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的中医辨证治疗
酒糟鼻的中医辨证治疗
酒糟鼻目前缺乏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治疗只是缓解患者症状。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及体质差异,将酒糟鼻分为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中药内服,同时采用外敷药物,疗效较好。
内服药
1.肺胃积热型酒糟鼻:主方为药用枇杷叶、石膏、黄芩、甘草、山栀子、桑叶、桑白皮、菊花、黄连、生地、桔梗;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分3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2.丘疹型酒糟鼻:主方紫花地丁、玄参、生地、金银花、知母、蒲公英、栀子、野菊花、莲翘、大黄、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分3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外用药
百部30克,浸泡于20%~70%酒精100毫升中混匀,浸泡1~2周,用棉签蘸取百部醇浸液搽鼻,15天为一疗程,直至鼻部及面部皮肤恢复正常色。
轻度酒糟鼻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平时忌食辛辣和刺激食物和饮酒,避免暴晒和过冷过热的刺激,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有胃肠道疾病应及时治疗,保持大便通畅。调整内分泌失调。
2、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血瘀凝结而成。本病中医辨证:⑴肺胃积热,郁结血分;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用枇杷清肺饮合凉血五花汤加减;⑵局部用颠倒散或痤螨液(霜)外搽。⑶可用中药喷雾治疗。
3、西药治疗 氯洁霉素:局部氯洁霉素制剂虽然没有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酒糟鼻,但它的水质凝胶剂和洗剂治疗红斑痤疮有效,并且易于被病人耐受。 磺胺醋酰钠:磺胺醋酰钠也被用于酒糟鼻的局部治疗。但是,这类药物应该避免用于对磺胺类抗菌素过敏的病人。目前,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磺胺醋酰钠洗剂。 甲硝基羟乙唑:甲硝基羟乙唑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异吡唑。该药能够改善酒糟鼻症状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它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有关。它对于丘疹和脓疮的治疗也有效,可以减少擦烂红斑。但是,它通常没有抗毛细管扩张作用。使用甲硝基羟乙唑很容易被病人接受,因为它使用方便,副作用轻微。仅有超过2%的病人报告使用以后有刺痛、干燥、痒和烧灼感。
4、系统治疗 丘疹脓疱较为严重,或者现场取材查出螨虫者,可以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可选用替硝唑、四环素等。对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者,可选用小剂量的维A酸治疗。对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可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对于绝经期严重的酒糟鼻患者,用雌激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痱子的中医辨证治疗
痱子患者的中医治疗原则应以消暑解热为主,方用消暑汤加减。痱子的中医外治疗法如下:
1、马齿苋煎水温洗后,外扑痱子粉;
2、痱子草30克、鲜丝瓜叶15克,水煎取汁,待冷湿敷或沐浴;
3、脓痱者选用玉露散、鹅黄散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
4、六一散或滑石粉加入少量冰片外扑。
5、其他:绿豆适量,小火煮烂、频饮之;鲜冬瓜皮或鲜西瓜皮,外搽患处。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治疗宣肺利水。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中医辨证治疗利水消肿,需要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此外,对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讽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温馨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水肿,相信通过以上阅读大家对此都有所理解了吧。水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问题哦,所以患者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治疗酒糟鼻
1、如何治疗酒糟鼻之手术治疗
酒糟鼻切割术是一种治疗酒渣鼻的手术疗法,由于中晚期酒糟鼻患者鼻部的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鼻部皮肤潮红、肥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隆起性结节,称之为鼻赘。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必须通过手术的方法恢复鼻部的形态。
2、如何治疗酒糟鼻之物理疗法
2.1、冷冻疗法:以液氮喷射病损区,每次持续3~5秒,冻融1~2次。
2.2、激光疗法:选用CO2激光,皮损处消毒局麻后以光束从鼻正中向两侧鼻翼作纵横交叉的“井”字形切割,适用于丘疹脓疮期和鼻赘期。
3、如何治疗酒糟鼻之中医方法
3.1、分期辨证选方:初期属肺胃血热型,治宜清肺胃凉血,方用泻白散加味;中期属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后期属瘀热聚结型,治宜凉血活血,化瘀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辨证方法同上,肺胃积热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热毒炽盛型,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而血瘀凝结型,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共治疗50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98%。
3.2、自拟酒鼓饮:枇杷叶、桑白皮、川芎、黄芩、栀子各10克,陈皮、桃仁、甘草各9克,生地、生石膏各15克,金银花30克,每日1剂,旱莲草分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20例酒鼓鼻,结果总有效率90%。
鸡眼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鸡眼的方法有很多,如敷贴、熏灼、火针。
1、中药贴敷
用鲜半夏、鸦胆子仁等中药捣烂贴敷,方法同上。此外,市售鸡眼膏在鸡眼上,外盖胶布固定,一般3日换药1次,至脱落为止。
2、熏灼法
睡前将纸烟、艾条、香条或易燃木棒点着,靠近鸡眼处熏灼,有灼痛感时可稍远离。表面硬化的,可用火头点触患处。每次连续熏烤3分钟,然后用热的淡盐水浸泡患处30分钟,连用数日,鸡眼能自行脱落。
3、火针法
常规消毒皮肤,取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盐酸利多卡因3ml,行鸡眼处局部浸润麻醉,麻药起作用后,左手持镊子夹一燃烧酒精棉球,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待针头在酒精火焰上烧红后,速刺鸡眼中心,深达基底部,以见出血点为准;鸡眼较小者,一针即可,大者周围加刺3针;然后针眼处放酒精棉球,胶布固定,2周后患者无变化,重复上述操作1次。
日常怎么护理酒糟鼻呢
日常生如何护理酒糟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酒糟鼻的患者是越来越多。那么应如何护理酒糟鼻呢?酒糟鼻的发病人群一般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治疗酒糟鼻需要慎重选择专业医院接受正规的医学诊疗,从酒糟鼻的产生根本上给予调节,并且注意日常生活细节的护理工作。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酒糟鼻英文名Rosacea,酒糟鼻中医别名赤鼻、酒齄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酒糟鼻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皮肤炎症。酒糟鼻早期表现为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暗红色斑片,酒糟鼻伴发丘疹、酒糟鼻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晚期出现鼻赘,酒糟鼻常并发脂溢性皮炎。那么,应如何护理酒糟鼻呢?
