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心脏锻炼心脏 掌握心脏急救措施
怎样保护心脏锻炼心脏 掌握心脏急救措施
你要学会如何给周围的人做心脏复苏术。首先要在心前区对对方进行锤击,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以距胸壁20厘米~30厘米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捶击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但捶击不宜反复进行。另外,还可采取打开气道法。即在病人一身体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
中老年人心脏保护措施
1、少吃甜食,稳定血压
血压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过一定量,就会有血压升高的风险。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饮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
另外,如豆浆粉、袋装麦片、黑芝麻糊、藕粉等冲调饮品,含糖量近60%,应谨慎食用。
2、合理运动,强壮心脏
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把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其沉积在血管内壁。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
建议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运动的最高运动心率为170减去年龄,超过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3、按时服药,预防为主
心脑血管患者,预防很重要,不能等到疾病发作再去医院。可以服用中药进行防治。
冰片,有芳香开窍的作用,可以缓解病人不舒服的症状,维生素E和维生素B6,对保持动脉壁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花和冰片既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还可明显提高人体的耐缺氧能力,尤其是提高心肌含氧量,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优秀药物。
4、补钾排钠,保护血管
钾能够调节心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多数成人每天需要补充4.7克。钾在西红柿、土豆、香蕉、李子、葡萄干等中含量都很丰富,山芋和番茄酱中含钾量最高。
钾离子可促进钠离子排出、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防止胆固醇在动脉沉积,保护血管。
综上所述,以上方法对保护心脏绝对有效,想要一个健壮的心脏,就需要有效的保护心脏方法。要保护心脏就用4大方法。
上面为朋友们具体的讲述了在生活中有效保护心脏的好方法你都掌握了吧!大家掌握了这些好的方法那么下来要做的就是我们好好的去运用这些方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心脏让我们的身体不断健康起来生活才能更好。
先天性心脏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由于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所致。一般可分无紫绀型和有紫绀型两大类,前者较常见,有左向右分流,手术治疗及疗效都较好;后者较少见,伴有右向左倒流,手术治疗较复杂,有的尚不能采用手术治疗。
无紫绀型且伴有左向右分流者,有房间隔缺损、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回流、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主肺动脉隔缺损及冠状动脉心腔炎等。不伴有左向右分流者有肺动脉瓣口狭窄、主动脉脉瓣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扩张、房室瓣口畸形及右位心等。
紫绀型者有四联症、五联症、三联症及伴有肺动脉口狭窄或闭锁、三尖瓣狭窄或闭锁,爱森曼综合征等。
一、房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可有胸骨后缘第2肋间ⅱ~ⅲ收缩期吹风样喷射性杂音,多不伴震颤,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分裂且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3)x线检查可有肺野充血、肺动脉总干弧明显突出。肺门舞蹈征,右心及左室增大。
(4)心电图可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
(5)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轻症无紫绀者,可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2)出现肺动脉高压致紫绀者,应卧床休息,病人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可缓解呼吸困难及减轻紫绀。
(3)去医院检查,择期进行手术。
二、室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
缺损小的患者一般无症状,缺损大的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紫绀。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可见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ⅳ~ⅴ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多伴有震颤。缺损大的,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3)x线检查可有肺瘀血,左、右心室增大。
(4)心电图可有左、右心室肥大改变。
(5)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轻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预防感冒发生。
(2)重者尤其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应去医院择期手术。
三、动脉导管未闭
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可有左锁骨下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ⅳ~ⅴ级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伴震颤。肺动脉高压者,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
(3)x线检查可有肺瘀血,主动脉结增大,左房、右室增大。
(4)心电图可有左室肥大或左、右室肥大。
(5)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轻者,无需手术,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2)出现紫绀时,可去医院确诊,择期手术。
(3)肺动脉高压显着增高且伴有右向左分流时,手术疗效差。
四、法乐氏四联症
临床表现
自幼紫绀,伴有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有下蹲习惯,部分患者可有昏厥发作。
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儿童病例中。
(2)临床表现。
(3)体检可有紫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响亮,无分裂。
(4)x线检查可有肺血少,心尖上翘,右心室肥大。
(5)心电图可有右室肥大和劳损,右房肥大改变。
(6)超声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昏厥发作时,应让患儿平卧屈腿,并给予小剂量心得安口服。
(2)去医院确诊后择期手术治疗。
怎样保护心脏锻炼心脏 最好别喝酒
虽然适度的酒精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一般人很难把握酒量。酒精能直接损伤心肌,令心房扩大、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造成房颤。
