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运动保护腰椎
如何用运动保护腰椎
现在很多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压力,都会导致我们身体的很多部位发生劳损,其中腰椎劳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我们应该如何用运动保护腰椎呢?
方法一:走路
走路可以锻炼腰、臀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四肢与躯干运动的协调性,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不妨上班时早走一会,边走边观察周边的变化;午休时,离开亲密的电脑和温柔的沙发,穿上运动鞋加入到午后漫步的队伍;晚饭后,和家人一起边散步边聊天,陶醉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
(温馨提示:走路时步伐要求,尽量迈开步伐,挺胸收腹;迈步过程中,脚跟过度到脚尖,以缓冲膝关节和踝关节压力。)
方法二:“小燕飞”
锻炼时可以俯卧床上,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上离开床面,持续3秒~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秒~5秒为一个周期,5个周期为一组。根据个人状况一天可做1-2组。特别强调:“小燕飞”虽然可以很好锻炼我们的腰椎,。
(温馨提示:腰椎不稳和腰椎滑脱的人不能进行这个锻炼。)
方法三:蛙泳
游泳可以锻炼腰背肌肉,尤其是蛙泳对人体腰背部肌肉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蛙泳的姿势:人平卧在水上,脊椎不承受纵向压力,在不断换气过程中,腰椎和颈椎肌肉不断运动,肌肉得到锻炼、加强。长期游泳对增进腰肌,改善椎间盘突出会很有帮助,腰肌增强了,就不容易出现“闪腰”现象。
(温馨提示::首先,动作不要太剧烈,量力而行;其次,游蛙泳、蝶泳实际也是在锻炼腰肌,但是有些剧烈,动作掌握不好反而会造成运动伤害。)
最后我们希望运动改善腰部肌肉力量,提高白领工作效率。解决久坐后的腰部酸痛,让你可以精神百倍投入工作。
腰椎病如何预防 穿衣方面
1.穿衣要注意覆盖腰部,避免穿露脐装,露背装,以免腰部着凉。
2.佩带护腰,起到运动保护作用。
3.选择合适的鞋,避免常穿高跟鞋,引起腰部扭伤。
4.衣物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翻晒,避免潮湿。
腰不好还能跳舞吗
个人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哪边有问题就要纠正,经常舞蹈对腰部锻炼,柔韧性关节性都应该有效果。
腹部核心力量及腰背部力量增强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很好地保护腰椎。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练习所有姿势。舞蹈有许多的体式,例如前屈体位会加重腰椎病的症状。
腰椎不好,如果是在急性发病期,请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给腰椎任何压力,禁止各种运动,如果是在慢性发作期,可以对腰背部及腹部肌群做针对性训练。腰椎病跳舞的话建议选择动作舒缓的,动作幅度不大的,以保护腰椎为主。
腰部治疗带的作用
1、腰带的规格要与腰周径及长度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上缘,下缘至臀裂以下。腰围后测不宜过分平凸。一般以平坦或稍向前凸为宜。
2、正确使用腰带能减轻腰背部肌肉的劳损,在松弛的姿势下,减轻腰椎周围韧带的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和改善了椎间隙内的压力,这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恢复是极有帮助的。
3、腰带在佩戴后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的活动。一般以完成正常的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的活动为度。在使用腰带期间,还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进行腰背肌锻炼,以防止或减轻腰肌的萎缩。腰背肌锻炼还可防止粘连形成,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
4、腰带有制动的作用,限制腰椎的屈曲等运动,使损伤的椎间盘可以局部充分休息,为患者机体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5、腰带佩戴时间要根据病情适当掌握,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3到6周较为适宜,最长不超过3个月。并且在睡眠,休息及不痛或轻度疼痛时,要适当摘下腰围一段时间。
6、佩戴腰带就可以使腰椎曲线保持较好的状态,对加强疗效十分有益。腰带及支持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作为一种劳动保护用具,保护腰部免遭再度损伤。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如果腰带佩戴正确,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大的帮助。患者在平时也要注意多做一些运动,不要长时间的坐位,这样对腰部有很大的伤害。
束腰带什么时候开始用
1、运动时
束腰带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肌肉力量,减少肿胀,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刺激,新陈代谢加快,肌肉细胞中水的量增多,导致细胞会有膨胀的感觉,适当施加压力有助于使运动更为轻松有力,因此很多健身爱好者在做运动时会佩戴束腰带。
2、妇女产后
妇女产后腰腹部肌肉松弛,还有腰腹部脏器下垂的现象,应在产后三个月恢复期经常佩戴束腰带,有效帮助产妇恢复产后腹直肌分离、小腹下垂等现象,同时还可避免腰腹部受寒,收拢腰腹部脂肪和肌肉,达到塑性瘦腰的效果。
