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何为角刮法
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何为角刮法
单角刮法以刮痧板的一个角,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双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刮痧板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用于脊椎部。
五种刮痧法助你提高刮痧效果
五种刮痧法助你提高刮痧效果
面刮法
手持刮痧板,根据部位的需要,将刮痧板的一半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自上而下或从内向外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不要来回刮。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的刮拭。
点按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反复,手法连贯。适用于人中、膝眼等处穴位。
角刮法
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角,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肩贞、颤中、风池等穴位。
双角刮法: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向下倾斜45度角,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脊椎部的刮拭。
拍打法
将五指和手掌曲成弧状拍打,弯曲的指掌与肘窝或膝窝完全接触,称为实拍;指掌弯曲弧度增大,手掌中间不接触皮肤,称为空拍。拍打之前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涂刮痧油。拍打法仅限于四肢肘窝和膝窝,躯干部位和颈部禁用拍打法。
按揉法
平面按揉法:用刮痧板角部的平面以小于2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适用于合谷、足三里、内关以及手足全息穴区和其他疼痛敏感点。
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以9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适用于骨缝部的穴位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位区。
提高刮痧效率的方法
1、按压力:刮拭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按压力,才能将刮拭的作用力传导至深层组织。
2、刮拭速度:刮拭时要匀速、用力均匀。不可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
3、刮拭长度:一般以穴位为中心,总长度约8~15厘米(3~5寸),以大于穴位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
4、刮拭顺序和方向:一般以自然顺序为序。
5、背部、腹部自上而下刮(如果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则从下向上刮)。
6、面部、肩部、胸部,从内侧向外侧刮(按肌肉走向刮)。
7、刮拭时间:一般一次刮痧治疗应在20~30分钟之内,体弱者应适当缩短时间。
8、刮痧治疗间隔:要根据被刮痧者体质、刮痧后的恢复情况而定,同一部位以局部皮肤痧象完全消退,疲劳和触痛感消失为准。
牙痛刮痧刮哪里
风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面部的颊车,下关,上肢部的合谷,外关,背部的风池。
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寸,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
外关:当阳池穴与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枕骨下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刮法: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先点揉下关穴,颊车,再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前臂外关,在之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最后挤按合谷穴。
作用:祛风消火。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手足阳明相接,故取合谷,颊车,下关等阳明经穴通经止痛;配风池,外关疏风解表。
实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颊车: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指尖的趾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此穴。先点揉面部下关,颊车,再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二间:第二指关节,外侧凹陷处。
内庭: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
刮法: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用水牛角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选定部位 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对颊车,内庭等穴位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
作用:清热败火。颊车,下关,合谷皆属阳明经,通经止痛;二间,内庭分别为荥穴,有清热泻火止痛之功。
虚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法: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痧。直至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作用:滋阴降火。合谷,颊车,下关皆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效穴,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以治其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解火。
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刮痧刮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双手各一穴。
找到合谷穴涂抹适量经络油,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角部重刮户口边的合谷穴30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每日一次。
主治发热、头痛、齿痛、牙龈肿痛、面肿。
刮痧可以去内火吗
刮痧,人们并不陌生。现在许多洗浴中心、美容院、休闲保健中心都设有保健刮痧服务项目。人们认为偶尔刮刮痧能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但记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首届保健刮痧师职业培训会上了解到,我国目前只有职业刮痧师5万名,大多数美容院、洗浴中心里的刮痧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法变化而来。而在当今,刮痧的功能多半是用来防病保健的。 保健刮痧手法更简便,操作更安全,主要针对疾病早期预防、病后康复、功能性病症以及亚健康症候、减肥美容、消除疲劳、提高机能等。保健刮痧主要应用范围如:头痛、颈痛、肩痛、背腰痛、腿痛、感冒、牙痛、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痛经、疲劳、失眠、养颜美容等。 因为刮痧方向、次序、手法、强度、时间以及操作前后注意事项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顾客的健康和安全。如果刮痧师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出现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况。据他介绍,刮痧有九种禁忌症。
一、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三、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四、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五、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六、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七、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八、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九、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搪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
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较好,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除刮痧板外,还要准备一些滑润油(香油、花生油、石蜡油均可),在刮痧前涂于被刮部位。 刮痧时,手拿刮板,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度角。颈、背、腹、上肢、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不得来回刮动。一般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为止。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刮痧之后,应用手蘸淡盐水在所刮部位轻拍几下,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的力道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轻刺激是“补”,强刺激是“泄”,一般人不知自己体质是实是虚,拿捏不准该补该泄,就保持力道平均,这叫“平补平泄”。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的。福建猎头公司维尔斯 分 享
