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呕吐应如何检查诊断
分析呕吐应如何检查诊断
因为呕吐仅是一种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伴发症状不同、表现形式近似,所以需要认真地采集病史、仔细地体格检查、必要又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最后经过客观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初步诊断。
1.病史采集
由于不同年龄的残病谱不尽相同,故采集病史的重点应有差异。一般说来小儿各年龄组成的呕吐均以内科原因占多数,如在新生儿期,上海新华医院统计的 266例呕吐中233例(87.9%)属内科性原因,其余33例(12.1%)为外科疾病引起。内科疾病所致者以感染性原因最为常见,外科疾病所致者则以腹腔器官感染和消化道梗阻为主。
腹泻的症状
由于呕吐是消化系统的一个症状,故采集病史首先应围绕喂养方法、进食内容、时间和习惯等方面进行。对新生儿除注意呕吐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外,还应了解母亲的妊娠和生产史及用药史。近年来在城市中小儿的饮食习惯有不少改变,其中有许多共性,也有不合理和不科学之处,要仔细了解。体重的变化常能客观地反映呕吐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小儿的影响,需着重询问。也要认真听取家长和年长儿自身的叙述。
2.几种症状的分析
始终应结合年龄因素和疾病谱考虑 。尽早争取分辨其呕吐为功能性或器质性及内科性或外科性,以便确定诊疗原则。
呕吐 注意其发生、表现和变化
(1)时间和次数 呕吐开始出现的时间和每天呕吐的次数因疾病可有明显差别。如新生儿生后数小时内开始吐咖啡色粘液和3岁幼儿反复呕吐咖啡色物2年余显然源于不同原因。前者可能误咽母血所致,后者则
(2)方式 可呈溢出样,如奶汁从新生儿口角少量流出;或自口内反流涌出;或从口腔大量吐出;或自口腔和鼻孔同时喷出。在新生儿期前者可能是生理性的,后者则多见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3)内容和性质 对诊断消化道梗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妊娠剧吐的诊断要点介绍
诊断要点
病史停经史,可有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或恶闻食气,不食也吐。体格检查见精神萎靡消瘦,严重者可见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疽,嗜睡和昏迷。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壁及子宫颈变软,着色,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软,有饱胀感。 孕妇起初多表现为一般的早孕反应,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症状也会逐日加重,一般在妊娠第8周时最为严重。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妊娠。阳性提示妊娠。 阳性者应收住院治疗。镇静、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终止妊娠。
(2)尿分析:尿酮体阳性;尿比重增加;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住院治疗的目的是“灭酮”,即通过静脉输液,使孕妇尿液中酮体由阳性转为阴性。最初二三天可能需要禁食,主要通过静脉输液补 妊娠剧吐病症图片6
充营养及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一般经上述治疗后,病情可迅速好转,呕吐停止,尿量增加,尿酮体由阳性转为阴性,食欲好转。
(3)24小时尿量:减少。
2.血液检查。
(1)血分析:可见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升高,血细胞比容增高,提示血液浓缩。
(2)血生化检查:钾、氯浓度降低;严重者可见肝肾受损表现,如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升高。
B超检查
子宫增大如孕月,所有住院治疗者,均应进行鉴别诊断,一般要做B超检查,确定胎儿是否正常;要做肝脏功能及乙型肝炎血清学化验,以除外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等疾病。
心电图检查
必要时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有无低血钾或高血钾及心肌情况;眼底检查以了解有无视网膜出血。
诊断时,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妊娠,确定妊娠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并通过鉴别诊断排除葡萄胎等疾病外,即可确诊。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可进行上述检查以辨别病情轻重。
西医药物治疗 丙胺太林
主要较强的阿托品样外周抗胆碱,抗毒菌碱作用,也有弱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其特点为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选择性,故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较强,较持久。对汗液、唾液及胃液分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很少发生中枢作用。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胃炎、胰腺炎、胆汁排泄障碍,多汗症、妊娠呕吐及遗尿等。
