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排除胃癌
怎样排除胃癌
一、胃痛:多数患者是因为感到胃痛来到医院就诊的。发病时感上腹部不适或胀痛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常自认为胃炎或胃溃疡,特别是平时有返酸、烧心症状时,自服抑酸剂后症状可缓解,更容易延误就诊时间,因而病情进展,发现时已是晚期。
二、 食欲差、消瘦、乏力:部分患者仅有食欲减退,进食少,继尔出现消瘦、乏力。如同时出现胃痛,而又无肝胆疾病时,应高度重视。
三、嗳气、恶心、便血:有的患者可出现进食后饱胀感,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胃贲门部的肿瘤渐增大,可出现进食不顺,后期出现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等症状。而肿瘤的慢性失血可致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多时可发现黑便。
因此,一旦发现有平日无胃病的老年人出现胃部不适、进食少、消瘦、黑便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胃部肿瘤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胃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且有的病人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者仅有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部分病人可以胃外表现为主,同样易被忽视,如胃癌卵巢转移或肝转移,可以转移部位的症状就诊,而胃肠道症状不明显。(MDT公众号:MDT在线)
那么,一旦身体出现上述某种症状,应该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或排除胃癌呢?
1.X线钡餐检查: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仍是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患者痛苦小,操作方便,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对比观察作出初步诊断。
2.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而病理学检查正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临床上开展的无痛胃镜技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3. 腹部超声:可观察胃的邻近器官受浸润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4. 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窥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的新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但价格昂贵
胃癌的胃外症状大盘点
贫血 由于胃癌溃疡面长期小量渗血,加之胃的吸收功能下降,就会导致人体缺铁性贫血。患者常感觉疲乏、倦怠,并有黑血便表现。有些溃疡型胃癌,严重者还会呕血。
胃癌的癌旁综合征 是胃癌患者可能出现的血液、皮肤、神经、肾脏、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表现。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腹水、胸痛、胸水、头晕、贫血、双下肢肿、黄疸、皮肤紫癜等。常见疾病有:“皮肌炎 关节背面有红斑、色素沉着,肌肉感觉肿胀、压痛及运动障碍。
血栓性静脉炎 该病症往往反复发作,表现为肢体苍白、发凉、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有的患者还感觉肢体麻木、刺痛。
此外,胃癌转移引起的“胃外”症状,以远处转移的脏器为主要表现。
肝转移 胃癌肝转移率较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症状,如肝区不适、黄疸、腹泻等,一般没有消化道症状。
卵巢转移 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等,多发生于绝经前期或青年女性。两侧卵巢可同时受胃癌细胞侵袭,易误诊为单纯性卵巢肿瘤。
淋巴结肿大 恶性程度较高或晚期胃癌,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转移到脐周。体检时,可在左锁骨上窝或脐周触摸到肿大、质地坚硬而固定的癌性结节。
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不要只停留在症状表面,一定要留心观察这些非正常的“胃外”表现,尽早到肿瘤专科医院行详细检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还要特别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及反复出现胃痛症状的朋友,还有生活无规律、工作紧张繁忙,且长期吃腌制品或发霉食物的人,应定期进行体检预防胃癌的发生。
做好七点让胃癌靠边站
第一: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早饱现象、上腹不适、消瘦、乏力,特别是中年以上人群,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第二:既往无胃病病史、也无肝病病史、无24小时内无大量饮酒等诱发因素,突然出现吐血或者便血者,应当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第三:既往有长期胃病病史,如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息肉、胃溃疡等,近期内症状加重,或者渐进性加重者,应当警惕胃部疾病恶变可能;
第四:胃良性疾病曾行胃大部切除术者,近期内出现厌食、消化不良、消瘦、乏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应当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第五:莫名其妙的反复贫血,切因贫血导致头晕、乏力、心慌者,也许没有胃部症状,也应当排除胃癌可能;
第六: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的人群,年龄大于35岁,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第七:健康体检时,发现大便常规“OB(+)”,亦即潜血阳性,持续两周以上者,也应该进一步行胃肠镜检查,排除胃癌可能。
胃癌的预防关键是了解早期症状
第一: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早饱现象、上腹不适、消瘦、乏力,特别是中年以上人群,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第二:既往无胃病病史、也无肝病病史、无24小时内无大量饮酒等诱发因素,突然出现吐血或者便血者,应当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第三:胃良性疾病曾行胃大部切除术者,近期内出现厌食、消化不良、消瘦、乏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应当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第四:莫名其妙的反复贫血,切因贫血导致头晕、乏力、心慌者,也许没有胃部症状,也应当排除胃癌可能;
第五: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的人群,年龄大于35岁,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第六:健康体检时,发现大便常规“OB(+)”,亦即潜血阳性,持续两周以上者,也应该进一步行胃肠镜检查,排除胃癌可能。
