的作用】 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的作用主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

感冒哪些地方 风热型感冒

主证:鼻塞,流涕,咳嗽,头痛,伴随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便秘。 疗原则:辛凉解表。 施穴位: 主穴:风池,大椎,曲池,鱼际。 配穴:咽痛加少商。 施方法: 1.艾条: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火力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风热 之效,每穴5分钟,各穴依次施。 2.艾炷:选用标准艾炷,吹火使之较快燃烧,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炷,一般连续3-5壮,各穴依次施。 3.任意选用上面一种方法,或交替使用,7-10天为1个疗程。

胆囊炎哪里

胆囊炎穴位 日月:乳头直下3个肋间隙,即第7肋间隙。 期门:乳头直下2个肋间隙,即第6肋间隙。 肝俞:背部第9胸椎下旁开1.5寸。 胆俞: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 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的压痛点。 取穴解析 则:疏利肝胆,消炎镇痛。 解析:日月,期门分属胆,肝二经,均位于胁肋部位,从局部疏调肝,胆之气;胆俞,肝俞配日月,期门为专肝胆病症的前后配穴法;阳陵泉是疗胆道病症的第一穴;胆囊穴位专胆腑病症的新穴,解痉镇痛。 操作手法 常规

臂痛什么穴位

1、手臂痛肩贞穴 定位:在腋后皱臂直上1寸处。主:常用于肩胛疼痛、肩周炎、手臂痛、上肢不能抬举的疗。 2、手臂痛手三里穴 定位:侧腕曲肘,曲池穴下2寸处。主:常用于胃肠病及其手臂疼痛麻木的疗与保健。 3、的禁忌 由于以火熏,施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的过程中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的,这些就是施的禁忌。古代施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

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的适宜人群 通常来说,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只是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就可以,或者是疗因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具体来讲,可有以下几种人群: 1.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气躁、失眠、头疼、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长期在冷气室工作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症者。 2.长期施可改善气血循环,疏通经络,驱寒祛湿,排除毒素,增强新陈代谢,全面调理肥胖、面色枯黄,皮肤松弛、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3.

太冲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太冲为肝经原穴,即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穴位。 肝气疏泄的时候,人就变得易生气发怒,通过太冲,可以起到平肝熄风,理气血,平稳情志之功,为全身镇静止痛穴。在这个部位进行,不但有助于养生保健,还能让人心情变的愉悦。的时候搭配肝经上的章门穴和期门穴,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还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有助于调整肝脏肝经虚实各证。 太冲主疾病 1.人在大怒之后感到胸闷没胃口,可以太冲穴来缓解症状。 2.由于肝阳上亢引起头痛,牙痛,咽痛,高血压等症状时,可以太冲进行疗。 3.肝

后各种反应

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我们每个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因此时出 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对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各种反应,可参考对照如下。 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 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瘀滞寒症。 后头玄脑胀、肝火旺。 后皮肤微痒,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亏损严重。 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 后出现腹胀上下

月经期间可以

月经期间可以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并且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并且也可以调理身体疗痛经等病症。那么月经期间可以吗? 专家表示,月经期是否可以,这个取决于个人情况决定的: 1、经期有些人量比较大,那么可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如果此时,可以活血化瘀,并且导致经量更大。 2、如果经量比较少,那么经期可以的,正好趁着的时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且排出体内的一些瘀阻,从而达到病的目的。 3、我们在的时候一定因人而异,不能肯定的说经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