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不是教育出来的
天才不是教育出来的
天才不是教育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太忙了”,很多大城市的家长都发出这种感慨。孩子们的时间都被各种辅导课、兴趣班占据了,而且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过,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心疼孩子,希望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本报特别邀请丛中笑(早期教育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施建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会前主席)谈儿童早期教育问题。
问:现在社会上的儿童早期教育普遍存在哪些问题?是智力开发过早吗?
施建农:家长重视早期教育没有错,因为孩子的智力在幼年时期发展最快,而且对将来影响深远,不可逆转。关键是开发智力的方式。
丛中笑:目前幼儿早期教育的问题,一是过急,违背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给孩子的教育孩子接受不了。二是过偏,很多人狭隘地将智力等同于认知,偏重灌输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自我认识、人际关系、身体运动等7方面。另外,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孩子意志力、动机、兴趣、好奇心、习惯、条理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知识的运用。第三就是过度。我们在6所幼儿园做了调查,平均每个孩子上了2.5—3个辅导班。家长们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接纳能力。
问:知识教育应该从几岁开始?
丛中笑:一般5岁以后,儿童才开始抽象的逻辑思维。所以,家长要让孩子识字、算数,应该从5岁开始。太早了,他不能理解。
问:很多家长让孩子去上“兴趣班”,到底好不好呢?
施建农:家长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给孩子创造接触事物的机会,只要孩子喜欢,是有好处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家长的心态变了,开始希望孩子在每个项目上都出类拔萃。
问: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早期教育发现或培养天才,有道理吗?
施建农:研究表明,天才或智力超常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靠后天教育是无法制造天才的。很多人鼓吹早期教育能培育天才纯粹属于误导。
问:不尊重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盲目灌输知识技能,会有什么后果呢?
丛中笑:早期教育过偏、过急,会破坏孩子的兴趣,使智力发展出现僵化,比如认为兔子只有白色的,这就是机械训练的结果。强迫孩子学习,还会造成人格偏差,导致自卑、无求知欲。另外,很多家长忽略了情感发展,不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不参加运动,会导致孩子情感剥夺和感觉剥夺,表现为呆滞、动作协调性差等。
问:是什么样的社会因素促使家长们盲目开发孩子智力呢?
丛中笑:我们的教育目前还是应试教育,整个社会把考试作为目的去追求,筛选人才只看成绩,最终导致素质教育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施建农:现在社会上就业压力大,以学历取人的现象严重,生存压力摆在面前,所以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偏差。其实,教育的目的不是抹煞差异,而是彰显差异。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愿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我相信,随着社会进步,价值逐渐多元化,对个性的容忍度更高,盲目开发智力的现象会有所缓解。
教育出优秀宝宝常说的五句话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会责备孩子。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当孩子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时,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等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这样说还能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当孩子又在跟你讨价还价时,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这句话。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
有效的三种胎教方法
众多父母之所以热衷于胎教,其原因无外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想培养出神童。胎教能否“教”出神童呢?
