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4.对代谢的影响

出现代谢障碍,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响DNA的合成。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黏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心脏功能变化

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血红蛋白下降至5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诱发心力衰竭。

6.易发生感染。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要怎么护理

  虽然缺铁性贫血对于女性而言非常常见,而且只要身体调理好,缺铁性贫血就不会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小儿由于饮食等因素,而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到小儿的发育,甚至让小儿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我们要注意对小儿进行身体护理。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要怎么护理

  (一)合理喂养

  及时给出生3~5个月的婴儿添加辅食,多食富含铁又易吸收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动物血、大豆、黑木耳、香菇、紫菜、菠菜等。食品种类要多样化,不可养成偏食习惯,并少吃厚味荤腥,生冷粘腻之物。教育小儿养成爱吃新鲜蔬菜的习惯。乳食要定时、定量、有节。对早产儿、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元素铁0.8~1.5毫克/公斤/日)。

  (二)孕母卫生

  积极治疗母体疾患,治疗母患缺铁性贫血,加强孕期营养,尤多食含铁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间可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2或0.3克。积极贯彻计划生育,防止生育过多。

  (三)防治肠道感染性疾病

  及时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病变和肠道寄生虫病,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对疾病恢复期患儿,注意营养素的供给。

  专家提醒:护理患上了缺铁性贫血的小儿,仅仅是通过饮食的调理还是不够的,家长还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小儿去意见检查一下血细胞的数量和其他身体情况,这样才能避免患上了缺铁性贫血的小儿,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小儿缺铁性贫血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多见于6个月-3岁左右的小儿。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确诊小儿缺铁性贫血时除了要结合相关的检查外,还要与以下贫血疾病进行鉴别:

1.地中海贫血:也是常见的贫血类型,患儿多有家族史,地区性比较明显。特殊面容,肝脾明显肿大。血涂片可见靶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a2及f增高,或出现血红蛋白h或bart?s等。血清铁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

2.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苍白、无力、咳嗽,痰中可见血,痰和胃液中可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x线胸片肺野中可见网点状阴阴影。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涂片可见细胞外铁明显增加,中、晚幼红细胞的核周围可见铁颗粒呈环状排列,血清铁增高。用铁治疗无效。有些病人用维生素b6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慢性感染性贫血:多呈小细胞正色性贫血,偶呈低色性贫血。血清铁和铁结合力皆降低,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铁治疗无反应。

5.铅中毒:铅中毒时血象检查可见红细胞呈嗜碱性点彩,血清中铅含量增加,红细胞和尿中原卟啉明显增加。fep/hgb可高至17.5μg/g以上。

综上所述,以上是需要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相鉴别的几种疾病,希望对您了解本病有所帮助。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4、贫血使宝宝身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贫血对宝宝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

1、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2、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护理要点

◆ 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因感染后能使贫血加重。

◆ 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并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如3~4个月的婴儿,可给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5~6个月加菜泥,7个月后可加肉末、肝泥,设法提高婴食欲,同时防止消化不良。

◆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制剂。婴儿最好在两餐之间服,以利于吸收,因为铁质对胃粘膜有刺激,服后易产生恶心哎吐,同时避免与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也不要用茶喂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铁制剂用量应遵医嘱,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现象。

◆ 严重贫血的患者,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还需吸氧、输血。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要量增加、饮食中缺铁、铁丢失过多及其它原因:如母亲妊娠期有缺铁性贫血、小儿长期腹泻等。当小儿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癖等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则肯定有贫血。患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红蛋白往往下降,红细胞讦数尚正常或稍低,在1000毫升血中血红蛋白小于100~90克为轻度贫血,小于90~60克为中度贫血、小于60克为重度贫血。一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即要给予治疗,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家庭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样办?

