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窗在乳中的上几寸 膺窗穴配伍应用
膺窗在乳中的上几寸 膺窗穴配伍应用
配太冲治唇肿;配支沟治胸胁胀痛;配乳根,曲池,足三里治乳痈;配少泽,尺泽,足三里治乳汁分泌不足;配膻中,内关治心动过速和心前区痛。
妇科病艾灸哪里最好 乳腺增生
取穴:取阳明经,太阴经穴为主,配穴去膻中,膺窗,乳根,天池,肩井,肾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等穴位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健脾疏肝,调理冲任,化痰通络,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所致乳房胀痛,胸闷等症。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肩井穴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天宗穴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肝俞穴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库房穴
1.库房穴位置:
库房穴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库房穴取穴方法:
库房位于胸部,当第一肋间隙,旁开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库房穴功效:
库房穴有理气宽胸,清热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
膻中穴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乳根穴
1.乳根穴位置:
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乳根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男性在乳头下1肋,即乳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处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线中点处取穴。
3.乳根穴功效:
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燥化脾湿的作用。
期门穴
1.期门穴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期门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3.期门穴功效: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
外关穴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阳陵泉
1.阳陵泉位置: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阳陵泉取穴方法:
患者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3.阳陵泉功效:
降浊除湿,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作用。
丰隆穴
1.丰隆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
2.丰隆穴取穴方法:
首先找到小腿外侧的膝眼和外踝,然后找到这两个位置连线的中点,该点与颈骨前缘外侧1.5寸平齐的位置就是丰隆穴所在。
3.丰隆穴功效:
丰隆穴具有消胃胀、祛痰湿、减肥的作用。
膺窗穴
1.膺窗穴位置:
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膺窗穴取穴方法:
膺窗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膺窗穴功效:
膺窗有宽胸理气、消痈止痛,止咳宁嗽,消肿清热作用。
膺窗在乳中的上几寸 膺窗穴穴位解剖
在第3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第3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1.库房穴位置:
库房穴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库房穴取穴方法:
库房位于胸部,当第一肋间隙,旁开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库房穴功效:
库房穴有理气宽胸,清热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1.乳根穴位置:
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乳根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男性在乳头下1肋,即乳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处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线中点处取穴。
3.乳根穴功效:
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燥化脾湿的作用。
1.期门穴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期门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3.期门穴功效: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1.阳陵泉位置: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阳陵泉取穴方法:
患者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3.阳陵泉功效:
降浊除湿,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作用。
1.丰隆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
2.丰隆穴取穴方法:
首先找到小腿外侧的膝眼和外踝,然后找到这两个位置连线的中点,该点与颈骨前缘外侧1.5寸平齐的位置就是丰隆穴所在。
3.丰隆穴功效:
丰隆穴具有消胃胀、祛痰湿、减肥的作用。
1.膺窗穴位置:
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膺窗穴取穴方法:
膺窗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膺窗穴功效:
膺窗有宽胸理气、消痈止痛,止咳宁嗽,消肿清热作用。
急性乳腺炎怎么按摩
急性乳腺炎基本按摩方法
1.振荡法:以手掌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胀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推赶,反复3-5次,局部有微热感时,预防炎症效果更佳。
2.揉,捏,拿法:以五指适度着力,抓捏患侧乳房,揉捏时要一紧一松,反复进行10-15次,还可以用手掌轻轻将乳头向外推动数次,帮助疏通乳头部的输乳管。
3.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乳房肿块,疼痛处,施以反复轻揉,顺,逆时针各100次。
4.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使胸部充分暴露,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 推抚50-100次,动作一定要轻柔舒缓。
急性乳腺炎按摩特效穴
乳根穴:在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少泽穴:在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
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手法:
按摩时患者仰卧,依次按揉少泽, 乳根,膻中,膺窗四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分钟,以局部有胀痛感为宜。
按摩功效:少泽穴,乳根穴可通利乳络,膻中,膺窗有宽胸理气之功效,四穴合用能散结解郁,通络泻火。
乳腺增生刮痧的方法图
一、选穴取穴
1.选足少阳胆经的肩井穴,可疏导肝胆气滞;
