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冬季喂养TIPS
宝贝冬季喂养TIPS
1.在冬季,可以给宝贝多准备一些汤菜、烩饭,既可以让宝贝吃得暖暖和和,又易于消化。
2.宝贝的食物既要含有足够的热量,但又不能有过多油脂,因为宝贝的肠胃吸收功能还不太完善,摄入过多脂肪会发生脂肪性痢疾或肠胃炎。
3.冬天天冷,户外活动减少,不少宝贝食欲减少,有些妈咪就强迫宝贝多吃饭,这样很容易引起食积,导致上火,引发疾病。
4.冬天食物端上桌很快就凉了,宝贝如果吃得慢,吃到后来就已经是凉饭了,这样很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冬季不要怕麻烦,饭菜凉了,可以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再接着给宝贝吃。
5.不要因天气寒冷,就总给宝贝做肉类食品,这样容易使宝贝对其他营养素摄取不足,应同时注意均衡摄取五谷类、根茎类、奶类、鱼、豆、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哪个年龄段孩子易发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最爱侵犯6个月至2岁的宝贝,其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于6个月的宝贝由于体内有妈妈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病,母乳喂养的宝贝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宝贝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而人工喂养的宝贝则容易被轮状病毒所侵扰。
秋季腹泻因其最初症状和感冒相似,家长不易察觉,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一般为38℃~40℃)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有最初表现呕吐,发病一天后,患儿才出现腹泻,轻的每天4—6次,重的每天十多次。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一般3-5天,轻的没有明显脱水现象,重的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如果宝宝出现发热、腹泻或咳嗽、流涕等不适时,提示宝宝可能已经被病毒感染。
宝贝冬季穿衣误区你犯了几条
1.穿得越多越好
对于没有经验的新手父母们来说,因为害怕宝贝在冬天寒冷的气候下感冒,给孩子穿了一件又一件,觉得孩子应该是穿得越多就越暖和,感冒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却不知道,孩子心神代谢旺盛,加上孩子活动量比成人大,穿多了孩子反而容易出汗,孩子背上出了汗,大人又没有及时发现的话,感冒的机率反而会加大。因此,家长切不要走入孩子冬季衣服穿得越多越好的误区。而是要适量给孩子加减衣服,尽量穿宽松透气型的衣服,孩子热了时要马上脱外套,如果汗湿了要换,或是隔条小毛巾,以防止汗浸之后孩子感冒生病。
2.孩子穿保暖衣
现在的商家只要是能赚钱,他们也就老少通杀,父母也不知道小孩子不适合穿保暖衣,想着大空穿保暖内衣很温暖,给孩子也买两套吧!保暖内衣之所以保暖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锁住人体毛孔,不散热的原因。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孩子心神代谢旺盛,活动多,热量更高,如果被锁住热量,不散热,不利于孩子的心神代谢,也会导致孩子很快出汗,汗湿之后孩子更容易感冒。孩子根本就没必要穿保暖内衣,穿普通的棉制内衣,透气吸汗型就是最合适孩子穿的。
3.孩子要少运动
有些父母觉得冬天户外太冷了,孩子不要外出,要少运动,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积木就行。这又是一个误区,冬天到了孩子要多到外面锻炼,提高孩子的身体抵抗力,有助于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季。打打雪仗,滑滑雪,看看雪景,堆个雪人,孩子们不知道玩得多开心,温室里的小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只有多到外面锻炼,孩子才会越来越健康。
4.孩子要少喝水