(1)积极预防缺铁性贫血。在孕妇妊娠35周以后,每天口服硫酸亚铁2次,每次0.3克,同服维生素c0.1克,有防止婴儿早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幼儿要防止偏食。目前我国有铁强化的奶粉、糖果、饮料及饼干等,可供各期儿童选用。

(2)如患儿缺铁性贫血喂养不当,且贫血为轻度者,可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为黑木耳、海带、动物血液和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蛋黄中含铁量也不少,但其铁质常与含磷的有机物紧密结合,使铁的吸收率仅为3%。豆类、玉米类吸收率可达5%~10%。而动物血、肝脏、瘦肉和鱼类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经高达11%~22%,是补充铁剂的良好来源。母乳铁含量虽不多,但吸收率高达50%。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3)对中度以上贫血则需药物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等,后者较前者含铁量高,且易吸收。硫酸亚铁每日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富马酸铁每日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3次服用。此量可达到最好的吸收程度,超过此量时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另外,还有一些含铁糖浆制剂也可选用,如铁维隆、富血铁干糖浆、富血康等。铁剂治疗3~4周,贫血即可得到纠正。一般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维持一个月左右。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是引起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

人体需要铁来制造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红色素,负责输送氧气。如果你的宝宝没有摄入足够的铁,他的红细胞数量就会偏少,而且他体内红细胞的体积也会偏小,因此,他的身体组织将无法获得所需的足够氧气。

在宝宝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他需要更多的铁,如果摄入不足,他会特别容易患贫血。不过,缺铁性贫血也不是一夜间发生的,而是长期严重的铁缺乏,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缺铁的原因有几种,包括先天铁(宝宝从母体里获得的)储备不足、膳食中缺铁(如:鱼肉蛋奶豆摄入不足)、持续失血(例如在肠道中)、铁吸收不良等。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1、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服用铁补充剂。

2、在宝宝满1周岁前,给他吃母乳或是喝强化铁的配方奶。

3、宝宝开始吃辅食后,给他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然后逐渐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瘦肉、禽类、鱼,以及强化铁的面条、米饭、馒头,还有绿叶蔬菜、蛋黄和豆类。

4、多给宝宝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比如猕猴桃、哈密瓜和鳄梨。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吸收铁。

纯母乳喂养也须当心小儿缺铁性贫血

临床上经常碰到不少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其父母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母乳营养全面,量又足,加上孩子不愿意换口味,于是父母就放弃了添加辅食或者只是添加少量的谷类辅食,导致孩子患缺铁性贫血,有的甚至出现中重度贫血。

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一般能满足4个月的需求,4月龄之后,从母体获得的铁逐渐耗尽,而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铁,若不添加含铁丰富辅食,继续纯母乳喂养,宝宝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6个月至2岁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最高。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有:皮肤和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童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食欲减退,吃饭没胃口,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弱。

小儿缺铁性贫血目前发病率较高,是危及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常见病。体内缺铁除引起贫血外,还可以造成呼吸、消化、循环及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损害,对智能和体格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积极治疗,日常家长喂养宝宝时也应注意均衡营养。

若宝宝被确诊为小儿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改变小儿的喂养习惯,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其次是使用铁剂药物治疗。对于由于饮食缺铁而症状比较轻微的病儿,也可以单从改善病儿饮食入手,在膳食中注意搭配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家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要特别留心孩子铁的补充,4月后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副食,做好预防。对于人工配方奶喂养的婴幼儿,因配方奶中强化了铁剂,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较少。

到了宝宝可以添加辅食的月龄,家长们可以选添加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给孩子食用。例如婴幼儿强化铁的米糊米粉、瘦肉泥、水果汁水果泥、鸡蛋黄、动物内脏等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可以用各种烹饪方法,提高宝宝添加辅食的兴趣。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添加的副食,妈妈们不要放弃,在宝宝饿的时候多尝试几次,宝宝会逐渐接受副食。

