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检查家里致癌物

如何检查家里致癌物

查看卧室

到你的卧室里看看吧。你的化妆台上一定放着不少化妆品,可是化妆品中的甲醛、树脂会损害眼睛;爽身粉、脂粉中含有滑石,是一种致癌物质。衣柜里可能也少不了弹力紧身衣、尼龙裤、尼龙袜,尼龙聚酯类合成纤维织物经人体加温后,可释放出微量的“塑料单体”。衣服加工时加入的松软剂、气溶胶及抗静电剂等也都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

你经常去干洗店吗?确实省事又干净,而且能保护衣服。不过服装干洗剂、除渍剂含有过氧乙烯,对人的肝脏和骨髓的造血功能均有损害。

查看书房

书房里的“毒品”也不少。涂改剂、墨水清除剂、打印修改液用起来很方便,可是这些化学制剂中一般都含有苯和汞等毒性化学物质,会刺激肾上腺素过多地分泌,并提高心脏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致使心跳加快、无规律,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脏病,甚至死亡。

查看厨房

厨房里肯定少不了各种洗涤用品。注意到你的手变得粗糙了吗?因为洗涤用品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及其他的化学添加剂能破坏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层,对皮肤造成腐蚀和伤害。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对头发及人体的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侵害。残留在碗、盘子上的洗涤剂对家人的健康更是个威胁。

另外,也许你还习惯把各种不同的清洁剂混在一起用,以加强去污效果。可是,家用清洗剂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如用洁厕剂除垢时可能产生刺激性的氨气或氨水,当氨水与具有漂白功效的清洁剂混合时容易产生有毒的氯氨气体,过量吸入后将导致肺部严重发炎及肺积水。

查看卫生间

卫生间里可能放了一两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如果你在使用了杀虫剂后感到精神抑郁、头痛、头昏或有类似流感症状,那么,考虑一下杀虫剂中毒的可能。如果胸闷、乏力、眼鼻刺痛,拿掉那个正在散发芳香的空气清新剂,看看会不会好点。

遗传毒性致癌物

大部分“经典”的有机致癌物基本上属于这一大类。

⑴直接致癌物。其化学结构的固有特性是不需要代谢活化即具有亲电子活性(有极少例外),能与亲核分子(包括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adduct)。

这类物质绝大多数是合成的有机物,包括有:内酯类(如β-丙烯内酯,丙烷磺内酯和a,β-不饱和六环丙酯类);烯化环氧化物(如1,2,3,4-丁二烯环氧化物);亚胶类;硫酸类酯;芥子气和氮芥等;活性卤代烃类(如双氯甲醚、苄基氯、甲基碘和二甲氨基甲酰氯),其中双氯甲醇的高级卤代烃同系物随着烷基的碳原子增多,致癌活性下降。

除前述烷化剂外,一些铂的配位络合物(如二氯二氨基铂,二氯(吡咯烷)铂,以及二氧-1、2-二氨基环己烷铂)也有直接致癌活性,通常其顺式异构体的活性较反式异构体高。

⑵间接致癌物。这类致癌物往往不能在接触的局部致癌,而在其发生代谢活化的组织中致癌。前致癌物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人工合成的包括有:多环或杂环芳烃[如苯并(a)芘、苯并(a)蒽、3-甲基胆蒽、7,12-H甲苯并(a)蒽、二苯并(a,h)蒽等];单环芳香胺(如邻甲苯胺、邻茴香胺);双环或多环芳香胺(如2-萘胺、联苯胺等);喹啉(如苯并(g)喹啉等);硝基呋喃;偶氮化合物(如二甲氨基偶氮苯等);链状或环状亚硝胺类几乎都致癌。

但随着烷基的不同,作用的靶器官也不同;烷基肼中二甲肼可致癌,肼本身有弱致癌力;甲醛和乙醛;氨基甲酸酯类中的乙酸、丙酯和丁酯均致癌,其中,以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亦称脲烷)致癌能力最强,卤代烃中的氯乙烯的致肝癌作用在近年受到广泛注意。其特点是诱发肝血管肉瘤。