因为怕孩子老是上厕所,冬天穿得又多,很多妈咪们嫌麻烦,就干脆要孩子少喝水。冬季孩子少喝水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神代谢,孩子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正处在生长期,身体需要大量的水份,如果不给孩子喝足水,就会因缺少而容易导致上火咳嗽,皮肤干燥,小便赤黄等不健康症状,影响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冬季。
宝宝满月后应注意什么呢
1.恬静的居室环境要给宝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宝贝的房间应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冬季也应该保证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房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2℃-25℃之间,空气湿度应该在60%左右,假如是冬、春比较干燥的季节,应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
2.单独的小床宝贝要有自己单独的小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不小心压到宝贝,而且避免宝贝睡在大人旁边,呼吸的都是大人呼出的废气,宝贝自己睡,对宝贝的宝宝健康更有利。
3.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刚出生的宝贝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妈咪要时刻注重观察,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贝的眼睛。
4.不需要用枕头宝贝在出生后3个月宝宝之内不需要枕头,因为新生儿的颈椎是直的,还没有形成生理弯曲,所以不需要枕头支撑。不过刚出生的宝贝爱出汗,也会常常溢奶,为了便于清洁,可以将毛巾对折,枕在宝贝头下。
5.选择纯棉衣物宝贝的衣物和被褥都应该选用纯棉制品,不仅舒服,而且透气性好。两个月内的宝贝可以不穿裤子,用一条纯棉或者纱布包单将宝贝从腋下一直到脚裹住,既保暖,又方便妈咪及时清洁宝贝的小屁屁。
6.衣服单独清洗宝贝的衣物每天都需要更换,有时候一天要换好几身,所以清洗宝贝衣物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宝贝的衣服要和大人的衣服分开清洗,并且选用专门为婴儿设计的洗衣液,每次洗完最好都能在阳光下晾晒。
7.巧用布尿布如果用传统布尿布,应该选用柔软的棉布或者纱布,并且要经常煮沸消毒。为了清洗尿布更方便,可以配合使用隔尿垫巾,这样即使宝贝拉臭臭了,尿布也不会被污染,扔掉隔尿垫巾,尿布很轻易就洗干净了。
8.勤洗小屁屁每次为宝贝换纸尿裤或者尿布后,都要用婴儿湿巾擦拭宝贝的小屁屁,尤其是女宝宝,要从前向后擦,防止细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如果宝贝拉臭臭了,最好用清水清洗,并且及时涂护臀膏,防止发生尿布疹。
9.不要忽视清洁乳头母乳喂养的妈咪在每次喂奶前都应该清洁乳头,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乳房清洁湿巾,很方便。喂奶前最好热敷乳房3-5分钟,并且按摩一下乳房,这样更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喂宝贝吃奶,应该吸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这样才能刺激分泌更多乳汁。
10.奶瓶要消毒后再使用如果宝贝喝配方奶,一定要留意奶瓶的清洁。最好多预备几个奶瓶,保证每次吃奶都使用消过毒的奶瓶。使用过的奶瓶每天晚上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奶瓶最好用专用的消毒锅,便于控制时间和温度,不过也可以用普通锅替代,每次蒸或者煮10-15分钟达到消毒的目的。
11.吃奶后要拍嗝新生宝贝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宝贝3-4个月宝宝大,当贲门的收缩功能发育指标成熟,吐奶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为了防止宝贝吐奶,每次喂完奶后应该竖着抱起宝贝,让宝贝的小脑袋靠在妈咪的肩膀上,然后轻轻地拍打宝贝背部,直到听到宝贝打嗝为止,如果宝贝一直不打嗝,还可以按摩宝贝的后背。另外,如果宝贝吃奶瓶,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防止宝贝吸入过多空气。现在,很多新型奶瓶已经有了减少吸入空气的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贝减少吐奶。
