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定期查查尿常规
糖友要定期查查尿常规
内分泌科大夫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糖尿病病人,他们以发热、纳差、恶心、胃部不适等不特异的症状就诊,查血糖很高,血象中白细胞也很高。遇到对糖尿病不熟悉的急诊科医生,有时就会以急性胃肠炎将病人收住到消化内科,这就犯了大错。
糖尿病的主要急性并发症之一就是感染,其中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所合并的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仅次于肺部感染。上述这些病人大多不是患了胃肠炎,而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患了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的泌尿系感染,从而诱发了糖尿病酮症的发生,在出现发热、乏力等感染症状的同时会有恶心、腹痛等糖尿病酮症的伴随症状。
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泌尿系感染?一是血糖处于较高水平,控制不良的患者。由于这些糖尿病患者血和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而葡萄糖是细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绝好的环境。二是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且高龄的人。老年女性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泌尿生殖道pH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男性前列腺病包括前列腺增生、细菌性前列腺炎等,因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增多,细菌易逆行进入膀胱而致病。由于女性患者尿道的生理及解剖特点特殊(尿道短而宽),因而较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此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合并其他并发症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是由于蛋白从尿中排出,使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尿量减少,通过排尿对细菌的冲刷作用减弱有关。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的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患者并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尿液化验检查可确定泌尿系感染。无症状可能与糖尿病病程延长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使局部敏感性、刺激性减低有关,也可能与老年人反应迟钝、多种疾病症状重叠以及高血糖、多尿掩盖了膀胱刺激症状有关。另有研究认为,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等)产生减少。因此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不易产生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的临床表现,更多地表现为无症状菌尿。由于无症状,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炎症迁延,延误治疗。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反复出现,这与治疗不规范,不彻底,细菌产生耐药性有关。因此糖尿病合并的尿路感染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袭、易反复、需综合治疗的特点。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后无自觉症状,而是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这些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是容易被忽视的人群,感染不能及时发现,致使炎症长时间存在,可导致慢性肾脏损害,同时可能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旦发现尿路感染,要先做尿细菌培养和药敏,再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做尿培养,而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既影响治疗效果,又可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
查尿常规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首次做尿常规检查的女性朋友来说,她们最关注的就是做尿常规检查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 深圳景田医院专家介绍: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深圳景田医院专家表示,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种: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以上就是尿常规检查的其他注意事项,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有了更加科学的了解呢?想要保证自己的健康,我们对这些疾病的检查问题当然是不可忽略的,而且方法也要正确这样达到的效果才更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这些疾病。
产检的好处
怀孕初期做产前检查可以及早确定妊娠,并通过测量血压、化验血尿、全面体格检查以及遗传咨询等等来全面了解孕妇的身体健康情况,并评估是否可以承受住妊娠的全过程,查看有无不利于妊娠的危险因素。
孕中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时观察了解孕妇的身心变化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胎儿的胎位是否正常、孕妇的骨盆有无异常,并开始为晚期的分娩做好早期相应的准备。
后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在分娩前及时发现异常特殊情况,并积极防治,方便医生给予正确的产前健康指导,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确保分娩的安全以及顺利。
第一次检查:(13周之前)建立《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查、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地贫筛查);
第二次检查:(16—18周)产前检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唐氏筛查项目(包括甲胎蛋白、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第三次检查:(20—24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包括胎儿产前诊断项目)、胎儿脐血监测和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四次检查:(24—28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血糖筛查;
第五次检查:(28—30周)产前检查、尿常规、ABO抗体检测;
第六次检查:(30—32周)产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七次检查:(32—34周)产前检查、尿常规;
第八次检查:(34—36周)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尿常规;
第九次检查:(37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血常规、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胎心监测;
第十次检查:(38周)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尿常规;
第十一次检查:(39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胎心监测;
第十二次检查:(40周)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尿常规。
孕期孕妇必做哪些检查呢
12周内:早孕建册,相应的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妇科检查、梅毒筛查;
12-15周:空腹做首次唐氏综合症筛查,还可以做个微量元素检查和尿碘检查,看看你缺什么微量元素和是否缺碘,以便尽早补充;
16-18周:第一次初查,即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心跳)、血型(AB0、RH)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肝功能、二对半、肾功能、心电图、淋球菌培养、B超;
16-20周:第二次唐氏综合症筛查;
20-24周:第二次产科检查:尿常规、B超(24周时一定要做个B超,这样万一有什么不好可以及时打胎)、胎心多普勒听诊;
24-30周:第三次产科检查:胎心多普勒听诊、糖尿病筛查、尿常规、营养咨询;
30-34周:第四次产科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胎心多普勒听诊;34-36周第五次检查:产科检查、尿常规、胎心多普勒听诊、B超;
37周第六次产科检查:尿常规、胎心多普勒听诊;
38周第七次产科检查:胎心多普勒听诊、尿常规、胎儿监护
39周第八次产科检查:尿常规、胎心多普勒听诊、B超;
40周第九次产科检查:尿常规、胎心多普勒听诊、胎儿监护.