天然物质及其加工产物在国际抗癌联盟(IARC)1978年公布的34种人类致癌物中占5种,取黄曲霉毒素、环孢素A、烟草和烟气、槟榔及酒精性饮料。

黄曲霉毒素B1 已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G1的致癌能力低得多。黄曲霉毒素B2和G2本身不致癌,但认为B2可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小部分成为B1,故也有一定致癌能力。黄曲霉毒素B1对人和各种实验动物除小鼠外都能诱发肝癌,在特殊条件下仍可诱发肾癌和结肠癌。

小鼠不易感可能是 GSH转移酶的活力水平较高,能有效地解毒。一些毒菌的产物,如环孢素A、阿霉素、道诺霉素、更生霉素也是前致癌物。这些物质常作为药物使用。烟草即使未经燃烧和热解也会含有亚硝基去甲菸碱等致癌物。烟草的烟气中更含有多种致癌物,如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酚类衍生物等致癌物。烟草的烟气中还含有大量促癌物,这就是提倡戒烟的原因之一。

嚼食烟叶和使用鼻烟时所含的亚硝胺能诱发口腔癌和上呼吸道癌。槟榔中的槟榔碱可形成亚硝胺,口嚼槟榔使口腔癌和上消化道发癌率和死亡率增高。

⑶无机致癌物 钴、镭、氡可能由于其放射性而致癌。镍、铬、铅、铍及其某些盐类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致癌,其中镍和钛的致癌性最强。

日常生活有哪些致癌物质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10:滑石粉

滑石粉是常被用在化妆品中、医疗行业中,而大量的摄入滑石粉,则有致癌的风险,女性更容易患上卵巢癌。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9:肉食加工品

肉食加工品中有大量的防腐剂和盐,大大增加了肠道癌等癌症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8:一次性材料

很多一次性材料会有致癌的风险,常见就是一次性塑料,一次性塑料会造成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7:睡懒觉

很多人会熬夜,然后早晨睡懒觉,而这种行为会使身体的正常循环受到影响,造成肝脏、胃、胰腺、胆囊癌变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6:不吃早餐

很多早晨不吃早餐,而不吃早餐会使胃液、胆汁过量的分泌,使胃受到影响,增加了换上胃癌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5:软饮料

软饮料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很多添加剂会造成胰腺癌,而碳酸则会溶解骨骼和身体的钙质。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4:酒

酒是男性最常喝的饮品,而过量的饮酒也是会致癌的,过量的饮酒会增加罹患肝癌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3:烟草

吸烟致癌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吸烟可以导致肺癌、肝癌、胃癌,同时会引起口腔疾病。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2:手机

手机辐射,手机辐射事实上是对有损人体的健康的,尤其在信号弱并且长时间打电话时,这种电磁信号会导致脑细胞受到影响,产生肿瘤。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质Top1:化妆品

能否想到日常所用的乳液、面霜是可能致癌症?很多乳液、面膜、面霜中存在可致癌的成本,而这种成分未被公布于检查的成分中,而如果使用了这种含有致癌物质的化妆品,那么可能造成癌变的可能性。

香椿含致癌物吗

香椿芽怎么吃,阳春三月,正是采食香椿的季节。不少专家都提到,香椿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镁元素,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一些研究还发现,香椿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有所帮助。其中含有抑制多种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帮助抗肿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当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成分。

但是,也有很多人指出,香椿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远高于一般蔬菜;而香椿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蔬菜,还有生成致癌物亚硝胺的危险,故而食用香椿具有安全隐患。那么,怎样才能吃到安全又营养的香椿呢?不妨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先,选择质地最嫩的香椿芽。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品种和生长期的香椿,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有差异。最要紧的是,香椿发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的不断长大,其中硝酸盐的含量也在上升。到四月中旬之后,大部分地区香椿芽中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也就是说,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盐越少,那么将来储藏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也越少。

第二,选择最新鲜的香椿芽。

测定还表明,到了四月中旬之后,香椿芽中的硝酸盐含量尽管上升,亚硝酸盐含量仍然较低。所以,如果吃新鲜的香椿芽,仍不至于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问题。然而,在采收之后,室温下存放的过程中,大量的硝酸盐就会转化成为亚硝酸盐,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所谓香椿芽亚硝酸盐含量高,正是这样的原因。

