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无力
眼肌无力
药物
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临床症状,20%-40%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痉挛、腹泻等,发生率可达34%。单独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能改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自然病程,无法有效防止向gMG的转化。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抗AChRCD4+T细胞反应、减少特异性AChR抗体产生以及促进神经肌肉接头终板结构改变和AChR重新合成等途径发挥作用。尽管有回顾性研究表明,口服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如泼尼松治疗新近发生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于单纯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或无治疗者,可明显改善眼部症状,有效地预防起病2年内向gMG的转化,但目前仍然缺乏相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论。泼尼松起始剂量依照症状情况在隔日25mg到每天50mg间选择,或从10-20mg开始,以后每3日增加5-10mg,直至症状改善或达到每天60-80mg。通常2-4周症状明显改善后开始缓慢减药,每2周减少5-10mg,3-6个月减至最小有效维持量,每天2.5-10mg,过快减量可能导致复发。多数患者需常年维持低剂量用药,当维持剂量>0.25mg/(kg.d)时,可能增加类固醇药物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骨质疏松、感染、胃肠道出血和高血压等。病程较长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转化gMG的危险性相对低,因此治疗使用最低有效量,以改善临床症状。
少数症状没有改善或不能耐受皮质类固醇副作用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可参照gMG患者的治疗方案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常用的硫唑嘌呤主要通过干扰嘌呤代谢,影响T、B细胞增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通常起始剂量为2.5-3mg/(kg.d),维持剂量为 1-2mg/(kg.d)。临床观察表明用硫唑嘌呤不仅能够改善症状、减少皮质类固醇药物的用量,而且能有效防止向gMG的转化。常见的副作用: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胃肠道不适、感染等。其它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霉素、环磷酰胺、FK2506)极少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使用。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短期治疗不推荐使用。
非药物
神经靶向修复疗法该技术通过NS靶向定位治疗仪精准确定治疗部位,使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介入方式,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和更新,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器官的再次发育。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症状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在活动后加重,体息后减轻,晨轻暮重。临床上主要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
眼肌型肌无力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可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临床上,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中,93%以上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儿童肌无力患者几乎100%以眼肌受累为主。
肌无力最突出的特点为受累骨胳肌的极易疲劳性,经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病情波动,朝轻夕重。多起病隐匿,常以一组肌肉开始,逐步累及它组。以颅神经支配肌首先受累最常见,眼睑下垂、复视等为首发症状者占90%以上,其次为延髓肌和肢带肌。
手术加重病情后,全身所有横纹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颅神经支配的肌肉特别是眼外肌最易累及,常为早期或唯一症状;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重者双眼球固定不动。晚期的全身型患者,可有肩胛带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和股四头肌等的萎缩。
全身型肌无力症状者除眼外肌麻痹外,可出现其它部位肌无力,表现为咀嚼无力,说话声音减低、带鼻音或嘶哑,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危象。
眼肌无力能治好吗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上睑下垂,一般药物治疗,如果无效的话,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额肌悬吊术,术后还是不错的,但长期来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你还可以去中医院看看,行中医针灸、按摩、理疗等治疗,有一定效果。
眼睛大小不一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开眼角手术.该项技术是一种简单.最常用的内外眦成形术.它可使睑裂获得永久性放大.从而使眼睛变大的手术. 每个人的眼部状况不同.在实行开眼角手术时所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大部分人在进行开眼角手术的同时.还会选择与双眼皮手术并行.这样可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什么
1、胸腺的改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中约有40%-60%的患者伴有胸腺肥大,75%以上的患者伴有胸腺组织发生中心增生。腺瘤按其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胸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后两种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改变:神经肌肉接头部的形态学改变是肌无力病理中最特征的改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表现在:突触后膜皱褶消失、平坦、甚至断裂。
3、肌纤维变化:病程早期主要是在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为淋巴漏;在急性重症病中,肌纤维有凝固性坏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会伴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巨噬细胞的渗出;晚期肌纤维可有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性改变,肌纤维细小。
得了眼肌型肌无力怎么办
医生讲到,眼睛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眼肌型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肌型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起病,那得了眼肌型无力怎么办,当然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很重要。不妨看看下面的相关介绍吧。
医生介绍:得了眼肌型无力怎么办?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就是胸腺或胸腺瘤的切除,此疗法只适应于有胸腺增生或有胸腺瘤的患者,该疗法被认为是西医治疗重证肌无力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全部做了手术的患者都有效,临床上做过胸腺手术的患者,有40%~50%左右能在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长期疗效并不乐观,从临床来看有一部份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可以维持 2~3年左右不复发;也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时间不长,肌无力现象便会再次出现,而且比手术前更为严重。
