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有哪些症状
近视眼有哪些症状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
3、可发生外隐斜或共转性外斜,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高的一眼;
4、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并发白内障而自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
5、低、中度者眼底一般无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富克斯(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并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6、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处长而稍突出,同时伴前房较深和瞳孔较大,且对光反向略迟钝;
7、用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
通常近视眼的病因具有一定遗传倾向
内因:这种近视眼的病因包括遗传和发育两方面因素。
(1)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的病因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近视眼的病因多在学龄期开始。
外因:这种近视眼的病因即环境因素。
当眼球发育成熟后,如果没有先天遗传因素,则环境的改变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例如:照明不足、字迹模糊不清时,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不清,容易造成近视;长时间的近距离阅读、工作等,易导致近视眼的病因。
近视多少度算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有哪些症状
(1)视力下降。
(2)近视发展速度快:不同于单纯性近视眼,有的高度近视眼即使到了成年后,近视还是继续发展,故也称为进行性近视。
(3)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多为轴性,眼球明显变长,前房较深,睫状肌萎缩,部分人眼球向外突出。
(4)暗适应功能差: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5)眼前黑影:高度近视眼会引起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
若是跟近视有什么区别 患病年龄不同
弱视:弱视的主要病因是视功能发育迟缓,因此,这类眼病只会发生在幼儿时期。
近视眼:近视眼有遗传的和后天形成的,因此,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
近视眼有哪些症状
1.视力
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虽然,近视的度数愈高远视力愈差,但没有严格的比例。一般说,300度以上的近视眼,远视力不会超过0.1;200度者在0.2~0.3之间;1.00D者可达0.5,有时可能更好些。
2.视力疲劳
特别在低度者常见,但不如远视眼者明显。系由于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所致。高度近视由于注视目标距眼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
3.眼位
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需要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对减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觉功能就被破坏,只靠一眼视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若偏斜眼的视功能极差,且发生偏斜较早,可使偏斜眼丧失固视能力,成为单眼外斜视。
4.眼球
高度近视眼,多属于轴性近视,眼球前后轴伸长,其伸长几乎限于后极部。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由于不存在调节的刺激,睫状肌尤其是环状部分变为萎缩状态,在极高度近视眼可使晶体完全不能支持虹膜,因而发生轻度虹膜震颤。
5.眼底
低度近视眼眼底变化不明显,高度近视眼,因眼轴的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
儿童几大用眼行为预示着近视眼的出现
1、眨眼:专家表示,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序上可缓解近视,增加视力清晰度,是近视眼的症状之一。不少人在流泪时,看东西也会更清楚一些。
2、揉眼:近视眼的症状还表现为在看不清目标时,常用手揉眼睛,以企图更好地看清楚些。
3、眯眼:当远处的目标看不清时,孩子往往采取眯眼的办法来弥补,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弥 散光 线,减少散光的影响,从而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
4、斜眼:有部分近视孩子合并发生外斜视,一只眼看前方时,另一只眼偏向外面。所以,发现眼斜时也一定要先查视力。
5、扳眼:有少数孩子在看不清远处目标时,常用手在外眼角,用力将眼角皮肤向外扳扯,达到同歪头眯眼一样的效果。
近视眼的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
⑴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⑵3.00D~6.00D(300度~600度)者为中度近视眼。
⑶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近视。
2.按照屈光成分
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3.假性近视眼
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近视眼的分类
按近视程度分: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
近视眼睛结构 :3.00~6.00D(300~600度)者为中度近视。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
按照屈光成分: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按调节性分: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不断诱发出现近视现象的原因
(1)遗传素质是导致近视眼的原因之一,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眼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近视眼的,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
(2)发育因素也会导致近视眼的现象出现。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眼,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这是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