的确,在胎教理论指导下,出生了许多体格健壮、智力超常的孩子。马诺然出生在北京一个公务员家庭,她出生后12天做了一个90度的侧翻。按照孩子的体格和神经发育,一般来说,只有3个月以后的孩子才能翻身。当时,马诺然的父母和医生都认为,孩子的翻身是偶然的,但马诺然在满月那天又做了一次90度的侧翻。儿科的医生都说不可思议。刘泽伦介绍说,这些生出超常孩子的家长在孕期都接受过正规的胎教培训,他们通过营养以及音乐、抚摸等方面的刺激给胎儿的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使胎儿的灵敏度高,肌肉力量强壮,因此出生后抬头、行走、爬行、语言等能力要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孩子好。
盘点有效的三种胎教方法
但也有专家质疑:“我们在对婴幼儿心理行为、认知发育不太了解的时候,曾经把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育列为儿童早期发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现在的研究证明,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早几个月走路和晚几个月走路的小孩,长大之后在走路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并不是说早走路的小孩将来就会成为长跑运动员。爱因斯坦3岁才会说话,但这对他后来的智力发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最终却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有儿科专家认为:接受胎教的孩子,只能说他的智商、智能发育明显比一般孩子要早。但是,这不等于造就了神童,不等于造就了天才,“天才”要靠后天的培养。先天教育是打好基础,后天教育实际上是加固,使大脑进一步发展。
五大教育误区养育出贪心宝宝
误区一:拥有很多玩具
每年旭旭过生日时,都会收到很多礼物,爷爷奶奶送的、爸爸妈妈送的、叔叔阿姨送的……太多了,旭旭总喜欢一下子打开所有的包装盒,然后一口气玩个痛快,但是过不了几天后,他就对这些玩具没有兴趣、弃之一边了,然后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再有个理由可以收到礼物就好了。
改正秘诀:安排仪式学会珍惜
针对这一类型的贪心宝宝,爸爸妈妈不妨采取进行“仪式”的做法,比如今年的生日时,妈妈可以给旭旭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拆礼物仪式:让旭旭把打开的礼物传给家里其他的人看天誉花园然后再一个一个传下去,直到礼物再传回到旭旭的手里。并且在传礼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对礼物做出一个评价,当礼物回到旭旭手里时,他一定会倍加珍惜。要让有价的礼物传达出无价的关爱,最好的做法就是让礼物“增值”。光是给孩子讲大道理,他当然会听不进去,不妨像这样试试“仪式感”的魅力。家人对礼物的每一句称赞,都会增加礼物在孩子心中的分量,这样他就会更加珍惜他所拥有的礼物。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家人在给孩子送礼物时,最好也是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礼物。
误区二:风光生日会
6岁的冉冉下个星期就要过生日了,她想在披萨店里庆祝自己的生日,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因为那样感觉很风光。妈妈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是为了面子,还是答应了冉冉的请求。
改正秘诀:学会做一个小主人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自尊心,也希望能在伙伴面前有面子,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掌握好度,而且也需要爸爸爸妈妈给孩子的指引和建议。比如,冉冉的妈妈可以告诉她,生日聚会不必像其他小朋友的一样,反而,独特的生日聚会更能给小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建议冉冉,自己做一回主人,在家里好好款待她的小客人。
在拒绝孩子的虚荣心时也需要一些小技巧:
你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意见,如果孩子喜欢小动物,在动物园度过他的生日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和小伙伴一起来一场体育比赛会更有意思。
对稍大一点的孩子,你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开支限度,让他自己做预算:从邀请的人数到生日聚会的过程,从选择菜单到付帐,全由他做主,这是教孩子学会理财的好机会哦!