新生儿呕吐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并迁延不愈时,可出现感染性血象。如原发病因为感染引起的呕吐,如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也为感染性血象。
2.血气分析及血生化检查 可了解患儿是否存在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血钠、钾、氯以及肝功能等,可结合具体病情选送。
3.尿、便常规 应做尿、便常规和大便潜血实验等。
4.脑脊液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颅内出血等,脑脊液检查有相应改变。
5.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检查 如已排除消化道、中枢神经等疾病,而患儿仍然频繁呕吐,应进一步做内分泌、代谢病方面检查,一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代谢紊乱而导致呕吐,如氨基酸代谢疾病(高氨血症、苯丙酮尿症、甘氨酸血症)、糖代谢疾病(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应作血氨、血糖等相应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①腹部透视和摄片 腹部透视和摄片是新生儿呕吐时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胀气的肠曲和液平,应该采用立位透视和摄片,也可以采用侧位水平投照法摄片。
②钡餐或钡灌肠检查 可以观察食管、胃和肠道的形态和功能,对消化道疾道德败坏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疑有胃肠道完全性梗阻或穿孔的新生儿,禁用钡剂造影,疑有食管闭锁或食管气管瘘者可用水溶性碘剂造影,并于造影后及时将造影剂吸出。
③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对腹水的探查、腹部肿物部位和性质的诊断、腹腔内游离气体的存在等,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胆总管囊肿、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的诊断方面都优于X线检查。现在,肥大性幽门狭窄的超声检查已经基本取代了钡餐检查。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某些改变,而且能直接观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改变及其对消化道的影响,对呕吐病因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④胃镜 新生儿常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临床应用较少。胃镜检查可以对粘膜充血、出血、水肿、溃疡、瘢痕、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情况进行直接的观察,对某些食管、胃部疾病具有确诊意义。
2.B超 因病因不同而异,对幽门肥厚性狭窄,可做腹部超声检查。颅内出血或其他占位病变,应做头颅B超。
3.脑CT 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时应作脑CT检查,以明确脑水肿、脑积水、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呕吐。
4.鼻胃管检查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上消化道畸形的方法。当遇到母亲羊水过多,或出生后短期内婴儿出现口吐螃蟹样泡沫时,应该在产房内下鼻胃管检查,正常时鼻胃管能够顺利进入胃内,并抽出少量液体,如鼻胃管下降受阻或从口腔或鼻腔内折返回来,提示食管闭锁。
新生儿吐羊水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案
诊断检查
1.呕吐物为羊水或粘稠血性粘液者,一般停喂母乳1~2次,即可治愈,酌情输液。
2.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需调节喂乳方法、体位、乳量和时间。
3.喂奶后即吐,应考虑贲门松弛,在奶后注意抬高上半身,轻轻拍背,排出胃内空气。
4.经上述处理仍不好转者,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如食道闭锁、幽门肥大、小肠狭窄或闭锁及胎粪性腹膜炎等,应与小儿内、外科医师共同处理。
治疗方案
1.呕吐物为羊水或粘稠血性粘液者,一般停喂母乳1~2次,即可治愈,酌情输液。
2.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需调节喂乳方法、体位、乳量和时间。
3.喂奶后即吐,应考虑贲门松弛,在奶后注意抬高上半身,轻轻拍背,排出胃内空气。
4.经上述处理仍不好转者,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如食道闭锁、幽门肥大、小肠狭窄或闭锁及胎粪性腹膜炎等,应与小儿内、外科医师共同处理。
新生儿吐羊水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案,以上内容就给很多的家长,详细介绍了新生儿吐羊水到诊断检查,以及治疗的方案,所以对于很多孩子出现吐羊水的一些家庭,一定要对以上内容全面的了解,了解以后,通过正确的诊断检查,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案,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康复。
早上恶心干呕是怎么回事 结论
恶心只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想要从单一的恶心来知道自己身体出现什么问题比较困难,必须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它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及检查加以分析后,才可能诊断出病因,因此,在恶心、呕吐症状出现时不要忽视,建议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乙肝如何诊断检查