第七:既往有长期胃病病史,如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息肉、胃溃疡等,近期内症状加重,或者渐进性加重者,应当警惕胃部疾病恶变可能。
胃癌有哪些症状
胃癌的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上腹胀痛、恶心、食欲减退等。但有的胃癌患者,其症状则以“胃外”表现为主,如贫血、皮肌炎等。
常见胃癌患者的“胃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贫血:胃癌患者的溃疡面因长期小量渗血,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患者常感觉疲乏、倦怠,并有黑血便表现。
有些溃疡型胃癌,严重者还会呕血。
血栓性静脉炎:该病症往往反复发作,表现为肢体苍白、发凉、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有的患者还感觉肢体麻木、刺痛。
皮肌炎:主要是关节背面有红斑、色素沉着,肌肉感觉肿胀、压痛及运动障碍等。
此外,胃癌转移引起的“胃外”症状,以远处转移的脏器为主要表现。
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率较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症状,如肝区不适、黄疸、腹泻等,一般没有消化道症状。
卵巢转移: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等,多发生于绝经前期或青年女性。两侧卵巢可同时受胃癌细胞侵袭,易误诊为单纯性卵巢肿瘤。
淋巴结肿大:恶性程度较高或晚期胃癌,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转移到脐周。体检时,可在左锁骨上窝或脐周触摸到肿大、质地坚硬而固定的癌性结节。
因此,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不要只停留在症状表面,而应详细检查,尽早排除胃癌的可能。
长期饱腹感当心胃癌
胃癌这个“癌老大”是中老年肿瘤疾病中的一大杀手。胃癌的早期症状若伴有上腹部疼痛,且能排除肝炎的,更应引起警惕。近日,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接连为6名老人做完了晚期胃癌的切除手术,年龄最大的有83岁,最小的75岁,这几名老人都是在胃癌晚期才被发现,手术难度大,他们无一例外在胃癌早期被家人和自己戴上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的帽子,错过了治疗胃癌的最佳时机。
今年79岁的朱大爷,最近经常间断性地出现胃疼症状,而且次数也多起来,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大爷的胃部有一处溃疡,活检报告显示已癌变。但是,大爷及其家人都很难相信,大爷一点感觉都没有,怎么癌变了都不晓得。不过据朱大爷回忆,去年他经常不想吃东西,胃口大不如从前,朱大爷儿子说:“我爸以前一顿能吃两大碗饭,现在可好,浅浅一碗饭就饱了。当时以为只是肠胃出了问题。”当时买了一点助消化的胃药,吃了胃药当天,他感觉胃烧乎乎的,似乎更严重了。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这些症状极易同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约有1/4患者的疼痛规律与消化性溃疡相同,而老年人痛觉迟钝,胃癌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腹胀,若腹痛经常复发,或间隔时间愈来愈短,则应引起警惕。对此,胃癌患者绝不能掉以轻心。吕主任说,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对胃癌的预防,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少吃或不吃腌菜、油煎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须及早或定期进行胃部检查:1、老年人以往无胃病史,而近期出现胃部不适、食欲不佳或胃痛等;2、老年患者有长期溃疡病史而近期症状加重或疼痛规律、性质改变;3、有癌前病变,如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应定期随诊检查;4、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的,应每年定期检查,以排除胃癌或及早诊断、治疗。
警惕青年人胃癌的发生
青年人胃癌具有发病率低和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特点,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患者的3.0%~6.7%。胃癌发病率有一个较恒定的性别比例,一般男女之比约为2:1,在青年人中,其性别比例约为1:1,有人认为这与青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及其致癌作用有关。青年人胃癌还具有早期诊断率低和误诊率高的特点。造成青年人胃癌早期诊断率低原因是胃癌症状隐匿、发展快,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与体征。胃镜检查对胃癌具有高度特异性,遗憾的是临床医师对其不够重视及患者本人惧怕胃镜检查,造成了胃镜检查率偏低和误诊率高。青年人胃癌还具有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手术根治率低和预后差的特点;青年人胃癌具有分化程度低、胃壁受浸润程度深、生物学行为恶、淋巴管和静脉受侵率高等特点。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
为了提高青年人胃癌早期确诊率,我们认为若出现以下情况的,应想到胃癌的可能,应行胃镜等检查:①上腹部不适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同时出现者。②原有溃疡病史,腹痛性质明显改变,经药物治疗仍无效者。③不明原因的黑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④女性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贫血者。⑤有消化道肿瘤家庭史。但对于临床可疑而胃镜检查未发现胃癌者,不要轻易地排除胃癌的诊断,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胃镜。
胃癌晚期怎么治疗好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如果胃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体的饮食,也会影响对药物的吸收,不利于治疗。
胃癌晚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食欲减退、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腹泻、便秘、低热、水肿、消瘦等全身症状,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
出现胃癌晚期症状时,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很差的情况下,不适宜选择这些具有很强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可选择饮食治疗或者中医治疗,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减轻患者痛苦。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出现胃部不适、体重突然减轻,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