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皂角刺的生药材鉴定

皂角刺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皂角刺完整的棘刺为主刺及l-2次分枝;扁圆柱状,长5-18cm,基部粗8-12mm,末端尖锐;分枝刺螺旋形排列,与主刺成60°-80°角,向周围伸出,一般长约1-7cm;于次分枝上又常有更小的刺,分枝刺基部内侧常呈小阜状隆起;全体紫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长2-6cm,宽3-7mm,厚l-3m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切面木质部黄白色,中心髓部松软,呈淡红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谈。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显微鉴别

刺的横切面:最外一层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有的薄壁细胞合少量淀粉粒。中柱鞘处有厚壁纤维和厚壁细胞断续环列。薄壁细胞常合草酸钙方晶或簇晶。韧皮部呈新月形,极小。木质部发达,由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纤维和导管组成。髓宽广,占整个断面的一半以上,髓细胞大形,不规则,常合少量棕色物质。

棕褐色,纤维性。

① 表皮细胞有棕色内含物及小颗粒状晶体,表面观可见气孔。

② 中柱鞘纤维多碎断,徽黄色,壁厚,胞腔不明显,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17-22μm,簇晶直径6-8μm,形成晶鞘纤维。纤维束厚壁性,分隔纤维,薄壁性纤维有的具单纹孔。

③ 木薄壁细胞方形或类多角形,具纹孔。

④ 有螺纹导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碎片散在。

⑤ 髓细胞大形,具众多单纹孔。

药物应用鉴别

1.皂荚为攻散峻厉之品,无坚不破,无痰不散,能开关导滞,对痰闭症用之,可以救急。2.外疡头已突出,将溃未溃之时,利用皂角攻破其头,以代刀切,溃散之力颇强。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l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谷精草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为带有花茎的头状花序,多扎成小把。全体呈淡棕色。花茎纤细,长14-24cm,直径不及 1mm,表面淡黄绿色,有4-5条扭曲棱线,质柔软,不易折断。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黄白色总苞,总苞片膜质,倒卵形,紧密排列成盘状。小花数十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粉。用手搓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灰绿色未成熟的果实。气微,味淡。以珠(花序)大而紧、色灰白,花茎短、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1、花茎表皮细胞长方形,表面可见纵直角质层纹;气孔类长方形,保卫细胞长条形,与副卫细胞相平行。

2、花茎通气组织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棱晶或柱晶。

3、苞片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略呈棱形。

4、花被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

5、非腺毛1-4细胞,长可达1200μm。

6、腺毛头部1-4细胞,单列,长椭圆形或长条形,长150-218μm,腺柄单细胞,细胞短。

7、花粉囊内壁细胞螺纹加厚。

8、花粉粒直径约27μm,外壁具点状突起。

9、子房壁表皮细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状增厚。

椰子的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本品呈心形,直径约5~10cm,有时纵剖成两瓣;种皮棕紫红色,具众多而凹陷的网状纹理,其一侧有数条纵理(种脊),种皮薄。果肉(胚乳)厚约1cm,洁白色,内有大形空腔,新鲜食之香而可口,干时较硬,折断面光滑,富油性。气微,味微甘。如放置时间过长,胚乳变为淡黄,则有脂肪酸败气,味微辛辣。

2.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2.1.种皮石细胞长圆锥形或狭椭圆形,长40~70μm,直径20~30μm,淡黄色至棕黄色,壁孔明显或不甚明显。

2.2.导管孔纹和螺纹,直径10~30μm。

2.3.胚乳细胞多角形至长方形,内含油滴和少数棕色块状物。

2.4.种皮细胞呈棕色不规则。

猪苓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菌核呈不规则块状、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以个大、外皮黑色、断面色白、体较重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黄白色。用斯氏液装片可见散在的菌丝及粘结的菌丝团块。菌丝细长,弯曲,有分枝,粗细不一,或有结节状膨大部分,直径1.5-6μm,稀至13μm,大多无色,少数黄棕色或暗棕色;棕色菌丝较粗,横壁不明显。草酸钙方晶极多,大多呈正方八面体或规则的双锥八面体,也有呈不规则多面形,直径3-60μm,长至68μm,有时可见数个集结。粉末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