乙肝诊断最简单快捷的标准就是查看现病史和既往病史,如果以前没有感染过乙肝,现在出现了恶心,呕吐,低热,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接触过乙肝患者,很可能是急性乙肝感染;如果既往感染乙肝,出现以上症状时,可能是病情复发。不过上面的症状没有什么特异性,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到医院检查,分析病因。
乙肝诊断就要查看体内是否含有乙肝病毒,因此需要做乙肝两对半检查。根据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第一项为阳性,这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了解病毒在体内具体情况还需结合HBV-DNA检测。
乙肝诊断病毒在体内存在情况需要做HBV-DNA检测,根据HBV-DNA检测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是否感染乙肝病毒,HBV-DNA定量检测还可检测出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强弱等信息。
妊娠合并肠梗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由于妊娠解剖位置的变化,与妊娠期其他外科急腹症一样,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亦可不典型,因而孕妇发生腹痛,恶心,呕吐急腹症时必须对病史,体征,病程发展经过及各项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并进行连续密切观察十分重要,一旦疑有肠梗阻存在可能时即应进行X线检查,大部分患者经X线检查能明确诊断,诊断成立后还须明确梗阻性质,梗阻部位及程度,以确立治疗方案。
妊娠合并肠梗阻应与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早产,隐性胎盘早剥,急性羊水过多及其他内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相鉴别。
妊娠呕吐的诊断方法解析
妊娠呕吐又称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出者。在妊娠早期,少数孕妇会出现出现频繁而剧烈地恶心呕吐,并会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常常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危及孕妇的生命,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多见于怀第一胎的孕妇。而通常提到的早孕反应,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的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倦怠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在妊娠6周出现,12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并自行消失。
孕妇在怀孕时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不振、轻度恶心呕吐等症状,称早孕反应。早孕反应一般对生活与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孕妇生命时,称妊娠剧吐。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极个别患者可因剧吐而死于某些并发症,如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 妊娠剧吐归于中医学“恶阻”范畴。古代医籍中有关该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金匮要略》中即有用桂枝汤治疗该病的记载。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据其临床表现始创“恶阻候”,“恶阻”一名从此沿用至今。若仅见怀孕后恶心、嗜酸、择食或晨间偶有呕吐痰涎等,这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属正常情况,一般3月后可自行消失。
医生一般会给百草枯中毒患者做何种检查
医生一旦接诊,首先就会抽血检查,而且在最初 48 小时内,每 6~12 小时就应当重复检查一次,之后化验的间隔取决于临床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检查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情的走向)。如果预后不良,则多数采用「姑息疗法」,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
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电解质:这是因为由于恶心、呕吐、腹泻、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因此电解质检查必不可少,并通过检查结果「缺啥补啥」,指导临床用药。
(2)肾功能:肾功能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对预后帮助很大。肾功能的指标里肌酐最有用,如果血肌酐上升的缓慢,中毒患者活下来的几率就高。
(3)血气分析:患者开始由于剧烈呕吐丢失大量胃酸,会出现碱中毒,随后由于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拍不出去,或者腹泻丢失了大量的碱性肠液,会出现酸中毒。
(4)血乳酸含量:乳酸是酸中毒的指标之一,表示全身器官的血液循环、供血受损害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5)胸片:胸片能够帮助评估肺功能,看看有没有通气过度或肺水肿。
