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疼痛的处理 一指禅推天枢穴
急性肠胃炎疼痛的处理 一指禅推天枢穴
用一指禅推法推肚脐旁2寸的天枢穴2-3分钟,着力宜轻快、渗透。
乳痈中医推拿 乳痈推拿治疗方法
主证:乳房肿胀,疼痛,皮色红赤,或有结块,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随形寒,发热,周身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两三天后,可见肿块增大,发红疼痛,发热不退,纳食不振,口渴,苔黄,脉数或弦数,若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是已成脓,数天后,破溃而流稠脓,脓出热退,肿痛渐消。
治则:活血通络,清热散结。
取穴:乳根,屋翳,膺窗,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肩井,少泽,合谷,风池,脾俞,胃俞,肝俞,三阴交等穴。
推拿手法:按,揉,抹,摩,拿,一指禅推等法。
大便不通畅怎么按摩 大便不通辩证加减按摩
胃肠燥热:强刺激足三里,大肠俞;点揉外关,合谷,曲池以泄热。
气机郁滞:加一指禅推膻中,期门,章门,中府,云门,按揉肺俞,肝俞,胆俞,膈俞,搓两胁,胸腹部梳法。
气血亏损: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一指禅推气海,关元,神阙,时间稍长。擦两侧膀胱经,横擦八髎,并捏脊。
阴寒凝结:按揉命门,肾俞,一指禅推气海,关元,时间稍长,直擦膀胱经,督脉,横擦八髎,背部两侧用拍法。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可以采取以下推拿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牙痛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牙疼辩证加减推拿
1.风热牙痛:一指禅推太阳穴,拿风池,曲池,外关。
2.胃火牙痛:按揉二间,三间,内庭。
3.虚火牙痛:一指禅推肾俞,按,揉太溪,行间。
拉肚子按摩哪里最有效
1.患者仰卧位,按摩者立于一旁,实证用顺时针方向摩腹法,以肚脐为中心掌摩3-5分钟;虚证用逆时针方向摩腹法,以肚脐为中心,掌摩3-5分钟。并用一指禅推法从中脘穴推至关元穴,往返操作4-6遍,并推揉梁门,天枢穴各100次左右。
2.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立于侧,用㨰法从上到下沿背部膀胱经反复操作3-5遍,指按双侧夹脊穴2-3遍,并用拇指啊牛肉双侧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数十次。
3.双手拿揉大腿部1-2分钟,并用拇指弹拨胫骨前肌数遍;按揉双侧梁丘,足三里,上巨虚穴各数十次。
大便不通按摩哪里
大便不通按摩治疗原则
通便是治疗总则。
胃肠燥热当清热降浊;气机郁滞当舒肝理气;气血亏损当培补气血;阴寒凝结当壮阳散寒。
基本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一指禅,㨰,按,揉,摩,擦。
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
操作:
1.患者俯卧,在背部两侧膀胱经用㨰法,重点在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
2.患者仰卧,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3.顺时针摩腹。
辩证加减按摩
胃肠燥热:强刺激足三里,大肠俞;点揉外关,合谷,曲池以泄热。
气机郁滞:加一指禅推膻中,期门,章门,中府,云门,按揉肺俞,肝俞,胆俞,膈俞,搓两胁,胸腹部梳法。
气血亏损: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一指禅推气海,关元,神阙,时间稍长。擦两侧膀胱经,横擦八髎,并捏脊。
阴寒凝结:按揉命门,肾俞,一指禅推气海,关元,时间稍长,直擦膀胱经,督脉,横擦八髎,背部两侧用拍法。
老是眩晕让推拿来帮忙
一、肝阳上亢型:
眩晕耳鸣:头昏胀痛,少寐多梦,急躁易怒,四肢麻木,面赤胸闷,舌质红,苔黄,脉弦。治以熄风潜阳为治法,基本手法加:
1.一指禅推或按揉风池、天柱、风府穴。
2.按揉双侧太阳穴。
3.拿曲池、阳陵泉穴。
4.揉按太冲、足临泣穴。
5.点膻中穴,擦胸胁。
二、气血亏虚型: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眺白,唇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血,基本手法加:
1.一指禅推或揉关元、气海穴。
2.摩腹、点按中脘、天枢穴。
3.攘、平推脾胃俞穴。
三、痰浊中阻型:
眩晕时头目昏重,胸闷恶心,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以健脾化痰,基本手法再加:
1.推揉腹部、胃脘部。
2.点压中脘、天枢穴。
3.滚、按揉脾俞,胃俞穴。
4.点压足三里、丰隆穴。
便秘怎么推拿 成人便秘推拿手法
取穴:中脘,天枢,关元,肺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八髎,长强,足三里
推拿手法:
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在患者中脘,天枢,关元穴推拿,每穴1-2分钟。
2.顺着肠蠕动的方向掌摩法摩腹,约5分钟。
3.患者采取俯卧位,推拿者用一指禅推法或㨰法沿脊柱两侧从肺俞开始向下,沿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直到八髎穴,往返治疗,时间约为5分钟,并按揉上述穴位及长强,足三里。
骨质疏松怎么按摩
按摩手法:
俯卧位