误区三:喜新厌旧,经常提要求
“妈妈,我要……”女儿琳琳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像一些小饰品、小发卡之类的,她都是见一样就想要一样,而且还特别会“喜新厌旧”。为了不让她哭闹,我每次只好满足她。
改正秘诀:学会列个愿望清单
当妈妈再遇到孩子这种情况后,可以从容一些应对,让她先列一个“愿望清单”,就是她想要什么,就写下来或是画下来。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孩子的愿望就不那么急切了。而且,妈妈可以根据孩子合理的需求来进行满足,有了“愿望清单”,即使在购物时目标也十分明确,不会再生出什么事端。
比如,你可以经常带孩子一起去采购,告诉孩子怎样可以节约金钱、怎样通过储蓄来买较贵的东西……孩子往往是通过观察大人的言行而产生物质化欲望的,他们认为“既然大人都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所以,爸妈要注意,你们的消费习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做好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误区四:家里老人溺爱
女儿可可是个“鬼精灵”,她知道在爸爸妈妈那里得不到的东西,如果去向外公外婆撒撒娇,那就可以轻松得到。所以,可可总是让外公外婆给她买这买那的。从这件事里,我我感觉到女儿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总是觉得越是轻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不会珍惜。
改正秘诀:要跟祖辈做好约定
为了让孩子改掉“贪心”和索要东西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和老人可以做个“君子协定”:对于孩子不正当的索要东西的要求,老人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否则对孩子的危害是极大的。
大多数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很宠爱孩子,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的,但是如果宠爱变成了溺爱,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和他们好好谈谈了。应该让他们了解,孩子需要的只是他们的时间和爱,而不是金钱和物质,如果一味地溺爱和满足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贪心、越来越难以管教。
误区五:父母爱面子
贝贝在玩具店里缠着爸爸给他买飞机模型,说实话,爸爸觉得飞机模型太贵了,但是碍于孩子的哭闹和周围人的眼光,爸爸还是硬着头发买了下来。
改正秘诀:可以学会做个选择
遇到这种情况时,爸爸可以这样对贝贝说:“你已经有好多飞机模型了,不如买其他的玩具吧!把这个飞机模型留给别的没有飞机模型的孩子,好吗?如果你一定坚持要买,那么到过年之前,爸爸就不再给你买别的玩具了。”像这样做一下变通,给孩子多一些的选择性,相信孩子都会是懂情理的。
现在,玩具的价格越来越昂贵,爸爸妈妈不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是你们可以学会变通。给孩子买玩具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心理价位,在这个价位之上,让孩子自己选择。如果选择性多了,孩子说不定就不会固执己见了。
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
1、蒙特梭利的敏感期教育
这一风行欧美,先进、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法,其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的敏感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的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唤醒了孩子内在的引导力量,挖掘出了孩子的无限潜能;同时,还帮助父母“学习做父母”,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2、卡尔·威特的早期开发教育
对教育富有独特见解的卡尔·威特是德国的一位牧师。他认为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印证于儿子小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卡尔·威特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早期教育的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3、井深大的早期潜能开发教育
井深大是日本当代教育家,索尼电器公司的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他从商界功成身退之后,热衷于研究早期教育问题,产生了一种在幼儿教育上有所作为的想法。井深大创办了“幼儿教育研究会”,对日本的母亲进行教育,并发明了许多刺激婴幼儿智能发育和情操培养的切实的可行方法,为日本经济奇迹的创造输送了无数一流人才。
4、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许多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们把斯宾塞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因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和快乐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斯宾塞告诉父母: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学习方式。
5、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斯特娜夫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深受影响。她一边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培养自己的女儿,一边研究自己的育儿方法,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女儿12岁那年(1914年)她写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其中的许多教育方法可以同威特的方法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在斯特娜教育思想中,母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她看来,人类的命运操纵在母亲手中。
6、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
铃木镇一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并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他认为:“要十分重视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开始就要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力转化为能力。这样,人的生活道路才不会中断。”
7、塞德兹的天才教育
塞德兹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191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时年仅15岁。塞德兹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写成了《俗物与天才》一书。此书在当时和后世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塞德兹写《俗物与天才》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人们对天才的普遍认识是错误的,有超凡成绩的小塞德兹,并不是上帝心情愉快时所偶然创造出的神童,而是人间的某种教育所必然形成的天才,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必然结果。
8、夏洛特·梅森的独立人格教育
夏洛特·梅森,英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她的核心教育观点是:儿童是一个具备所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儿童置于与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触当中;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人来教育,而不是一个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书呆子。她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提供了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向人们传授了应该怎样给孩子实施广博的、激励的、快乐的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9、约翰·洛克的绅士教育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著作为《教育漫话》。洛克主张要把年青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这种教育要从德、智、体三方面着手,而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
选择恐惧症的原因
1、过于追求完美
有人凡事求完美,赋予所选事物太多意义,甚至有些强迫,无法轻易做抉择。对自我不满,将对不满“投射”出来变相反映,逃避自己。
2、选错心理创伤
有人曾在重大事务上选择失误,比如选错专业、工作等,在人生某阶段举步维艰,会影响今后的选择。不能确定自己内心最重要的需求,无法获得心理平衡。
3、害怕担抉择后果
包办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长大后往往不敢轻易做决定,害怕承担抉择的后果。简单粗暴型父母可能会教育出害怕承担责任的孩子。
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教育
两个大孩子,一个小孩子,组成了一个家庭。小孩子哭,大孩子也哭,并说着:“我自己还是孩子呢!你哭我也哭!”瞧瞧这都是什么事!还有更糟糕的,爸爸和妈妈吵了架,生气了,爸爸抱起两岁的女儿就要跳楼。这哪是一个爸爸,分明就是一个大孩子!你着急?生气?无奈?没用!教育出了问题,就只能教育出这样抱孩子跳楼的小爸爸!