12.喂宝贝喝白水纯母乳喂养的宝贝在4个月之前不需要再额外喂水。如果宝贝吃配方奶,那么应该在两顿奶之间喂一次白开水。在夏季,宝贝需要补充的水分更多,要注意多给宝贝喝水。对于宝贝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当然也可以给宝贝喝一些新鲜果汁,不过尽量不要给宝贝喝太甜的水。
13.及早出去晒太阳夏季出生的宝贝在出生半个月后就可以出去晒太阳。选择没风的时候带到户外,刚开始出去的时间可以稍短一些。尽量让宝贝的皮肤露出来,不过要注意别让阳光直射到宝贝身体。其他季节出生的宝贝在满月后,如果天气好也可以出去。
14.勤剪指甲宝贝的指甲可能生下来就已经很长,有些妈咪怕宝贝抓伤自己,给宝贝戴上小手套,这样是不对的。应该为宝贝准备一把专用的婴儿指甲剪刀,在宝贝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很细心地为宝贝剪指甲了。剪完之后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方角或者尖锐的地方,如果有要修剪打磨光滑,这样宝贝再挥舞小手的时候就不会再抓伤自己了。新妈咪还要注意,宝贝的脚趾甲也要经常剪哟。
15.每天都要洗澡宝贝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应该给宝贝每天都洗澡,冬天出生的宝贝也不例外。给宝贝洗澡的水温不能太高,应该保证在38℃-40℃之间。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的水温计,能正确地测量水温。或者妈咪用肘部试一下水温,因为用手测量水温不准确,可能会烫到宝贝。
16.鼻孔不要随便抠新生宝贝的鼻腔狭窄,鼻窦还没有发育成熟,鼻腔黏膜又特殊敏感,每天都会有分泌物,所以容易出现流鼻涕、鼻塞的现象。如果宝贝的鼻腔有鼻痂,千万不能使劲抠,因为宝贝的鼻腔黏膜很脆弱,极易受伤害。如果需要清理宝贝的小鼻子,可以使用吸鼻器,或者先给宝贝鼻子里喷上婴儿专用滴鼻剂或者滴一滴植物油,等鼻痂软化后再轻轻用棉签擦出。
17.脐部护理宝贝的脐带应该在出生后7-10天脱落。脐部护理的要害是清洁和保持干燥,所以在脐带脱落前,注意不要把宝贝的排泄物接触到脐部,而且每次洗澡后都要及时进行脐部护理。方法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清洁脐部,注意要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面擦拭,不能无规则地乱擦,那样容易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引发感染。脐带脱落后,脐部清洁步骤最好仍坚持一段时间。
18.视觉练习为了促进宝贝的视觉发育,可以在宝贝的小床周围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床挂。刚出生的宝贝对黑、白、红三色比较敏感。一些规则的、对比强烈的图案比较能吸引宝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条纹、同心圆都可以促进宝贝视觉的分辨能力。还有红色的球宝贝也很喜欢,可以每天训练宝贝做追视训练,方法是,把球放在离宝贝20厘米左右远的地方让宝贝看,然后慢慢移动,让宝贝的目光随着球移动。这个训练还能训练宝贝的注意力。
19.听觉训练要充分利用宝贝难得的醒着的时候,可以给宝贝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柔和地和宝贝说说话,帮宝贝尽快适应这个新鲜世界。也可以用带响声的玩具,比如摇铃、拨浪鼓,各种能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逗引宝贝,引导宝贝转头寻找声源。不过要注意,新生宝贝的听觉很敏感,所以逗引宝贝的声音一定要轻柔,以免影响宝贝的听力。
20.坚持做抚触要坚持给宝贝做抚触,2个月宝宝以后可以由妈咪来给宝贝做被动体操。抚触能促进宝贝的神经发育系统,增强宝贝的机体免疫力,减轻宝贝的焦急感,对宝贝独立自信的性格形成很有帮助。经常给1岁以下活动量较少的宝贝做被动体操,可以帮助宝贝增强肌肉和骨骼发育,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防备疾病。抚触和被动体操可以固定在每天给宝贝洗完澡之后做,每次10-15分钟。冬季要注意保证室内温度,不要让小宝贝着凉。妈咪要注意做抚触和被动体操时手法要轻柔,不要留长指甲,以免伤到宝贝。
