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尿失禁的敷脐疗法

产后尿失禁的敷脐疗法

(一)方剂1

1.组成党参、白术各30g,当归15g,川穹、柴胡、升麻各10g。

2.用法将以药与物加水煎熬,去渣浓缩成稠厚药膏备用。临用时取药膏适量摊于蜡纸或纱布中间,贴在患者脐孔穴及脐下1.5寸。气海穴上,外以胶布固定之,2天换药1次,连续贴药至病情痊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虚型产后尿频数、失禁。症见尿液清长,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小腹坠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二)方剂2

1.组成吴茱萸、益智仁、小茴香各15g,肉桂、麦面粉各10g,白酒适量。

2.用法将前4味药共碾成粉末,再加麦面粉拌匀,用热酒调和,做成药饼1个,备用。用时将药饼敷于患者脐孔上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吲定,待敷处发痒则去掉。通常用1剂即可正常。

3.说明本方适用于肾阳虚型产后尿频数或失禁。症见尿清长,面色晦黯,腰酸,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沉迟无力。

(三)方剂3

1.组成肉桂、附子各15g,母丁香、公丁香各10g,黄酒适量。

2.用法将上4味药共碾成细末,以黄酒调匀,制成圆形小饼如占铜钱大稍厚,备用。用时取药饼烘热,贴于患者脐孔.L,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肾阳虚型产后尿频数。

产后尿失禁多久能好

产后尿失禁一般会随着骨盆底肌肉的恢复而慢慢消失。通过骨盆肌肉的锻炼,大约3个月内会恢复。如果在产后3个月后,尿失禁依然存在,建议妈妈去医院诊治,以免影响产后生活和工作。

女性一胎尿失禁二胎时会加重

对调查显示部分参与女性若发生尿失禁会等待自愈,刘主任指出,产后尿失禁常是短暂的,很多患者在产后三个月就会自动恢复,但此后仍有40%的可能会发生尿失禁;若患者在产后三个月仍没有回复,则有可能会变成持续性的尿失禁。因此,无论是为了减少以后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还是为了早日告别尿失禁的困扰,在产后若发生尿失禁都应及早接受检查与治疗。特别是生完第一胎,有计划生第二胎的女性朋友,若第一胎时发生产后尿失禁,盆底康复情况不佳,很有可能会增加生第二胎时尿失禁发生的几率。

产后尿失禁会自己好吗 产后尿失禁能治好吗

产后尿失禁是可以治愈的。但产妇一旦发生尿失禁情况,需要及时到泌尿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如果不采取任何诊治措施,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变得愈发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对于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药物、盆底功能锻炼、针灸等方式,获得良好的康复;而中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要想彻底康复,理想手段还是外科手术。

产后尿失禁的原因 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产后尿失禁为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与肺、肾有密切关系。因肾司二便,与膀胱为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产时劳伤气血,脾肺气虚,不能制约水道;或多产早婚,房劳伤肾,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产程过长或处理不当,损伤膀胱而发生产后尿失禁。所以,产后要注意调养,多吃补气血食物,适当进行骨盆底肌肉锻炼,多做提肛和收缩会阴部动作。

早泄的敷脐疗法

敷脐药物:露蜂房、白芷

治疗方法:将露蜂房、白芷研成细末,用醋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在脐上,外用纱布敷盖,用胶布加以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1疗程。

并发症及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应暂缓使用。如果出现皮肤溃疡或应用1疗程后仍没有效果,应停止敷脐,选用其他疗法。

治疗中注意事项:如果脐眼处出现感染,应立即停止敷脐,并控制感染。

辅助治疗:敷脐的治疗效果较慢,可配合服药、针灸、推拿等,提高治疗效果。

Tips:什么是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是将某些具有可食性的植物或中药粉末填敷于脐内,刺激神厥穴激动腹膜囊,使人体的气血经络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尿失禁不一定要手术治疗

为何打个喷嚏,就会发现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呢?一般而言,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在大笑、打喷嚏、咳嗽或者弯腰时,腹腔内的压力会增加,当压力传递到膀胱时,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会受到向外挤的压力,此时,骨盆底的肌肉群会适时地收缩,扮演“刹车”的角色,以免尿液外漏。

然而,有些产后妈妈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因为胎儿经过产道时造成了骨盆底的肌肉群拉伤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受伤,导致提肛肌、骨盆肌松弛及萎缩,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所以一旦打喷嚏或大笑时,就会有漏尿的情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产后尿失禁”。产后尿失禁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生,虽然以后症状多会渐渐缓解,但是轻微者可能造成外阴部潮湿瘙痒,严重者有时候会有裤子湿透的现象,会发出一股尿骚味,容易造成个人社交上的困扰!

