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有哪些分类
唐氏症有哪些分类
按照核型分析可将唐氏综合症患儿分为三型,其中标准型和易位型在临床上不易区别,嵌合型的临床表现差异悬殊,视正常细胞株所占的百分比而定,可以从接近正常到典型表型。
(一)标准型
唐氏综合症患儿体细胞染色体为47条,有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核型为47。XX(或XY),+21,此型占全部病例的95%。其发生机制系因亲代(多数为母方)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分离所致。双亲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都正常。
(二)易位型
约占2.5%~5%。多为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是只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相互易位,亦称着丝粒融合,其额外的21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到另一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其中,D/G易位最常见,D组中以14号染色体为主,即核型为 46,XX(或 XY)-14,+t(14q21q);少数为15号。这种易位型患儿约半数为遗传性,即亲代中有 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核型为 45,XX(或 XY),-14,-21,+t(14q21q)。另一种为G/G易位,是由于G组中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
臂染色体t(21q21q),或一个21号易位到一个22号染色体上,t(21q22q),较少见。
(三)嵌合体型
约占本症的2%~4% 患儿体内有两种以上细胞株(以两种为多见),一株正常,另一株为21-三体细胞,本型是因受精卵在早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所引起,临床表现随正常细胞所占百分比而定。
唐氏症有哪些症状
1、学说话的年龄晚,大多的患儿有发音缺陷,发音不准,声音低哑,口吃含糊不清,口吃,还有的患儿音律不正常,有粗暴音的发出。
2、在年龄的不断长大和其他正常孩子的差别就会变的很大,可以做简单的动作,但是做起来缓慢、笨拙、不协调、就是站立走路步伐不稳。
3、为轻度和中度的神经发育迟滞,而且智商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降低,不同患儿的智力程度不同,患儿安静、温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
4、身体矮小,残缺畸形,手掌厚而指短粗,末指短小向内弯曲或有两指节,40%患儿有通贯掌。拇趾球区胫侧弓状纹,拇趾与第二趾指间距大,关节韧带松弛见肌张力低。
唐氏筛查的准确率有多少
唐筛检查可筛检出60―70%的唐氏症患儿。需要明确的是,唐筛检查只能帮助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机会有多大,但不能明确胎儿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说抽血化验指数偏高时,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并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如同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不代表她们的胎儿一定有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化验指数正常,也不能保证胎儿肯定不会患病。因为唐氏筛查只是可能性检查,高危人群只是说胎儿更有可能是唐氏儿,低危人群中也有可能是唐氏儿。
另外,唐氏筛查值是修正值。影响唐氏筛查值的因素主要有:孕妇年龄,体重、孕周,胎儿分泌的胎甲蛋白,胎盘分泌的人绒激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保胎时吃“多利妈”使人绒激素超出正常值可能影响唐氏筛查值。
当唐筛检查指数超出正常时,孕妇应进行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如果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结果正常,才可以最大限度排除胎儿患唐氏症的可能。
唐筛检查项目是什么
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虽然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有密切关系,年龄愈高,生出唐氏症患儿的机率也越大。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儿,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现在高龄孕妇,其它80%的唐氏症胎儿出生在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所以如果只有高龄孕妇接受检查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唐氏综合症。
但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不但费用比较高,还会增加流产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所有的女性都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目前预防唐氏症最好的办法是:所有的年青孕妇都做唐筛检查,其中显示危险性高的孕妇再进行羊膜穿刺或绒毛检查,通过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确定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是否患有唐氏症。
唐筛主要是针对唐氏综合症的筛查,就是检查宝宝是否会是先天愚型的唐氏儿,主要查甲胎蛋白、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
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虽然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有密切关系,年龄愈高,生出唐氏征患儿的机率也越大。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儿,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现在高龄孕妇,其它80%的唐氏征胎儿出生在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所以如果只有高龄孕妇接受检查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唐氏综合症。
但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不但费用比较高,还会增加流产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所有的女性都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目前预防唐氏症最好的办法是:所有的年青孕妇都做唐筛检查,其中显示危险性高的孕妇再进行羊膜穿刺或绒毛检查,通过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确定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是否患有唐氏症。
唐氏筛查的准确率
唐筛检查可筛检出60―70%的唐氏症患儿。需要明确的是,唐筛检查只能帮助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机会有多大,但不能明确胎儿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说抽血化验指数偏高时,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并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如同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不代表她们的胎儿一定有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化验指数正常,也不能保证胎儿肯定不会患病。因为唐氏筛查只是可能性检查,高危人群只是说胎儿更有可能是唐氏儿,低危人群中也有可能是唐氏儿。
另外,唐氏筛查值是修正值。影响唐氏筛查值的因素主要有:孕妇年龄,体重、孕周,胎儿分泌的胎甲蛋白,胎盘分泌的人绒激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保胎时吃多利妈”使人绒激素超出正常值可能影响唐氏筛查值。