孕期孕妇必做哪些检查呢?孕期必做的几项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对孕妇有影响,对胎儿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做好产检是非常重要的,孕妇在孕期必须要进行定期的产检,防止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也是可以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途径。
眼部浮肿怎么办
1、患者需要限制水分的摄入,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利尿剂,增加排尿量,可能有助于消除浮肿。不过这仅仅能够解决症状,仍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眼皮浮肿的患者须查原因,常见的原因有肾脏、肝脏或者心脏这些脏器的问题。患者需要查尿常规,抽血查肝肾功能,还需要做肝胆胰脾和泌尿系统的彩超,做心脏彩超,明确原因以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怀孕期间检查项目
第一次检查:(13周之前)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地贫筛查);
第二次检查:(16—18周)产科检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3项)、肝功能(5项)、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
第三次检查:(20—24周)产科检查、尿常规、彩色B超;
第四次检查:(24—28周)产科检查、尿常规、血糖筛查;
第五次检查:(28—30周)产科检查、尿常规、ABO抗体检测;
第六次检查:(30—32周)产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
第七次检查:(32—34周)产科检查、尿常规;
第八次检查:(34—36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第九次检查:(37周)产科检查、尿常规、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胎儿监护;
第十次检查:(38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第十一次检查:(39周)产科检查、尿常规、B超、胎儿监护;
第十二次检查:(40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孕晚期检查项目及时间表
孕30周:复查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孕妇自数胎动,胎位异常者指导纠正胎位。
孕32周:复查血、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孕妇自数胎动,胎位异常者指导纠正胎位。澳抗阳性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孕34周:复查血、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孕妇自数胎动,胎位异常者指导纠正胎位。
孕36周:复查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孕妇自数胎动。澳抗阳性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孕37周:复查血、尿常规,肝功有异常者复查肝功,查血凝四项、B超、心电、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检查胎儿与孕妇骨盆等综合情况,决定分娩方式。胎心监测,自数胎动,指导孕妇有不适情况如腹痛、见红、阴道流液随诊。
孕38周:复查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自数胎动及临产征兆,胎心监测。
孕39周:复查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自数胎动及临产征兆,胎心监测。
孕40周:复查血、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自数胎动及临产征兆,胎心监测。
糖尿病的常规检查
糖尿病对人体危害非常大,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也在不断攀升,对于可能患有糖尿病的人员来讲如何检测到准确病情非常重要,现在医疗技术不断趋于成熟,糖尿病的常规检查有很多种,下面做详细介绍。
一、检查血糖浓度
血糖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检查糖尿病的唯一标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是高于正常人的,对于已经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患者来说,只要在血糖含量检查中出现一次浓度偏高便能够确诊病人确实患有糖尿病。如果没有上述症状,那么就需要两次异常的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出现才能确诊,对于以上仍然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还需要做75g葡糖糖耐量实验。
二、尿糖含量检测
患者在进行尿糖检测的时候结果通常为阳性,但是此种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因为尿糖阳性的依据是血糖的浓度比肾糖阈的浓度要高,而如果后者的浓度有所增高,即使血糖浓度达到了,但是诊断结果依然会呈现出阴性。
三、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
糖基化血红蛋白在人体内是一种浓度相对比较稳定的复合物,该复合物是由葡萄糖和血红蛋白在进行非酶促反应时结合而成的,因为该反应在体内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这种复合物的浓度就趋于稳定,如果体内这种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就能表明血糖浓度发生了变化,该指标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检查血清胰岛素含量和C肽的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胰岛的功能是衰退的,因此就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就能反映出胰岛素的含量是否发生变化,进而推断出胰岛的功能是否正常。
五、检查血脂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体内的血脂含量是不正常的,因此通过检查血脂的含量也能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具体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通常表现为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的浓度增高,还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六、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
糖尿病患者的体液免疫是不正常的,通过检测ICA、IAA、GAD(分别为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三项指标就能判断其是否正常。比如1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就会表现出GAD抗体阳性指数很高,同时持续的时间也会比正常情况下长。
在糖尿病的常规检查中还有检查尿酮体浓度、糖化血清蛋白浓度、尿蛋白排泄量等,这些检查都对诊断糖尿病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然,检查手段的发展并不是人们最愿意看到的,人们最愿意接受的就是能够更好的预防糖尿病。预防糖尿病不仅要从饮食习惯做好,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身体出现类似糖尿病的情况及时就医。糖尿病并不可怕,每个人把健康生活作为行动标准,时时注意,那么出现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小便与肾炎有何关系
1、肾炎早期症状最常见为感染为首发因素。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相关。因此,当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
2、肾小球肾炎患者虽然缺乏特异性症状,但早期常常出现疲劳,乏力,腰痛,眼睑、颜面、踝关节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
3、1/3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症状等。因上述症状就医、并且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特别是年轻患者。
4、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增多。健康人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夜间睡眠后应不排尿或仅排尿1次,如果经常夜间排尿2次以上,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