致癌物有哪些

人口老龄化、吸烟人数增多、体育运动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是导致癌症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尤其不容忽视的是日常饮食中致癌物的蓄积。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加小心,以下饮食环节中的致癌物质会日积月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常常是难以预料的。

有人认为,茶垢是茶水长期沉积形成的,对身体无害,平时很少去清除。其实,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毒重金属和某些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可导致肝、肾、胃、肠等器官发生癌变。

水果腐烂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可以从腐烂部分通过果汁向未腐烂部分扩散。所以,尽管去除了水果的腐烂部分,外观正常的部分仍然不能吃。

美国癌症研究院曾整理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农业部以及国际上对的癌症研究,指出每天至少摄取5份蔬菜、水果,就可以降低20%的患癌症风险。美国环境毒物学博士罗伯特·哈瑟瑞进一步指出,有十几种水果可以起到有效地降低患癌症几率的作用。

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玉米其中含有黄曲霉素,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肝癌和食道癌。有人以为,多洗几次或高温消毒就能去除有毒物质。其实,黄曲霉素一旦污染食物,是很难彻底清除的。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的农作物之一,黄曲霉毒素对花生具有极高的亲和性。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不仅发生在花生的种植过程(包括开花、盛花、饱果、成熟、收获)中,而且在加工过程(包括原料收购、干燥、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

烧焦的鱼和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强度超过黄曲霉素的致癌物——V-氨甲基衍生物。因此,烹调鱼肉时应注意火候,一旦烧焦,千万别吃。

腐烂的白菜腐烂和没腌透的白菜中,都含有致癌性亚硝酸盐。

烧烤食品所有的烧烤食品中,都容易出现一种致癌能力相当强的物质——苯并芘。煎炸食品用的油若反复使用,也能产生苯丙芘。

油漆筷子油漆筷子的使用现在仍然很普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油漆中可能含有铅、苯等化学物质,常常随着油漆的剥落被我们吃进体内,造成一定的危害。

桌布上的有毒物质很多饭店在桌子上铺的超薄塑料桌布,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含有毒的游离基,能通过污染餐具或食物进入人体,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薄膜的桌面上。

癌症不是在一朝一夕出现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才会发生。为了抵御体内有害物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抗氧化物食品。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硒、锌等,都是重要的抗氧化物。这些物质在蔬菜、水果和某些豆类中含量很高,如黄豆、胡萝卜、红葡萄、绿茶等,可大幅度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致癌物质有哪些 第1类致癌物

第一类致癌物是指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的物质。在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烟草、酒精饮料、槟榔、黄曲霉素、石棉等等。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有哪些 什么是致癌物

致癌物,顾名思义,就是能诱发人患癌的物质。广义的致癌物,应称作致癌因素,包括任何能增加人类患癌风险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物质,以及生活、工作方式等。

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成立。该组织成立之后就开展了确定致癌物的工作。每年IARC都发布权威资料,及时更新致癌物的信息。最终,IARC确定了致癌物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了4类。

致癌物质有哪些 第3类致癌物

第3类致癌物是指目前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所谓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动物实验、人群研究的致癌证据都不充分;另外一种是指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研究则明确无致癌作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此类致癌物质有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安定、静电磁场、有机铅化合物等等。

致癌物质怎么分类

广义分类

按其来源分为三大类:天然致癌物质,在原料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致癌物质及人工合成的致癌物质。

按其作用机理,分为引发剂(或称始发剂)和促发剂。两者兼是者称为完全致癌物,仅有引发作用者称为不完全致癌物。有些既非引发剂也非促发剂,且本身并不致癌,但能增强引发剂和促发剂的作用,称为助致癌物。按其作用分为确证致癌物、怀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作用方式又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之别。

目前已知的化学致癌物质约1100种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属机构资料,经鉴定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有140多种,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有21种,还有18种被怀疑对人有致癌作用。据估计,人类癌症的80~85%与化学致癌物质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很多致突变物质能引起癌症,同时许多致癌物亦可致突变,两者关系密切。