3、腰部有劳损后
像是腰椎手术后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的稳定阶段,疲劳引起的腰、腹、背部的不适,骨刺、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病、腰肌劳损等腰椎综合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都可以用束腰带,因为束腰带有较硬质的护腰能够在日常活动或运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托住弯折过大的腰部,减轻其肌肉所受的力,保护腰部不会扭伤或酸痛,起到很好的护腰作用。
养护腰椎的四个动作 养护腰椎的动作
“对侧运动”能有效拉伸腰背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以更好地保护腰椎。
仰卧在床上,身体伸直,两手紧贴大腿。吸气,后背保持贴在床上不动,左手和右腿同时抬起,左手尽量向上抬举,右腿离开床面,尽力向上抬起。呼气放下,然后抬起对侧肢体,即右手和左腿同时抬起。交替进行如下。
最好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锻炼,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目的是拉伸腰背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以更好地保护腰椎。
“拉伸运动”可有效改善腰椎肌力不平衡的状态,减轻腰椎负担。
仰卧在床上,身体伸直,两手紧贴大腿,左手和右腿抬起, 用左手尽量去接触右脚的脚尖,右脚尽力向左手靠拢,但要求挺直,不能弯曲,身体紧贴床面,不可移动和上抬。维持此姿势约5秒,放下后抬起对侧肢体,右手和左腿同样进行。交替进行30下。
通过对称肢体的拉伸,可有效改善腰椎肌力不平衡的状态。
“飞燕动作”可收缩腰肌,增强腰部力量,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腰部不适。
俯卧在床上,两手紧贴大腿,两臂缓缓抬起,手臂上抬的同时轻轻抬头,之后将两肩向上向后抬起。与此同时,双脚也轻轻抬离床面,收缩腰部肌肉,尽量以肋部和腹部支撑身体,维持此姿势约5秒,将头部和四肢回归原位,休息几秒后再做。
每天早晚各锻炼1次,每次做20?40个,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腰部不适。
“拱桥运动”可大大增强腰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仰卧位,双腿屈曲,以双脚、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用力将腰背和臀部抬高,如拱桥状,保持此姿势5秒后,回归原位,休息几秒后再做。每日锻炼20?40次。
此动作能加强腰椎周边的深层肌肉力量,维护腰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但此练习不适宜颈椎病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腰围保护
腰椎间微创手术卧床1个月左后时,要开始下床运动,但是要系好腰围带,做好腰围的保护。腰围带的主要作用是减少25%的脊柱受力,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支撑受力,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几率。
硬拉为什么要腰带
硬拉用腰带,一是保护腰部,减少损伤风险,二是可以拉起跟大的重量。
腰部是人体非常脆弱的部分,而硬拉也有着另一个称呼——腰部杀手。因此,硬拉时很容易造成腰部的伤害的。在硬拉时,颈椎的压力很小,胸椎还有胸廓协助稳定,但是下背部只有腰椎来进行支撑,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此时在训练时戴上腰带,可以帮助我们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托住弯折过大的腰部,帮助腰椎稳定,减少了大重量对腰椎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腰部受伤风险,从而保护腰部。
很多人腰部力量不足,是导致硬拉重量不能上来的原因之一。在佩戴腰带时,腰部被腰带包裹,可以提供更强的核心稳定能力,而在进行腹式呼吸时,肚子外鼓会挤压腰带,腹腔内部体积较小,腹内气压会明显增大,从而有助于腰椎的稳定,撑牢核心,保护腰椎,使上半身成为一个更强的刚性支撑体。因此我们可以再硬拉时拉起更大的重量。
经常开车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方法
防患于未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常坐着开车的司机、工作者们注意啦!为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以下几种常见有效的方法建议大家经常做一做,这些都虽然是微小的细节,但可以有效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避免得病后才追悔莫及, 从现在开始健康生活每一天。
(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经常开车的人要注意以上几点的注意事项,尤其对于长期以开车为职业的司机来说,开车时一直坐在驾驶座上不动容易造成腰椎间盘过度劳累,在平时注意正确的坐姿以及从微小的细节保护腰椎,关爱自己远离疾病。
怎么练腹肌不伤腰 卷腹动作
不管是健身球卷腹,还是举腿卷腹,或是其他的卷腹动作,一定要注意骨盆中立位。
如果有腰伤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骨盆后倾,但是千万不能让骨盆前倾,这样很容易伤害到腰椎。
在保证骨盆中立或后倾的位置上做卷腹,可以保证腹直肌被孤立,无需让腰椎和其他肌肉群参与到运动中,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护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