新生儿护理准则
1.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刚出生的宝贝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妈咪要时刻注意观察,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贝的眼睛。
2.单独的小床
宝贝要有自己单独的小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不小心压到宝贝,而且避免宝贝睡在大人旁边,呼吸的都是大人呼出的废气,宝贝自己睡,对宝贝的健康更有利。
3.舒适的居室环境
要给宝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宝贝的房间应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冬季也应该保证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房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2℃-25℃之间,空气湿度应该在60%左右,如果是冬、春比较干燥的季节,应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
4.不需要用枕头
宝贝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不需要枕头,因为新生儿的颈椎是直的,还没有形成生理弯曲,所以不需要枕头支撑。不过刚出生的宝贝爱出汗,也会经常溢奶,为了便于清洁,可以将毛巾对折,枕在宝贝头下。
5.选择纯棉衣物
宝贝的衣物和被褥都应该选用纯棉制品,不仅舒适,而且透气性好。两个月内的宝贝可以不穿裤子,用一条纯棉或者纱布包单将宝贝从腋下一直到脚裹住,既保暖,又方便妈咪及时清洁宝贝的小屁屁。
6.衣服单独清洗
宝贝的衣物每天都需要更换,有时候一天要换好几身,所以清洗宝贝衣物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宝贝的衣服要和大人的衣服分开清洗,并且选用专门为婴儿设计的洗衣液,每次洗完最好都能在阳光下晾晒。
7.勤洗小屁屁
每次为宝贝换纸尿裤或者尿布后,都要用婴儿湿巾擦拭宝贝的小屁屁,尤其是女宝宝,要从前向后擦,防止细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如果宝贝拉臭臭了,最好用清水清洗,并且及时涂护臀膏,防止发生尿布疹。
8.巧用布尿布
如果用传统布尿布,应该选用柔软的棉布或者纱布,并且要经常煮沸消毒。为了清洗尿布更方便,可以配合使用隔尿垫巾,这样即使宝贝拉臭臭了,尿布也不会被污染,扔掉隔尿垫巾,尿布很容易就洗干净了。
9.不要忽视清洁乳头
母乳喂养的妈咪在每次喂奶前都应该清洁乳头,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乳房清洁湿巾,很方便。喂奶前最好热敷乳房3-5分钟,并且按摩一下乳房,这样更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喂宝贝吃奶,应该吸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这样才能刺激分泌更多乳汁。
10.奶瓶要消毒后再使用
如果宝贝喝配方奶,一定要注意奶瓶的清洁。最好多准备几个奶瓶,保证每次吃奶都使用消过毒的奶瓶。使用过的奶瓶每天晚上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奶瓶最好用专用的消毒锅,便于控制时间和温度,不过也可以用普通锅替代,每次蒸或者煮10-15分钟达到消毒的目的。
11.每天都要洗澡
宝贝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应该给宝贝每天都洗澡,冬天出生的宝贝也不例外。给宝贝洗澡的水温不能太高,应该保证在38℃-40℃之间。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的水温计,能准确地测量水温。或者妈咪用肘部试一下水温,因为用手测量水温不准确,可能会烫到宝贝。
12.喂宝贝喝白水
纯母乳喂养的宝贝在4个月之前不需要再额外喂水。如果宝贝吃配方奶,那么应该在两顿奶之间喂一次白开水。在夏季,宝贝需要补充的水分更多,要注意多给宝贝喝水。对于宝贝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当然也可以给宝贝喝一些新鲜果汁,不过尽量不要给宝贝喝太甜的水。
13.及早出去晒太阳
