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呼衰。临床上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如下几方面。
1. 呼吸道病变:
支气管炎症痉挛、上呼吸道肿瘤、异物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匀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 肺组织病变:
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矽肺等,可引起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动脉样分流,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3. 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栓塞、肺梗死、肺毛细血管瘤,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
4. 胸廓病变:
如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气胸和胸腔积液等,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导致通气减少吸入气体不匀影响换气功能。
5. 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和等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不足。
肺心病有哪些症状
肺心病的病程发展缓慢,症状也是逐渐出现的。
1、早期,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尚能代偿;晚期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首先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哮喘病史,逐步出现疲乏、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加剧,X线检查和其他检查有肺气肿的表现。
2、如果病情逐渐发展,代偿功能逐渐消失,累及心脏则出现心悸、气急、发绀、心前区或剑突下疼痛。由于右心室向肺排血受阻碍,回流到右心室的静脉血也受到阻碍,形成静脉瘀血,就会出现胸水、腹水、全身水肿或肝脾大。
3、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通气障碍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是发绀、心悸和胸闷,进一步发展出现头痛、头胀、烦躁、精神错乱及抽搐等精神症状,称为肺性脑病。
4、心力衰竭常与呼吸衰竭同时发生,表现为心悸、气喘、少尿、发绀加重、食欲减退及呕吐等,心脏检查有杂音、心律失常。严重的有皮肤出血,甚至全身广泛性出血。
慢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1、左心衰竭的鉴别诊断:左心衰竭时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应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相鉴别。虽然大多数呼吸困难的病人都有明显的心脏病或肺部疾病的临床证据,但有部分病人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是困难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会在夜间发生呼吸困难而憋醒,但常伴有咳痰,痰咳出后呼吸困难缓解,而左心衰竭者坐位时可减轻呼吸困难。有重度咳嗽和咳痪病史的呼吸困难常是肺源性呼吸困难。急性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时鉴别较为困难,前者常见于有明显心脏病临床证据的病人,正发作时如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者肺底部有水泡音则进一步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呼吸和心血管疾病两者并存时,如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史者发生左心衰竭常发生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并出现哮呜音。对支气管扩张剂有效者支持肺源性呼吸困难,对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有效则文持心力衰竭是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呼吸困难病因仍难以确定时肺功能测定有所帮助。此外,代谢性酸中毒、过度换气及心脏神经宫能症等,有时也可引起呼吸困难,应注意鉴别。
2、右心衰竭的鉴别诊断:右心衰竭和(或)全心衰竭引起的肝大、水肿、腹水及胸水应与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肾源性水肿、门脉性肝硬化引起者相鉴别。应仔细询问病史,结合相关体征及辅助检查以资鉴别。
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是什么
呼吸系统的疾病是引起呼吸困难的最常见的疾病,呼吸困难可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喉、气管因水肿、异物或外部病变压迫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吸气相延长;鼻腔或咽后梗阻可表现为张口呼吸及鼾音,但小婴儿不会张口呼吸,可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表现为呼气相延长,伴有哮鸣音。吸气和呼气混合性的呼吸困难,见于支气管、肺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困难是心功能不全的常见的症状,尤其左心衰竭时,常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脏扩大等表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也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突然加重。神经系统和肌肉疾病中枢性呼吸衰竭常表现为呼吸暂停、呼吸节律不整、深浅不一。呼吸中枢的过度兴奋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深大。常见的疾病有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颅内出血、缺氧性脑病,均可导致呼吸急促、深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可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末梢神经、肌肉麻痹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如急性感染性的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脊髓炎、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等疾病。
得了新生儿肺炎严重吗
新生儿重症肺炎,当然很严重。重症肺炎可以引起心衰,那是致命的!新生儿住院是没有家长陪护的,全国所有的新生儿住院都是没有家长陪护的,主要考虑到交叉感染的问题。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弥温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支气管炎引起呼吸衰竭吗
2、呼吸衰竭重症支气管炎:由于通气不足、感染、治疗不当、用药不妥,以及并发肺不张和肺水肿等,可能诱发呼吸衰竭,使支气管炎治疗更加困难。要针对诱发因素及早处理,预防呼吸衰竭发生。
3、气胸和纵膈气肿:发生率较低,约占5%,是由于气道阻塞致肺泡过度膨胀或肺大泡形成,若肺泡内压过高,如剧烈咳嗽、用力咯痰时目致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腹部皮下组织纵膈而引起气胸、皮下气肿,有生命危险。
4、支气管、肺感染:目前公认呼吸道病毒感染能激发和加重支气管炎的发作,并容易继发支气管和肺感染。因此,支气管炎患者平曰应注意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和保持呼吸渲通畅,以减少感染。若已合并支气管、肺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适当抗生素积极控制,这与应用平喘药物同等重要。
5、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支气管炎的过度张口呼吸、大汗、脱水,长期使用氨茶硷等,易并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电解质和进行血气分析,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在处理过程中切勿操之过急,以免造成医源性水、电解质和酸碱失常。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可引起哮喘,哮喘也可引起胃管反流,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故对有反酸、烧心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尽早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抗反流药物(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动力剂)治疗。
6、慢阻肺、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为支气管炎的远期并发症,国内报告率达4.4%。其发病与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反复气道阻塞、感染、缺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及血粘度增高等有关。预防关键是积极控制支气管哮喘,减少发作,确诊者应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
呼吸疾病的治疗方法
1、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是因鼻炎、巨舌症、扁桃体肥大引起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出呼吸暂停、夜间鼾声大、容易失眠、会出现持续性的心肺功能衰竭。常见的治疗方法上面可用药物治疗,对中区神经进行人工通气,达到治疗效果。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是将息肉部位切除,查看身体某一处堵塞了呼吸系统,引起了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另外要注意日常饮食,避免抽烟、喝酒、保护心脏肺功能健康。
2、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是临床常见呼吸疾病,因缺氧、肺功能异常、肺结核、肺炎等疾病引起的呼吸急促。患者常会感觉窒息、呼吸困难、憋闷、可以到相关医院做相关检查进行治疗,并且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在发生呼吸急促时,需要用塑料袋,及时制造二氧化碳,避免因呼吸急促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休克。平时患有呼吸急促的患者身边要备好药,还要检查是否因心脏供血不足,肺功能不好引起的大脑缺氧。
慢阻肺的症状
1、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这是慢阻肺早期的症状了,慢阻肺也是会发生肺部衰竭。常在COPD(COPD【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具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阻肺严重的时候还会有严重的心脏的症状,注意早期的治疗的方法,积极的治疗疾病。由于COPD肺病变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脑膜炎症状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
多数病人会出现头痛、呕吐、眼底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呕吐多为喷射性。这是由于脑血管局部充血,使蛛网膜下腔渗出物蓄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使脑脊液的吸收受到影响所导致的。病情严重时可以伴随有呼吸节律不整以及呼吸异常等中暑性呼吸衰竭。常常累及颅神经而引起失眠、面瘫、耳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