国际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将致癌物质分为四大类:

一类: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黄麴毒素、砒霜、石棉、六价铬、二恶英、甲醛、酒精饮料、烟草、槟榔以及加工肉类(2015年11月新增)。

二类A: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而实验性的证据有限。如丙烯酰胺、无机铅化合物、氯霉素等。

二类B: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用以归类相比二类A致癌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比如氯仿、DDT、敌敌畏、萘卫生球、镍金属、硝基苯、柴油燃料、汽油等。

三类: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如苯胺、苏丹红、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三聚氰胺、汞与其无机化合物等。

四类: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如己内酰胺。

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IARC(2002)对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根据其对人的致癌危险分成4类。

1类:对人致癌,87种。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②有剂量反应关系;③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

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63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对人可能致癌,234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类: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493种;

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仅1种。

按活化的需要把致癌物区分为:①不需活化的,称为直接致癌物;②需活化的,称为前致癌物或间接致癌物。其活性代谢物为终致癌物。

按是否具有诱变性由于致癌的体细胞突变和非突变作用两大学说的确立,人们把致癌物分成两大类:①诱变性致癌物,又称之为遗传毒性致癌物;②非诱变性致癌物,或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也有人称为DNA活性外或基因外致癌物。

这里所谓的DNA活性外致癌就不包括以DNA为靶的诱变机制。现已知道大多数肿瘤细胞都有遗传学改变,这些改变有时难以区分是致癌的原因还是发癌的结果。IARC(1983)早就指出,按致癌机制对化学致癌物进行分类,不可能详尽无遗和准确无误。

有些化学物质本身并不致癌,但在致癌物之前或同时应用可显著增强癌症的发生,即可促进致癌的过程,这类物质称为助癌物。

火腿肠生成致癌物

许多女性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但其实大部分的零食属于垃圾食品,多吃对身体并无益处。小编提醒你方便面、蜜饯、果冻、奶茶等9种常见零食所含的添加剂极高,多吃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含添加剂最多的9种零食:

1、方便面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火腿肠

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3、蜜饯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钙的吸收。

4、果冻

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钙的吸收。

5、冰激凌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6、饼干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7、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8、口香糖

可能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柠檬酸等添加剂。过多的山梨糖醇会引起腹泻。

9、薯片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应该警惕的致癌物

IARC将971个因素分为5个级别

说起致癌物研究,就要提一下IARC这个组织。IARC全称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中文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汇总和研究各种不同物质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该领域最具有权威的机构了。

当公众怀疑某种因素(物质、饮食、环境等等)可能致癌,就会有一群科学家鞍前马后的去研究。而IARC会对所有研究结果进行评估,看证据是否充分,进而进行致癌性的分级。折腾了几十年,IARC一共研究了971个因素,分成5个级别:

1类: 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2A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

2B类:可能对人类有致癌性

3类: 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类致癌

4类: 很可能对人类无致癌作用

排除某种物质的致癌性几乎不可能

在这971个因素里,最终被确认“很可能对人类无致癌作用的”只有1个:己内酰胺。而接近80%的项目结论,都是“尚不确定”(504个),或者“有可能”(300个)。确认有致癌性的只有114个,很有可能的有69个。这加起来183个项目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

公众往往会逼问科学家:“到底会没会致癌啊,会还是不会,一句话!”而科学家听这句话的感受,会比皮肤科医生被咨询“我会不会秃顶啊,到底会不会啊”还要郁闷:毕竟秃顶的可能性还要大于致癌N倍。确认有致癌性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去排除某种物质的致癌性就跟确认某个人未来是否秃顶一样——几乎不可能。最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证明会致癌(秃),但还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了解了这种无奈的心态,我们在看分级列表的时候就能更明确的了解到底致癌风险有多高。此外,很多事情没有致癌性或者致癌性低,但不代表无毒或者不危险,比如闯红灯,请不要混淆这两个概念。