夏季出生的宝贝在出生半个月后就可以出去晒太阳。选择没风的时候带到户外,刚开始出去的时间可以稍短一些。尽量让宝贝的皮肤露出来,不过要注意别让阳光直射到宝贝身体。其他季节出生的宝贝在满月后,如果天气好也可以出去。
14.勤剪指甲
宝贝的指甲可能生下来就已经很长,有些妈咪怕宝贝抓伤自己,给宝贝戴上小手套,这样是不对的。应该为宝贝准备一把专用的婴儿指甲剪刀,在宝贝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很细心地为宝贝剪指甲了。剪完之后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方角或者尖锐的地方,如果有要修剪打磨光滑,这样宝贝再挥舞小手的时候就不会再抓伤自己了。新妈咪还要注意,宝贝的脚趾甲也要经常剪哟。
15.吃奶后要拍嗝
新生宝贝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宝贝3-4个月大,当贲门的收缩功能发育成熟,吐奶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为了防止宝贝吐奶,每次喂完奶后应该竖着抱起宝贝,让宝贝的小脑袋靠在妈咪的肩膀上,然后轻轻地拍打宝贝背部,直到听到宝贝打嗝为止,如果宝贝一直不打嗝,还可以按摩宝贝的后背。另外,如果宝贝吃奶瓶,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防止宝贝吸入过多空气。现在,很多新型奶瓶已经有了减少吸入空气的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贝减少吐奶。
16.鼻孔不要随便抠
新生宝贝的鼻腔狭窄,鼻窦还没有发育成熟,鼻腔黏膜又特别敏感,每天都会有分泌物,所以容易出现流鼻涕、鼻塞的现象。如果宝贝的鼻腔有鼻痂,千万不能使劲抠,因为宝贝的鼻腔黏膜很脆弱,极易受伤害。如果需要清理宝贝的小鼻子,可以使用吸鼻器,或者先给宝贝鼻子里喷上婴儿专用滴鼻剂或者滴一滴植物油,等鼻痂软化后再轻轻用棉签擦出。
17.坚持做抚触
要坚持给宝贝做抚触,2个月以后可以由妈咪来给宝贝做被动体操。抚触能促进宝贝的神经发育系统,增强宝贝的机体免疫力,减轻宝贝的焦虑感,对宝贝独立自信的性格形成很有帮助。经常给1岁以下活动量较少的宝贝做被动体操,可以帮助宝贝增强肌肉和骨骼发育,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疾病。抚触和被动体操可以固定在每天给宝贝洗完澡之后做,每次10-15分钟。冬季要注意保证室内温度,不要让小宝贝着凉。妈咪要注意做抚触和被动体操时手法要轻柔,不要留长指甲,以免伤到宝贝。
18.听觉训练
要充分利用宝贝难得的醒着的时候,可以给宝贝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柔和地和宝贝说说话,帮宝贝尽快适应这个新鲜世界。也可以用带响声的玩具,比如摇铃、拨浪鼓,各种能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逗引宝贝,引导宝贝转头寻找声源。不过要注意,新生宝贝的听觉很敏感,所以逗引宝贝的声音一定要轻柔,以免影响宝贝的听力。
19.视觉训练
为了促进宝贝的视觉发育,可以在宝贝的小床周围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床挂。刚出生的宝贝对黑、白、红三色比较敏感。一些规则的、对比强烈的图案比较能吸引宝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条纹、同心圆都可以促进宝贝视觉的分辨能力。还有红色的球宝贝也很喜欢,可以每天训练宝贝做追视训练,方法是,把球放在离宝贝20厘米左右远的地方让宝贝看,然后慢慢移动,让宝贝的目光随着球移动。这个训练还能训练宝贝的注意力。
20.脐部护理
宝贝的脐带应该在出生后7-10天脱落。脐部护理的关键是清洁和保持干燥,所以在脐带脱落前,注意不要把宝贝的排泄物接触到脐部,而且每次洗澡后都要及时进行脐部护理。方法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清洁脐部,注意要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能无规则地乱擦,那样容易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引发感染。脐带脱落后,脐部清洁步骤最好仍坚持一段时间。
4妙法制服宝贝打嗝
刚刚出生的小宝贝,有时突然会不停地打嗝,真让妈咪着急,可又一筹莫展。这种现象民间称为“打嗝豆”,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当小宝贝不停地打嗝豆时妈咪先不要着慌,除了去除引发原因外,不妨再试试以下4个妙法——