解析常见尿失禁类型

尿失禁是指无法用意识控制、不由自主的尿液漏出现象,是女性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几率也会逐渐提高。尿失禁产生的原因很多,先天体质因素、后天的怀孕生产、慢性肺部疾病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尿失禁的情况。

会阴侧切有没有后遗症

对女性产后尿失禁的影响

专家指出,无论生产时会阴是否切开,宝宝同样都会经过产道,至于会不会影响产后尿失禁的问题,其实和产妇的骨盆大小、宝宝大小、产程快慢等因素有关。

如果生产过程长,宝宝待在产道的时间久,阴道被撑开的时间也久,就比较容易导致产后尿失禁的发生,这和会阴切开与否没有绝对的关系。

对日后性交疼痛的影响

生产时撕裂的伤口会影响性交疼痛,是因为缝合后的疤痕跟柔软的阴部相比,它是比较硬的纤维化组织,性交时,彼此牵扯就容易造成疼痛。

如果会阴切开或撕裂的伤口较平整,修补后没有愈合不良的疤痕,就不会有问题;反之,如果伤口乱七八糟,医师又没有修补好,在疤痕互相交错牵扯下,就很有可能发生性交疼痛的状况。

伤口对生产第二胎的影响

会阴部位的血液循环很好,血流量很充足,所以伤口愈合的能力非常好,不至于会影响到第二胎的生产。

产后尿失禁会自愈吗

一般产后3个月内会自动痊愈。

产后尿失禁一般会随着骨盆底肌肉的恢复而慢慢消失。通过骨盆肌肉的锻炼,大约3个月内会恢复。如果在产后3个月后,尿失禁依然存在,建议妈妈去医院诊治,以免影响产后生活和工作。

产后尿失禁锻炼方法 针灸改善

产后尿失禁,也可以通过针灸改善。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灸关元、气海等穴也可提升产妇骨盆底肌肉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的功能,治疗尿失禁。

什么是产后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为产后不能如意约束小便而自遗,常伴小便过频,甚至于白昼达数十次。 多因难产时分娩时间过长,胎儿先露部位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胎儿压迫膀胱过久,致使膀胱被压处成瘘。手术产如产钳、臀位牵引损伤所致。如体力不佳,产后咳嗽及一切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复旧,而发生张力性尿失禁。

中医将产后膀胱尿失禁归人“产后小便数候”、“产后尿血候”、“产后遗尿候”范畴,统称“产后排尿异常”。病因为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与肺、肾有密切关系。因肾司二便,与膀胱为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产时劳伤气血,脾肺气虚,不能制约水道;或多产早婚,房劳伤肾,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产程过长或处理不当,损伤膀胱而发生产后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诱因

手术产如产钳、臀位牵引损伤所致。如体力不佳,产后咳嗽及一切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复旧,而发生张力性尿失禁。中医将产后膀胱尿失禁归人"产后小便数候";、"产后尿血候";、"产后遗尿候";范畴,统称"产后排尿异常";。病因为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与肺、肾有密切关系。因肾司二便,与膀胱为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产时劳伤气血,脾肺气虚,不能制约水道;或多产早婚,房劳伤肾,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产程过长或处理不当,损伤膀胱而发生产后尿失禁。产后尿失禁发生在产后1星期左右,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如瘘孔较小而瘘孔周围有肉芽形成辦状,可给予补脬的中药治疗,以促进组织再生与修补,也有止血、止痛与镇静的作用。治疗期间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甚至可能避免手术。

