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周围神经损伤如何确诊

周围神经损伤如何确诊

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和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一、临床检查

1.伤部检查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有无血管伤,骨折或脱臼等,如伤口已愈合,观察瘢痕情况和有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等。

2.肢体姿势观察肢体有无畸形,桡神经伤有腕下垂;尺神经伤有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有猿手;腓总神经伤有足下垂等,如时间过久,因对抗肌肉失去平衡,可发生关节挛缩等改变。

3.运动功能的检查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

2级——不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3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5级——正常。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肌肉软瘫,失去张力,有进行性肌肉萎缩,依神经损伤程度不同,肌力有上述区别,在神经恢复过程中,肌萎缩逐渐消失,如坚持锻炼可有不断进步。

4.感觉功能的检查 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一般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注意感觉供给区为单一神经或其它神经供给重叠,可与健侧皮肤比较,实物感与浅触觉为精细感觉,痛觉与深触觉为粗感觉,神经修复后,粗感觉恢复较早较好。

感觉功能障碍亦可用六级法区别其程度:

0级——完全无感觉;

1级——深痛觉存在;

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3级——痛觉和触觉完全;

4级——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惟距离较大;

5级——感觉完全正常。

5.营养改变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坐骨神经伤常发生足底压疮,足部冻伤,无汗或少汗区一般符合感觉消失范围,可作出汗试验,常用的方法有(1)碘—淀粉试验: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兰色,(2)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试验;将患指或趾在干净纸上按一指印(亦可在热饮发汗后再按),用铅笔画出手指足趾范围,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中,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处显出点状指纹,用硝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因汗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为紫色,通过多次检查对比,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6.反射根据肌肉瘫痪情况,腱反射消失或减退。

7.神经近侧断端有假性神经瘤,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8.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

二、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怎么治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治疗,传统采用一些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做一些局部理疗、针灸,还有一些关节的被动训练,被动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等。手术治疗,一般手术神经完全断裂,就采用神经转移术、移植术,或者是肌肉移植术,还有神经桥接术等。术后一般使用石膏托固定,指导做一些被动活动训练、理疗等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牵拉损伤,比方说产伤引起的臂丛损伤。

第二种:切割伤,比如说刀割,电锯,玻璃割伤。

第三种:压迫性损伤,比方说骨折脱位导致的神经受压。

第四种:火器伤,比方说枪弹损伤。还

第五种:缺血性损伤,比方说肢体血管痉挛,那旁边的神经肯定也受到了损伤。

第六种:电烧伤,放射性烧伤。

第七种见得比较少,但是也会遇到的一些药物性注射剂损伤,还有其他的医源性损伤,比方说手术中牵拉到旁边的神经组织。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

神经损伤形成原因:

1.牵拉伤 最常见,大部分是手臂被卷入机器所致。

2.挤压伤 以前臂部骨折或疤痕挛缩为主,常伴严重广泛软组织损伤。

3.切割伤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发生的玻璃割伤,或在前臂手术时误伤。

4.弹伤或药物误注入神经干内致伤 与上述损伤相比较,这两类损伤病例较少。

5.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神经损伤的种类:

1.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

周围神经损伤恢复

一般处理原则:

①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②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③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

④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一)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压迫性损伤,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以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观察1~3月后,如神经未恢复再考虑手术探查。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伸展:选用适当夹板保持肌肉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3.保持关节动度: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可引起马蹄足,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

4.理疗、按摩及适当电刺激: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萎缩及纤维化。

5.锻炼尚存在和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

(二)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对晚期就诊患者的治疗。

1.神经松解术:如神经瘢痕组织包埋应行神经松解术。如骨折端压迫,应予解除;如为瘢痕组织包埋,应沿神经纵轴切开瘢痕,切除神经周围瘢痕组织,作完神经外松解后,如发现神经病变部位较粗大,触之较硬或有硬结,说明神经内也有瘢痕粘连和压迫,需进一步作神经内松解术。即沿神经切开病变部神经外膜,仔细分离神经束间的瘢痕粘连。术毕将神经放置在健康组织内,加以保护。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是根据它损伤的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表现,我们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臂丛神经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分布区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神经上部损伤表现的是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臂丛神经下部损伤表现的就是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成爪型,手部尺侧肌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第二种就是腋神经损伤,主要表现是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的幅度减减小,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第三个是肌皮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主要表现是受伤后的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第四种就是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的屈曲功能丧失,还有拇指对掌运动散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中指中节和食指末节感觉消失。第五种是桡神经损伤,桡神经主要为全身各种神经中最容易损伤的神经,常发生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垂腕症状,还有拇指外展肌,手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第六种是尺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主要是第四、第五指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侧的内收外展功能消失,小鱼际肌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第七种是股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主要是产生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同时他的膝反射也是消失的。