1、注意避免冷、热刺激,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增强体质,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锻炼,合理营养,提高肌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2、保持皮肤弹性。在寒冷季节,要经常用润肤剂涂抹皮肤,保持皮肤的弹性和柔软,减少皮肤裂;清洁指甲。指甲要经常修剪,并清除指甲前端下的污物;每次敷葯前,先用温水洗脸,洗后用干毛巾吸干水迹;禁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
3、应如何预防护理酒糟鼻呢?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以防感染;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对油性皮肤要经常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对干性皮肤则应少用肥皂。同时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涮。
4、保护皮肤。即使是皮肤有细小的破损,也要及时处理;对已有感染的皮肤要在注意清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适当进行隔离,防止接触感染;对瘙痒性皮肤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要防止因抓挠引起继发感染;暑天,痱子是皮肤感染的预兆,因此,防痱、治痱至关重要。
酒糟鼻吃什么水果好
首先,我们要吃那种含有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例如苹果,西瓜,鸭梨等。这些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我们嫩白肌肤,而且对我们细胞的再生也有一定的好处。酒糟鼻中有很多的细胞都已经完全死去了,吃这几种水果可以让我们的细胞重新活起来,让肌肤看起来更加的富有弹性,对于酒糟鼻也有一定的缓解。
另外,我们可以吃一些帮助我们清除身体垃圾的水果,例如樱桃,山竹,香蕉等,酒糟鼻中还有很多的垃圾成分,吃这些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清理我们毛囊内的垃圾,以及一些色素沉积,还会让我们身体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调节内分泌,对酒糟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平时,我们还可以吃一些,嫩白肌肤的水果。例如柠檬,西柚等,这些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成分,以及对我们是皮肤好的维生素e。这两种水果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毛孔变小,还会让酒糟鼻所破坏的鼻子肌肤复原得更快,加速了细胞的生长能力,以及复原能力。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几种酒糟鼻人适合吃的水果。另外,在平时我们一定要大量的补充水分,这样可以加速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我们身体内细胞的复原以及更新,而且对酒糟鼻的治疗有一定的好处。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辨证治疗斜视
斜视患者常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多由于眼球位置不正或眼睛平衡失调所致。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我2打斜肌,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当这6条肌肉的作用不平衡时,便会导致斜视。
斜视的种类很多,包括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及下斜视。斜视的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的,对病因不明者,尚无一日三餐方法。中医学治疗斜视可利用针灸为主,同时配合内服药为辅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
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
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
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疥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发病率非常高。老百姓俗称它为“疳疮”、“闹疮”。它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本病传播迅速。现在也有很多人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1、内服方
(1)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芪、生甘草各2克,水二盅,煎八分,饭后2时服,每日一剂,早晚煎服。
(2)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
2、外用方
(1)大枫子10克(去皮)、巴豆3克(去皮)、核桃仁七个、水银6克,共捣如泥状,外擦患处。
(2)硫磺20克,土槿皮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土茯苓30克,苍耳子20克,白蒺藜30克。如果继发感染加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30克,严重感染,并用青霉素。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两次外用温洗。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擦药,自颈部以下,先擦皮损,后擦全身,连续4天为一个疗程。
(3)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将上述各药锉粗末,浸于酒中,加盖密封1周,即可。每晚睡前用纱布蘸药酒擦全身,连用10天。
中医辨证治疗秋燥
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 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其由于冬夏之伏气为病者 多,其由于本气自病者少,其由于伏气而病者重,本气自病者轻耳。其由于本气自病之燥证,初起必在肺卫,故以桑杏汤清气分之燥也。
桑杏汤方(辛凉法)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2、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此条较上二条,则病深一层矣,故以甘寒救其津液。
沙参麦冬汤(甘寒法)
沙参(三钱) 玉竹(二钱) 生甘草(一钱) 冬桑叶(一钱五分) 麦冬(三钱) 生扁豆(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
血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血热严重的人,可服用中药调理,或平时多喝点菊花水。必要时,可用生地10克、丹皮6克、槐花6克、菊花6克煎水喝,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表现选择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及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清血热方代表方剂清营汤和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