“尚不确定”类

在IARC第3类“尚不确定”的名单中,大家总会担心的包括这些:二甲苯类(包括我们最熟悉的PX)、苏丹红、三聚氰胺、糖精、静电场(如高压线和变电站)、染发、油墨。而评价这些物质的致癌性则可以和同级别中国人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东西衡量:茶。

“可能有致癌性”类

而在IARC的2B类“可能有致癌性”,则有平时更容易让人担心的:手机辐射、而同类别的还有其他一些平时会上新闻的:氯仿、敌敌畏DDT、汽车尾气排放、评估这些因素的致癌可能,可以跟同级别我们更常见的对比:最出名的是:咖啡。其次是蕨菜、各种腌菜、这种致癌可能性还等同于你是干洗店员工、消防员、纺织女工或者印刷工人。

油炸食品和亚硝酸盐很可能致癌,但是也还没有下定论。

“很可能致癌”类

在IARC的2A类“很可能致癌”类里面的69个,则需要我们更认真的对待了,其中包括无机铅化合物、高温油炸食品、亚硝酸盐、紫外线UVA/UVB/UV,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比如在室内烧木柴取暖或者成为一个美发师。

油炸食品和亚硝酸盐很可能致癌,但是也还没有下定论。

“肯定致癌”类

IARC的1类“肯定致癌”的部分,则是我们肯定要认真回避的,其中有我们最了解的比如:抽烟、二手烟、饮酒、X光、核辐射、甲醛、苯、二噁英(特指其中毒性最强的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

其实在1类里面还有一些是我们总会接触,但是很少有人用来吓唬你的,比如在家里面烧煤炉子。这些是你可以合情合理还科学的吓唬别人的。当然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简单地介绍。

1,晒太阳,这是我们自己最喜欢用的常备吓唬武器,无论是日常室外的太阳辐射,还是美容院的日晒床,都肯定是致癌因素;

2,石棉,细小的石棉纤维被吸入人体后,经过几十年潜伏期就会诱发肺癌等问题,虽然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禁止绝大部分的石棉用品。但是有些我们还需要注意些特点场合:比如老房子的拆迁和翻新,墙体内保温的石棉则很容易被翻出来。

3,砷和化合物,砷化合物中最有名的就是砒霜了,此外,另外一种含砷化合物雄黄则是会出现在诸如药酒或者中药里面。在部分地下砷含量很高的地区,居民可能通过饮水、食物和空气摄入过多砷。

4,含马兜铃成分的中药,“马兜铃事件”是当代中药史上最著名的一件丑闻。十几年前,不同国家都发现大量病例,证明含马兜铃类中药关木通的中成药会引发尿毒症之后,其他国家都发布了禁用警告,只有溺爱孩子的中国药监局还跟同仁堂一起慢悠悠的打太极,几年之后才开始跟进。此役之后,中药在国际上的形象一落千丈,并且直接创造出一个叫做“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中药肾病”的新词出来。

过了这么多年,即便IARC和美国FDA都认定马兜铃属的药物具有致癌性,我们目前常用的几十款中成药中,马兜铃仍然是赫然在目的一种成分。很多厂家的感冒止咳中成药中仍然含有马兜铃属植物,比如复方蛇胆川贝散,喘息灵胶囊,京制咳嗽痰喘丸等等。如果爸爸妈妈们没有药监局那么爱国,在用药前应该先看一下成分。

5,EB病毒,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亲吻病”。EB病毒几乎人人都会得,所以成年人基本都有EB病毒抗体,但是其中一部分人体内还是会继续携带EB病毒,这部分人的鼻窦癌患病几率会高一点。

6,一些其他疾病也会容易引发癌症,比如幽门杆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此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请注意有个“状”字),这种主要靠OOXX传播病毒可以导致一系列癌症问题。美国人民有1/4感染了HPV,中国没有统计应该好些有限吧。

7,口服短效避孕药,这类药物会导致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略微提升,但又会降低患其他癌症,诸如卵巢癌的几率,可谓喜忧参半;

8,含石棉的滑石粉,因为滑石的矿层很多时候和石棉临近,因此在开采出的滑石中可能出现石棉,而石棉的问题上面刚说完。不过目前给宝宝用的爽身粉里面已经严格限定了石棉含量,家长如果还担心,可以选择玉米淀粉之类的爽身粉产品;