保护心脏的一些锻炼方式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先天性心脏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一、房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可有胸骨后缘第2肋间ⅱ~ⅲ收缩期吹风样喷射性杂音,多不伴震颤,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分裂且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3)x线检查可有肺野充血、肺动脉总干弧明显突出。肺门舞蹈征,右心及左室增大。
(4)心电图可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
(5)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轻症无紫绀者,可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2)出现肺动脉高压致紫绀者,应卧床休息,病人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可缓解呼吸困难及减轻紫绀。
(3)去医院检查,择期进行手术。
二、室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
缺损小的患者一般无症状,缺损大的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紫绀。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可见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ⅳ~ⅴ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多伴有震颤。缺损大的,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3)x线检查可有肺瘀血,左、右心室增大。
(4)心电图可有左、右心室肥大改变。
(5)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轻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预防感冒发生。
(2)重者尤其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应去医院择期手术。
三、动脉导管未闭
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可有左锁骨下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ⅳ~ⅴ级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伴震颤。肺动脉高压者,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
(3)x线检查可有肺瘀血,主动脉结增大,左房、右室增大。
(4)心电图可有左室肥大或左、右室肥大。
(5)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轻者,无需手术,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2)出现紫绀时,可去医院确诊,择期手术。
(3)肺动脉高压显着增高且伴有右向左分流时,手术疗效差。
四、法乐氏四联症
临床表现
自幼紫绀,伴有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有下蹲习惯,部分患者可有昏厥发作。
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儿童病例中。
(2)临床表现。
(3)体检可有紫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响亮,无分裂。
(4)x线检查可有肺血少,心尖上翘,右心室肥大。
(5)心电图可有右室肥大和劳损,右房肥大改变。
(6)超声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
家庭应急处理
(1)昏厥发作时,应让患儿平卧屈腿,并给予小剂量心得安口服。
(2)去医院确诊后择期手术治疗。
心脏病急救措施有哪些
心脏病急救
心脏病发几率高,致死率高,让人猝不及防,所以做好心脏病急救常识的储备就尤为重要。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脏病的急救措施。
根据不同的病情各种心脏病也有不同的急救措施。
1.急性心肌梗死
病人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程度重,并恶心、呕吐、出汗,有濒死感,症状和后果比心绞痛要 严重得多。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有条件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 片或消心痛1至2片,同时马上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死的范围扩大。
2.心力衰竭
原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应让病人安静休息,半卧 位,两足下垂,有条件可立即吸氧,不可随意给药。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3.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要在4分钟内,无论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其生命处于最危急状态,是最需要紧急救助 的。这是因为大脑需要大量的氧,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如果患者在疾 病突发的4分钟内,能得到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心跳复苏率在50%,因此这4分钟被称做挽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如果 超过5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救活,每耽误1分钟,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7%至10%,若超过10 分钟则很少有复苏的希望。
心肺复苏要让病人躺平,一定要在硬的地方,在地上也没有问题。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 脏部位),连续叩击2至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至30厘米,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随后应立即 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要把头后仰30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开放气道。然后做胸外按压,用人工的方法来进 行循环,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 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措施
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使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继之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心脏复苏术怎么做
临床心搏骤停,突然呼吸停止,神智丧失,听不到心音,大动脉动消失,测不到血压,皮肤粘膜苍白,瞳孔散大。前三项是主要判断标志。
心搏骤停后,能否及时进行有效的心复苏,是生与死的关键,心搏骤停判明后,必须立即心复苏,防止脑缺氧,尽早恢复心脏泵血的呼吸功能。因猝死是突发事件,难以预料,实施及时抢救必须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尤其有心脏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掌握心复苏术。具体方法是:
(1)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2)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3)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4)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好。
在抢救过程中,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及自主呼吸,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生命体症,每次检查间歇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如在医院外抢救,心跳,呼吸出现后应急送医院观察,寻找心脏骤停原因,针对原发病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