第1妙法
如果宝贝是受凉引起的打嗝,妈咪先抱起宝贝,然后轻轻地拍拍他的小后背,再给喂上一点温热水,给胸脯或小肚子盖上保暖衣被等。
第2妙法
如果宝贝是因吃奶过急、过多或奶水凉而引起的打嗝,将小宝贝抱起后刺激其小脚底,促使小宝贝啼哭。这样,可以使小宝贝的膈肌收缩突然停止,从而止住打嗝。
第3妙法
妈咪也可将不停打嗝的小宝贝抱起来,用食指尖在宝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待小宝贝发出哭声后,打嗝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即可放松宝贝嘴边的神经,打嗝也就会消失了。
第4妙法
妈咪也可试试给小宝贝听音乐的方法,或在小宝贝打嗝时不住地用玩具逗引,以转移注意力而止住打嗝。
预防宝贝发生“打嗝豆”的TIPS
1.不要在小宝贝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凶时喂奶。
2.天气寒冷时注意给小宝贝保暖,避免身体着凉。
3.无论喂母乳还是配方奶,不要让小宝贝吃得过快或过急。
冬季严寒宝宝饮食该怎么搭配?
1.提供增加热量的食物
冬天气候寒冷,为了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人体需要更多的热能。而小宝贝由于皮下脂肪少,皮肤毛细血管丰富,相对体重来说,体表面积又较大,所以身体热能更容易散失,这时就需要更多的热量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妈妈要多给宝贝准备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较充足的食物,包括各种肉、蛋、奶制品、豆制品等。
2.提供增强御寒能力的食物
寒冷时,人体为了适应低温气候环境,尿液中肌酸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参与。 富含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的食物,通过甲基转移作用,可以提供一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所以这类食物可以帮助人体增强耐寒能力。
富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蛋白质、海藻类食品、芝麻、葵花子、乳制品、叶类蔬菜等。
冬季人体尿量增多,而一些无机盐,如钠、钾、铁等。也随尿排出增多,所以还应该多给宝贝准备富含钙、铁、钠等矿物质的食物,如虾米、虾皮、动物内脏、骨头汤等。根茎类蔬菜含无机盐也较多,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及大白菜等。
3.预防宝贝冬季缺乏维生素
冬季,宝贝的户外活动减少了,直接晒太阳的时间相对短了,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相比其他季节,宝贝在冬季吃的蔬菜和水果品种相对也比较单一,这都容易导致宝贝冬季缺乏维生素。因此,冬天要有意识地给宝宝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瘦肉、大米、面粉、玉米、各种新鲜蔬菜、柑橘类水果、杏仁、绿豆、红豆、牛奶等。
推荐食谱丨找准“症状”吃对饭
百合枸杞猪肉粥
症状:宝宝一般偏瘦,睡觉多汗,容易心烦,易口渴、舌红、舌苔少。这类宝宝容易因汗多而着凉、感冒。材料:百合20克~30克、枸杞10克、猪肉碎和米适量。
做法:先将米煮成粥,然后放入百合、枸杞、猪肉碎丁一起煮至熟为止。
薄荷牛蒡子粥
症状:倘若宝宝在感冒初期的症状表现为: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黏稠性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多是因室温过高引起的热性感冒。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梗米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山药猪肉粥
症状:宝宝一般偏胖、虚胖,有薄薄的舌苔、舌不红,这类宝宝因为体质虚弱,也容易感冒。
材料:山药20克(或生山药切片)、猪肉末和大米适量。
做法:先将大米煮成粥,将山药、猪肉末一起煮至熟为止。对于已经感冒的宝宝来说,需要通过清淡、有营养的饮食来调理。
3月份可以断奶吗
3月份可以断奶吗断奶应该在春天或秋天,避开冬夏。冬夏断奶,孩子最容易生病。
只要不是过冷或过热,都可以给宝宝断奶的,关键看宝宝的辅食是否跟上来,跟上的话就容易断奶,妈妈和宝宝都不辛苦哦!