相关推荐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方

1、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100g。同煮成粥,热温服。养心补脾、滋补强壮的功效。 2、参枣莲子粥健脾益气,养血补虚。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病后体质虚弱。党参15g,红枣20g,莲子30g,粳米或大米30g。将党参切成片,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莲子打碎。将粳米淘洗干净与党参、红枣、莲子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熟即可。婴幼儿食粥浆,儿童食粥及红枣,每日1剂,分2次食完,食至贫血痊愈。 3、新鲜羊骨2斤(1000g),粳米200g。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呢

如果家长在日常照顾护理婴幼儿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变得烦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没胃口吃饭、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比较慢,或者出现皮肤和粘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应该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是否患上小儿缺铁性贫血,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如果孩子患上了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呢? 1、使用铁剂治疗是常用的治疗办法。口服铁剂后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恢复,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细胞系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初生时机体铁含量(25%): 正常新生儿血容量约为85ml/kg,血红蛋白约190g/L,新生儿期体内总铁量的75%以上在血红蛋白中,约15%~20%储存在网状内皮系统,合成肌红蛋白的量很少,酶中的铁不过数毫克,因此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倒举一个3.3kg的新生儿与一个1.5kg的早产婴比较,其体内总铁量相差120mg。正常新生儿其体内铁的含量约70mg/dl,早产儿及出生低体重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生后生理性溶血所放出的铁储存在网状内皮细胞,加上储

缺铁性贫血儿饮食要注意啥

在我国普查数万名7岁以下的儿童,其中血红蛋白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影响婴幼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主要是因为婴幼儿体内铁元素不足而导致的贫血症状,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铁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如果婴幼儿体内的铁元素不足,除了会引起婴幼儿贫血之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因此,家长们应该对此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让宝宝摄入足量的铁元素,在日常照顾和护理婴幼儿时应该密切留意孩子的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贫血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多见。凡6岁以下的儿童,血色素低于11克/d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婴儿从出生到1周岁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体重从3公斤增长到9公斤,其中血容量增长很快,如果没供应充足的造血原料,就会发生贫血。当缺乏铁和蛋白质而发生贫血时,其红细胞体积变小,血色素的含量也相应减少,此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当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而发生贫血时,其红细胞体积会变大,数量也相应减少,此称为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由于参与人体代谢的很多酶含铁,所以当

妊娠女性缺铁性贫血危害

免疫力下降 由于贫血,妊娠女性的血浆蛋白浓度低,所产生的抗体少, 巨噬细胞作用减弱,从而使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血红蛋白含量越低的产妇,产后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心脏损害 妊娠女性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低,在慢性轻度贫血时不会什么不适症状,但在严重贫血或急性失血过多时,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流加快等症状,从而 加重心脏负担。若继续发展,则会发生心肌缺氧, 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甚至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当血红蛋白低于 50 g/L 时,妊娠女性就会出现心肌损害。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时,除了出现贫血的一般症状外,些孩子还出现所谓“异食癖”,也就是孩子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吃树皮、沙土、报纸、生大米、面粉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并不难,治疗效果也很好。只要按医生嘱咐合理服用铁剂、祛除引起缺铁的病因,此病不久就会痊愈。但对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尤其要做好婴幼儿的合理喂养及定期健康检查。 我们人体所需的铁主要靠食物供给,食品中含铁最高的是黑木耳、海带,但植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动物的血、肝脏和肉类、豆类及蛋类中的铁较容易吸收。用铁锅作饭炒菜也能得到一定量的无机铁盐。 小

药膳调理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生化检查即可确诊。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治疗除使用包括铁剂在内的药物外,食疗不失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达10%~20%左右。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动物肝脏、动物血、猪心、猪肚、瘦肉

小儿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其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盐是最经济、方便和效的方法。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富马酸铁,含铁30%。对婴儿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硫酸亚铁2.5g,稀盐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 100ml)。剂量应按所含铁元素计算,根据实验,以4.5~6mg/kg·d,分3次服用为宜,(折后硫酸亚铁0.03g/kg/日;富马酸铁 0.02g/kg/日;2.5%硫酸亚铁合剂1.2ml/kg·d),此量可达到吸收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