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易感易发因素
结核病的易感易发因素
结核病的易感易发因素指对结核病感染、发病、患病的易感或促发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加深对结核病病因、发病和流行的理解。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都有重要意义。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患结核病时其经过一致性比例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者,证明遗传因素对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影响。
二.年龄:我国三次流调结果显示20岁以下患病率随年龄快速增长,以后为平缓增长至70岁达高峰,再后又下降。
三.性别:20岁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后男性高于女性,显示年龄性别都对结核病发病、患病有肯定的影响。产后妇女易发结核尤其是血源性结核和结脑,并易受产褥热症状混淆而延误诊断。
四.职业: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粉尘业矽肺多发而矽肺者易患结核病。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结素阴性者其患病率高于已阳性者10倍。
五.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常造成隐性结核,如:哮喘长期用激素者、脏器移植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者、恶性肿瘤行手术及化疗者即为此类。近年这些情况更有增多。
糖尿病、肝肾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后,都易发结核病;恶性肿瘤影响淋巴细胞免疫者,如淋巴瘤、白血病、爱滋病等均易患结核病。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结核患病率回升,其1/3归因于AIDS的流行。
六.营养不良、过度劳累使抵抗力下降也易患结核病。
七.流动人口、难民、移民:因生活不安定、营养差、疲劳、居住拥挤而易于感染、患病。
八.恶劣的社会环境因素:如贫穷、战乱、饥荒、自然灾害等。
肺结核会不会传染 感染肺结核一定会发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结核的发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如果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差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绝大多数人不发病,但仍有约10%的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有可发生结核病。
什么因素影响着肺结核发病
1、身体素质
当结核杆菌进入体内之后,机体的抵抗力(包括自然抵抗力和以前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杆菌时取得的获得性免疫力)就与结核杆菌进行激烈的争斗,如果机体抵抗力占上风,那么结核杆菌就会被杀灭,而不发病。如果情况相反,其结果也就不同了。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3、个人因素
年龄和性别都对结核病的发病、患病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20岁以下年龄的人患病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然后又转为平缓增长,到70岁达高峰,此后又下降。而20岁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0岁以后则是男性高于女性。
4、外部条件
如果跟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吸入了大量的结核杆菌,那就比较容易发病。或者与结核病密切相关的职业,比如粉尘作业者患矽肺(现称“硅沉着病”)的多,而矽肺患者很容易患结核病。
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中,成人大多数曾经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但是只有少数发生肺结核,而大多数不发病,而且,由于结核杆菌感染之后身体获得了性免疫力,今后抵抗结核杆菌能力比从未接触结核杆菌的人(如小儿或农村人员)更强些。
老人为什么容易得肺结核
如今,容易患肺结核病的不再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老年人。我国自1979年至今先后进行了三次结核病流调,结果表明,无论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于60岁至70岁达到高峰。
据北京市结核病医院一项资料显示,住院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995年比1965年增加了6倍多,非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年龄分布也呈相同走向。1998年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发现,北京市55岁以上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已占据发病总人数的1/3,成为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肖和平认为,老年肺结核发生既有内源性复燃因素,也有外源性再感染的成分。现在的老年人经历过我国结核病流行最严峻的年代,绝大多数人曾感染过有毒的结核菌,埋下了复燃的“种子”。随着城市人口流动加剧,加大了老年人再感染肺结核的几率。
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易感肺结核。调查发现,那些因不同原因引发的免疫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患有矽肺、糖尿病、癌症、精神疾病的老年人特别容易患肺结核。在这些易感人群中,约1/4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极易被综合医院误诊而成为慢性传染源。此外,老年肺结核患者耐药、复治和难治者居多,住院病人耐药率可高达90%以上,约三成的老年患者需反复治疗,且病灶空洞多,排菌多,最后发展为“不治之症”。因此,专家们认为控制老年肺结核应该成为防痨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主题。
为什么会得结核病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患结核病时其经过一致性比例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者,证明遗传因素对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影响。
二、年龄:我国三次流调结果显示20岁以下患病率随年龄快速增长,以后为平缓增长至70岁达高峰,再后又下降。
三、性别:20岁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后男性高于女性,显示年龄性别都对结核病发病、患病有肯定的影响。产后妇女易发结核尤其是血源性结核和结脑,并易受产褥热症状混淆而延误诊断。
四、职业: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粉尘业矽肺多发而矽肺者易患结核病。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结素阴性者其患病率高于已阳性者10倍。
五、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常造成隐性结核,如:哮喘长期用激素者、脏器移植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者、恶性肿瘤行手术及化疗者即为此类。近年这些情况更有增多。糖尿病、肝肾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后,都易发结核病;恶性肿瘤影响淋巴细胞免疫者,如淋巴瘤、白血病、爱滋病等均易患结核病。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结核患病率回升,其1/3归因于AIDS的流行。
六、营养不良、过度劳累使抵抗力下降也易患结核病。
七、流动人口、难民、移民:因生活不安定、营养差、疲劳、居住拥挤而易于感染、患病。
八、恶劣的社会环境因素:如贫穷、战乱、饥荒、自然灾害等。
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 如何预防肺结核
1.平时应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洁,勤洗澡、勤换衣。
2.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不抽烟、不酗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合理使用抗生素。
3.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4.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
5.肺结核病人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当佩戴口罩。
6.在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
7.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8.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密切接触者都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9.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结核病易发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10.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结核病易与哪些病伴发
糖尿病
糖尿病人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结核病,是无糖尿病者的4倍左右。糖尿病患者要检查有无结核病存在。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时,结核病灶进展快,范围较广泛,易形成空洞。结核病也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控制两病关键,要警惕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欠佳时要警惕有无糖尿病存在,一旦确诊两病均应同时治疗。
艾滋病
艾滋病人免疫力下降,发生结核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30倍。结核病人有30%死于结核病,就会互相影响,促进疾病进展、恶化,最后导致死亡。
吸烟
吸烟能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和活动。吸烟者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随着吸烟数量增多,患结核病人数也随之增多。吸烟常延误结核病的发现和诊断。吸烟还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哮喘
肺结核者较健康人并发哮喘者高5倍。结核菌直接损害支气管,其代谢产物可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引发哮喘;结核病还可继发病毒感染诱发哮喘。看看结核药物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5%。
矽肺
由于矽尘损害吞噬细胞功能,并影响外周细胞,干扰淋巴因子生成,故影响免疫功能易伴发结核。
熬夜容易感染肺结核
熬夜容易感染肺结核,这是什么肺结核患者都想知道的,肺结核多发生于年轻人,多发于那些生活不规律,喜欢熬夜的人,肺结核前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等,下面我们来看下熬夜容易感染肺结核:
熬夜容易感染肺结核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
经常熬夜,肺结核“找上门”
24岁的小曹大学毕业工作才1年,前不久突然咳嗽不止,后来呼吸出现衰竭。经传染病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结核,还用上了呼吸机,经连续多日抢救,小曹终于脱离了呼吸机。医生发现,小曹的生活环境不差,一般来说不易传染上肺结核。但小曹的生活很不规律,常喜欢熬夜,医生表示,经常熬夜的人免疫力差,即便生活环境较好,也能感染上肺结核。
医生说,目前青壮年肺结核病人已占患者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一些外来大学生人群,生活不规律,生活习惯不好,其中一些人感染上了肺结核。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肺结核预防常识
进入90年代后,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肺结核病,又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广泛流行趋势。人们对结核病的斗争进入了新时期。有一定抗药性的结核菌,治疗更为困难,故而对肺结核的预防十分重要。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应迅速到医院查检、确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疗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