第八种就是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损伤临床表现跟胫腓神经同时损伤类似,踝关节和趾关节没有自主活动,足下垂成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而呈摇摆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曲腿的力量也是比较差的。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灼痛等感觉异常的症状。第九个是腓总神经损伤,主要是垂足畸形,就是步行的时候,脚部抬高呈跨越步态,呈跨越步态足和足趾不能背伸,也不能外展外翻,足背和小趾前外侧的感觉是散失的。

周围神经损伤怎么办

一般处理原则:

①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②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③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

④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一、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 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压迫性损伤,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以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观察1~3月后,如神经未恢复再考虑手术探查。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伸展 选用适当夹板保持肌肉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3.保持关节动度 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可引起马蹄足,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

4.理疗、按摩及适当电刺激 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萎缩及纤维化。

5.锻炼尚存在和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

二、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对晚期就诊患者的治疗。

1.神经松解术 如神经瘢痕组织包埋应行神经松解术。如骨折端压迫,应予解除;如为瘢痕组织包埋,应沿神经纵轴切开瘢痕,切除神经周围瘢痕组织,作完神经外松解后,如发现神经病变部位较粗大,触之较硬或有硬结,说明神经内也有瘢痕粘连和压迫,需进一步作神经内松解术。即沿神经切开病变部神经外膜,仔细分离神经束间的瘢痕粘连。术毕将神经放置在健康组织内,加以保护。

2.神经吻合术

(1)显露神经 从神经正常部位游离至断裂部位,注意勿损伤神经分枝。

(2)切除神经病变部位 先切除近侧段假性神经瘤,直至切面露出正常的神经束,再切除远侧的瘢痕组织,亦切至正常组织,但又不可切除过多,否则因缺损过大,不易缝合。切除前要做好充分估计,做到胸中有数。如长度不够,宁可暂时缝合不够健康的组织,或缝合假性神经瘤,固定关节于屈曲位。4~6周后去除石膏固定,逐渐练习伸直关节,使神经延长,三月后再次手术即可切除不健康的神经组织。

(3)克服神经缺损 切除神经病变部位后,可因缺损而致缝合困难。克服办法是游离神经近远两段并屈曲关节,或改变神经位置,如将尺神经由肘后移至肘前,使神经两个断端接近。缝合处必须没有张力。如断端间缺损较大,对端吻合有张力时,应作神经移植术,在断肢再植或骨折不连接时,如神经缺损较大,可考虑缩短骨干,以争取神经对端吻合。

(4)缝合材料和方法 缝合材料可用人发或7~8“0”尼龙线。缝合方法有神经外膜缝合法和神经束膜缝合法。前者只缝合神经外膜,如能准确吻合,多可取得良好效果,后者是在显微镜下分离出两断端的神经束,缝合相对应的神经束的束膜,此法可提高神经束两端对合的准确性。但在手术中如何准确鉴别两断端神经束的性质(区别运动和感觉纤维),目前尚无迅速可靠的方法。因此,束膜缝合也存在错对的可能性,且束间游离广泛可损伤束间神经交通支。在良好的修复条件下,两种吻合方法效果并无明显差别,一般情况宜行外膜缝合,因其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和技能。在神经远侧端有自然分束的部位,宜采用束膜缝合法,对部分神经伤,在分出正常与损伤的神经束后,用束膜缝合法修复损伤的神经束。

晚期神经伤(一年以上未修复的神经伤),也有修复价值。我们总结169例晚期神经伤,效果优良占62.1%,获得有用的感觉恢复占23.1%,总有效率达85.2%。

3.神经转移术和移植术

因神经缺损过多,采用屈曲关节、游离神经等方法仍不能克服缺损,对端吻合有明显张力时,应做神经转移术或移植术,但神经移植的效果总不如对端吻合满意。

(1)神经转移术 在手外伤,可利用残指的神经转移修复其它神经损伤手指的神经。在上肢,可用桡神经浅支转移修复正中神经远侧的感觉神经或尺神经浅支。在臂丛根性损伤时,可用膈神经转移修复肌皮神经、颈丛运动支转移修复腋神经或肩胛上神经等。