产后尿失禁并不少见,它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骨盆底的肌肉群(或曰提肛肌)被拉伤或是支配它们的神经血管受伤,而导致提肛肌的松弛、萎缩。分娩过程中,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使盆底韧带和肌肉产生过度伸张作用,特别是初产妇及手术助产如臀牵引术、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器助产术等,可直接损伤盆底软组织。产后体力劳动、持续性咳嗽、便秘等均为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恢复,使盆底组织松弛,导致尿道膨出,膀胱颈下降,尿道上段失去紧张度而变为漏斗形,尿道相对变短而宽,泌尿生殖隔及浅层肌肉损伤如会阴深Ⅱ度裂伤可影响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容易发生产后尿失禁。

漏尿是什么原因 尿失禁的原因

女性尿失禁的发生,往往是和分娩是有关,由于胎儿在下降的过程中,过度压迫盆底的肌肉,造成神经、肌肉的损伤,因此会发生在产后出现尿失禁的情况。产后尿失禁往往会合并子宫的脱垂(子宫在阴道内掉出来,甚至脱到阴道外面)。

产后漏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想当然的以为会随着时间而自愈,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的松弛,漏尿、尿失禁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一直延续到中老年时期,而且病情会恶化。女性绝经了以后,尿失禁的症状往往会加重,调查显示绝经期的女性30%有尿失禁的情况存在。

不仅如此,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产后尿失禁会大大提高产后抑郁的几率,数据表明,产后尿失禁女性患者罹患产后抑郁的概率是普通女性的2倍。女性分娩后出现尿失禁症状很常见,虽然羞于启齿,但及时借助专业产后修复机构至关重要。尽早发现,尽早恢复!

小便失禁的原因

1、368例产妇中有51人(13.86%)在产后42天内至少1次出现尿失禁症状;

2、剖宫产、阴道顺产、产钳助产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22%、19.34%、42.86%,产钳助产分别与其它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阴道顺产组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

3、剖宫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产后42天内尿失禁的发生率;

4、产后尿失禁以轻度为主,加强孕期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中重度患者“难为情”也要看医生!

产后尿失禁的主要症状包括: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哭大笑、上楼梯或提举重物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严重者直立、行路时即可发生。不伴有尿频、尿急症状。

产后尿失禁怎么办

1、继续做凯格尔运动。生了宝宝也要坚持做凯格尔运动,这可以加强盆底肌的运动,帮助尽快对膀胱的控制力,预防今后出现漏尿的情况。

2、适当的减肥。开始合理的减去孕期增长的体重,这部分体重可能会压迫到膀胱。

3、训练膀胱功能。每30分钟小便一次,不要等到尿急爱去。接下来,就慢慢拉长两次小便的间隔时间。

4、保持大便规律,尽量防止便秘,这样充盈的大肠就不会再给膀胱增加额外的压力。

5、喝足量的水,保证每天喝至少8杯水。不少妈妈因为产后漏尿的问题,经常会误以为减少水分的摄入就能减少漏尿,其实实际上脱水会更容易患尿路感染,感染的膀胱更容易漏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相关推荐

产后尿失禁该怎么办

1.对症治疗 当产妇出现尿失禁时,应马上找泌尿科专科医师,做初步的问诊、身体检查、骨盆腔内诊等基本检查,由医师为你评估病情。一般而言,症状轻微的产妇可以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病情严重,做普通的家事、日常活动,也会有漏尿的情形,在服用药物仍旧无改善现象时,则必须考虑手术治疗;以矫正尿道膀胱间的角度,增强其肌膜、韧带的张力。 2.产后尿失禁锻炼方法 产后做盆底肌肉运动,即做收缩肛门、阴道、尿道的骨盆体操,不仅可以治疗2/3的尿失禁病人,更可以加强产妇的骨盆底肌肉,增加阴道力量,提高性爱质量。每天做3次,每次15

剖腹产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长期卧床

坐月子期间,如果长时间呆在床上缺乏运动的话,不仅无法迅速瘦身,还有可能会留下尿潴留、产后便秘、下肢静脉血栓、产后尿失禁、盆腔炎、子宫脱垂等症状。 对于剖宫产的妈咪,在术后第三天就可以下床做轻微活动,每天逐渐增加活动量,到产后7-10天也可以开始做产后体操。