2009年7月7日上午,在重庆一环路建设路口新东方小区,30岁的胡滨军和妻子争吵后,于早上5点多抱着两岁半的女儿坐在8楼窗台上欲跳楼。10点15分,消防官兵第一次解救失败后,他突然跳进窗里,然后把孩子倒悬在窗外。孩子嫩嫩的大腿就在窗棂上摩擦,两只小手在空中焦急地挥舞着,楼下一位围观的女士当即吓哭。
最后,孩子被救了下来。在看守所里,胡滨军最后解释说他太爱女儿:“我走了的话,她就要在世上受苦,我要带她一起走。”
孩子遇到这样的父亲,差点命丧黄泉,不能不说这个孩子太可怜!这个做父亲的实际上更加可怜!孩子幼小,只要正确地加以引导,日后再进行正确的教育,她的未来依然美好。可是父亲所经受的教育基本完成,当然,结果并不理想:他的身体俨然是成人,可心灵发育不健全,或者说精神成长不成熟,这该如何弥补?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极端的案例,不用那么大惊小怪,而且,这是因为夫妻吵架,情绪失控做出荒唐的事完全可以理解!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想法更加荒唐!首先,作为成人,就应该具备作为一个成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比如说自我管理能力。吵架了,想发泄也得找个合适的方式啊!就算你拿孩子出气,也不能拿孩子的性命来发泄情绪!这不是玩笑,这是人命关天!其次,作为父亲,就应该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而不是视孩子的生命为草芥,你没有权力处理孩子的生命。
这样的人,没有资格被称为父亲,同样,他也是可悲的。我想,这绝不是家庭教育愿意看到的结果吧。我们能期待这样的大孩子去教育好小孩子吗?
扯远了!再回来,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大孩子呢?他们为什么那么任性冲动?为什么那么不懂得自我调整和约束?他们又为什么那么自私和不负责任,只想着自己的感受,而忽略或不顾别人?