(2)神经移植术 首选自体神经移植。常用作移植的神经有腓肠神经、隐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等。

数条大神经同时损伤时可利用其中一条修复其它重要的神经。在上臂损伤时,如正中、尺、桡及肌皮神经均有较大缺损,不能作对端吻合,可取用尺神经分别移植修复正中、肌皮和桡神经。

①单股神经游离移植法 用于移植的神经与修复的神经应粗细相仿,如利用皮神经或废弃指的神经修复指神经,可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将移植的神经与需修复神经作外膜吻合。移植神经的长度应稍长于需修复神经缺损的距离,使神经修复后缝合处无张力。

②电缆式神经游离移植法 如用于移植的神经较细,则须将数股合并以修复缺损的神经。先将移植的神经切成多段,缝合神经外膜,形成一较大神经,再与待修复的神经缝合,此法因神经束对合不够准确,效果不肯定。

③神经束间游离移植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操作技术与神经束膜缝合术相同,即先将神经两断端的外膜切除1厘米,分离出相应的神经束,切除神经束断端的瘢痕至正常部分,然后将移植的神经束置于相对应的神经束间作束膜缝合。

(1)环形切除断端神经外膜1厘米,分离出各神经束,切除神经束端瘢痕。

(2)将移植神经与相对应的神经束作束膜缝合。

(3)神经束间缝合完毕。

④神经带蒂移植法 较细的神经移植后,一般不致发生坏死。取用粗大的神经作移植时,往往由于神经的游离段缺血,发生神经中心性坏死,导致束间瘢痕化,影响移植效果。带蒂法移植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如将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近段假性神经瘤切除并作对端吻合,再将尺神经近侧神经干切断而尽量保留其血管,6周后将尺神经近端切断缝合于正中神经远段。

(1)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 。

(2)切除神经瘤将两近端吻合,于近侧切断尺神经干,保留营养血管 。

(3)6周后切断游离尺神经近侧,带蒂移植与正中神经远端吻合。

⑤带血管蒂神经游离移植法 多用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作游离移植,将小隐静脉与受区一知名动脉吻合。以使移植段神经获得血液供应。

4.肌肉转移术

在神经伤不能修复时,施行肌肉转移术重建功能。如桡神经伤不能修复时,可转移屈肌属代替伸拇、伸指总及伸腕肌;尺神经不能修复时,可用指浅屈肌转移代替骨间肌和蚓状肌;正中神经鱼际肌支不能修复时,可用环指浅屈肌、尺侧腕伸肌或小指外展肌转移代替拇对掌肌;肌皮神经不能修复时,可用背阔肌的一部分或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等等。

5.术后处理

用石膏固定关节后屈曲位,使吻合的神经不受任何张力。一般术后4-6周去除石膏,逐渐伸直关节,练习关节活动,按摩有关肌肉,促进功能恢复。但伸直关节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将吻合处拉断。还应注意保护患肢,防止外伤、烫伤和冻伤。

(1)屈曲膝关节吻合坐骨神经;

(2)术后用石膏固定膝关节屈曲和髋关节伸直位。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

周围神经损伤的种类较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 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

5.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第四和第五指的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小鱼际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

7.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膝正常。小腿皮肤感觉除内侧外,常因压迫皮神经代偿而仅表现为感觉减退。坐骨神经部分受伤时,股二头肌常麻痹,而半腱肌和半膜肌则很少受累。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或灼痛。

9腓总神经损伤:垂足畸形,病人为了防止足趾拖于地面,步行时脚步高举,呈跨越步态;足和趾不能背伸,也不能外展外翻;足背及小趾前外侧感觉丧失。

周围神经损伤是怎么回事 周围神经损伤如何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在早期主要是营养神经,消除疼痛、肿胀,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还有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所以早期的药物治疗,主要就是营养神经用的维生素B12,弥可保。在康复训练方面,主要就是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还有关节运动训练,促进肌肉的受损恢复,增强肌力,还有解除关节僵硬,预防肌肉肌腱的挛缩粘连。然后康复的目的主要就是促进这个神经再生,恢复神经功能,恢复运动感觉。

周围神经损伤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

1.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2.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3.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

4.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

5.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

6.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

7.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

1、臂丛神经损伤: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

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

5、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

第四和第五指的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小鱼际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