尿失禁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大龄儿童或老年人甚至成年人有尿失禁的情况,这种病症既给生活带来麻烦更给我们在心理上造成阴影。尿失禁有时是个让人难以启齿的病症,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病情呢,很多人害怕去医院做一些无用的检查,那么一下我们将列举一下尿失禁应该做的检查。 ① 测定残余尿量。以区别因尿道阻力过高下尿路梗阻与阻力过低引起的尿失禁。 ② 如有残余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 ③ 膀胱测压。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无反射。 ④ 站立膀胱造影观察后尿道有无造影

应对产后尿失禁的方法

1、在发现自己尿失禁的时候,不要选择到了尿意很急的时候才去排尿练习,应该在感觉有点想尿尿的时候马上排尿,因为在开始阶段对于骨盆底肌肉的收缩还不熟悉,难以控制自如。 2、在练习时应该保持全身放松,不要处于紧张或者兴奋的状态,选择在轻松的环境内进行联系,最好的就是在马桶上,两腿微微张开,以静坐的姿态是最佳的。 3、在练习的时候,不可使用足部肌肉与腹肌等其它部位的肌肉。 4、应当在练习时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要刻意去憋气。练习过多时,会导致肌肉疲劳,很有可能会不利于尿失禁的改善)可以采取不同的姿势,如站姿、卧姿、坐

胞衣不下的敷脐疗法

胞衣不下的敷脐疗法介绍: (一)方剂1 1.组成灶心土(伏龙肝)30—50g,甘草10—15g,陈米醋适量。 2.用法首先将灶心土(伏龙肝)碾碎为末,用筛筛过后,再取陈米醋适量加入灶心土末中调如糊备用。另将甘草煎汤备用。用时取制备的药糊涂布于患者脐窝上,盖以纱布,再加胶布固定。然后将甘草汤趁热饮下,10~15min胞衣即下。 3.说明本方适用于气虚型胞衣不下。症见阴道流血量多色淡,少腹微胀,按之有血块而不痛,面色咣白,头晕心悸,神疲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二)方剂2 1.组成巴豆2粒,蓖麻子5粒

产后尿失禁的秘方 偏方二

配方:鲤鱼鳞50克。 做法:将鱼鳞用花生油炸酥,加少许姜、醋、盐,蒸熟后1次顿服。连服3天即愈。 功效:治疗小便失禁,适用于产后尿失禁。 来源:《中国民间医术绝招 (妇科部分)》

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尿失禁的方法 尿失禁又称小便不禁,是指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经尿道自行外溢的一种病症。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老年人及病后、产后体弱者为多,以白天为多见。 病因 尿失禁的病因可分为下列几项 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 ②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等。 ③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 ④各种因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症状 小便失禁或频数。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和充盈性尿失禁等多种。 取穴 肾俞、膀胱俞、关元、气海、足

产后小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1、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了尿感时来不及上厕所尿就漏出来,有时开水管也会条件反射尿流出来; 2、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跳跃、下楼梯、抬重物等任何腹部用力的动作,都会有尿液漏出,甚至笑一笑,打个喷嚏尿就会流出来。怀孕后妈咪或者中年妇女比例最多的是“压力型尿失禁”。 3、充溢性尿失禁则主要是由于膀胱收缩无力,在尿液涨满后,顺着尿道慢慢渗出,一般多发生在糖尿病及中风后的病人。正常情况下储尿期膀胱松弛,压力低,尿道阻力大于膀胱压力,尿液不会自动流出。排尿期膀胱收缩,压力升高,尿道松弛,压力下降,膀胱压力大于尿道阻

产后尿失禁的偏方 偏方一

配方:五味子50克,猪膀胱1个, 做法:取五味子加入猪膀胱内煮熟,然后切成块吃下,同时喝汤。每天吃1个,连服数个。 功效:猪膀胱味甘,气平无毒,善止遗尿。五味子,味酸、甘温无毒,入肺、肾二经,有滋肾涩精、缩尿止汗等功能,两者合用互相协同,有良好止漏尿作用,适用于产后尿失禁。 来源:《老中医祁玉彦》

产后尿失禁的偏方 偏方四

配方:金樱子30克,黄芪15克,益智仁2克,鸡蛋2枚。 做法:药先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蛋煮熟食蛋饮汤,日1剂。吃5-7天,治愈率为70% 功效:治产后遗尿,适用于产后尿失禁。 来源:《民间医术精华6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妇•儿科)》 注意:母乳喂养的产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上述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