近视眼能治好吗
近视在发展中国家十分突出,亚洲国家近视发生率在70%~90%左右;美国和欧洲近视发生率在30%~40%,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群都存在近视。
近视,亚洲人比欧洲人更为常见,女人比男人常见(女性是男性的两倍),黑人中则较为少见。近视不是读书多引起的。很多近视都是一种寄生虫引起,在他们的眼里都可以看到成团、丝等状的透明虫体,不可以纠正。
近视性老花,近视和远视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眼内。近视不是慢慢地产生的,而是突然出现的,昨天你的眼睛可能还是正常的视力,今天可能就突然使你开始了漫长的近视生涯。
满天星光无论何时何地都看见整个眼睛里充满闪光,但这种情况大多是假性近视所具有的,400度以上没有,一旦出现一定要及早治疗,防止近视。
远处看不清,是近视最基本的症状,4.9、5.0、5.1、5.2、5.3、5.4为正视眼,是好眼睛,凡低于4.8的均为近视眼。
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近视眼根本不可能在用眼过度时疼痛,假性近视反之。
近视眼眼球外凸。这是最让人害怕的。
近视眼有眼部不适。就像有东西在里面一样。
近视眼部不像假性近视一样,多是黑眼圈比其他眼睛黑。
了解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内在因素是哪些
遗传素质是内在近视眼病因之一: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近视眼病因之一为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近视眼病因在生活中会有哪几种
遗传素质是导致近视眼病因发生的主要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眼,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近视眼的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
近视眼病因与发育因素有关: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眼,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眼,多在学龄期开始。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近视基本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近视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眼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因此,这是近视的原因之一。
(2)发育因素也会导致近视眼的发生,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这是近视的原因之一。
近视眼患者如何正确配戴眼镜
社会上对于近视眼有一种说法,就是近视眼戴眼镜会加深度数。对于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近视眼本身就看不清如果不戴眼镜就会造成近距离看书写字,这样反而加深了近视。所以,应该正确配戴眼镜。
由于近视眼有真性与假性之分,所以并不是所有近视眼都要配戴眼镜。原则是:假性近视不配,真性近视要配,混合性的配镜度数不能超过真性近视的度数。混合性近视眼如果度数在100以下可以暂时不戴眼镜,如果是在100度以上就要长基配戴眼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加深近视。还有一些专家提出,可以在看远时用近视镜,看近时不戴眼镜,这主要是为了减轻看近物时睫状肌的负荷。
提示,勿私自配戴眼镜,应到眼科验光后去正规眼镜店配镜,否则可能会造成过度矫正,使近视加深。也不要购大镜架的眼镜,因为它的光学中心与瞳孔距离对应很差,会使视力模糊.产生视力疲劳。
近视眼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
3.可发生外隐斜或共转性外斜,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高的一眼;
4.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并发白内障而自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
5.低、中度者眼底一般无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富克斯(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并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6.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处长而稍突出,同时伴前房较深和瞳孔较大,且对光反向略迟钝;7.用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
7、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作了各具特点的描述。如有将变性近视眼底病变分为3期:初期、进行期及晚期。有按眼底病变范围分成3型:后极中心型、周边型及混合型。我国夏德昭将高度近视眼眼底改变分为5级:
一级(近视眼Ⅰ):正常或呈现豹纹状。
二级(近视眼Ⅱ):豹纹状 巩膜后葡萄肿。
三级(近视眼Ⅲ):豹纹状 后葡萄肿 漆裂纹。
四级(近视眼Ⅳ):局限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和(或)有Fuchs斑。
五级(近视眼Ⅴ):后极部呈现广泛地图样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
二、体征
1、豹纹状眼底
豹纹状眼底(tessellated fundus;fundus tiger)是近视眼的一大特征。由于眼球向后伸长,视网膜血管离开视盘后即变直变细。脉络膜血管亦相应变直变细或明显减少。同时由于色素上皮层营养障碍,浅层色素消失,脉络膜橘红色大血管暴露明显,由此而呈现的眼底被称之为豹纹状。出现率高达80%,而当眼轴明显延长、屈光度更高时,出现率可超过90%。
2、视盘
视盘外形受视神经通过视神经管路径的影响,通常此径呈直角。近视眼的视神经轴多斜向颞侧,偏斜进入球内。近视眼的视盘较大,平均横径1.55±0.5mm,直径1.75±0.5mm,面积多超过3mm2,而正常眼平均为2.0±0.5mm2。多呈椭圆形,长轴垂直,可稍倾斜。颞侧平坦,边界部分模糊不清,可与弧形斑相连。从视盘的形态有可能对近视眼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
3、弧形斑
弧形斑(crescent)是近视眼特征性表现之一。出现率在轻度近视眼为40%,中度近视眼为60%,高度近视眼可超过70%,男女无差别。由于眼球向后伸长,视盘周围的脉络膜受到牵引而从视盘旁脱开,相应处巩膜暴露而形成特有的弧形斑。弧形斑明显随屈光度的加深而增大。多居颞侧(约占80%)。若眼球继续向后生长,则可扩展到视盘四周,单纯居鼻侧者罕见,呈半月形。大小不一,大者甚可超过一个视盘径,延及黄斑区,并与后极部萎缩区连成一片。有时紧靠弧形斑,颞侧有一棕红色的迁移区,表明该处仍有部分脉络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