2.选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宗穴,可治乳房疾病;
3.选足阳明胃经的乳根、膺窗穴,可散瘀结;
4.选任脉的膻中穴,可宽胸理气;
5.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肝俞穴,可疏肝利胆、理气。
二、刮痧方法
1.背部
沿手太阳小肠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天宗穴上下部位,重点加强天宗穴。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两侧肝俞穴。
2.眼部
沿两侧颈部肌肉走行,自上而下由后发际处刮拭至肩峰,重点加强肩井穴的刮拭。
3.胸部
沿足阳明胃经走行,自上而下由膺窗穴刮拭至乳根穴,重点加强膺窗、乳根穴。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由胸部上缘刮拭至心口窝,重点加强膻中穴的刮拭。
乳根的按摩方法 乳根穴穴名解析
乳,乳房,即此穴所在的部位;根,本的意思。“乳根”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穴位是乳房发育的根本。因为穴在乳根部,故名。此处穴位物质是胃经上部经脉气血下行而来,由于气血物质中的经水不断气化,再加上膺窗穴传到体表的心部之火。此穴中的气血物质实际上已无地部经水,而是火生之土,由于穴 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结石,对乳房上部的肌肉具有承托作用,是乳房肌肉承固的根本,所以称为乳根。
急性乳腺炎可经络治疗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乳腺炎早期主要表现为患侧乳房胀痛肿大,排乳不畅,皮肤或有发红、发热现象,出现较明显的硬结,同时可伴有寒战、头痛、发烧、无力、心跳快等全身症状;中后期肿块渐大,疼痛加剧,触痛明显,随着破溃出脓,肿痛随之减轻。对于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经络穴位治疗可以带来很好的疗效。
针对急性乳腺炎可以选择少泽、膻中、乳根、膺窗四个穴位进行按摩。少泽穴、乳根穴可以通利乳络,膻中穴、膺窗穴有宽胸理气之功效,四穴合用能够清热泻火、散结解郁。少泽穴位于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乳根穴在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距前正中线4寸。按摩时仰卧,依次按揉少泽、膻中、乳根、膺窗四穴,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3分钟,以局部有胀痛感为宜。
膺窗的准确位置图 膺窗穴的作用
1.膺窗穴属胃经,位居胸部,内应肺脏,具有宽胸利,宣肺降逆,止咳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肺气壅盛之疾。
2.因胃经循胸过濡,所以“乳房属胃”,而本穴又近于乳房,且善通络,故可通调乳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用于治疗乳痈,乳癖。
急性乳腺炎的按摩治疗方法
产妇小丽本该沉浸在当妈妈的幸福中的,可现在却高兴不起来了:孩子刚满月,基本一侧乳房的奶量都吸不空,而乳汁分泌过多,因半夜太累没将乳汁清空,第二天起来乳房像石头一般坚硬,一侧还出现了红肿的症状,而且还因此发烧了。相信像小丽这样的产妇还有很多,不少女性都表示在哺乳期,都患过1-2次甚至更多次的乳腺炎。但哺乳期的妈妈是孩子粮食的主要来源,不能随便用药,在治疗上应该怎么办呢?
乳腺科专家表示,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乳腺炎早期主要表现为患侧乳房胀痛肿大,排乳不畅,皮肤或有发红、发热现象,出现较明显的硬结,同时可伴有寒战、头痛、发烧、无力、心跳快等全身症状;中后期肿块渐大,疼痛加剧,触痛明显,随着破溃出脓,肿痛随之减轻。对于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经络穴位治疗可以带来很好的疗效。
急性乳腺炎可以选择少泽、膻中、乳根、膺窗四个穴位进行按摩。少泽穴、乳根穴可以通利乳络,膻中穴、膺窗穴有宽胸理气之功效,四穴合用能够清热泻火、散结解郁。少泽穴位于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乳根穴在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距前正中线4寸。按摩时仰卧,依次按揉少泽、膻中、乳根、膺窗四穴,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3分钟,以局部有胀痛感为宜。
急性乳腺炎患者宜食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食物,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忌食辛辣、刺激、荤腥油腻之品。
推荐一款食疗方:归芪鲤鱼汤,可补气、养血、通乳。
1.鲤鱼1000克,当归15克,黄芪50克,香菜10克,盐、油适量。
2.鲤鱼洗净,香菜洗净、切段。
3.将鲤鱼、油,与当归、黄芪同煮熟烂,取出当归,加少许盐、香菜调味即可。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
火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肝俞、膻中、天宗、肩井、外关;或用抽气罐法。
针罐法
取肝俞、期门、乳根、膺窗、阳陵泉、丰隆,消毒后用毫针针刺,并用艾条灸15分钟后起针,然后每穴闪罐5~ 10下。
刺络拔罐法
取膻中、乳根、膺窗,三棱针点刺3~5下,用闪火法拔罐于针刺部位。
药罐法
取患侧乳房相对应的背部压痛点,以及天宗、库房、膺窗、膻中、乳根,涂姜汁后拔罐。
膺窗穴的位置在哪里
膺窗穴在胸部,位处乳中之上,胸之旁,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该穴的具体作用有两个:
1.膺窗穴属胃经,位居胸部,内应肺脏,具有宽胸利,宣肺降逆,止咳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肺气壅盛之疾。
2.因胃经循胸过濡,所以“乳房属胃”,而本穴又近于乳房,且善通络,故可通调乳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用于治疗乳痈,乳癖。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
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肝俞、膻中、天宗、肩井、外关;或用抽气罐法。
取肝俞、期门、乳根、膺窗、阳陵泉、丰隆,消毒后用毫针针刺,并用艾条灸15分钟后起针,然后每穴闪罐5~ 10下。
取膻中、乳根、膺窗,三棱针点刺3~5下,用闪火法拔罐于针刺部位。
取患侧乳房相对应的背部压痛点,以及天宗、库房、膺窗、膻中、乳根,涂姜汁后拔罐。
选择艾灸丰胸穴位有哪些
1、关元
【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主治疾病】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更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2、肝腧:
【标准定位】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鹰窗:
【标准定位】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痛等。
4、膻中穴:
【标准定位】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疾病】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胸部 任脉之图
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5、乳根穴:
【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疾病】妇产科系统疾病:乳汁不足,乳腺炎;
6、天溪穴:
【标准定位】位于乳头向外延长线上,将手的虎口张开,正对乳房四指托住,拇指对着乳房外侧两处(第四五肋间)即是天溪穴。是进行丰胸按摩不可忽略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除艾灸外,经常按摩膺窗、乳根、天溪等穴,对丰胸有很好的帮助。
灸器推荐:关元、膺窗、肝俞可用单孔灸盒,其他穴位取站位或座位,用艾条直接灸,距离2-3CM为宜,温热自己感觉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