(6)其他毒性物质筛查:百草枯中毒通常不会有神智问题,如果患者出现精神状况,则应注意有无其他物质中毒。
(7)尿百草枯浓度:这项检查不贵,且对诊断很有帮助。通常吞服六小时内,尿中就能检出百草枯。
(8)血百草枯浓度:有助于诊断和预后。
妊娠呕吐的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患者尿比重增加,尿酮体阳性,肾功能受损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
2、血液检查: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多,血细胞比容上升,血红蛋白值增高;血酮体可为阳性,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肝,肾功能受损时血胆红素,转氨酶,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
1、眼底检查:严重者出现视网膜出血。
2、心电图检查:低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变化及心肌损害,表现为心电图异常。
B超检查:
子宫增大如孕月,所有住院治疗者,均应进行鉴别诊断,一般要做B超检查,确定胎儿是否正常;要做肝脏功能及乙型肝炎血清学化验,以除外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等疾病。
肠胃神经官能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除有上腹不适、腹痛、嗳气、恶心、便秘或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外,且有植物神经不平衡的表现,如心悸、失眠等,特别是症状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暗示治疗而缓解,提示本症的可能性。进一步胃肠道X线检查,显示整个胃肠道的运动加速,结肠袋加深,张力增强,有时因结肠痉挛,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结肠镜检结肠粘膜无明显异常。
必须强调指出,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要十分慎重,在作出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本症的多数患者情绪紧张,就医时述诉繁多,滔滔不绝,有的将症状写在纸上,唯恐遗漏。医生首先应耐心地听取和分析患者的陈述与患者亲友提供的情况,仔细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X线、内镜检查、胃液分析与粪便化验等手段。必要时应行超声、CT等检查以排除肝、胆、胰等腹腔脏器病变。对于新近发病的老年患者,尤应进行周到细致的检查,以防漏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初步诊断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之后,还需密切随访,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肯定诊断。
本病应与各种器质性胃病、器质性肠病及各种内脏病变(肝、胆、胰)等进行鉴别。
神经性呕吐须与慢性胃病、妊娠呕吐、尿毒症等鉴别,还应着重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脑瘤鉴别;神经性厌食须与胃癌、早期妊娠反应、垂体或肾上皮质功能减退鉴别。肠激惹综合征与早期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癌及痢疾等鉴别,还须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吸收不良综合征等鉴别。
全面分析的氟斑牙检查诊断
(1)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1.釉面光泽度表现釉面失去光泽,透明度减弱或不透明,可见白色线条、斑点、斑块、牙尖部雪帽、直至白垩样变布满整个牙齿。
2.釉面着色釉面出现浅黄、黄色、黄褐色,褐色或黑色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着色区域可为条纹、斑点、斑块,乃至布满大部分釉面或整个釉面。着色是白垩病变的继发伴随现象。
3.釉质缺损表现为釉面细小的凹痕,较大凹窝,乃至浅层釉质较大面积的剥脱。咬合面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2)氟斑牙的诊断
牙齿具有以上临床表现者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3)诊断要求
1.诊断检查时自然光线要充足,要用酒精棉球擦去牙齿唇颊面的外污染物,并使牙面保持干燥。
2.检查牙齿唇颊面牙釉质损害状况,选两颗病损最重的牙依其釉面最重损害诊断分类。
3.乳齿、恒齿氟斑牙应分开记录。恒齿、乳齿同时存在时只查恒齿氟斑牙。
(4)诊断分类标准
1.度:釉质表面有白细条纹或点状,片状白垩病变,病变范围不超过牙面的l/4。
2.度:釉质表面出现小斑点状,片状不透明白色区域不规则地分布于牙面,个别牙面可有条纹着色,病变范围不超过牙面的1/2。
3.度:釉质面白垩病变呈片状,并出现较大面积浅黄色、黄色、黄褐着色,病变范围不超过牙面的3/4。
4.度:白垩色区域和着色区域超过牙面的3/4。
5.度:牙釉质在白垩和着色的基础上,釉质表面出现小的,散在的坑状,陷窝状缺损,但缺损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6。
6.度:釉质表面除有散在的坑凹,陷窝缺损外,并有的坑凹、陷窝融合在一起呈大的斑、片状,乃至釉质剥脱,但其牙釉质缺损范围不超过牙面的1/3。
7.度:釉质表面出现较大面积的缺损融合或剥脱,但其缺损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2。或牙齿咬合面被磨损成光滑的平面。
8.度:釉质表面出现大面积缺损,缺损面积超过1/2;或牙齿咬合面磨损严重,使牙齿长度明显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