当唐筛检查指数超出正常时,孕妇应进行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如果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结果正常,才可以最大限度排除胎儿患唐氏症的可能。
如何避免产下唐氏症儿
怀孕年龄与唐氏症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计划怀孕的女性,30岁前是比较好的生育年龄。当然最重要的是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唐氏症筛查,才有可能避免生出唐氏症儿。
生下健康的孩子是每位妈妈的心愿。该如何避免产下唐氏症儿呢?其实只要你能遵守下列两大原则,即第一,适当的生育年龄怀孕,第二,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必要时接受唐氏症筛查,将能有效降低生下唐氏症儿的几率。
何谓唐氏症
唐氏症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现象,也是发生率最高的染色体异常症候群之一,而究竟什么是唐氏症?产科主任徐振杰表示:“正常的人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唐氏症症候群的人是在第21对染色体上多出一个染色体,其发生几率大约为1/800。”
“唐氏症会造成很多问题,诸如生长迟缓、智能不足、甲状腺机能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肠胃闭锁等疾病;严重者由于心脏病等多重器官等问题,会在出生后就死亡,轻微者如果训练得当,将能达到日常生活自理的可能。”
怀孕年龄越大发生几率越高
造成唐氏症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多出一个染色体,至于为什么会多出一个染色体呢?徐振杰医师说:“造成唐氏症,其原因有70%~80%来自于母亲的卵子分裂不平均。至于为什么会形成卵子分裂不平均?目前真正原因不明,但极有可能与年龄的老化有相当大关系。”
“据统计显示,20岁左右的女性怀有唐氏症儿约占几千分之一,35岁左右则提高为1/300,到了40岁则可能达到1/30~1/40;当然如果丈夫的年龄超过45岁以上也会有影响,但其影响与女性怀孕时年龄比起来低了许多。”
怀孕年龄与唐氏症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如何避免产下唐氏症儿?计划怀孕的女性,30岁前是比较好的生育年龄,当然最重要的是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唐氏症筛查,就有可能避免生出唐氏症儿。
筛查方式
1 怀孕12~14周超声波扫描筛查唐氏症
此种超声波筛查,主要是测量胎儿颈部后方透明带的厚度,徐振杰医师说:“所谓的颈部透明带,是指胎儿颈部后方皮下积水的空隙。其在超声波检查时会呈现透明带状,在测量介于皮肤和组织间的空隙厚度,绝大多数的胎儿都会看到此透明带,但若是唐氏症儿,其颈部的透明带会明显增厚3毫米以上。”
当颈部透明带筛查出可能患唐氏症的几率比35岁以上还高时,则建议您在怀孕15~20周进行羊膜穿刺;若超声波检查几率低,您的年龄又在34岁以下,可以等到15~20周进行孕妇唐氏症血清筛查。
超声波检查,既安全又方便,孕妇不需要忍受喝水憋尿、涨膀胱之痛苦,产科医师就能通过超声波看到胎儿早期的发育状况。
2孕妇唐氏症血清筛查
通常产科医师会依据此项检查再进一步分析,找出怀有唐氏症儿的高危孕妇,然后再进一步建议孕妇接受羊膜穿刺等检查。
在怀孕15~20周左右进行抽血检查,其检查项目有甲胎蛋白(AFP)、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GG)或雌三醇(uE3)。此项检查安全、无副作用,若说它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扎针抽血的疼痛感吧!因此建议每位孕妇都不要低估唐氏症血清筛查的重要性。
唐氏综合症筛查如何检查
唐筛主要是针对唐氏综合症的筛查,就是检查宝宝是否会是先天愚型的唐氏儿,主要查甲胎蛋白、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
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虽然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有密切关系,年龄愈高,生出唐氏征患儿的机率也越大。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儿,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现在高龄孕妇,其它80%的唐氏征胎儿出生在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所以如果只有高龄孕妇接受检查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唐氏综合症。
但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不但费用比较高,还会增加流产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所有的女性都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目前预防唐氏症最好的办法是:所有的年青孕妇都做唐筛检查,其中显示危险性高的孕妇再进行羊膜穿刺或绒毛检查,通过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确定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是否患有唐氏症。
唐氏筛查高风险怎么办 唐氏筛查准确度高吗
唐筛检查可筛检出60--70%的唐氏症患儿。需要明确的是,唐筛检查只能帮助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机会有多大,但不能明确胎儿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说抽血化验指数偏高时,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并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如同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不代表她们的胎儿一定有问题。
唐筛的必要性
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虽然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有密切关系,年龄愈高,生出唐氏症患儿的机率也越大。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儿,而且只有20%的唐氏 症出现在高龄孕妇,其它80%的唐氏症胎儿出生在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所以如果只有高龄孕妇接受检查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唐氏综合症。
但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不但费用比较高,还会增加流产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所有的女性都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目前预防唐氏症最好的办法是:所有的年轻孕妇都做唐筛检查,其中显示危险性高的孕妇再进行羊膜穿刺或绒毛检查,通过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确定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是否患有唐氏症。
唐筛结果怎么看
MOM:中位数值的倍数,意思上说孕妇个体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是正常孕妇群在该孕周时血清标志物浓度中位数的多少倍。
AFP:甲型胎儿蛋白。
uE3:游离雌三醇。
β-hCG: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
Inhibin A:抑制素质。
一般来说,唐筛检查结果上会出现上面提到的几种数据,医生是通过这几种数据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症。比如AFP大于2.5MOM,则说明胎儿患有唐氏症的风险非常高,因为正常的胎儿AFP是在0.7-2.5MOM之间的。如果uE3低于0.25MOM、Inhibin A越高,也说明胎儿属于唐氏症高风险人群。
上面提到的高风险并不一定就代表胎儿会患有唐氏症,只是说患有唐氏症的概率比普通胎儿更大而已。因此,当唐筛结果单上显示“高危”时,孕妈不要过于惊慌,配合医生做羊膜穿刺检查来进一步确诊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