① 以两手拇指从上至下推揉脊柱两侧夹脊穴2-3次;②一指禅推肝俞、脾俞、肾俞2分钟;③横擦腰骶部3分钟,捏拿腰部3次;④ 从背至足部沿膀胱经施以滚法5分钟,拿双侧小腿3- 5次;⑤拇指按揉双侧涌泉穴50次,再配以擦法1分钟。
仰卧位
① 振颤小腹8分钟;② 按揉神阙、中脘各50次;③一指禅推气海、丹田、关元、天枢共1-2分钟;④按揉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内关穴各5—10次;
坐位
①按揉或摩百会、四神聪1分钟;②从前发际至后发际五指梳头部5次,继而点按头维、神庭、临泣、后枕、风府、风池各3次;③虚掌拍打背部督脉3~5次。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胃疼推拿部位
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1)颈型颈椎病
有颈椎错缝者,可施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整复。
2)神经根型颈椎病
①以轻柔一指禅推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操作3~5分钟,缓解疼痛。
②做颈椎掌托拔伸法或颈椎肘托拔伸法1~2分钟,再缓慢屈伸患者颈部5~10次。
3)脊髓型颈椎病
①常规操作中除去颈椎被动运动手法。
②用按揉法在下肢前侧和后侧操作6~8分钟,以松解下肢肌张力。
4)椎动脉型颈椎病
①用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两颞部及前额部操作约2分钟,用力要轻柔。
②用扫散法操作1~2分钟。
③用五指拿法拿头部五经3~5分钟。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①用轻巧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拨法在颈前气管两侧循序施治3~5分钟,以刺激其深部的椎前肌群,并配合轻巧的颈部后伸运动,使痉挛的椎前肌群放松。
②若患者以慢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则配合按压百会、太阳、率谷等穴各1分钟,并以一指禅偏峰推法或点按法刺激两眼眶内缘1分钟。
③若患者以视力降低为主要表现,则需在拔伸颈椎时适当加大颈部前屈的角度,并以一指禅偏峰推法或点按法刺激两眼眶内缘及双侧风池1分钟。
④若患者以胸闷、心悸为主要临床特点,则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拨法沿前斜角肌、胸小肌推移到胸大肌及诸肋间隙1分钟;以掌擦法擦热左侧胸壁,配合点按内关、膻中等穴各1分钟。
急性肠胃炎胃痛怎么办
按摩止痛
急性肠胃炎胃疼痛剧烈时,可以用按摩疗法缓解胃痛;
用手掌在上腹部轻轻按摩,然后在肚脐周围按摩和节律性地轻压,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由轻渐渐加重。这样可以缓解胃痛。
点、按、揉足三里
胃痛剧烈者,先以止痛为主;
患者俯卧位,然后用拇指指端和螺纹面交替点按足三里穴位2-3分钟,待疼痛缓解后,再按揉足三里穴,以强烈酸痛为度。
弹拨、按揉胃俞穴
可以用拇指螺纹面交替弹拨、按揉第12胸椎棘下、旁开1.5寸的胃俞穴2-3分钟,以左侧为主,以酸胀为度。
弹拨、按揉脾俞穴
用拇指螺纹面交替弹拨、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2-3分钟,以左侧为主,以酸胀为度。
一指禅推天枢穴
用一指禅推法推肚脐旁2寸的天枢穴2-3分钟,着力宜轻快、渗透。
按、揉手三里穴
患者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曲池穴下2寸的手三里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按、揉内关穴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内关穴1分钟,以酸胀为度。
平推胃脘部
用掌面紧贴胃脘部,做横向往返推擦约1分钟,以温热为度。
斜擦两肋部
用手掌面紧贴两侧肋间隙处,沿肋骨反复推擦1分钟,以温热为度。
中医按摩对付头痛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掖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一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扫散法操作加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一分钟;掌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穴各约两分钟;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一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髓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透热为度。
大便不通按摩哪里 大便不通基本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一指禅,㨰,按,揉,摩,擦。
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
操作:
1.患者俯卧,在背部两侧膀胱经用㨰法,重点在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
2.患者仰卧,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3.顺时针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