理化鉴别

取粉末1g,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煮沸15min,搅拌,呈粘胶状。另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氢氧化钠溶液(1→5)适量,搅拌,呈悬浮状。

川芎生药材鉴定

川芎生药材横切面

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川芎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散有根主迹维管束。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开,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横棕色,近形成层的油室小。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结晶。

川芎粉末特征:淡黄棕色或灰棕色。

①淀粉粒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4粒组成。

②草酸钙结晶呈类圆形团块或圆簇状,直径10-25μm。

③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较多的油滴。

⑤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相互联结,亿网状螺纹导管。亦有网纹、梯纹及具缘孔导管,直径14-50μm。

川芎中药化学鉴定

川芎理化鉴别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的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液1-2滴,于醚层界面处呈紫红色,(检查香豆精和内酯类)

3.取粉末0.5克,加水10毫升,冷浸过夜,滤过。加1%盐酸至酸性,分取滤液1毫升3份,分别加碘化铋钾、碘化钾和硅酸至酸试剂,分别产生橘红色、白色或白色滑淀。

4.取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5.薄层色谱 取粉末2克,加已醚6毫升,冷浸4h,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毫升溶解,作供试液。另取川川芎嗪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氧化铝CA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氯仿(1:)展开,用磺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橘黄色色斑。

6.取该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5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7.取该品粉末1克,加乙醚2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微升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结语:川芎作为植物的根茎,很容易被别的植物所冒充,生活中要想识别川芎得擦亮眼睛,购买川芎一定要去正规的中药房里,千万别从路边小摊上购买。

马兰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多已碎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表,被短毛,有的于枝顶可见关状花序,花淡紫色或已结果。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有毛。气微,味淡微涩。

生地药材鉴定

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块状,长6~12厘米,生地黄-中药材 直径3~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体皱缩不平,具不规则的横曲纹;细小的多为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质柔软,干后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紫黑色或乌黑色而光亮,显油润,具粘性;气微香,味微甜。以肥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亦产,以河南所产者最为著名。河南栽培者,称怀庆地黄B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F。 Hueichingenis (Chao et Schih) Hsiao,其主要特点为植株较大;根茎较肥大,呈块状、圆形或纺锤形;花不密集于茎顶,成稀疏的总状花序。

藿香药材鉴定

性状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1500px,直径0.2~17.5px;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30px,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225px,宽3~175px;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125px,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

鉴别

(1)本品叶片粉末淡棕色。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6细胞,平直或先端弯曲,长约至590μm,壁具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37~70μm;柄单细胞,极短。间隙腺毛存在于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直径13~50μm,长约至113μm;柄短,单细胞。小腺毛头部2细胞;柄1~3细胞,甚短。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叶肉细胞中,长约至27μm。(2)取本品粗粉适量,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分取挥发油0.5ml,加乙酸乙酯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显一黄色斑点;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雪胆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药村多切成块片出售;块片呈不规则形类圆形,稍卷曲,直径3-10cm,厚4-8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有凹陷的茎基痕,切面淡黄色或灰白色,质坚实,粉性。气微,味极苦。 以切面色淡黄、质坚实、粉质多、味极苦者为佳。

雪胆显微鉴别粉末特征:黄色。

①演粉粒众多,单粒大多类圆形,直径2-8μm,脐点点状,直复粒少,由2-4分粒组成。

②石细胞淡黄色,类三角形,直径30-108μm,孔沟明显。

③网纹导管多见,偶见环纹导管。④木栓细胞淡黄棕色,多角形。

相关推荐

皂角刺有什么作用 抗菌抗炎

皂角刺能抑制或杀灭多种G+菌和革兰阴性菌。皂角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噬菌体筛选法提示皂角刺有抗噬菌体作用。皂角刺还可抗麻风杆菌,外治麻风。皂角刺抗炎作用显著。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消肿托毒排脓 皂角刺有很好的消肿托毒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疮疡痈疽排出脓液,因此常可用于治疗痈疽初起或者脓成久不溃破者使用。 搜风杀虫 本品辛,温。辛能散,能行血行气,温能搜风,活血祛瘀,并能杀虫止痒。因此皂角刺外用可以治疗疥癣、麻疹等皮肤疾病。 抗凝血 皂角刺抗凝的机制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凝血酶形成,提高抗凝血酶活性,对抗凝血酶的作用有关。 调节免疫 皂角刺可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皂角刺的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T、B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 抗菌抗炎

