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自己测血糖怎么测

自己测血糖怎么测

你可以到医药超市购买一台小型的血糖仪,在家里自行的侧血糖,各大医药超市都有血糖仪的出售,品种较多,血糖仪大致可以分为吸血的血糖仪和滴血的血糖仪两种。这两种测血糖的血糖仪使用都较为方便,按照说明书就可以很好的自行测血糖,比较容易掌握。

测量血糖前可以喝水吗 测血糖前可以喝水吗

测血糖前最好不要喝水,但是实在渴的不行,也可以少量喝点白开水。

测血糖要求的“空腹”主要是指不能进食任何热量的食物或者饮料,比如主食、蛋、奶等,所以测血糖前不要吃早餐,以免影响血糖测定的结果,但是不严格要求限制饮水,如果实在很渴,也可以少量喝点白开水,但是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测血糖时应该如何选择血糖测定仪

关于血糖仪的选购问题,确实需要慎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

在选购时应掌握4大要素:

1.准确度,应尽量与同时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否则就可能出现延误病情的悲剧。

2.看服务,应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工作,试纸的供货情况是否到位,防止出现“有炊无米”的情况。

3.看机器运行情况,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方便与否,机器是否美观,大小如何等等。

4.看价格,在血糖仪选购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质量,但一般比较好的血糖仪都在千元上下,对很多家庭也是一笔额外负担,需要综合衡量。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问问您信赖的医生了。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有何原则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有两个原则:一 是自愿的原则,其他人或单位不能强制你去做艾滋病咨询或检 测;二是保密的原则,这种咨询以及检测的过程及结果是完全 保密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泄露咨询者个人与艾滋病相关的 信息,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诊断患有糖尿病的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如今都在定期监测血糖,这其中不仅包括糖尿病患者,还包括很多不是糖尿病的人,因为他们很害怕会得糖尿病,所以他们也要定期监测血糖,他们认为监测血糖就能确诊是不是糖尿病。

据过去相关资料显示,空腹血糖值偏高者有9%的人会在5年内患上糖尿病,如果血糖值偏高且糖化血红蛋白值偏高者则患上糖尿病几率为38%,所以这是为何将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列入糖尿病预测方法中的原因。

糖尿病预测新方法包括血糖测试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其中血糖测试值:空腹血糖值在3.9~6.1mmol/L范围内,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应该为5.6%,一旦超过6.3%即可诊断糖尿病。

晚上测试怀孕准确吗

用测孕纸测孕话,一般要用早上的晨尿来测,晚上测不准确的。意见建议:用测孕纸测怀孕,可在同房半个月以后(最好月经推迟一个星期后)测,用早晨第一次晨尿来测,在五分钟左右看结果,时间长了再看结果,就没有什么意义的,也不要在其他时间段测。要想准确知道怀孕与否,可以到医院验血hcg值,这个比较准确。

糖尿病的日常监控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生活上如何预防与保健 如何确诊

由于糖尿病症状不明显,建议民众可多利用一般健检来检测血糖,如果第一次验出的空腹血糖值偏高(100mg/dl以上),隔三个月可再验一次;

另一种是葡萄糖耐糖测试,先喝葡萄糖水,喝完后两小时测血糖值,正常小于140/dl,超过200mg/dl就确定得了糖尿病;

第三种是测体内的糖化血色素,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含有血色素,当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血球与血红素结合,就形成糖化血色素。

红血球平均寿命为120天,葡萄糖附在血色素上不容易脱落,因此检查血中糖化血色素的浓度,可反映体内2至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正常值为4~6%,大于6.5%就确定患糖尿病。


宝宝发烧的判断方法

摸: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是,妈妈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穿衣厚薄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孩子的舒适和健康。

看:如果孩子脸部潮红、嘴唇干噪、甚至哭闹不安、没有食欲时,妈妈应该警惕有发热的可能。另外,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孩子排尿量会较平时少,并出现小便发黄、颜色较深,这也可能是体温增高的一种表现。

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当然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一天几次血糖 糖尿病监血糖时间

空腹血糖:禁食8小时,早上起床后8点之前量。当血糖水平很高时,首先要关注空腹血糖水平。餐前血糖:在吃饭前血糖。除了血糖水平高的患者,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的人)也应监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过2小时后量。适用于空腹血糖已取得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睡前血糖:在睡觉前量。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夜间血糖:在晚上

血糖定仪

关于血糖仪的选购问题,确实需要慎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试和光反射技术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器检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在选购时应掌握4大要素:1.准确度,应尽量与同时静脉抽血

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读取静脉血以血糖,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便。其定范围为〔0.5~27.7毫摩尔/升(10~500毫克/分升)〕,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自备l台血糖检验仪。家庭血糖仪的使用步骤:①装针②清洁手指,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切不可用含碘的酒精③插入试条,将试条电极一段插入血糖仪插口,插入后血糖仪会提示采血④采血:1.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2.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3.用拇指顶

血糖升高检查诊断

血糖升高检查诊断:高血糖常见的症状: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2、极度口渴。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血糖即血液内的葡萄糖,是肌体的能源之一。正常成人的血糖水平是:空腹血糖(FBS):3.6-6.1mmol/L(69-109mg/d

血糖能吃早饭吗 血糖可以喝水吗

血糖前不能吃早餐或者喝饮料等任何摄入热量的食物,但是如果实在很渴,可以稍微喝几口白开水,但是不能喝太多,否则可能使得血液部分被稀释,增加尿糖的排泄,影响血糖结果的定。

怎样血糖

1、有些血糖仪要在试前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盒的代码相一致。2、取血部位酒精消毒后,须等酒精挥发后再采血,以避免酒精与试纸条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血糖值不准确。3、采血量必须能够完全覆盖试纸的整个试区。血量不足会导致检失败或值偏低;如血量太多溢出试区,不但会污染仪器,还会引起检结果误差。4、 应尽快检查,以保证血糖的质量。将滴血后的试纸条完全插入试孔的底部。

血糖正常值偏高的原因 如何进行血糖的自我监

便携式血糖量仪器,可便于在家自行使用,操作方法有条件者可前往医院学习。没有条件也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售货员教学下学会正确操作方法,避免操作不当,影响监结果的准确性。1.通常血糖应从中指或无名指侧面取血。2.取血时,应保证手部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3.采血应避开疤痕组织。4.采血时需注意保持卫生,消毒部位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取血。5.血糖仪和试纸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6.采血过程中应保持血量充足

糖尿病什么时候血糖 餐后血糖

糖尿病人在餐后2小时也应一次血糖,有助于了解饮食对血糖的作用,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

(1)血糖定:两次或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2)糖筛查试验:葡萄胎50g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口服完,服后1小时血糖≥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应进一步做口服糖耐量试验;如血糖≥11.2mmol/L的孕妇,则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性大。(3)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克。血糖值诊断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

怎样知道宝宝是否发热

摸:研究表明,父母只要摸一摸孩子的额头,十之八九都能正确判断孩子是不是发烧了。还可以通过摸宝宝后背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是,妈妈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穿衣厚薄是否合适,有很多发热的情况都是由于穿得过多引起的。看:如果孩子脸部潮红、嘴唇干噪、甚至哭闹不安、没有食欲时,妈妈应该警惕有发热的可能。另外,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孩子排尿量会较平时少,并出现小便发黄、颜色较深,这也可能是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