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诊断
湿疹的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目前普遍推荐使用williams诊断标准: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史,及以下3条或3条以上标准: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腋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可见的屈侧皮炎(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湿疹怎样诊断
一、病理变化:
急性期:主要在表皮,细胞内、外水肿,表皮内水疱形成,疱内有少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真皮上部血管扩张、水肿,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亚急性期:表皮细胞内水肿,也可有小水疱,并可有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期: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表皮脚延长,有时也可见到细胞间水肿,真皮上部炎性细胞浸润。
二、诊断
根据皮疹多形性、分布对称、境界不清、常在冬季加重、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等临床特点,诊断不难。手部湿疹须和手癣鉴别,后者常为单侧发病,皮损由一处向四周逐渐扩大,夏季重,常同时有足癣或甲癣,真菌检查阳性。除依靠临床表现外,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对鉴别诊断亦有意义。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后者常有明确的接触病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皮疹形态一般比较单一,境界清楚,除去病因较快痊愈。而急性湿疹常缺乏上述特征。
2.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部湿疹需与手足癣鉴别,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损害边缘清楚,真菌检查阳性可以确诊。
湿疹的诊断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非常普遍,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孩子生病家长心疼,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并不能及时的判断出孩子患上了湿疹,那么究竟该怎样判断孩子患上湿疹了呢?下面就来看看诊断标准吧:
婴儿湿疹是婴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岁以下的宝宝容易患湿疹,多发于宝宝的脸部。湿疹也会导致宝宝患中耳炎,使宝宝经常挠耳朵,烦躁不安,经常哭闹,那么怎样判断宝宝患了湿疹呢?
婴儿湿疹的诊断依据
1、 多发于出生后1-3个月的婴儿。
2、 好发于颜面,尤以双颊或额部多见,也可发于颈、肩胛、躯干及四肢。
3、 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可融合成片。表面有糜烂、渗液或黄色痂皮,境界不清,亦有干燥浅红斑及丘疹,表面有少许糠秕样鳞屑。
4、 自觉剧痒,患儿常搔抓、烦躁哭闹。
以上就是对“判断婴儿湿疹”的阐述,希望对父母们有所帮助。如发现宝宝患了湿疹,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湿疹的发生。
上述内容介绍了湿疹的诊断依据,朋友们现在应该了解怎样诊断湿疹了吧,希望有孩子的家庭,父母能够注意这些依据,从而让孩子远离湿疹。希望我们的家长在生活中启到监督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健康生活。
湿疹的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
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湿疹的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
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荨麻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荨麻疹诊断标准:
1、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样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痕迹。
2、慢性荨麻疹,风团损害反复发作,时间持续1~3个月以上。
3、实验室检查,皮肤过敏源检查可查到阳性结果;血清IgE水平增高。
鉴别诊断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的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鉴别诊断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鉴别诊断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丘疹诊断
很多皮肤病在发病过程中均可表现为丘疹,但其丘疹有一定的特征性。有的丘疹为疾病的主要症状;有的丘疹则演变成水疤脓疤。结节或斑块;有的丘疹可单独存在;有的丘疹可伴有其他皮肤损害;有的丘疹据其特点不难作出诊断;有的则须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等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一、病 史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资料外,应根据丘疹发生的特点、部位,先后顺序、演变过程。病期长短、流行病学、有无全身症状及治疗经过等综合分析。如年龄因素,幼儿或儿童易患病毒感染的丘疹,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异位性湿疹、丘疹性等麻疹也易患于儿童。痤疮见于青春期男女,神经性皮炎以青壮年多见,脂溢性角化则多见于老年人。
1.个人史 与某些丘疹的发生有关。如梅毒性丘疹,常有不洁性接触史。
2.既往史 以前有无类似丘疹发生或有无药物过敏史。如银屑病常反复发生;药疹在发疹前常有用药过敏史。家族史:有无同样患病者,如银屑病家族患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毛囊角化病、毛发红糠疹均有家族发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丘疹可以是某种皮肤病的主要症状,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反映,必要时要做全身体格检查。
丘疹的分布是局限性或全身泛发性,是对称还是单侧性,是沿神经分布还是血管淋巴管分布。如全身性丘疹见于系统性因素如麻疹样药疹,局限性丘疹则见于局部因素如毛囊炎、手癣;对称性丘疹见于湿疹,孤立的丘疹如寻常疣,群集的丘疹如汗管瘤,沿神经分布的见于带状癌疹早期的丘疹。
丘疹的大小、数目、颜色、形状与诊断有关,如针尖大见于风疹、幼儿急诊,针头大见于扉子、汗疱疹,粟粒大见于扁平疣、毛囊炎、豆粒大见于寻常疣、银屑病。丘疹的数目如寻常疣仅有1个或数个丘疹,麻疹样药疹则泛发全身。路颜色各异,如红色为银屑病,黄色为黄色瘤。形态呈锥形见于毛囊炎、痤疮,扁平见于扁平疣、扁平苔舞、中央凹陷为传染性软疣,中心坏死见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丘疤疹见于带状疤疹,表面乳头状见于寻常疣,表面有银白色鳞屑见于银屑病。