角质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毛囊清疮贴由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党参、当归、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栀子、黄连、茯苓、天花粉、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芷、黄芪、麦门冬、牡丹皮、皂角刺、生地黄、生甘草、生姜、老蒜、葱白等二十余味中药材组成。地道药材、合理组方,又循正宗之法熬制之特点,可保障其传统黑膏药治疗毛囊炎之神效。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毛囊角化症的病理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阴虚,血虚风燥,以至肌肤营卫失和而发,采用有滋润肌肤、活络散瘀、驱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内服与外擦治疗该病,疗效十分显着。 一般都采用生地、麦冬、女贞子、旱莲草、山芋肉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须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周。 【肝脓肿】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肺痈】皂角刺9克,广地丁、蒲公英、芦根、白芨各15克,鱼腥草30克,桔梗、苡仁、古山龙、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 【冠心病】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升参、穿破石、八角莲各15克,五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辛,温。 《纲目》:"辛,温,无毒。" 《医林纂要》:"辛咸,温。"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皂角刺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皂角刺主治痈疽肿毒、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

怀孕前禁忌三类中药

1。绝对禁忌使用的药物:巴豆、牵牛子、斑蝥、铅粉、水解、大戟、麝香、土牛膝、商陆、蜈蚣等。 2。尽可能避免应用的药物:附子、乌头、生大黄、芒硝、甘遂、芫花、三棱、生南星、凌霄花、刘寄奴、马鞭草、皂角刺、生五灵脂、穿山甲、射干、雄黄、硼砂等。 3。避免单独使用的药物:当归尾、红花、桃仁、蒲黄、苏木、郁金、枳实、槟榔、厚朴、川椒、苦葶苈子、牛黄、木通、滑石等。 从药物性能来看,凡属重镇、滑利、攻破、峻泻、辛香走窜、大素养、大热的药物都在禁忌的范围内。

砂仁的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卵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3钝棱,长1.2-2.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密被弯曲的刺状突起,纵走棱线状的维管束隐约可见,先端具突起的花被残基,基部具果柄痕或果柄;果皮较薄,易纵向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明显纵行的维管束及菲薄的隔膜,中轴胎座,3室,每室含种子6-2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5mm,直径1.5-4m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较小一端有凹陷的种脐,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凹陷成一纵沟。气

防治乳腺癌的四大中草药

菟丝子 菟丝子对癌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机体的代谢起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节乳腺癌患者的代谢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菟丝子还可以调节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调节乳腺癌患者体液及内分泌。 推荐药膳:菟丝子五味子茶 原料:菟丝子5克,五味子5克。 做法:1、将菟丝子、五味子洗净,向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药材。 2、盖上盖,用小火煮20分钟,至其析出有效成分。 3、揭盖,搅动片刻。 4、把煮好的药茶盛出,倒入杯中,即可。 女贞子 女贞子有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作用,还可以刺激骨髓,因此适合乳腺癌患者及抗癌

肝脏血管瘤药物治疗怎么样

(1)西药治疗。在西医里,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除了会在手术治疗时选用基本药物中抗生素来预防伤口感染。 (2)中药治疗。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 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

昆布是什么

【药 名】:昆布 【来 源】:为藻类植物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菜的叶状体。 【功 效】:软坚,行水。 【主 治】:治瘰疬,瘿瘤,噎膈,水肿,睾丸肿痛,带下,脚气。 【别 名】:纶布(《吴普本草》)、海昆布(《山东中药》)、海带〈植物名实图考〉、海带菜〈南海海洋药用生物〉、黑昆布、面其菜、黑昆布、鹅掌菜、掌叶昆布、黑菜、吐血菜、五掌菜、木履菜、裙带菜、裙带、海芥菜 【处方名】:昆布、淡昆布、净昆布 【商品名】:海带:又名海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辽宁、山东沿海。药材产于辽宁、山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