2、药物治疗:服用嗅吡斯的明、新斯的明等抗胆碱脂酶药物;免疫抑制疗法;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以上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短暂地缓解病情,但长期用药会促进体内乙酰胆碱受体的破坏,从而使疾病更加顽固难愈,而且有的患者会因服用胆碱脂酶药物过量而出现胆碱能危象;有的患者可因服用激素而出现各种毒副作用,不能使本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治疗。
3、血桨交换法。这种疗法运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用于严重的重证肌无力患者,而且该疗法费用昂贵,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比较短,一般能维持在7~15天左右,故也不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眼睛肌无力护理方法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受累肌肉明显地局限于某一组,90%以上的病例可见眼外肌麻痹;
眼睛重症肌无力原因及护理方法
2、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会导致面肌受累表现皱纹减少,表情困难,闭眼和示齿无力;咀嚼肌受累使连续咀嚼困难,进食经常中断;延髓肌受累导致饮水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讲话鼻音;颈肌受损时抬头困难。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呼吸肌、膈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继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死亡。心肌受累可突然死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隐袭,常发生于儿童。首发症状常为眼外肌麻痹,出现非对称性眼肌麻痹和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严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甚至眼球固定,瞳孔光反射不受影响。严重的为还拿着患者的生活。
肌无力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受累,但以眼外肌受累最为常见。具体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等,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疲劳后加重。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北京爱尔英智眼科专家提示,眼睛重症肌无力危害大,应尽早治疗。
眼睛重症肌无力的危害是什么
1、眼睛重症肌无力危害患者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因此有些患者在发作时眼睛会痛。
2、眼睛重症肌无力危害见于任何年龄,有大多数人在30岁以前发病,多见于女性,且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检查见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无力,以及反复收缩后无力的加重。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苭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10岁以下的儿童和40岁以上的男性,人们对此应引起重视。
当我们的眼睛被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影响后,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希望大家了解眼睛重症肌无力的危害,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
肌无力有哪些临床表现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临床表现呢?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免疫性的疾病,生活中这种疾病我们不是特别常见,因此对此我们可能不太了解,但那时患者们在得了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后,也不需要十分担心,专家说只要及时准确治疗,我们还是可以很好康复的。
专家介绍,重症肌无力可以在任何的年龄段发病,在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当中,以女性患者居多,横纹肌无力、疲乏、日重暮轻,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为此病的主要症状。肌无力发作时,每日甚至每小时均有起伏。此疾病可逐渐发作或迅速发作,可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首发症状多为单纯眼外肌麻痹,也不单纯肢体、延髓肌或颈肌无力者。约56%~60%重症肌无力病人眼处肌受累。最后,90%病人均有眼肌无力症状,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睑下垂在检查过程中可起伏不定。随着眼肌受累,环眼肌也显得无力,延髓型其他颅神经也受影响,引起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潜在的致死并发症。后期发作的病人常损伤咀嚼肌,不能吞咽,靠鼻饲喂养,舌伸不出口外,肌萎缩且表面有不典型的三条沟。构音困难,声音低,鼻音重,面肌无力,出现苦笑面容,颈部伸屈肌无力迫使病人以双手支撑其头颅。 80%以上的病人在眼肌受损1年内发展为全身型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上述的一些内容了,专家提示说,对于疾病的临床症状,大家一定要多家注意,因为我们只有清楚了疾病的症状表现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眼睛看东西都是两层的,这是什么征兆啊
复视的原因很多,大抵是眼睛的外眼肌无力或麻痹所引起,而外眼肌是由脑神经所控制,所以脑神经或大脑本身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复视.复视的治疗1.单眼复视要找出眼疾病因,治疗眼疾,如:配戴眼镜,白内障摘除手术.2.双眼复视则有四种治疗方法:3.配戴眼镜,对于小角度的眼位偏斜,可借助配戴眼镜来减轻症状.4.治疗肌无力症.5.眼肌手术-矫正斜视,或将外伤后被卡住的外肌眼矫治复位.
肌无力严重吗
肌无力,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其中眼肌型所占比例最大,且往往是本病的初期阶段。 医学无此病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与《目经大成》描述的“睑废”一证大致相符。兹选择近期治疗中病历资料较为系统完整者21例,进行初步分析。
1.病例选择亨前均经西医做过抗胆碱酯酶药效试验,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者。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处于发作期,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一般情况和治疗前情况 年龄最大者1 3岁,最小者1. 5岁,平均7. 2岁。男9例,女12例。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月,平均4. 6年。
既往均接受过西医治疗,用过新斯的明、嗅吡斯的明等,部分患儿也曾用过中药及针炙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前均有眼肌无力为一侧或双侧眼肌无力者12例,同时伴有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活者9例。
如何知道自己得甲亢肌无力了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甲亢肌无力呢?大家都知道甲亢肌无力这种疾病能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一直都是比较大的,现在就有一些人已经得了甲亢肌无力这种疾病,现在有一些人对于甲亢肌无力不是很了解,那么自己怎么知道患了甲亢肌无力?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甲亢肌无力?