丘疹的排列,如排列呈线状见于线状德,由同形反应发生的丘疹见于扁平苔惠、扁平疣,沿淋巴管呈线状分布的丘疹,结节见于抱子丝菌病用排列呈环状或彩虹状是多形性红斑的特征。
丘疹的部位,如痤疮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扁平苔薛好发于面颊及手背。丘疹亦可发生于多处部位,某一部位又可为多种皮肤病的好发部位,根据丘疹的发生的部位常是某些皮肤病的好发部位,为诊断参考归纳如下:
(1)头部丘疹见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头癣、毛囊炎、疖、疣等。
(2)面部丘疹见于:痤疮、扁平疣石溢性皮炎、湿疹、色素德粟丘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硬化、毛发上皮瘤、颜面粟粒性狼疮、汗管瘤、睑黄疣、胶样粟丘疹、基底细胞上皮瘤月溢性角化等。
(3)颈部丘疹见于: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疖、接触性皮炎、日光性苔薛、皮肤结核等。
(4)躯干丘疹见于:银屑病、玫瑰糠疹、药疹、病毒疹、疾子、痤疮、传染性软疣、糠批抱子菌性毛囊炎、湿疹、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等。
(5)四肢丘疹见于: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经性皮炎、湿疹、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扁平苔渡过敏性紫癫毛周角化症、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等。
(6)手足部丘疹见于:湿疹产经性皮炎、手足癣、癣菌疹、疥疮、多形性红斑、扁平疣、寻常疣、扁平苔薛、毛发红糠疹、路疣等。
(7)生殖器肛周丘疹见于:银屑病、扁平苔薛尖锐湿疣、梅毒、疥疮、阴虱、念球菌感染、鲍温样丘疹病、湿疹产经性皮炎、萎缩硬化性。
三、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的丘疹,血液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可查病原微生物DNA基因检测。细菌感染的丘疹伴有发热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可升高。脓液培养细菌学阳性。真菌性丘疹直接镜,检或培养真菌阳性。梅毒性丘疹可测梅毒试验阳性。结核性丘疹可做结核菌素试验或培养。各种丘疹必要时均可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助诊断。
阴囊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阴囊湿疹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皮损的特点和剧烈瘙痒的情况一般即可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有时需要与阴囊的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及乳房外湿疹样癌作出鉴别。
(1)阴囊神经性皮炎可见连成片的扁平丘疹,严重者遍布整个阴囊,其特点是,虽有瘙痒,但无渗液,日久皮肤变厚,呈席纹状。
(2)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病程一般较短,一般无明显的皮肤肥厚,内服核黄素可在短期内见效,常常伴有舌炎或口角炎。
(3)乳房外湿疹样癌外观类似湿疹,但仔细观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表面有渗出结痂和角化鳞屑,逐渐扩大,甚至出现溃疡,需要作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阴囊湿疹诊断治疗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阴囊皮肤病,不是性传播性疾病,夏季发病率最高。一旦发病患者患处会奇痒无比,出现各种小丘疹、糜烂等,且病程较长。如果不做科学规范的完整治疗,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病史、发病过程、病症特点来诊断,必要时还需做细菌或真菌检查加以确诊。
阴囊湿疹的病史诊断:患者多为过敏性、渗出性体质,有学者认为,过敏性体质与遗传性lgA缺乏有一定关系。
阴囊湿疹的病症特点诊断:皮损多样、形态各异,且有融合及渗出倾向。
糜烂型,即急性和亚急性期,发病较快,阴囊肿胀、潮红、瘙痒,糜烂渗液、结痂、脱落并有少量糠秕状脱屑,发作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夜间或情绪变化时尤甚。如继发感染,水疱则成为脓疱;
干燥型,也即慢性期,由前者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而来,亦有少数起病即为慢性。其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干燥脱屑,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色暗红或深褐,瘙痒剧烈,夜间更甚,烦躁,失眠,头昏乏力。
阴囊湿疹的体格检查诊断:病灶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可蔓延至肛周,甚至部。常对称发生,波及整个阴囊,患处奇痒、渗出、肥厚、结痂,病程持久,反复发作,屡治不愈。
阴囊湿疹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并发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亦可合并念珠菌感染。
如果诊断患上了阴囊湿疹也不要过分担忧,及早治疗是关键。本病的发生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乃由肝脾二经湿热下注而成,急性期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期多责之血虚风燥或脾肾亏虚,治疗以养血润燥、补脾益肾为法,并酌情使用清热及活血化瘀药物。
外阴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可确诊,病理检查以资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需与外阴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2.慢性湿疹需要与神经性皮炎,外阴瘙痒症相鉴别。
3.角化性湿疹应与银屑病鉴别 银屑病无渗出,皮损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
4.与女性黏膜白斑鉴别,女性黏膜白斑见于40岁以上妇女,损害主要波及阴蒂,小阴唇及大阴唇黏膜部分,为灰白色斑伴角化过度,剧烈瘙痒。
5.与湿疹感染鉴别,湿疹感染多边界清楚,边缘呈环状,可见小脓疱,皮损表现为红斑,渗液及结痂,痂为黄色油脂状,痂下为鲜红糜烂面,在皱褶部位,湿疹感染常形成裂隙。
风疹和湿疹的区别
1.疑似病例 发热,1~2 日后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关节痛。
2.确诊病例
①在2~3 周内与风疹患者有明显接触史。
②在8 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
③末稍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④病原学或血清学检验获阳性结果。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上确诊病例中①或①和②或③项。
湿疹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