7、股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膝正常。小腿皮肤感觉除内侧外,常因压迫皮神经代偿而仅表现为感觉减退。坐骨神经部分受伤时,股二头肌常麻痹,而半腱肌和半膜肌则很少受累。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或灼痛。

9、腓总神经损伤:

垂足畸形,病人为了防止足趾拖于地面,步行时脚步高举,呈跨越步态;足和趾不能背伸,也不能外展外翻;足背及小趾前外侧感觉丧失。

相关推荐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1.臂丛神经损伤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区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 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三角肌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1对于闭合性损伤,一般来说,情况比较轻的话,大部分都是可以自行恢复。因此,需要先观察一定时间,如果还没有神经功能恢复的表现,或已经恢复部分神经功能,但停留在一定水平后不再有进展,或主要功能没有恢复的,就应该进行手术探查。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建议每月作一次电生理检测,如连续两次无进步则不必再等。观察期间应进行必要的药物和物理治疗及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萎缩、关节僵硬和肢体畸形。 2如果是开放性损伤的,比如说切割伤、创口整齐且较清洁,神经断端良好而没有神经缺损,闭合伤口后估计不会发生感染,有一定技术和设

周围神经损伤能预防吗

对神经的损伤主要是手术者在术中粗暴操作或操作不当、失手等原因造成,故手术者除要熟悉颈部解剖及神经走行与毗邻关系外,手术操作应认真细致、轻柔,要求有较好的照明条件,尽量在直视下操作,对神经附近的出血尽量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法,切勿任意钳挟,更不宜使用电凝止血,避免盲目施术。此外,如条件许可,尽量在局麻下手术,保持患者意识清楚,反应敏锐,有利于与术者密切配合。当器械触及神经患者有痛感或呼叫时,切勿主观认为病人“娇气”而继续操作,而应注意检查,以防神经损伤。 显露上颈段颈椎时不要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以血管保护喉上

周围神经损伤是怎么回事

专家介绍说,周围神经损伤在治疗的时候虽然并不困难,但是却需要我们详细的了解它的病因和时间,以及发病的部位,这样才可以在治疗的时候取得最佳的效果,而且是越详细越好。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由于外伤、产伤、骨发育异常、铅和酒精中毒等引起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竟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它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 1.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2.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3.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

周围神经损伤饮食注意

一、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莱 患者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宜多食甘温补益食品,如:小米、大枣、山楂、山药、当归、赤小豆、莲子、葡萄干、核桃仁、生姜、牛肉、羊肉、乌鸡等二、多吃燕麦。 经常食用燕麦町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切碎的燕麦草在温水中冲泡2分钟并过滤后就是一种补品,一天喝1-4克,若要减轻皮肤瘙痒,用细棉布包燕麦片挂在喷头下,用冲过燕麦片的水洗澡。 三 、饮用纯天然蜂王浆。平时还可以饮用纯天然蜂王浆,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帮助病情恢功效。甘味食物能够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少食

周围神经损伤能不能治好

1.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 2.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神经松解术和神经吻合术。 3.神经转移术和移植术 神经转移术在手外伤,可利用残指的神经转移修复其他神经损伤手指的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吃什么好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不仅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细节,比如忌超强度功能锻炼,因为超强度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一旦感冒,就会出现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的情况。另外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很重要,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周围神经损伤加重。 1、多吃燕麦 经常食用燕麦可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切碎的燕麦草在温水中冲泡2分钟并过滤后就是一种补品,一天喝1-4克,

周围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周围神经损伤范围比较大,神经损伤可不可以恢复,主要跟损伤的程度有关系,比方说周围神经损伤是不完全性的还是完全性的,不完全性的神经损伤,一般来说都可以恢复,通过一些康复、运动、营养神经。但是如果是完全性损伤,还有离断损伤,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但是也不能说他不能完全恢复,就比方说他如果神经损伤治疗的及时,手术做的及时,那恢复的希望还是挺大的。

周围神经损伤是什么引起的 周围神经损伤怎么治

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指除中枢神经以外的神经损伤的治疗,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1.非手术治疗,往往传统采用一些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还有就是做一些局部的理疗、针灸,还有一些关节的被动训练,被动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等治疗。 2.手术治疗,一般手术神经完全断裂,就采用一些神经转移术、移植术,或者是肌肉移植术,还有神经桥接术等等。术后使用一些固定,石膏托固定,然后术后石膏托去除外,就指导做一些被动活动训练、理疗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