9,槟榔,南方一些省份,尤其台湾人民,很多喜欢吃槟榔的,以至于促进了不少周边特色产业的兴旺。不过槟榔,不管是否加工过,都是一类致癌物;

10,中国咸鱼,是的,没看错,这条叫Salted fish (Chinese-style)。咸鱼因为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因此也是一类致癌性。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针对5000人的调研显示,爱吃咸鱼的人患鼻窦癌会是不吃的2.3倍。鼻窦癌又叫做“广东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广东人民太爱吃咸鱼了。该研究还显示,很多家小朋友刚断奶就开始吃咸鱼,而这样的小朋友长大患鼻窦癌的比例更高。

致癌物有哪些,哪些食品是致癌物 致癌物有哪些分类?

这个大家族有100多名成员,名声在外的有:

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亚硝胺、香烟、槟榔、X射线、酒精和酒精饮料等。

有丙烯酰胺、黄曲霉毒素M1、铅、4-甲基咪唑等。

比如蕨菜、氯仿、汽油、硝基苯、DDT(杀虫剂)等。

比如汞、皮革加工、苏丹红、三聚氰胺、二氧化硫(放鞭炮)、印刷油墨(报纸)等。

目前,只有一种物质——己内酰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能幸免于难。

以下这些食物会增加罹患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的风险。

市售的经过盐腌、腌渍、烟熏、发酵等方法来改善风味和延长保存期的肉制品,都属于加工肉。

包括培根、火腿(肠)、热狗、灌肠、咸肉、腊肉、熏肉、腌牛肉、肉干以及肉罐头、肉酱等,以及餐馆、路边烧烤摆的呈粉红色的肉。

尤其是腥味明显的海产干货,其中隐藏的致癌物可能更多。

所以,水产干货要选择腥味小、储存干燥、存放时间短的,且买回家后需放在低温环境密封储存,尽早吃掉。

蔬菜中本就含硝酸盐,腌制时可能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通常来说,白菜等叶菜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要高于萝卜等根茎类蔬菜。

隔夜菜会滋生细菌,若当天吃不完,最好做熟后提前分开,趁热放入热水烫过的保鲜盒中密封放好,放进冰箱冷藏。

肉在高温炭火烧烤中,脂肪会高温分解或聚合产生有害物,如致癌物苯并芘。

对于酷爱烤肉的人,要控制进食数量及次数,并且注意,烤肉要避免在明火上直接烤制,同时多吃新鲜的蔬果。

煎、炸这两种烹调方法,会使食物接触的温度达几百摄氏度以上,不仅会破坏较多的维生素,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和脂肪高温变性,可能生成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质。

相关推荐

致癌食物真相揭秘

1.腌制食物含致癌物二甲基亚硝酸胺。 腌制食物如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咸蛋、腌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2.烧烤食物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烧烤食物如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3.常吃熏制食物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熏制食物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有致癌物苯并芘,经常食用容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物含致癌物多环芳烃。 食物煎炸过焦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5.霉变食物含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 霉变

怎样预防胃癌的发生

涂口红容易患胃癌吗 “临床接诊的女性胃癌患者中,有涂口红习惯的不是很多,所以从临床的角度,无法证明胃癌与口红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理论上经常接触化学致癌物的人群,患胃癌的几率的确更大一些。”相对于警惕把口红中的重金属物质“吃”出胃癌的可能诱因,女性朋友们更要注意广泛存在于发酵的食物、熏制和烧烤食品中的致癌元素,还有不规范加工的零食中也有可能还有致癌物。如果经常吃这些食品都会增加罹患胃癌的机会。 那么,生活中如何来预防胃癌呢 1、合理饮食:定时、定量饮食,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烫的食物,如喝滚烫的功夫茶、热粥等,