追根溯源,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想想看,我们所看到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孩子将来做了父母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还任性霸道,决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最后家长只能妥协,后果就是孩子一旦什么念头出来了,就等着别人向他妥协吧!家长可以妥协,出了家门,谁妥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又如何能有一个成功的职场生涯?还有的孩子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还有的孩子自私,不负责任,做事极不成熟稳重……
他们的心灵成长还没有完成,这样的孩子即使实现了父母抱孙子的美好愿望,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危机重重。
不要觉得这是小题大做,这恰恰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折射!它提醒了现在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精神成长的教育。建议家长朋友们,多思考、多用心,多关注我们的孩子,多关注我们的教育。
没有后天培养天才孩子也成路人甲
▼ 一份天才孩子的调查研究
1.关于天才孩子的调查
在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研究小组,专门研究那些数学能力超群的儿童。这个研究小组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和范德堡大学发起,受到了美国教育部的扶持。
该小组的核心成员是美国顶尖的教育科学家,他们从1971年开始进行研究,专门跟踪调查5000名智商超群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数学方面顶尖的孩子们,以此来研究天才儿童们的成长轨迹。该研究已经积累了45年,是史上最长的一次关于天才儿童的调查。这些天才孩子长大后,有许多人不出意料地成为了成功的人,有的变成了大富豪,有的变成了科学家等等。
2.天才的孩子也需要帮助
近日,该调查小组公布了他们45年跟踪调查研究后的一个重大发现:即使是拥有最高IQ的天才儿童,他们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才能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换句话说,一个孩子是否聪明,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取决于家长的遗传基因,这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通过相关方法测评出来,但是这些天才儿童长大后能否有所成就,光靠聪明的脑子没有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让该研究小组非常可惜的是,这5000名儿童在他们的幼年期非常聪明,可是长大后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其中有很多孩子到了青年或中年后,和那些智商不超群的普通人也没什么两样。导致这一现象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正是由于他们的聪明,导致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特别放心,就不会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而那些后来获得大成就的孩子们,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会有一位或数位家长或老师给予他们帮助。
▼ 培养孩子的重要性
从美国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想要孩子成材,优良的基因的确重要,但周围人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帮助也不容忽视,家长和老师们重视在孩子的培养上。
1.外界的支持很重要
孩子长大后能否成材,一部分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还有一部分则取决于外界对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而能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帮助的人无非就是他们的父母,所以每个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教育能教会孩子大量书本上的知识,而那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比如说综合能力、人格操守等等都需要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大
如果家长们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懂得如何教育的话,那么孩子的潜能很容易被挖掘出来,如果家长对孩子采取放养式式教育,平时也是不闻不问的,也不能理解孩子,那么就是孩子的悲剧,孩子的潜能也只能被永远埋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扮演了是非重要的角色,平时的教育要注重方法,并且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家长们不要总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而是要经常带着赞扬的目光来鼓舞孩子,对孩子多点耐心和赞赏,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成长。