不同年龄的甲亢肌无力病者,其甲亢肌无力的症状表现和病程各异。儿童甲亢肌无力,几乎100%病例以眼肌受累为主,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及眼球运动不能。病情时好时坏或左右交替。成年人的甲亢肌无力一般80-90%的症者以眼睑下垂、复视等表现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症状出现后1-2年之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这是甲亢肌无力的症状表现。
延髓支配肌、颈肌、肩胛带肌、躯干肌及上下肢诸肌均可累及,讲话过久,声音逐渐低沉,构音不清而带鼻音,由于下颌、软鄂及吞咽肌、肋间肌等无力,则可影响咀嚼及吞咽功能甚至呼吸困难,这些都是甲亢肌无力的表现。少数病者始终局限于眼肌受累也是甲亢肌无力的症状表现。有些病者以延髓肌麻痹,进食呛咳,构音不清或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并逐步累及眼肌、延髓肌、呼吸肌等而转化为全身甲亢肌无力。还有一小部分病者始终局限于延髓肌或脊髓甲亢肌无力。
甲亢肌无力的患者一般受累肌群的范围和程度差异很大,但次眼肌受累最多,占90%以上,这也是甲亢肌无力的症状表现,其次为延髓肌,然后颈肌、肩带肌、上肢肌、躯干肌和下肢肌群的受累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甲亢肌无力?上面的这些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甲亢肌无力的症状表现在生活中还是非常的明显的。其实中医对于甲亢肌无力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甲亢肌无力患者可以试试、
得了肌无力的患者在临床医学上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成年人重症肌无力:大部分患者以眼睑下垂、复视等表现为首发肌无力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1-2年之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少数病者始终局限于眼肌受累
二、较少见的肌无力表现:两上肢或两下肢无力。多数在四肢受累后,逐发展为全身肌无力;全身肌无力型,多见于20-30岁起病的女性,和40岁以后起病的男性,可急性起病,在数月内同时出现眼肌、面肌、延髓肌、颈肌及四肢肌肉无力,表现为周身酸懒、极易疲劳、进食、吞咽和翻身均有困难,也可由单纯眼肌型、延髓肌型等逐步发展而成。
三、肌无力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异常,易于疲劳,往往晨起时肌力较好,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睑肌最易受累及,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出出复视,最后眼球可固定,眼内肌一般不受累。
四、一小部分病者局限于延髓肌或脊髓肌无力:按检查时病者肌无力,受累的范围可分为眼肌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和全身肌无力型。单纯眼肌型仅表现眼睑下垂,眼外肌运动麻痹,复视或眼球固定等症;延髓肌型主要表现为构音难,进食呛咳,多讲话后声音降低、咀嚼乏力,面部表情肌无力;脊髓肌型。
重症肌无力的分类
(1)、成年肌无力:又分为五型:
I型:单纯眼肌型,局限于单纯的眼肌麻痹。
IIa型:轻度全身肌无力,有颅神经(眼外肌),肢体和躯干肌无力,但不影响呼吸肌,无明显延髓肌症状,这组病人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良好,死亡率低。
IIb型:有明显的脸下垂、复视、构音和吞咽困难及颈肌、四肢肌无力,部分病人的躯干肌和四肢肌力尚好,这组病人抗胆碱酯酶药物常不敏感,易发生肌无力危象,死亡率亦相对较高,应予重视。
III型:急性进展型,常为突然发病,并在6个月内迅速进展,早期出现呼吸肌受累,伴严重的延髓肌、四肢肌和躯干肌受累,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差,极易发生肌无力危象和很高的死亡率。常伴发胸腺瘤。为临床重点处理对象。
IV型:晚发型全身无力。常在I、IIa型数年之后加重症状,出现较明显的全身肌无力,多伴发胸腺瘤。
(2)儿童重症肌无力:
(1).新生儿重症肌无力,出生即发病,病程18-47天,主要症状全身无力,吸吮困难、哭声低沉。占肌无力母亲分娩的婴儿中的10-14%,其发生与母亲血液中抗Ach受体抗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有关。多数婴儿在2周内好转。
(2).先天性肌无力,指出生或生后短期内出现婴儿肌无力,并持续存在眼外肌麻痹,这组病孩母亲虽无MG,但其家族中或同胞兄妹中有肌无力病史。
(3).儿童重症肌无力:14岁以下发生的肌无力,90%的病例仅限于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局限性眼肌麻痹的症状。25%的儿童可自行缓解、复发,部分儿童可以缓解数10年,甚至数十年后于成年期再发生肌无力。儿童重症肌无力预后良好。
(3)肌无力危象:由于肌无力,病人因呼吸、吞咽困难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命体征时,称为肌无力危象。其发生率约占肌无力总数的9.8-26.7%。诱发因素有呼吸道感染、分娩、妊娠、药物使用不当(抗胆碱酯酶停用、过量、皮质固醇类激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中药疗法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3 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4 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阳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选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灵脾、仙茅等通过内服外用以及循经药浴、按摩、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中药方剂
眼睛肌无力如何治疗:
1.首先确诊什么原因的眼肌无力;
2.找一个你信任的医生就近治疗;
3.避免劳累;(无论什么原因的眼肌无力,长时间上网不可取)
4.心情愉快;(避免过激及抑郁情绪,焦虑的心情不利于疾病的缓解;)
5.避免感染;