一般宝宝在8-10月可以断奶。选择比较舒适的季节进行断奶,如春末或秋天。这时,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对宝宝的健康冲击较小。如果天气热,宝宝本来就很难受,断奶会让他大哭大闹,还会因胃肠对食物的不适应发生呕吐或腹泻;天气冷则会使宝宝睡眠不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若是宝宝的离乳月龄正逢此时,最好将断奶时间推迟。
但断奶需慢慢来 ,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在断奶时机的把握上,年轻的妈妈们常常操之过急,仓猝断奶,反而造成宝宝食欲的锐减。我们知道:婴儿的味觉是很敏锐而且对饮食是非常挑剔的,尤其是习惯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常常拒绝其它奶类的诱惑。因此,宝宝的断奶,应尽可能顺其自然逐步减少,即便是到了断奶的年龄,也应为他创造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强求其难。正确的方法是:适当延长断奶的时间,酌情减少喂奶的次数,并逐步增加辅食的品种和数量,只要年轻的妈妈们对宝宝的喂养调整得当,相信宝宝们都能顺利通过“断奶”这一难关的。
春天几月份断奶比较好我觉得春天是比较合适的季节,一般来说在气温二十几度时最好,具体是几月,要看你所在的地区,选择孩子身体舒服时,让孩子先接受奶粉,吃辅食,然后给孩子断奶。
3-5月的时候都可以的,不要天气太热的时候给宝宝断奶的,要是天气太热的时候给宝宝断奶的话会引起宝宝上火的哦,宝宝断奶的时候要多喝水的,防止宝宝上火的,也要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奶粉的。
宝宝断奶时间怎么选时间应选在宝贝断奶应在春秋为宜
这是因为秋季天气凉爽,不热不冷,这对宝贝的室内外活动及睡眠等都较有利;同时食物丰富,可找到大量适合宝贝食用的新鲜、优质食物;而冬季天气寒冷,宝贝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夏季炎热宝贝肠胃功能减弱,此时更换食物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肠道疾病。
合适的月龄
当母乳的营养成分和量已经满足不了宝贝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宝贝的咀嚼、消化功能的日渐成熟时,妈妈们就要考虑断奶了。通常情况下,在宝贝12个月-24个月之间断奶最合适。
宝贝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
断奶必须选择宝贝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否则会加重宝贝的病情,不利于断奶的进行。
小编提示:如果妈妈决定给宝贝断奶时,恰逢宝贝生病、出牙或其它身体不适时最好先不要断奶。当宝贝身体不舒服时,把奶换成其他食物,会加重本来已虚弱的胃肠负担,造成宝贝消化不良,使病情加重。断奶最好在宝贝身体状况好,消化能力正常时进行。
提前做好准备
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添加辅食就是为日后的断奶做准备。因此,妈妈们要给宝贝及时添加适合月龄的食物。并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将宝贝的口味由单一逐渐变为多样。
断奶注意事项1、断奶一般是在宝宝8—10个月左右进行,最好选择在春秋季,但是断奶并不是停止一切代乳品,它主要是针对母乳喂养的宝宝,以其他食品或代乳品取代母乳的地位。
2、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宝宝的消化状况,一步步地过渡到普通饮食,从而为断奶做好准备。
3、这是一个缓慢的过渡期,需要宝宝和妈妈慢慢适应,因为此时宝宝的各个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所以在饮食上也要考虑他们的消化状况,以免引起消化紊乱。
4、断奶时期,在饮食上要注意宝宝的营养与膳食的合理搭配,还要注意该时期宝宝的机体特点。 一般来说,此时宝宝每日需要热能为1200千卡左右,蛋白质为40克左右,所以可以选用瘦肉、肝类、蛋类、虾皮等食物。
5、因为宝宝的体质特殊,此时还不宜进食固体食品,需要在原来的辅食基础之上,逐渐增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