▼ 怎样培养孩子
对于孩子们来说,养成好习惯收益一生,所以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1. 做事有计划
有些孩子到了期末复习就开始慌张,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有些孩子早上起床常常找不到要穿的袜子,有些孩子拿到零花钱以后常常乱花……相信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要想让孩子避免出现问题,家长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做事制定计划,让每一件事都变得仅井井有条。
2.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现在不少孩子承载着家长的期盼,为了考一个好大学,为了以后开创事业而整天坐在椅子上学习。殊不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是白说。所以家长们每天应该安排一些时间让孩子们做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长期坚持下来,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促进心智发展。
3. 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干干净净是对自己负责,家长们要培养孩子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比如说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保持自身的卫生与安全,比如说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导孩子不要出去乱跑,不要让孩子传染上,也不要传染给别人等等。爱护环境也是一个人个人素养的体现,要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吐痰,也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现在很多孩子很娇气,什么事情都喜欢喊“妈妈”,甚至是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喜欢喊家长帮忙。但是,当父母离开他们后又有谁会无私的帮他们呢?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寻求他人帮助。
5. 微笑待人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人脸,没有人愿意看到别人对自己摆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同样的,自己也应该对他人保持微笑,无论别人对自己做了什么,只要是无伤大雅的事情,都应该以宽容的心来对待。微笑待人的人,总是会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真诚友善的感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
6. 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华民族向来提倡的优良美德,只有诚心的人才会受人爱戴,而那些光嘴上答应却一点都不行动的人是最让人讨厌的。同样的,父母答应过孩子的事情也一定要努力完成,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7. 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仅如此,还要让孩子学会反思,并养成习惯。如此,孩子不断进行深入的剖析,及时总结,避免再犯。
史上最强的101本主题分类绘本书单,收藏啦
一、自我成长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大卫不可以大卫?夏农余治莹河北教育出版社小鸡鸡的故事作者/山本直英画者/佐藤真纪子蒲蒲兰连环画出版社我不知道我是谁作者/乔恩?布莱克画者/阿克赛尔?舍夫勒邢培健新星出版社我也可以飞让罗姆?瑞利亚麦小燕湖北美术出版社阿立会穿裤子了作者/神泽利子画者/西卷茅子米雅明天出版社我爱幼儿园赛尔日?布洛克张艳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不学写字有坏处作者/方素珍画者/江书婷 电子工业出版社毛头小鹰作者/罗勃?卡鲁斯画者 /亚莉安?杜威柯倩华明天出版社你很特别作者/陆可铎画者/马第尼斯丘慧文、郭恩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花婆婆芭芭拉?库尼方素珍河北教育出版社
二、情绪与品格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你感觉怎么样?安东尼?布朗蒲蒲兰21世纪出版社走开,绿色大怪物爱德华?恩贝尔利余治莹河北教育出版社小猫头鹰作者/马丁?韦尔德画者/帕克?宾森林良明天出版社吃掉黑暗的怪兽作者/乔伊斯?邓巴画者/ 几米彭倩文新星出版社安的种子作者/王早早画者/黄丽 海燕出版社苏和的白马改编/大冢勇三画者/赤羽末吉猿渡静子新星出版社好消息! 坏消息!杰夫?麦克李兮江苏文艺出版社生气汤贝西?艾芙瑞柯倩华明天出版社啊哈!杰夫?麦克李兮江苏文艺出版社蚕豆大哥的快乐一天中屋美和彭懿、周龙梅新星出版社