牙疼怎么刮痧 虚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法: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痧。直至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作用:滋阴降火。合谷,颊车,下关皆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效穴,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以治其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解火。
扁桃体发炎刮痧刮哪里 肺胃实热型扁桃体炎刮痧疗法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随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刮拭部位:胸部,颈部,前臂,下肢。
刮痧步骤:
1.先刮胸部正中线,以泻法先刮颈部天突30次,然后刮腹部天枢,用刮痧板角部自上而下刮痧,出痧为度。
2.刮前臂支沟,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以出痧为度。
3.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位置。
4.最后重刮足背内庭30次,出痧为度。
10个小方法缓解喉咙痛 肺胃实热导致喉咙疼痛
定穴:内庭、天突、丰隆、少商、支沟、天枢。
取穴方法: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内庭: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丰隆:内踝上8寸,胫骨前缘1.5寸。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天枢:脐正中旁开2寸。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腹部天枢,再刮前臂支沟,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最后刮足部内庭。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天突、支沟、内庭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拭。
(4)丰隆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5)天枢采用拇指揉法,也可点按片刻,以局部酸胀为度。
(6)对手部少商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点刺。
有清肺胃邪热的功效,适用于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热邪上灼,煎津成痰,搏结于咽喉,或多食炙烤,过饮热酒,热毒上攻咽喉,而致的喉咙疼痛。
症状:肺胃实热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刮痧怎么治疗牙龈肿痛
刮沙刮下关、颊车穴
下关穴:位于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左右各一穴。
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两侧各一穴。
刮痧方法
找到下关血,涂上经络油,用角刮法轻柔刮拭下关穴三分钟,一天一次。同法用于颊车穴。
功效:祛风通络,开关通络,可促血液循环,有助于牙龈局部消肿。
刮痧刮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双手各一穴。
刮痧方法
找到合谷穴涂抹适量经络油,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角部重刮户口边的合谷穴30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每日一次。
功效:主治发热、头痛、齿痛、牙龈肿痛、面肿。
刮痧刮太溪、行间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足共两穴。
行间穴:位于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双足共两穴。
刮痧方法
找到太溪穴、行间穴。涂抹适量经络油,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由上至下一次到位,中间不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功效:主治肝经风热所致病症。
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刮沙刮下关、颊车穴
下关穴:位于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左右各一穴。
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两侧各一穴。
找到下关血,涂上经络油,用角刮法轻柔刮拭下关穴三分钟,一天一次。同法用于颊车穴。
祛风通络,开关通络,可促血液循环,有助于牙龈局部消肿。
牙痛的刮痧疗法
一、实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甚剧,牙龈红肿,兼口臭口渴,便秘。
(二)治法
(1)选穴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2)定位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二间:微握拳,食指桡侧缘,第二掌指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点揉下关、颊车,再刮前臂合谷、二问,最后刮足背部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和二问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虚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常在夜晚加重,呈慢性轻微疼痛,齿龈松动,咀嚼无力。
(二)治法
(1)选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2)定位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行间: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先点揉头面部下关、颊车,再刮手部合谷,然后刮太溪、行间。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行间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刮痧刮太溪、行间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足共两穴。
行间穴:位于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双足共两穴。
找到太溪穴、行间穴。涂抹适量经络油,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由上至下一次到位,中间不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主治肝经风热所致病症。
皮肤有没有排毒期呢?
火毒内生 皮肤拍打解毒
而身体有“毒素”,就中医的观点,会有以下的症状出现,像是口臭、便秘、长青春痘、舌苔黄、牙龈肿胀、眼红、嘴破等;尤以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积少成多,火毒内生为最常见的原因。
刮痧排毒 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排毒,利用刮痧板在表皮酸痛处,沾油轻刮,释放毒素,而民间多以此原理发展的养生法,例如适当拍打,原则上可促进循环,但若误解“愈大力愈好”下手过重,反造成皮肤瘀血或出现发炎症状,就自作孽了。
刮痧的正确操作
一、刮痧工具及用法
常用的刮痧板有两种:玉石刮痧板和水牛角制的多功能刮痧板梳。
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痧板,将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拇指及另外四指弯曲,分别放在刮痧板两侧,刮痧时用手掌心部位施加向下的按压力。一般刮痧板与刮拭方向皮肤的夹角应小于45度角,在疼痛的敏感部位,最好小于15度角。
二、刮痧技巧有大学问
(1)按压力:刮拭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按压力,才能将刮拭的作用力传导至深层组织。
(2)刮拭速度:刮拭时要匀速、用力均匀。不可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
(3)刮拭长度:一般以穴位为中心,总长度约8~15厘米(3~5寸),以大于穴位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
(4)刮拭顺序和方向:一般以自然顺序为序。
背部、腹部自上而下刮(如果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则从下向上刮)。
面部、肩部、胸部,从内侧向外侧刮(按肌肉走向刮)。
(5)刮拭时间:一般一次刮痧治疗应在20~30分钟之内,体弱者应适当缩短时间。
(6)刮痧治疗间隔:要根据被刮痧者体质、刮痧后的恢复情况而定,同一部位以局部皮肤痧象完全消退,疲劳和触痛感消失为准。
三、基本的运板方法
1、面刮法
手持刮痧板,根据部位的需要,将刮痧板的一半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自上而下或从内向外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不要来回刮。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的刮拭。
2、角刮法
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角,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肩贞、颤中、风池等穴位。
双角刮法: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向下倾斜45度角,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脊椎部的刮拭。
3、点按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反复,手法连贯。适用于人中、膝眼等处穴位。
4、拍打法
将五指和手掌曲成弧状拍打,弯曲的指掌与肘窝或膝窝完全接触,称为实拍;指掌弯曲弧度增大,手掌中间不接触皮肤,称为空拍。拍打之前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涂刮痧油。拍打法仅限于四肢肘窝和膝窝,躯干部位和颈部禁用拍打法。
5、按揉法
平面按揉法:用刮痧板角部的平面以小于2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适用于合谷、足三里、内关以及手足全息穴区和其他疼痛敏感点。
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以9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适用于骨缝部的穴位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