致癌物没有那么可怕

首先,我们应该对“致癌性”有充分的认识。致癌物分级的依据并不是根据致癌能力的强弱,而是科学证据的确凿程度,证据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剂量 反应 关系、动物实验等。证据越明确,级别越高。目前WHO已进行致癌研究的化学物分为四级,分别为1级:对人类确定致癌;2A级:对人类很可能致癌,对动物确 定致癌;2B:对人类可能致癌,对动物也可能致癌;3级:目前尚无足够证据确定是否致癌;4级:非致癌。有些致癌因素如手机致癌并没有太明确的证据,只被 认定为2B级,至于微波炉致癌,则更没有科学依据。致癌物分类仅仅代表其与癌症的

喉癌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禁烟,吸烟会直接损伤器官而形成喉癌。烟龄越长,喉癌的发病率越高。烟中的尼古丁、煤焦油和其产生的苯并芘都是致癌物。 二、不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使喉部充血水肿,而且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且酒是很多致物质溶剂,这为形成癌症奠定基础。 三、防范饮食习惯不良的危害,长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这对咽喉,眼、气管、肺、食管、胃等都有害,增强喉癌发病的机率 四、远离化学致癌物质,与喉癌相关的化学致癌物质有二氧化硫、铬、砷等。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被空气污染,吸入上述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损害咽喉,必须做好防护。 五、重视癌前

谨防胃癌的方法

1、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 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所以食品要新鲜,提倡冰箱冷藏。 2、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油食品)煎食物。熏鱼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3 -4苯并芘和环芳烃。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应尽量少食用。 3、不吃霉变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发霉变质的食品, 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 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

哪些情况下需警惕食管癌

高危年龄组:30岁以下食管癌患者比较少见,仅占0.5%~1%;3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上升;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机会最大,占67.3%,是食管癌的高发年龄。 有家族史的遗传易感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食管癌高发区存在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即食管癌患者中有家族史的比例明显增加,其血缘关系越近,患食管癌的相对风险越高。 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有显著差异,高、低发区相比相差可达100~200倍。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提示高发区可能存在某种很强的致癌物。已知我国食管

草莓农药超标含致癌物

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酸甜可口,水嫩芬芳,营养丰富的草莓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近日据央视曝光,记者随机抽检的8份草莓均有农药残留,甚至均被检测出可致癌的乙草胺。这不由的让人忧心忡忡。 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酸甜可口,水嫩芬芳,营养丰富的草莓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近日据央视曝光,记者随机抽检的8份草莓均有农药残留,甚至均被检测出可致癌的乙草胺。这不由的让人忧心忡忡,那么除了草莓,是不是别的水果也都是这种情况呢? 众所周知,农药是毒药,如不慎食入,轻者引发各种疾病,重者致人死亡,而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

蕨菜如何去除致癌物

蕨菜中含有一种叫做原蕨苷的致癌物,这种物质会导致患胃癌、食道癌的发生率增高,但是它并不会直接导致癌症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烹饪方式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如:将蕨菜焯水后在炒或者水浸、碱水或用草木灰处理等,但是要注意这些方法只能减少原蕨苷,并不能完全消除,所以我们食用蕨菜时还是要控制食用频率。下面介绍一下蕨菜的处理方法: 步骤: 1、去除蕨菜的老梗以及拳部。 2、锅中烧水,蕨菜放入焯烫几分钟。 3、蕨菜捞出,放入冷水中冲凉。 4、然后将蕨菜放入盆中浸泡,水量没过蕨菜即可。

十大致癌食物真相揭秘

到底哪些食物易致癌 1.腌制食物含致癌物二甲基亚硝酸胺。 腌制食物如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咸蛋、腌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2.烧烤食物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烧烤食物如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3.常吃熏制食物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熏制食物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有致癌物苯并芘,经常食用容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物含致癌物多环芳烃。 食物煎炸过焦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5.霉变食物含致癌物

蕨菜致癌吗 蕨菜中含有2B类致癌物

蕨菜为什么会被认为是致癌食物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蕨菜体内的一种名为原蕨苷的物质,原蕨苷被世界癌症阻止评级为2B类致癌物,蕨菜的根茎叶部分都含有原蕨苷,其中根茎含量多余叶子,致癌物分为四级,2B类致癌是指对人类和动物很有可能是致癌物,此类致癌物对人类的致癌证据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