三、温馨亲情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爸爸, 你爱我吗作者/芭芭拉?M?宙斯画者/芭芭拉?拉瓦雷余治莹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抱抱杰兹?阿波罗上谊编辑部明天出版社我长大以后作者/余治莹画者 /SMART 河北教育出版社隧道安东尼?布朗崔维燕21世纪出版社你最喜欢谁作者/内田麟太郎画者/长谷川义史彭懿21世纪出版社妈妈心妈妈树作者/方素珍画者/仉桂芳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爷爷的幸福口令作者/西本鸡介画者/长谷川义史彭懿21世纪出版社逃家小兔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画者/克雷门?赫德黄逎毓明天出版社猜猜我有多爱你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画者/安妮塔?婕朗梅子涵明天出版社团圆作者/余丽琼画者/朱成梁 明天出版社
四、和谐相处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小黑鱼李欧?李奥尼彭懿南海出版社石头汤琼?穆特阿甲南海出版社敌人派作者/德瑞克?莫森画者/泰拉?葛拦罕·金恩萧萍,萧晶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好朋友赫姆?海恩王真心明天出版社凯琪的包裹作者/坎达丝?弗莱明画者/史泰西?德雷森?麦奎因刘清彦河北教育出版社园丁作者/萨拉?斯图尔特画者/戴维?斯穆尔馨月21世纪出版社我有友情要出租作者/方素珍画者/郝洛玟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狼婆婆杨志成林良河北教育出版社做个爱书人作者/芭芭拉?伯特纳画者/迈克尔?艾伯力余治莹青岛出版社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五味太郎上谊编辑部明天出版社
五、想象力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一园青菜成了精北方童谣画者/周翔 明天出版社小蓝和小黄李欧?李奥尼彭懿明天出版社不可思议的旅程艾伦贝克尔 新星出版社天天星期三作者/方素珍画者/郝洛玟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田鼠阿佛李欧?李奥尼阿甲南海出版社红气球埃拉?马俐 连环画出版社雪人雷蒙?布力格 明天出版社野兽国莫里斯?桑达克宋珮贵州人民出版社点点点埃尔维?杜莱蒲蒲兰21世纪出版社想要不一样童嘉 贵州人民出版社
六、美学教育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威利的画安东尼?布朗徐萃21世纪出版社跟着线走朗菲斯特蒲蒲兰新世纪出版社彩虹色的花作者/细野绫子画者/ 麦克?格雷涅茨蒲蒲兰21世纪出版社好饿的毛毛虫艾瑞?卡尔郑明进明天出版社点彼得?雷诺兹邢培健南海出版社艾玛画画作者/凯?塞尔曼 画者/芭芭拉?库尼柯倩华河北教育出版社阿罗有枝彩色笔作者/约翰逊孙晓娜接力出版社我的连衣裙西卷茅子彭懿明天出版社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艾瑞?卡尔李坤珊明天出版社美术馆奇遇作者/玛戈达莱娜?格豪?于连画者/艾尔莎?于艾武娟连环画出版社
七、两性平权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小猫玫瑰作者/皮欧特?魏尔康画者/约瑟夫?魏尔康陶纬少年儿童出社天空在脚下埃米莉?阿诺德?麦卡力孙晴峰河北教育出版社灰王子芭贝?柯尔范暁星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爱花的牛作者/曼罗?里夫画者/ 罗伯特?劳森孙敏21世纪出版社朱家故事安东尼?布朗柯倩华河北教育出版社最完美的王子作者/保罗·哈里森画者/苏·梅森方素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纸袋公主作者/罗伯特?廖斯克画者/ 麦克?马薛可唐琮河北教育出版社穿毛衣的小镇作者/麦克?巴内特画者/ 乔恩?克拉森 接力出版社勇敢的艾琳威廉?史塔克任溶溶21世纪出版社顽皮公主不出嫁芭贝?柯尔 南海出版社
八、关怀有爱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乖乖小恶魔作者/希亚文?奥拉姆画者/几米彭倩文新星出版社先左脚,再右脚汤姆?狄波拉柯倩华河北教育出版社祝你生日快乐作者/方素珍画者/仉桂芳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作者/筒井赖子画者/林明子彭懿、季颖新星出版社没关系没关系伊东宽蒲蒲兰21世纪出版社故障鸟迈克尔·布罗德方素珍电子工业出版社断喙鸟作者/纳桑尼?拉胥梅耶画者/罗伯特?英潘爱斯苔尔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老鼠牙医生威廉?史塔克任溶溶21世纪出版社小鼹鼠的小蓝天作者/朱莉娅?休伯特画者/玛丽?麦奎兰余治莹青岛出版社外婆住在香水村作者/方素珍画者/索尼娅?达诺夫斯基 中国少年儿童出社
九、社会环境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小房子维吉尼亚·李·伯顿阿甲南海出版社森林大熊作者/约克·史坦纳画者/约克·米勒孔杰新星出版社再见小树林作者/严淑女画者/张又然 河北教育出版社村子里来了马戏团小林丰蒲蒲兰21世纪出版社停电以后约翰罗科任溶溶贵州人民出版社荷花镇的早市周翔 21世纪出版社旅之绘本 — 丹麦篇安野光雅 新星出版社世界的一天安野光雅等人 贵州人民出版社环游世界做苹果派玛尤莉?普莱斯曼李永怡河北教育出版社挖土机年年响约克米勒 新星出版社
十、大自然绘本
书名作画者译者出版社下雨了汤姆牛 河北教育出版社下雪天艾兹拉·杰克·季兹上谊编辑部明天出版社树真好作者/贾尼思·梅画者/马可·塞蒙舒杭丽21世纪出版社子儿吐吐李瑾伦 明天出版社和我一起玩作者/玛丽荷艾斯画者/埃布鲁赫余治莹河北教育出版社我看见一只鸟刘伯乐 明天出版社黄色小蕃茄作者/戴米恩伊莲由美画者/妮可泰玛瑞方素珍青岛出版社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作者/霍尔茨瓦特画者/埃布鲁赫方素珍河北教育出版社夏天的天空彼得史比尔 中国城市出版社黎明尤里?舒利瓦茨杨玲玲彭懿21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